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國专利代理人的兴起导致社会对其素质要求有了较大的改变,日渐增加的专利代理人需求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高校的初步人才培养并没有给高校大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适应专利代理人这个职业。文章通过对专利代理人素质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的对比分析,结合社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诉求,探究产生反差的原因,并针对理工类大学生的特殊性,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专利代理人;素质要求;大学生;就业能力;理工类大学生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216
1 引 言
我国现有专利代理机构和代理人已远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理工类大学生因其专业优势被认为是潜在可培养人才,但实际上,多数院校的“研究性”建设不仅缺乏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对专业代理这一行业的认识较浅。
我国的专利代理制度自2001年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到如今已初具规模。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员达32040人,执业专利代理人14875人。专利代理机构总量达到1511家。[1]虽然专家学者针对专利代理人素质模型进行了多项研究,但尚未形成该研究的基本理论模型。同时,部分学者尝试利用理工科高校的优势进行专利代理人才培养,但高校学生的低认知度、培养模式的不确定性都为进一步课程设置造成阻碍。本文旨在通过对行业需求与大学生现状反差的分析,提高大学生相关认知度,增强理工类高校的培养意愿。
2 我国专利代理人需求状况与大学生认知度分析
2.1 我国专利代理人“热潮”状况分析
我国2016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共133.9万件,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2007年至2012年,专利代理机构以平均每年新设立5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急速激增的专利申请量引起了社会对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热烈报考。自2009年施行《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改革方案》,吸引更多考生报名。2015年考试报名人数为27864人,2016年考试报名人数达到30948人,比2015年增长11%。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专利制度在国家经济、科技生活中的作用与日俱增,社会对专利代理人的需求也持续增长[2]。
结合专利代理人考试资格与处理专利代理的业务需求总结,本文得出专利代理人的五种素质要求(见图1)。
图1 专利代理人素质要求结构情况
理工科专业知识要求专利代理人能够正确理解申请人的技术内容,划分专利保护范围等,并掌握一门语言。知识产权等法律知识要求专利代理人能够处理所代理产品涉及的侵权、纠纷等问题,对司法流程轻车驾熟。社会经验管理要求能在专业知识基础上提升客户价值,解决问题。行业认同感指能够对知识产权行业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对个性特征和个人需求与行业(发展空间)契合度有较高认知。个人特质则包含了自我学习能力和语言沟通多项效能。
2.2 大学生对专利代理人的低认知度现状分析
基于著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USEM模型[3],结合我国学情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就业能力模型(见图2)。四种特质相互影响,联系密切,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就业能力。
图2 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情况
理工类大学大学生的职业诉求有四个特定性:第一,职业选择价值观已基本形成且具有稳定性,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的一致性较高。第二,大学生的职业诉求有逐步向法律相关工作倾斜的趋势。“高级职员”“律师”“法官”为大多数大学生理想的职业。第三,文、理工类大学的大学生在职业诉求上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理工类大学的学生更愿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职业,如工程师、医生等。第四,在选择具有中性的职业时,以收入为择业的第一考虑标准。大学生的职业诉求中不包括新兴职业“专利代理人”。
3 反差原因探究分析
通过专利代理人的素质和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对比分析,可以从两个维度解释专利代理人“热潮”和大学生低认知度的反差(见图3)。
图3 专利代理人素质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对比
一是大学教育培养模式方面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专利代理人素质的差异,即大多数理工类大学生不具备最基础的专利代理人素质要求。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鉴于我国自高中就贯彻的文理分科教育模式,我国还无法大量培养既具有理工类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关法律知识能力的学生。同时,理工类学生自身的专业课程难度与数量都较大,针对性极强,很难在课外进行法律基础课程学习。其二,高校课程的设置变革跟不上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我国目前只有少数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学院,师资力量较弱,提出的以理工背景为基础、以法律与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具有普遍性。其三,我国的公共教育政策存在不足。针对具有优势的理工类院校,政府部门没有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以鼓励支持理工类院校进行新的探索尝试,更没有提供相关的技术资金支持。相反,我国教育部门期望建立的“研究型”大学目标导致在该目标中占有优势的理工类大学在学校转型与课程改革中不是很积极。
二是专利代理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诉求不匹配。首先,虽然社会对专利代理人的需求逐步攀升,专利代理人的收入也符合大学生择业标准中的“收入”因素。但是,相比文商科类专业的激烈竞争,理工科整体就业状况相对乐观。因此,符合专利代理人素质的理工类大学生更愿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如工程师、研究员等。其次,少数具有理工类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放弃对口专业工作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性的管理类职务或进入高薪的金融行业,而不是专利代理人这一新兴职业。最后,专利代理作为专业性较强的科技开发领域,我国的舆论导向对其的宣传力度较小,宣传范围也较为狭隘。而大学生的职业诉求与媒体导向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贫乏的媒体曝光率与神秘的职业色彩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对其的认知度。
4 结 论
针对大学教育培养模式方面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专利代理人素质的差异,本文认为可以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同时加强政府政策倾斜,建立直接的“知识产权人才硕士点、博士点”。而针对需求与就业诉求不符,建议可以加强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以及大学的职业能力培训教育,即加大宣传力度。相信在未来,理工类大学生会成为专利代理人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年中国知识产权年[DB/OL].(2017-01-09). http://www.vccoo.com/v/o94x89?source=rss.
[2]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人资质难考属于国际惯例[DB/OL].(2009-12-07).http://ip.people.com.cn/GB/10530824.html.
[3]Yorke M,Knight P T.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M].York: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04:4-5.
[4]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分析[DB/OL].(2010-12-21).http://www.sipo.gov.cn/mtjj/2010/201012/t20101221_556637.html.
[关键词]专利代理人;素质要求;大学生;就业能力;理工类大学生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216
1 引 言
我国现有专利代理机构和代理人已远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理工类大学生因其专业优势被认为是潜在可培养人才,但实际上,多数院校的“研究性”建设不仅缺乏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对专业代理这一行业的认识较浅。
我国的专利代理制度自2001年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到如今已初具规模。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员达32040人,执业专利代理人14875人。专利代理机构总量达到1511家。[1]虽然专家学者针对专利代理人素质模型进行了多项研究,但尚未形成该研究的基本理论模型。同时,部分学者尝试利用理工科高校的优势进行专利代理人才培养,但高校学生的低认知度、培养模式的不确定性都为进一步课程设置造成阻碍。本文旨在通过对行业需求与大学生现状反差的分析,提高大学生相关认知度,增强理工类高校的培养意愿。
2 我国专利代理人需求状况与大学生认知度分析
2.1 我国专利代理人“热潮”状况分析
我国2016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共133.9万件,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2007年至2012年,专利代理机构以平均每年新设立5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急速激增的专利申请量引起了社会对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热烈报考。自2009年施行《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改革方案》,吸引更多考生报名。2015年考试报名人数为27864人,2016年考试报名人数达到30948人,比2015年增长11%。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专利制度在国家经济、科技生活中的作用与日俱增,社会对专利代理人的需求也持续增长[2]。
结合专利代理人考试资格与处理专利代理的业务需求总结,本文得出专利代理人的五种素质要求(见图1)。
图1 专利代理人素质要求结构情况
理工科专业知识要求专利代理人能够正确理解申请人的技术内容,划分专利保护范围等,并掌握一门语言。知识产权等法律知识要求专利代理人能够处理所代理产品涉及的侵权、纠纷等问题,对司法流程轻车驾熟。社会经验管理要求能在专业知识基础上提升客户价值,解决问题。行业认同感指能够对知识产权行业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对个性特征和个人需求与行业(发展空间)契合度有较高认知。个人特质则包含了自我学习能力和语言沟通多项效能。
2.2 大学生对专利代理人的低认知度现状分析
基于著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USEM模型[3],结合我国学情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就业能力模型(见图2)。四种特质相互影响,联系密切,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就业能力。
图2 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情况
理工类大学大学生的职业诉求有四个特定性:第一,职业选择价值观已基本形成且具有稳定性,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的一致性较高。第二,大学生的职业诉求有逐步向法律相关工作倾斜的趋势。“高级职员”“律师”“法官”为大多数大学生理想的职业。第三,文、理工类大学的大学生在职业诉求上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理工类大学的学生更愿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职业,如工程师、医生等。第四,在选择具有中性的职业时,以收入为择业的第一考虑标准。大学生的职业诉求中不包括新兴职业“专利代理人”。
3 反差原因探究分析
通过专利代理人的素质和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对比分析,可以从两个维度解释专利代理人“热潮”和大学生低认知度的反差(见图3)。
图3 专利代理人素质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对比
一是大学教育培养模式方面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专利代理人素质的差异,即大多数理工类大学生不具备最基础的专利代理人素质要求。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鉴于我国自高中就贯彻的文理分科教育模式,我国还无法大量培养既具有理工类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关法律知识能力的学生。同时,理工类学生自身的专业课程难度与数量都较大,针对性极强,很难在课外进行法律基础课程学习。其二,高校课程的设置变革跟不上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我国目前只有少数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学院,师资力量较弱,提出的以理工背景为基础、以法律与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具有普遍性。其三,我国的公共教育政策存在不足。针对具有优势的理工类院校,政府部门没有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以鼓励支持理工类院校进行新的探索尝试,更没有提供相关的技术资金支持。相反,我国教育部门期望建立的“研究型”大学目标导致在该目标中占有优势的理工类大学在学校转型与课程改革中不是很积极。
二是专利代理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诉求不匹配。首先,虽然社会对专利代理人的需求逐步攀升,专利代理人的收入也符合大学生择业标准中的“收入”因素。但是,相比文商科类专业的激烈竞争,理工科整体就业状况相对乐观。因此,符合专利代理人素质的理工类大学生更愿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如工程师、研究员等。其次,少数具有理工类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放弃对口专业工作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性的管理类职务或进入高薪的金融行业,而不是专利代理人这一新兴职业。最后,专利代理作为专业性较强的科技开发领域,我国的舆论导向对其的宣传力度较小,宣传范围也较为狭隘。而大学生的职业诉求与媒体导向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贫乏的媒体曝光率与神秘的职业色彩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对其的认知度。
4 结 论
针对大学教育培养模式方面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专利代理人素质的差异,本文认为可以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同时加强政府政策倾斜,建立直接的“知识产权人才硕士点、博士点”。而针对需求与就业诉求不符,建议可以加强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以及大学的职业能力培训教育,即加大宣传力度。相信在未来,理工类大学生会成为专利代理人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年中国知识产权年[DB/OL].(2017-01-09). http://www.vccoo.com/v/o94x89?source=rss.
[2]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人资质难考属于国际惯例[DB/OL].(2009-12-07).http://ip.people.com.cn/GB/10530824.html.
[3]Yorke M,Knight P T.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M].York: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04:4-5.
[4]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分析[DB/OL].(2010-12-21).http://www.sipo.gov.cn/mtjj/2010/201012/t20101221_55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