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纲阐释]
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上共有三项考查要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表明文章里面包含的信息有主次、类别、情理等方面的分别,考生要能根据测试的要求选出应选的项。“归纳、概括”是要求考生能抓住文章中最主要的和最本质的东西,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分析综合”指的是分解剖析的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的能力层级。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成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与综合不是互相孤立的,也不可能截然分开。分析是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命题规律]
“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的考查,这些年一直保持稳定,采用客观题型,设题l-2道。如果只设一道题,就把文章的内容和行文特点归纳概括成若个方面、若干个小点,要求判断其正误。如果设两道题,一般前一道题会就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事特点等作为辨析思考对象,聚焦于一点,从文中摘出若干语句,分编成四组,要求选出“最能体现……”的一项;后一道题则着眼于全文内容,与一道题考查的形式相同。
从命题材料看,已从过去以史传文为主的单一模式扩大到诸子散文、赠序、书序、笔记小品、文言小说等多种文体并存的“多元模式”,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具体体现的地方,常是题目最可能的“采点”之处;从命题内容看,以人物作为设题的唯一依据的局面被打破,分析评价事理的题目有所增加;从命题形式看,干扰项的设置更具有迷惑性、隐蔽性,这些无疑都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题步骤]
1. 整体把握,圈划重点字句
整体理解原文的内容是准确筛选信息的前提。史传类文章都是以叙述为主的,一篇文章的几段文字通常由几件事构成。答题前,首先要细心通读全文,读时要善于利用文后补注,利用选项信息,利用课本知识。在不离开文本语言环境的基础上留意词类活用,留意古今义不同,留意固定结构,留意特殊句式。在阅读过程中要有对弄不懂的生词不管,对专有名词不动不管的良好的抗干扰考试心态。做到这些就能将文段读得顺,读得踏实,读得明白。与此同时应尽量将下列内容圈划出来帮助自己准确快速锁定答题区域:①何人,何事。②几人、几事,关系如何。③人物举止、主张、情感、才智、品性、取向。
2. 细心比对,找出干扰因素
在阅读过程中,应将选项内容与文段中同选项有关的内容一一比对,核实有无“强加因果”“颠倒事实”“无中生有”“说东道西”“失实拔高”“张冠李戴”“牵强附会”“偏离题意”“时空错位”“误解词语”“断章取义”“偷换概念”等问题。然后排除干扰,确定答案。
[解题技巧]
做“筛选文中的信息”题时可用“跳读法”来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很多时候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的评述性文字等。
做“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题时要联系语境,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至于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与语段的理解等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还原法”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还原”后就算所给信息能体现题干要求,也还需冷静分清是直接体现还是间接体现,因为有的题目设置是要求选出直接体现的,而有的题目设置是要求选出间接体现的。做好这般细致的区分,最终选择才不会出纰漏。
做“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时可用“客观寻找法”。由于我们是去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而不是去评论作者的观点态度。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普遍存在的道理,考生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不用考虑,更不用深究。考生只需客观寻找并在不离开原文语域的前提条件下分析概括。
[真题验证]
在此,我们以20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言文的部分考题为例,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来判断解析考题。
1. 失实拔高
例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广东卷7)
A.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 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于是渐不信狐
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答案:B。
解析:“类冗杂可删”中的“类”字更能表明郭生心中的推测和不确定性,不能表现出他的虚心,归为“郭生虚心”这是对人物品行评价的拔高。
2. 时空错位
例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广东卷8)
A. 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 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 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 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答案:C。
解析:“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错误。郭生并非当时就明白的。从原文“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可知,郭生“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是后来发生的事情,C项中的表述,是将此事发生的时间提前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之时。认为此项表述正确的考生是阅读时不够细心,对事件前后发展进程没看清楚。
3. 无中生有
例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安徽卷10)
A. 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 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 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 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答案:D。
解析:《古砚说》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散文,材料看似有难度,其实很容易读懂。联系语境,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发现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倒是有一些,但要说是“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原文中无处可寻支撑此评价的事实依据,纯属无中生有。
4. 误解词语
例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浙江卷14)
A. 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 《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 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 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 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答案:B。
解析:“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无微词;“废卷而叹”的原因是“自恨其人之浅也”(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太肤浅了)。有的考生可能是对“其人”所指代的人理解错误了。其实,只要考生善于细心比对,就会发现选项A中的“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C项中的“‘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都与B项的“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在内容表达上有冲突,这都暗示了不正确的一项应该在哪里。
例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江西卷12)
A. 文章用“驼医”治死驼者的故事作比,指出了官吏不择手段催缴赋税的危害,表达了作者对饱受催科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B. 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驼医”辩白说,自己的职业是治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C. 负责催科的官吏,不顾百姓的死活,采用刑杖相加、牢狱关押等手段催缴赋税,是出于私心,欲求自保。
D. 作者把当时的催科与前代、二祖时相比照,认为催科过于严厉而致百姓于死地,其主要责任在于朝廷,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答案:B。
解析:驼背者的儿子,要到官府控告“驼医”,而不是“告到了官府”。原文“其子欲呜诸官”中的“欲呜”点明此事还只是心中的打算而已。“告到了官府”是误解了“欲呜诸官”。
5. 张冠李戴
例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四川卷10)
A. 贺贲害怕因意外获金而招致祸患,就以“助军”为由将大部分所获之金献给了受诏征云南的世祖。世祖任命其子贺仁杰为宿卫。
B. 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欢;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
C. 皇帝根据桑哥的反映,要忽剌忽耳与贺仁杰到朝廷说清钱粮管理的问题,他二人都主动承担责任,皇帝为之感慨,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
D. 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出身低微、双目失明的妻子,贺仁杰的所作所为都无不妥。仁宗即位后,召请告老归乡的贺仁杰赴京,他却在应诏途中去世。
答案:B。
解析:“他最终未接受”错。原文“辞不许”是“(仁杰)辞(帝)不许”的省略句式。意思是贺仁杰推辞而皇帝不许,于是他收下了白金并拿回去禀告了他母亲,最后将这笔钱财全部分给了同宗族人。有的考生由于对“辞不许”省略的主语没搞清楚,以致张冠李戴。
例7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全国卷II9)
A. 天子宁有种邪//重荣箕踞谩骂
B. 兵强骊壮者为之尔//屈中国以尊夷狄
C. 重荣诱之入塞 //而充无厌之欲
D. 重荣怒,执拽剌// 此晋万世耻也!
答案:B。
解析:完成此题,只要紧紧扣住题干所指的是安重容对高祖“怀异志”,对高祖“非诮”,明白这一要求后,考生可以迅速将张冠李戴的选项排除。A项第二句“重荣箕踞谩骂”的是“契丹使者”,C第一句“诱之”的对象是“吐浑白氏役”,D项“拽剌”是“契丹使者”。由此合乎题干要求的只能是B。
6. 说东道西
例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是(江西卷11)
①为令之难,难于催科②竭泽而渔,明年无鱼③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④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⑤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⑥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
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②③⑥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而第①句句意“当县令的困难,莫过于向老百姓催税”,渲染的是“催科”的困难而不是“催科”危害。第⑤句句意“这大概是古代才做得到,如今却没有这样的时机”,更与“催科的危害”无关。考生排除掉“说东道西”的第①和第⑤句,正确答案就已在眼前了。此时考生如果觉得第④句的翻译难度大,直觉上无从判断其对错的话,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对这句话理解上有卡壳,并不会影响考生选出正确答案。
语文高考注重能力的考查历来是一个大方向,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课内的知识,课外的题目”,已是文言文阅读中基础知识运用试题的最大特点。所以,平时勤练“内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狠抓积累增强语感很关键。有了平日练就的深厚“内功”,考场上灵活迁移知识,准确辨析差异,迅速排除干扰,轻松巧解题目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责任编校 彭 琳
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上共有三项考查要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表明文章里面包含的信息有主次、类别、情理等方面的分别,考生要能根据测试的要求选出应选的项。“归纳、概括”是要求考生能抓住文章中最主要的和最本质的东西,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分析综合”指的是分解剖析的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的能力层级。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成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与综合不是互相孤立的,也不可能截然分开。分析是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命题规律]
“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的考查,这些年一直保持稳定,采用客观题型,设题l-2道。如果只设一道题,就把文章的内容和行文特点归纳概括成若个方面、若干个小点,要求判断其正误。如果设两道题,一般前一道题会就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事特点等作为辨析思考对象,聚焦于一点,从文中摘出若干语句,分编成四组,要求选出“最能体现……”的一项;后一道题则着眼于全文内容,与一道题考查的形式相同。
从命题材料看,已从过去以史传文为主的单一模式扩大到诸子散文、赠序、书序、笔记小品、文言小说等多种文体并存的“多元模式”,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具体体现的地方,常是题目最可能的“采点”之处;从命题内容看,以人物作为设题的唯一依据的局面被打破,分析评价事理的题目有所增加;从命题形式看,干扰项的设置更具有迷惑性、隐蔽性,这些无疑都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题步骤]
1. 整体把握,圈划重点字句
整体理解原文的内容是准确筛选信息的前提。史传类文章都是以叙述为主的,一篇文章的几段文字通常由几件事构成。答题前,首先要细心通读全文,读时要善于利用文后补注,利用选项信息,利用课本知识。在不离开文本语言环境的基础上留意词类活用,留意古今义不同,留意固定结构,留意特殊句式。在阅读过程中要有对弄不懂的生词不管,对专有名词不动不管的良好的抗干扰考试心态。做到这些就能将文段读得顺,读得踏实,读得明白。与此同时应尽量将下列内容圈划出来帮助自己准确快速锁定答题区域:①何人,何事。②几人、几事,关系如何。③人物举止、主张、情感、才智、品性、取向。
2. 细心比对,找出干扰因素
在阅读过程中,应将选项内容与文段中同选项有关的内容一一比对,核实有无“强加因果”“颠倒事实”“无中生有”“说东道西”“失实拔高”“张冠李戴”“牵强附会”“偏离题意”“时空错位”“误解词语”“断章取义”“偷换概念”等问题。然后排除干扰,确定答案。
[解题技巧]
做“筛选文中的信息”题时可用“跳读法”来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很多时候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的评述性文字等。
做“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题时要联系语境,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至于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与语段的理解等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还原法”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还原”后就算所给信息能体现题干要求,也还需冷静分清是直接体现还是间接体现,因为有的题目设置是要求选出直接体现的,而有的题目设置是要求选出间接体现的。做好这般细致的区分,最终选择才不会出纰漏。
做“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时可用“客观寻找法”。由于我们是去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而不是去评论作者的观点态度。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普遍存在的道理,考生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不用考虑,更不用深究。考生只需客观寻找并在不离开原文语域的前提条件下分析概括。
[真题验证]
在此,我们以20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言文的部分考题为例,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来判断解析考题。
1. 失实拔高
例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广东卷7)
A.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 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于是渐不信狐
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答案:B。
解析:“类冗杂可删”中的“类”字更能表明郭生心中的推测和不确定性,不能表现出他的虚心,归为“郭生虚心”这是对人物品行评价的拔高。
2. 时空错位
例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广东卷8)
A. 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 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 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 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答案:C。
解析:“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错误。郭生并非当时就明白的。从原文“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可知,郭生“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是后来发生的事情,C项中的表述,是将此事发生的时间提前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之时。认为此项表述正确的考生是阅读时不够细心,对事件前后发展进程没看清楚。
3. 无中生有
例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安徽卷10)
A. 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 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 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 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答案:D。
解析:《古砚说》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散文,材料看似有难度,其实很容易读懂。联系语境,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发现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倒是有一些,但要说是“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原文中无处可寻支撑此评价的事实依据,纯属无中生有。
4. 误解词语
例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浙江卷14)
A. 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 《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 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 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 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答案:B。
解析:“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无微词;“废卷而叹”的原因是“自恨其人之浅也”(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太肤浅了)。有的考生可能是对“其人”所指代的人理解错误了。其实,只要考生善于细心比对,就会发现选项A中的“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C项中的“‘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都与B项的“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在内容表达上有冲突,这都暗示了不正确的一项应该在哪里。
例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江西卷12)
A. 文章用“驼医”治死驼者的故事作比,指出了官吏不择手段催缴赋税的危害,表达了作者对饱受催科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B. 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驼医”辩白说,自己的职业是治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C. 负责催科的官吏,不顾百姓的死活,采用刑杖相加、牢狱关押等手段催缴赋税,是出于私心,欲求自保。
D. 作者把当时的催科与前代、二祖时相比照,认为催科过于严厉而致百姓于死地,其主要责任在于朝廷,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答案:B。
解析:驼背者的儿子,要到官府控告“驼医”,而不是“告到了官府”。原文“其子欲呜诸官”中的“欲呜”点明此事还只是心中的打算而已。“告到了官府”是误解了“欲呜诸官”。
5. 张冠李戴
例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四川卷10)
A. 贺贲害怕因意外获金而招致祸患,就以“助军”为由将大部分所获之金献给了受诏征云南的世祖。世祖任命其子贺仁杰为宿卫。
B. 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欢;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
C. 皇帝根据桑哥的反映,要忽剌忽耳与贺仁杰到朝廷说清钱粮管理的问题,他二人都主动承担责任,皇帝为之感慨,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
D. 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出身低微、双目失明的妻子,贺仁杰的所作所为都无不妥。仁宗即位后,召请告老归乡的贺仁杰赴京,他却在应诏途中去世。
答案:B。
解析:“他最终未接受”错。原文“辞不许”是“(仁杰)辞(帝)不许”的省略句式。意思是贺仁杰推辞而皇帝不许,于是他收下了白金并拿回去禀告了他母亲,最后将这笔钱财全部分给了同宗族人。有的考生由于对“辞不许”省略的主语没搞清楚,以致张冠李戴。
例7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全国卷II9)
A. 天子宁有种邪//重荣箕踞谩骂
B. 兵强骊壮者为之尔//屈中国以尊夷狄
C. 重荣诱之入塞 //而充无厌之欲
D. 重荣怒,执拽剌// 此晋万世耻也!
答案:B。
解析:完成此题,只要紧紧扣住题干所指的是安重容对高祖“怀异志”,对高祖“非诮”,明白这一要求后,考生可以迅速将张冠李戴的选项排除。A项第二句“重荣箕踞谩骂”的是“契丹使者”,C第一句“诱之”的对象是“吐浑白氏役”,D项“拽剌”是“契丹使者”。由此合乎题干要求的只能是B。
6. 说东道西
例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是(江西卷11)
①为令之难,难于催科②竭泽而渔,明年无鱼③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④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⑤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⑥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
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②③⑥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而第①句句意“当县令的困难,莫过于向老百姓催税”,渲染的是“催科”的困难而不是“催科”危害。第⑤句句意“这大概是古代才做得到,如今却没有这样的时机”,更与“催科的危害”无关。考生排除掉“说东道西”的第①和第⑤句,正确答案就已在眼前了。此时考生如果觉得第④句的翻译难度大,直觉上无从判断其对错的话,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对这句话理解上有卡壳,并不会影响考生选出正确答案。
语文高考注重能力的考查历来是一个大方向,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课内的知识,课外的题目”,已是文言文阅读中基础知识运用试题的最大特点。所以,平时勤练“内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狠抓积累增强语感很关键。有了平日练就的深厚“内功”,考场上灵活迁移知识,准确辨析差异,迅速排除干扰,轻松巧解题目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责任编校 彭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