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B_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教学多要素、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科学化、艺术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又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科学的艺术化和教学艺术的科学化的完美融合。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为什么整合呢?
  一、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因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如语文口语训练,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都设有口语练习。就拿演讲训练来说吧,听名人的演讲,用传统的工具,学生只能听到演讲者的声音,是种远听而不可近视的感觉,不能引发学生较浓厚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就不同了,学生除了听到演讲者的声音外还能看到演讲者的动作、神态和表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内心对演讲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主动训练的目的。所以信息技术与語文学科的整合是势在必行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和学科相融,就如传统的“粉笔+黑板”,只能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学习《神奇的极光》一课,对什么是极光,极光的形、色如何,只看文字,显得有点枯燥无味,印象也不能深刻。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播放极光的影像,让学生直接观看极光的形、色及极光发生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探讨极光发生的原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而网络的运用,可拓宽思维空间,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唾手可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及审美能力。
  在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腾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世界最美的坟墓》、《断臂的维纳斯》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
  这点在讲唐诗宋词时就很明显。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但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学生较难深刻地领会诗词的意境美和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如果借以信息技术作工具就不同了。如讲杜甫诗歌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因为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在讲课前做了个关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像看电视一样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诗人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在回答问题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之后,经过讨论,整理资料,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了杜甫诗歌的思想风格。这样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杜甫这一诗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资料的实践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老师在教学中“导”的地位。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还不完善、不成熟。但我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更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我们将继续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历史上,女人在政治漩涡中往往是弱者、牺牲品,但也有许多“小女子”却偏要突破性别强加在她们身上的镣铐,做出番惊人的事迹来.
《福建党史月刊》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的一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党史期刊,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家省级的党史类期刊。本刊已被CNKI中 Fujian Party History Monthl
期刊
奥地利人不无骄傲地说:“有些人知道奥地利,许多人知道维也纳,所有人都知道施特劳斯。”约翰.施特劳斯与父同名。父亲曾写过150余首圆舞曲,被冠以“奥地利的拿破仑”。父亲,儿子最崇拜的英雄,犹如一个醒目的路标,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每当父亲在家联系新曲目时,儿子就在旁悄悄地聆听,然后,面对镜子模仿父亲,风度翩翩地摆出优雅的拉琴姿势,想像中,身下是云集的观众。  发现儿子偷学小提琴,父亲大发雷霆,吼叫着:
本文就是针对如何加强志愿者的服务管理进行的分析,并对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This article is about how to strengthen the volunteer service managemen
1 研究背景rn相对于传统的电磁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更安全、可靠、准确、测量范围宽、节能和低碳环保等特点.光纤传感器系统很多,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土木工程
期刊
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想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就必须首先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上狠下功夫,多花力气。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开始对出行有了更高的要求,电梯的出现为人们日常生活交通带来非常大的便利.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在各大商场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