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地否定一下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书面语或口头表达中,有一种以形式的变化来表现着力于抒情的句子,我们姑且说它是“特意否定句”。请看:
  1.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摘自郭沫若《白鹭》)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摘自茅盾《白杨礼赞》)
  3.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摘自梁衡《壶口瀑布》)
  4.人们争相传诵这成绩,而在我眼中,不,在心中,却是那随着悦耳的枪声彻底破碎的、代表耻辱的“零”。(摘自孙杰《光荣啊,普拉多的枪声!》)
  上面四个句子,妙在句中的那个“不”字——它们都进行了句中的“特意否定”。这种特意进行的否定,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呢?
  首先是表达一种不可遏止的深情或激情。比如第1个句子,作者已经赞誉白鹭是“一首很优美的歌”,但紧接着又进行否定,说“不,歌未免太铿锵了”,接着再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次赞美还不够,还觉得角度欠佳,还要赞美一次,可见对白鹭之秀美的喜爱。
  其次是在表达之中形成一种递进式的反复。以此多角度地表现作者内心的赞叹之情。如第三句中的“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就表现了这种多角度的、反复的赞叹。
  再就是表现出语言表达的文气之美。比如第二句的意思是,高原上的白杨树,不论多与少,都会给人以非常振奋的感觉。但作者却是这样的表达:“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就显现出语言艺术的美、诗意的美。
  同时它们都表现出句式灵动变化的美感。比如上面第4個句子,如果把句中的“不”省去,句子“在我眼中,在心中……”也说得过去。但有了这个 “不”,句子的意味就大不一样。既表示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够,还要更进一层地说;又改变了句子的结构,形成了句中的语言“波澜”。
  可以说,“特意否定”不是真的否定,而是为了更有诗意地多角度抒发心中之情。
  有意思的是,如果不用这个“不”字,能不能表现出“特意否定”的效果呢?下面的句式就可以:
  那哪里是竞赛,那是万马奔腾,在共同完成一项战斗任务。(摘自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摘自沙叶新《陈毅市长》)
  “哪里”两个字,在具体的语境中,居然也有美妙的表现力。
其他文献
《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从言,成声。”其又讲:“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今日所讲之诚信,也许和原《说文解字》之意有所不同,但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知晓,诚与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也確信,诚信是人立于天地的根基。  诚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作为文明的记忆,刻于我们血脉之中。我们对待一切,都应以诚信为底线,不能忘了做人的根本。  诚信,首先要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是人对人的一种态
期刊
总有人认为知足不一定常乐,认为不知足会更有坚定的目标,知足便会甘于现状。可是我认为,知足当下的一切,才不会变得贪婪;不应伤春悲秋和怀古伤今,理当享受当下,珍惜现在的一切。毕竟,知足方能常乐。  有人说“知足不常乐”,我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很小就听过“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从前有一位穷人救了一条蛇的命,于是蛇同意满足他的愿望,这位穷人一开始的愿望是想要簡单的衣食,蛇满足了他的愿望。后来随着贪欲
期刊
Wonders教材是美国小学母语教材,其中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于培养我国学生的文化意识大有裨益。然而如何利用本教材促进核心素养的更好落地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以Wonders三年级教材为研究内容,对教材结构和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新版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的解读,提出培养文化意识的教学策略:文化背景知识渗透、挖掘习语文化内涵、中西文化差异识别和多渠道了解文化。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覆盖面广,教学时间长。学生长时间学习来自西方国家的英语文章时,容易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从而对外来文化产生兴趣,忽略了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能进一步深度贯彻课程思政,确保教学内容服务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支撑教学内容,建设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库的同时,确保思政元素应用的有效性,探索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该文基于IRF话语分析理论,从提问、话语回应和话语反馈三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多模态英语课堂学生互动话语有效性评价框架。基于此,通过对大学英语口语实践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双人对话活动评析,利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发现学生互动话语中的特征和问题。
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步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该文探讨思维品质的内涵以及其三个维度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培养策略,结合案例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活动,在英语教育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近些年“课程思政”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对“课程思政”进行了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集中于课程思政的内涵、内容,以及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等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集中于“课程思政”与具体某个专业某门课程的实践研究,主要是关于“课程思政”教育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说明课程思政研究已经从基础研究步入教学实践探索阶段。但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课程思政”及其研究的背景下,针对外语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寥寥无几,研究的力度、深度、广度、效度也尚待加强,且当前研究多属于
在秦淮河畔,有一处“惟吾德馨”的陋室,早已耳闻是吴敬梓故居。  国庆节期间,与妈妈寻觅到此处,走近才发现是“吴敬梓纪念馆”。网上一搜,才知吴敬梓故居在安徽全椒。  从纪念馆的栅栏门进去,左右两边各有一条石砖小路,弯弯曲曲地延伸到花园中。长得如逝去的时间般的青苔零散地趴在石砖上。细雨迷蒙,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石磚小径,跨过高高的木制门槛,便是展厅了。  迎面是一面雕花屏风。绕过去,一眼便可注意到墙上挂着
期刊
送杜少府之①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②辅③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④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⑤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①之:到,往。②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③辅:护卫。④宦游:出外做官。⑤无为:无须,不必。  ★【背景】  本诗大约作于乾封(唐高宗年号,公元666年正月—668年二月)年间,是王勃为送别一位到蜀地任县令的杜姓朋友而作,是其游蜀之前
期刊
文化意识作为核心素养四大分支之一,其内涵随着课标的一次次修订而日益丰富。作为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该明确文化意识的内涵,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以外研版英语必修一(2019)第四单元阅读文本《龙脊梯田》为例,该阅读课关于文化意识有三个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分析与比较文化知识、赏析与汲取优秀文化、认知与内化文化知识背后的精神内涵、形成文明素养的行为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