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中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思考,首先分析了开展高中生物实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优势,然后对如何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具体探讨,以此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以及高中生的生物素养。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案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081-01
1 高中生物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考
科学、合理的生物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能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塑造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学生在生物实验课堂上,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素材、生物实验反应,掌握生物知识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生物素养。高中生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在生物实验中对各种生理反应现象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对普遍的情况却很少提出思考和质疑,例如“在我国,为什么就属新疆的葡萄最甜?、为什么有许多事物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等。因此,若进行生物实验,学生自然就会提出很多问题,从而逐渐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设置生物实验模式时,教师会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有了更好的平台能发挥自身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形成完整的学习观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具体思考
2.1提高生物教師的实验教学能力。
生物教师是生物实验课程设置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生物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设计出更加有效的生物实验模式。首先,教师要强化自身实验技能,例如可以经常参加校内或校外的一些实验创新活动,锻炼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另外也可以在课余空闲时间自己动手操作一些生物小实验,并从中吸取教训,得到经验。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加大投入力度,多设置一些典型的科研实验培训班,以此培养教师的实验能力;其次,教师生物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的提高。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是保证生物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生物实验课程的组织过程主要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时的指导和管理以及实验后的总结与评价等几个环节。要想完善实验组织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实现:①培养实验小组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物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充当实验助手。无论是在实验准备前还是在实验过程中,小组长都可以帮助其它学生进行正确操作,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组织实验的负担,又能提高整个班级的实验能力。②加强对实验过程的指导。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实验操作的正确认识,因而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教师应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加强巡视,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的操作失误并给予正确指导。例如:在“洋葱表皮细胞构造”的生物实验过程中,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容易出现所取材料过厚的情况。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撕取洋葱材料,并做好示范,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最终获得理想的实验材料。③生物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实验评价主体应放在学生身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一同讨论,并针对实验过程中每个操作流程,评价出最容易出现的失误,然后师生合作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2.2设置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
2.2.1设置生成性实验教学模式。
在生物实验课程中,设置生成性实验教师符合科学探究规律,也能最真实、最直观的表现科学探究过程,并反映科学本质,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此外,生成性教学将教育主体确立为学生,教师成为教育引导者,符合素质教育内涵,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中将生成性教学理念应用进去,符合当下教学实践的需求。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知识《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过程时。教师开设此项实验前,首先设计出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不仅让学生提前预习生物知识、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以及正确的实验步骤外,还建议每个小组另外选择一两种想要进行探究的实验材料,并假设出材料中富含的化合物以及实验设计方案。在实验课堂上,有的小组研究瘦肉与肥肉之间的脂肪含量对比,有的小组观察豆浆与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还有的小组则比较不同水果之间的含糖量。各个小组之间实验的内容不同,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和积极性,互相交流实验想法,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活跃。随后,教师将每个小组得出的不同实验结果发布在班级群内,让大家共同讨论实验的合理性,并肯定每个小组的探究与合作精神。也有一些小组在实验中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教师可以集合班级群体共同讨论其原因。例如以各种水果为实验材料,分析其不同含糖量的实验小组发现实验过程并不顺利,经过大家的共同讨论和研究得出:这是因为不同水果的果汁颜色对实验造成了干扰。最后,每组学生依据实验情况完成实验报告,或分析过程中失败原因,并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2.2.2多媒体实验教学。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类教学课堂中,高中生物实验课程也不例外。生物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实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做好实验设计。教师应结合生物课程知识,切实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融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生物技术试验”过程中,此项内容对实验要求较高,超过了学校实验室的规格,包括植物的组织培养、蛋白质以及植物DNA的分离或提取实验等。遇到这种不可操作的生物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下载相关实验视频,并依据视频具体分析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等,从而增强学生对此类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生物教师要把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书本板书结合起来,通过根据生物书本内容,选择合理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展示给学生。例如制作教学PPT、利用网络设计教学板书、下载相关图片等形式,从而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并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燕飞.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教育观察,2018,7(16):109-110.
[2] 曹秋菊.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生成性教学模式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9):68-70.
[3] 廖春洋. 高一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案例优化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6.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案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081-01
1 高中生物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考
科学、合理的生物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能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塑造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学生在生物实验课堂上,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素材、生物实验反应,掌握生物知识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生物素养。高中生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在生物实验中对各种生理反应现象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对普遍的情况却很少提出思考和质疑,例如“在我国,为什么就属新疆的葡萄最甜?、为什么有许多事物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等。因此,若进行生物实验,学生自然就会提出很多问题,从而逐渐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设置生物实验模式时,教师会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有了更好的平台能发挥自身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形成完整的学习观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具体思考
2.1提高生物教師的实验教学能力。
生物教师是生物实验课程设置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生物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设计出更加有效的生物实验模式。首先,教师要强化自身实验技能,例如可以经常参加校内或校外的一些实验创新活动,锻炼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另外也可以在课余空闲时间自己动手操作一些生物小实验,并从中吸取教训,得到经验。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加大投入力度,多设置一些典型的科研实验培训班,以此培养教师的实验能力;其次,教师生物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的提高。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是保证生物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生物实验课程的组织过程主要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时的指导和管理以及实验后的总结与评价等几个环节。要想完善实验组织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实现:①培养实验小组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物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充当实验助手。无论是在实验准备前还是在实验过程中,小组长都可以帮助其它学生进行正确操作,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组织实验的负担,又能提高整个班级的实验能力。②加强对实验过程的指导。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实验操作的正确认识,因而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教师应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加强巡视,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的操作失误并给予正确指导。例如:在“洋葱表皮细胞构造”的生物实验过程中,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容易出现所取材料过厚的情况。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撕取洋葱材料,并做好示范,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最终获得理想的实验材料。③生物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实验评价主体应放在学生身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一同讨论,并针对实验过程中每个操作流程,评价出最容易出现的失误,然后师生合作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2.2设置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
2.2.1设置生成性实验教学模式。
在生物实验课程中,设置生成性实验教师符合科学探究规律,也能最真实、最直观的表现科学探究过程,并反映科学本质,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此外,生成性教学将教育主体确立为学生,教师成为教育引导者,符合素质教育内涵,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中将生成性教学理念应用进去,符合当下教学实践的需求。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知识《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过程时。教师开设此项实验前,首先设计出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不仅让学生提前预习生物知识、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以及正确的实验步骤外,还建议每个小组另外选择一两种想要进行探究的实验材料,并假设出材料中富含的化合物以及实验设计方案。在实验课堂上,有的小组研究瘦肉与肥肉之间的脂肪含量对比,有的小组观察豆浆与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还有的小组则比较不同水果之间的含糖量。各个小组之间实验的内容不同,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和积极性,互相交流实验想法,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活跃。随后,教师将每个小组得出的不同实验结果发布在班级群内,让大家共同讨论实验的合理性,并肯定每个小组的探究与合作精神。也有一些小组在实验中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教师可以集合班级群体共同讨论其原因。例如以各种水果为实验材料,分析其不同含糖量的实验小组发现实验过程并不顺利,经过大家的共同讨论和研究得出:这是因为不同水果的果汁颜色对实验造成了干扰。最后,每组学生依据实验情况完成实验报告,或分析过程中失败原因,并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2.2.2多媒体实验教学。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类教学课堂中,高中生物实验课程也不例外。生物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实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做好实验设计。教师应结合生物课程知识,切实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融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生物技术试验”过程中,此项内容对实验要求较高,超过了学校实验室的规格,包括植物的组织培养、蛋白质以及植物DNA的分离或提取实验等。遇到这种不可操作的生物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下载相关实验视频,并依据视频具体分析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等,从而增强学生对此类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生物教师要把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书本板书结合起来,通过根据生物书本内容,选择合理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展示给学生。例如制作教学PPT、利用网络设计教学板书、下载相关图片等形式,从而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并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燕飞.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教育观察,2018,7(16):109-110.
[2] 曹秋菊.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生成性教学模式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9):68-70.
[3] 廖春洋. 高一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案例优化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