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火成岩地质奇观分布广,侵入岩奇观的母岩以酸性花岗岩为主,喷出岩景观母岩以基性玄武岩为主,各景区景观资源差异较大。一般景观的成因一是地球的内动作用下奇观雏形初造;二是外动力的风化作用下奇观的形成。典型奇观是特殊地质环境下内动力作用为主,内外动力协调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景观。
关键词:火成岩奇观;现状;成因
一、概述
广西的火成岩分布广泛,出露面积有23133.5平方千米,约占全区10%,其中侵入岩分布面积 22928.5平方千米,喷出岩分布布面积205平方千米,它们的形成年代新老差别较大,自晚元古代至新生代都有,岩石类型多样,有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长河中,遭受地球内动力作用的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和断裂作用得洗礼,地球表面沧海桑田反复变更,复杂多变,外动力作严峻的磨炼,或内外动力共同作用,最终在火成岩分布的部分地区形成众多壮观的迷人奇观。
二、火成岩奇观现状
(一)侵入岩景观造景岩性以不同规模、不同时代的酸性岩类为主
分布面达22126平方千米,在岩体的局部范围内已建成猫儿山、元宝山、姑婆山、大容山、海洋山、八寨沟、三娘湾、那雾岭等著名景区,各景区差异较大。
(二)喷出岩地质奇观造景岩性
因为火山活动比较零星分散,经历时代漫长,大部分原始火山岩地貌景观遭受长期内外营力作用破坏而不复存在。目前仅保存少量微观火山活动现象和岩石作为喷出岩奇观。突出的景区有涠洲岛、斜阳岛、那坡枕状构造群,岑溪节理群科马提岩等,其造景岩性以基性岩为主,其它岩类较少。
三、火成岩地质奇观成因分析
(一)侵入岩地质奇观
以花岗岩系列为主,而且以球状风化作用造成的奇峰怪石居多,这种现象从时代观念看以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多见,从地域分布看以桂东南地区明显偏多,作为花岗岩系列岩性因分布最广,占侵入岩96.5%,大小岩体1000多个,而且岩性质地坚硬,硬度达7左右,难于风化消失。作为球状风化的景观形成多少与地壳运动强度,成岩后期改造,形成的裂隙多少有关,因桂东南地质环境,特别有利于球状风化发育,所以花岗岩奇观最多更美,以三娘湾景区及五皇山球状风化最具代表性。
(二)火成岩地质奇观成因
大致分为外动力作用为主、内动力作用为主以及内外动力共同作用三大类。
1.外动力作用
外动力作用指的是多种风化作用,由于广西地处亚热带,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外动力风化作用均较强烈,为火成岩地质奇观形成创造优越条件,具体风化作用有:
(1)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最简单的风化作用,常见的物理风化的方式有温差风化、冰劈风化、盐类结晶与潮解作用和层裂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是指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
(2)化学风化。即地表岩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使其成分分解,易溶解者流失,难容解者残留原地,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有以下方式:水溶解作用: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压力、PH值。温度升高则矿物的溶解度增大,故广西亚热带地区岩石的风化速度较快。另外还有水化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等。
(3)生物风化。有生物活动引起的一种由于植物体不断长粗、长大、增多、对岩石裂隙两壁施加压力劈裂岩石,称根劈作用;桂平西山等大山发育较多,另由于生物的新陈代谢及遗体的腐烂分解,即微生物破坏作用导致岩石的分解,称生物的化学破坏作用。
2.内动力成因
那坡枕状玄武岩群是玄武岩浆于海底喷溢滚动快速冷却所致,而且喷溢的速度不太快,量也不太大的结果。枕状体横断面中心由较粗粒结构岩石组成,往外变为细粗粒玻璃质结构,这主要成岩冷却速度快慢有关,细的玻璃质先冷却结晶,中心部位冷却慢,结晶时间长、慢,所以颗粒也粗大。
岑溪柱状节理群属燕山期的产物,当石英斑岩岩浆沿着狭窄的圆形通道上涌,尚未到达地表,迅速冷却凝固,由于凝固受力不均衡,在节理柱状的横断面呈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该节理群属典型的火山颈相产物。当今的景观是经过地壳抬升,人工采石后留下来的精美的地质景观。
科马提岩呈脉状分布于基性火山岩中,出露长5000米,厚5—9米,主要组成矿物是辉石、斜长石,有鼠刺结构,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是地壳发展重要阶段,特殊环境下生成的特殊岩性。
3.内动力及外动力共同作用
该类景观突出的有大容山粗粒花岗岩形成的“三片石”,桂平西山的“一线天”等景,成因是由于地球的内动力作用使巨石开裂成2—3块,后经物理温度、压力的变化,机械造就了当今奇观。
总之,广西火成岩地质奇观分布广、成景岩石多样,景的大小、形态、差异较大,景观成因除岩石本身特性外,更重要的是地球外动力、内动力的缔造的风化作用塑造及特定的地质环境下形成的,以及内外动力协调作用完成的。
参考文献
[1] 舒良树.普通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2] 张如放,傅中平.广西地质公园[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关键词:火成岩奇观;现状;成因
一、概述
广西的火成岩分布广泛,出露面积有23133.5平方千米,约占全区10%,其中侵入岩分布面积 22928.5平方千米,喷出岩分布布面积205平方千米,它们的形成年代新老差别较大,自晚元古代至新生代都有,岩石类型多样,有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长河中,遭受地球内动力作用的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和断裂作用得洗礼,地球表面沧海桑田反复变更,复杂多变,外动力作严峻的磨炼,或内外动力共同作用,最终在火成岩分布的部分地区形成众多壮观的迷人奇观。
二、火成岩奇观现状
(一)侵入岩景观造景岩性以不同规模、不同时代的酸性岩类为主
分布面达22126平方千米,在岩体的局部范围内已建成猫儿山、元宝山、姑婆山、大容山、海洋山、八寨沟、三娘湾、那雾岭等著名景区,各景区差异较大。
(二)喷出岩地质奇观造景岩性
因为火山活动比较零星分散,经历时代漫长,大部分原始火山岩地貌景观遭受长期内外营力作用破坏而不复存在。目前仅保存少量微观火山活动现象和岩石作为喷出岩奇观。突出的景区有涠洲岛、斜阳岛、那坡枕状构造群,岑溪节理群科马提岩等,其造景岩性以基性岩为主,其它岩类较少。
三、火成岩地质奇观成因分析
(一)侵入岩地质奇观
以花岗岩系列为主,而且以球状风化作用造成的奇峰怪石居多,这种现象从时代观念看以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多见,从地域分布看以桂东南地区明显偏多,作为花岗岩系列岩性因分布最广,占侵入岩96.5%,大小岩体1000多个,而且岩性质地坚硬,硬度达7左右,难于风化消失。作为球状风化的景观形成多少与地壳运动强度,成岩后期改造,形成的裂隙多少有关,因桂东南地质环境,特别有利于球状风化发育,所以花岗岩奇观最多更美,以三娘湾景区及五皇山球状风化最具代表性。
(二)火成岩地质奇观成因
大致分为外动力作用为主、内动力作用为主以及内外动力共同作用三大类。
1.外动力作用
外动力作用指的是多种风化作用,由于广西地处亚热带,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外动力风化作用均较强烈,为火成岩地质奇观形成创造优越条件,具体风化作用有:
(1)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最简单的风化作用,常见的物理风化的方式有温差风化、冰劈风化、盐类结晶与潮解作用和层裂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是指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
(2)化学风化。即地表岩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使其成分分解,易溶解者流失,难容解者残留原地,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有以下方式:水溶解作用: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压力、PH值。温度升高则矿物的溶解度增大,故广西亚热带地区岩石的风化速度较快。另外还有水化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等。
(3)生物风化。有生物活动引起的一种由于植物体不断长粗、长大、增多、对岩石裂隙两壁施加压力劈裂岩石,称根劈作用;桂平西山等大山发育较多,另由于生物的新陈代谢及遗体的腐烂分解,即微生物破坏作用导致岩石的分解,称生物的化学破坏作用。
2.内动力成因
那坡枕状玄武岩群是玄武岩浆于海底喷溢滚动快速冷却所致,而且喷溢的速度不太快,量也不太大的结果。枕状体横断面中心由较粗粒结构岩石组成,往外变为细粗粒玻璃质结构,这主要成岩冷却速度快慢有关,细的玻璃质先冷却结晶,中心部位冷却慢,结晶时间长、慢,所以颗粒也粗大。
岑溪柱状节理群属燕山期的产物,当石英斑岩岩浆沿着狭窄的圆形通道上涌,尚未到达地表,迅速冷却凝固,由于凝固受力不均衡,在节理柱状的横断面呈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该节理群属典型的火山颈相产物。当今的景观是经过地壳抬升,人工采石后留下来的精美的地质景观。
科马提岩呈脉状分布于基性火山岩中,出露长5000米,厚5—9米,主要组成矿物是辉石、斜长石,有鼠刺结构,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是地壳发展重要阶段,特殊环境下生成的特殊岩性。
3.内动力及外动力共同作用
该类景观突出的有大容山粗粒花岗岩形成的“三片石”,桂平西山的“一线天”等景,成因是由于地球的内动力作用使巨石开裂成2—3块,后经物理温度、压力的变化,机械造就了当今奇观。
总之,广西火成岩地质奇观分布广、成景岩石多样,景的大小、形态、差异较大,景观成因除岩石本身特性外,更重要的是地球外动力、内动力的缔造的风化作用塑造及特定的地质环境下形成的,以及内外动力协调作用完成的。
参考文献
[1] 舒良树.普通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2] 张如放,傅中平.广西地质公园[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