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学生体育评价着重强调总结性评价,评价方式侧重于运动技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方式单一,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对体育成绩评价的内容、方式等进行改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成绩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186-01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的一个概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更具全面性、系统性。
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原则、方法及内容是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创新和完善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则是指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重要因素。
1 我国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的思想背离了体育的本质
目前,高校体育成绩评价的目的是为阶段性的体育教学进行终结性考核,其目的是要对阶段性体育教学进行总结,忽视了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本质作用,这与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相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1.2 评价方式竞技化,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全面性
多年来,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形式,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但是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则沿用了学期末终结性考核的形式,多是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单一考核形式,采用同样的考核内容、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运动能力的测试,依据学生运动能力的强弱来评价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运动基础不同的因素,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核,容易使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
1.3 教师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成績评价模式中,学生作为被考核对象往往只能根据老师的安排进行各个项目的测试,最终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各项成绩给出综合评价,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特别是健美操、交谊舞、武术等评分类项目,往往都是由教师规定一套动作套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由教师进行评分,确定学生成绩,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2 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新思路
2.1 建立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成绩评价思想
高校体育应该首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学,是学生能提高健康水平,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技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积极的体育态度和终身体育思想,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顺利转入社会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体育成绩的考核评价要从体育教学的开始、过程到结果进行全面评价,特别是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
2.2 坚持区别对待原则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的扩大,学生群体中体育基础差异较大,同时也会有少数学生会存在身体的缺陷,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掌握体育技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体育成绩的考核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区别对待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指导,成绩评价不使用同一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有区别的开展考核评价。
2.3 丰富考核内容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理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从考核内容上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不能简单的依据学生的运动技能的优劣判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应依据学生的体育参与、运动技能、团队精神等诸方面进行评价,具体来讲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考勤情况、进步幅度、团队合作、运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因素。
2.4 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
在素质教育方针指引下,高校体育学生成绩评价方式趋于多元化,既注重教学效果,又重视学习过程,既需要总结性评价,也关注过程性评价,既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应该更加强调强化激励、发展的功能,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内在变化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则可以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和比较,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引导体育教学科学发展,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高校体育学生成绩评价的改革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丰富体育成绩考核评价的内容,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是素质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秋,苗文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研究[J].2005,20(5):81-83.
[2] 周志华.对改革体育成绩考核形式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1(3):105-106.
[3] 郑鹛鹏.大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理性思考与选择[J].湖北体育科技,2005(4):260-261.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成绩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186-01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的一个概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更具全面性、系统性。
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原则、方法及内容是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创新和完善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则是指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重要因素。
1 我国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的思想背离了体育的本质
目前,高校体育成绩评价的目的是为阶段性的体育教学进行终结性考核,其目的是要对阶段性体育教学进行总结,忽视了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本质作用,这与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相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1.2 评价方式竞技化,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全面性
多年来,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形式,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但是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则沿用了学期末终结性考核的形式,多是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单一考核形式,采用同样的考核内容、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运动能力的测试,依据学生运动能力的强弱来评价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运动基础不同的因素,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核,容易使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
1.3 教师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成績评价模式中,学生作为被考核对象往往只能根据老师的安排进行各个项目的测试,最终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各项成绩给出综合评价,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特别是健美操、交谊舞、武术等评分类项目,往往都是由教师规定一套动作套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由教师进行评分,确定学生成绩,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2 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新思路
2.1 建立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成绩评价思想
高校体育应该首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学,是学生能提高健康水平,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技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积极的体育态度和终身体育思想,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顺利转入社会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体育成绩的考核评价要从体育教学的开始、过程到结果进行全面评价,特别是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
2.2 坚持区别对待原则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的扩大,学生群体中体育基础差异较大,同时也会有少数学生会存在身体的缺陷,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掌握体育技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体育成绩的考核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区别对待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指导,成绩评价不使用同一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有区别的开展考核评价。
2.3 丰富考核内容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理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从考核内容上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不能简单的依据学生的运动技能的优劣判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应依据学生的体育参与、运动技能、团队精神等诸方面进行评价,具体来讲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考勤情况、进步幅度、团队合作、运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因素。
2.4 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
在素质教育方针指引下,高校体育学生成绩评价方式趋于多元化,既注重教学效果,又重视学习过程,既需要总结性评价,也关注过程性评价,既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应该更加强调强化激励、发展的功能,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内在变化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则可以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和比较,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引导体育教学科学发展,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高校体育学生成绩评价的改革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丰富体育成绩考核评价的内容,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是素质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秋,苗文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研究[J].2005,20(5):81-83.
[2] 周志华.对改革体育成绩考核形式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1(3):105-106.
[3] 郑鹛鹏.大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理性思考与选择[J].湖北体育科技,2005(4):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