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表现,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源泉。本文就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热爱学生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c)-0196-01
人是富有感情的。人的思想、行为同人的情绪、情感密切相关,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明白:班主任对学生无限热爱的情感品质,是更好完成教育教学所必需的,是达到良好教育的根本,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具备三种爱。
1 宽容的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一种宽容、是理解、是尊重。我们应该把自己对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真诚的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感染学生和教育学生。在工作中,先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做起,坚持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中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是逆反心理强、情绪波动大、易反复,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当学生做错事或有某些地方表现不尽人意时,应该先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而后才能对症下药,在谈话中用亲切的口吻、真诚的态度进行分析、说理,使其能感受到老师的爱,认清自己的错误,接受批评。切不可在公开的场合大声训斥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只有自尊,才能自爱。并且对学生要有信心。相信每个学生的主流是好的,是要求进步的。因此,我总是鼓励每个学生“天天向上”,每天能圆满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工作、劳动就是一种进步,应当自我肯定。再就是在工作中要有恒心。成长中的青少年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因此当学生有困难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当学生遭遇挫折时给予信心;当学生迷惘时给予勇气和引导;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为他们的高兴而高兴,为他们的难过而难过。
2 真诚的爱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从他留的发型来看,就能看出他是一个顽皮、难对付的学生。上课想睡觉就睡觉、想说话就说话、想看课外书就课外书,丝毫不把老师、同学放在眼里,而且经常逃课,谎称头痛,在宿舍里睡大觉。没有一点想学习知识的意识,每当家访时,他的父母就唉声叹气,说:“我们做父母也确实头痛,没办法。”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我抓住了教育他转变的切入点,教师真诚的爱使他发生了重大变化。
记得当时自己在上课的时候,一个同学飞出了一个纸飞机,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误认为是这个姓赖的同学做的,当着全班的同学狠狠地批评了他,当时他一声也不吭。事后我再向其同学了解时,才发现是另外学生做的。第二天上课前,我当着全班的同学讲明了真相,由于自己在不了解真相之前而错误地认为是赖同学做的,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当着全班同学我向赖同学真诚地说声:“对不起,请原谅。”这种知错能改的坦诚态度引起了他的共鸣,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而后师生间达到了心理相融的接触点。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他们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就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3 理智的爱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班主任比一个普通的母亲更应该懂得如何去爱孩子。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很明确自己的责职—— 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准,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因此,这爱是与理想、事业和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的高尚情感,是一种理智的爱。这种理智的爱应与严格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给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经努力后必须达到。如优秀生,思想好、成绩好,容易出现骄傲情绪,须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与目标。而后进生对待学习往往是“破罐子破摔”,应严格地要求他们必须正确对待学习,每次考试为自己订一个目标,逐步把成绩提高,并多给他们以鼓励。其次,要愛之得法,不能对学生产生偏爱。如亲近表现好的、听话的,对表现差的,成绩不理想的就疏远甚至讨厌,指责多,这都是偏爱。其实,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因此,不管是优秀学生还是其它类型的学生,我都同样对待,一视同仁,都一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特点去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共同进步。把自己的师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充分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实践证明,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往往成为他们行动的动机,他们为了争取这个爱而好学上进,自觉地将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转化为他们的行动。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还会使他们感到这是学校、社会对他们的信任,是祖国对他们的关怀。他们不仅为此感到温暖,受到鼓舞,而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向上。还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尤其是那些暂时处于后进而被歧视的学生以及有情感障碍和心理伤害的“差生”,如因父母离异而家庭不幸的学生,更加需要班主任的爱。有了情感因素的参与,就易于达到转化、教育的目的。相反,班主任厌恶和责难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而拒绝接受教育。这就说明,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作为一种感情力量,能够转化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心理动力。将这种爱渗透到具体的、细致的教育工作中去,启迪学生的心灵,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成功的班级管理源于师爱。
关键词:热爱学生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c)-0196-01
人是富有感情的。人的思想、行为同人的情绪、情感密切相关,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明白:班主任对学生无限热爱的情感品质,是更好完成教育教学所必需的,是达到良好教育的根本,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具备三种爱。
1 宽容的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一种宽容、是理解、是尊重。我们应该把自己对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真诚的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感染学生和教育学生。在工作中,先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做起,坚持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中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是逆反心理强、情绪波动大、易反复,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当学生做错事或有某些地方表现不尽人意时,应该先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而后才能对症下药,在谈话中用亲切的口吻、真诚的态度进行分析、说理,使其能感受到老师的爱,认清自己的错误,接受批评。切不可在公开的场合大声训斥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只有自尊,才能自爱。并且对学生要有信心。相信每个学生的主流是好的,是要求进步的。因此,我总是鼓励每个学生“天天向上”,每天能圆满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工作、劳动就是一种进步,应当自我肯定。再就是在工作中要有恒心。成长中的青少年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因此当学生有困难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当学生遭遇挫折时给予信心;当学生迷惘时给予勇气和引导;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为他们的高兴而高兴,为他们的难过而难过。
2 真诚的爱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从他留的发型来看,就能看出他是一个顽皮、难对付的学生。上课想睡觉就睡觉、想说话就说话、想看课外书就课外书,丝毫不把老师、同学放在眼里,而且经常逃课,谎称头痛,在宿舍里睡大觉。没有一点想学习知识的意识,每当家访时,他的父母就唉声叹气,说:“我们做父母也确实头痛,没办法。”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我抓住了教育他转变的切入点,教师真诚的爱使他发生了重大变化。
记得当时自己在上课的时候,一个同学飞出了一个纸飞机,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误认为是这个姓赖的同学做的,当着全班的同学狠狠地批评了他,当时他一声也不吭。事后我再向其同学了解时,才发现是另外学生做的。第二天上课前,我当着全班的同学讲明了真相,由于自己在不了解真相之前而错误地认为是赖同学做的,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当着全班同学我向赖同学真诚地说声:“对不起,请原谅。”这种知错能改的坦诚态度引起了他的共鸣,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而后师生间达到了心理相融的接触点。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他们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就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3 理智的爱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班主任比一个普通的母亲更应该懂得如何去爱孩子。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很明确自己的责职—— 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准,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因此,这爱是与理想、事业和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的高尚情感,是一种理智的爱。这种理智的爱应与严格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给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经努力后必须达到。如优秀生,思想好、成绩好,容易出现骄傲情绪,须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与目标。而后进生对待学习往往是“破罐子破摔”,应严格地要求他们必须正确对待学习,每次考试为自己订一个目标,逐步把成绩提高,并多给他们以鼓励。其次,要愛之得法,不能对学生产生偏爱。如亲近表现好的、听话的,对表现差的,成绩不理想的就疏远甚至讨厌,指责多,这都是偏爱。其实,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因此,不管是优秀学生还是其它类型的学生,我都同样对待,一视同仁,都一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特点去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共同进步。把自己的师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充分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实践证明,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往往成为他们行动的动机,他们为了争取这个爱而好学上进,自觉地将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转化为他们的行动。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还会使他们感到这是学校、社会对他们的信任,是祖国对他们的关怀。他们不仅为此感到温暖,受到鼓舞,而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向上。还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尤其是那些暂时处于后进而被歧视的学生以及有情感障碍和心理伤害的“差生”,如因父母离异而家庭不幸的学生,更加需要班主任的爱。有了情感因素的参与,就易于达到转化、教育的目的。相反,班主任厌恶和责难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而拒绝接受教育。这就说明,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作为一种感情力量,能够转化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心理动力。将这种爱渗透到具体的、细致的教育工作中去,启迪学生的心灵,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成功的班级管理源于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