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村镇文化建设既是保障群众文化权益,实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运用文化发展规律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要方式。近年来宁德村镇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健康繁荣的原则,在文化建设上取得较好成绩。但随着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村镇中所面临的区域文化困境也更加凸显,因此,优化村镇文化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
关键词:村镇文化;瓶颈分析;主要思路
村镇文化是广义文化中最朴实的源文化,其建设的优劣对整体文化的发展影响深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村镇文化,是保护和发展文化根源的必然选择, 对进一步塑造农民文化、开发和挖掘乡土特色文化,最终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行高效、服务优质、覆盖面广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重要意义。
一、贯岭镇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文化机制困境
村镇文化的现状受制于当前社会经济基础结构,当代中国村镇文化的特点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发展进程的缩影。
1、文化资金总量不足。文化设施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村镇中的文化设施建设仍然有限,近些年,政府虽然加大对于文化建设的经费的投入,但对于不断膨胀的文化需求,仍显捉襟见肘。文化活动大部分活动资金依赖于上级部门拨款支撑,经费保障方面较为困难。例如先后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茗洋纪念馆”,因下拨资金有限,其本身又无法创收,基础设施和内部资源的完善较为困难,开展文化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
2、重“物”轻“文”。从广义上看,经济领域的投入与文化发展存在一定交叉关系,但与文化本身的发展缺少现实关联。近年来,贯岭工农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逐步行成以贯岭工业片区,槟榔芋产业,栀子种植等为代表的地方经济发展极,但相比之下,文化投入较为不足,特别是对文化软设施的投入多被忽略,如由于文化站编制不够,现有的文化站专职工作人员仅站长一人;同时,当地民间艺人也因经济收入纷纷弃艺改行。
3、文化效果评估难且设施不协调。文化效果评估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能对农村文化建设起着监督管理和约束作用。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评估工作机制不全,评价标准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对农村文化的评估很少涉及到诸如文化设施合不合需求,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大部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还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再加上乡镇财政困难,文化基础建设资金难以保障,势必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文化承接困境
从文化发展变迁的角度来看,当代村镇文化是一种活态文化。传承性是文化的重要特性,如何在社会经济快速变迁的今天,做好村镇文化的承接,是当前文化发展中的隐性问题,而如何以辩证的方式来承接古今文化,也是文化发展的又一困境。
1、文化主体空心化。现如今农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已成趋势,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滞留在城市。留在村子里的主要是儿童、妇女和老人,贯岭镇此情况较少,但仍存在一定比例。这一方面使村镇文化主体逐步空心化,造成年龄断层,消减了村镇文化发展的后劲,造成了村镇传统文化的承接断裂;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因缺乏中坚力量的参与,客观上被边缘化,公共文化参与率不高。
2、都市文化对村镇文化的驱逐。人员在城乡间往返,把富有时代新意的都市文化带到了农村,大量的都市文化逐渐占据了村镇文化的主导地位,伴随着现代都市文化的渗透,村镇文化开始出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都市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农民群众新的文化需求,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村镇文化和文化记忆正逐步消失,特别是优秀的传承技艺,在文化的高速交融过程中渐渐失传,在现代化的都市文化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
二、贯岭镇文化建设突破困境的主要思路
(一)创新文化建设机制
创新型文化建设机制是村镇文化发展的“源动力”, 良好的机制设计不仅是创新文化的需要,也是突破文化发展困境的首要条件。
1、依托市场,激活村镇文化。市场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村镇文化中对于经营性文化建设更多的应依靠市场,以此激活文化发展动力。对此,一是创建文化亮点,让文化走市场。贯岭镇工艺傩戏(戏祖)、传统曲艺“嘭嘭鼓”, “布袋木偶”戏三者艺术表现形式别具一格,有很强的人文特征和艺术感染力,而如何让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艺术中,让市场接受,是当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二是突出亮点,让市场找到文化。文化与经济市场联系紧密,市场资本是文化延续的血液,要让市场在繁杂的文化资源中发现贯岭村镇亮点文化,其中构建亮点文化,并对其加大宣传是种有效方式。
2、以“文”促“物”,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文化投入与经济生产投入两者并不成矛盾关系,相反,加大对文化设施特别是文化软设施的投入,可间接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一是设立专门文化课程,对内培养文化传承人才。例如对贯岭镇木偶戏艺人的培养,可利用经济生产闲暇时期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授课培养,此做法既不影响生产,又达到传承技艺之目的。二是设立文化讲坛,对外宣传文化特色。在福鼎一些旅游集中地利用文化实体商铺为载体,开设茶叶制作技艺、黄栀子制作技艺、槟榔芋制作技艺、乡村工艺泥塑等文化宣讲堂,以旅游为窗口让市场了解村镇文化,同时消费村镇文化,以达到“文”“物”协调发展。
(二)重塑村镇文化,打造特色地方文化市场
1、恢复文化本源,树立村镇文化自信。根据前面的分析,农民文化受到现代都市文化的吸引,农村原有的文化体系和社区记忆正在逐步丧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村镇文化自信力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对村镇文化本源进行重塑,恢复和保护有利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价值与生活意义相关的文化要素,重新树立村镇文化自信力。同时,乡土特色地方文化与村民之间的文化心理贴切,其特有的“乡土性”更加符合农民的乡土情结,更加有利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因此,我们应做好保护农村乡土特色地方文化的工作,并从实际生活中出发挖掘“乡土性”较强的群众性文化。 2、以自信心为导向,打造特色文化。多数文化都具有一定特色,但并非所有文化都能成为特色文化。村镇的特色文化也要靠“后天”的打造,而这种打造过程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近年来贯岭镇筹资100万元在集镇建综合文化站,筹资50万元在茗洋村兴建的“红茗洋”纪念馆,以及筹资70多万元在邦福村兴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即综合又突出的展示了地区文化,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收效显著。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可多尝试此类做法,使村镇文化效益最大化。
3、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构建文化市场。贯岭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据统计,贯岭镇仅文物点就有28处,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运用是突破文化发展困境的又一方式,在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当地文化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好引领者、有益的投资者、监督者和参与者的多重角色;一方面为文化交流提供信息,降低文化交流的交易成本,同时,为文化交流提供场所,降低文化流动的成本,降低文化消费的价格;另一方面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新时期下的农村内生型文化,推动文化市场发展。
(三)利用文化“衰弱”的有益性,创造“培育”的有效性
从哲学的维度来看“地域性存在在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这是一个有益的衰落”。从具象上看,村镇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呈现这样的规律。根据前面提到,村镇文化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承接性困境,这种困境在发展历程中属“衰弱”期,而这样的“衰弱”一方面是有益的,它摒除了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不利因素。而我们要做的则是萃取“衰弱”文化中可为新时期文化发展、培育的新模式。贯岭镇文化在历经部分文化承接断裂之后所产生的文化暂时性“衰弱”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新的文化培育提供新形式。
1、在“衰弱”中“培育”文化主体。村镇文化主体包括群众、政府、文化单位、文化管理组织和民间文化组织等,在文化“衰弱”过程中对主体的“培育”尤为重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群众是村镇“文化人”,应强化贯岭镇群众对村镇文化的认同感,避免在文化承接断裂之时消亡其特有的乡土文化气息。政府、文化单位、文化管理组织和民间文化组织等应在“衰弱”中萃取优良文化品种,进一步培育出新时期有益的村镇文化。
2、在“衰弱”中“培育”文化要素。村镇文化要素包括文化资本、文化人才、文化遗产、文化设施等。村镇文化在有益的“衰弱”过程中,要促进村镇文化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文化要素有益运行。同时乡土特色是村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要加快乡土特色文化要素的保护和培育,增强农村对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贯岭镇建成以文化阵地为核心,多种文化要素并重发展的新模式,新时期将进一步完善模式运转,对进一步突破文化发展中的困境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少鹤,雷顺号:文化墙“激活”农村文化“精神末梢”——福建省福鼎市农村文化墙建设纪实[J]农家顾问2013.(9)
[2]孙萍:《文化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版(6)
[3]刘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2.(5)
[4]郑宇泽: 深境中类向性概念文化的探寻——兼论“历史交往”镜罩中国文化的定义[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N]6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6]陈书纪:论民间信仰在古村落保护中的作用——以宁德市蕉城区霍童古镇为例[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4)
关键词:村镇文化;瓶颈分析;主要思路
村镇文化是广义文化中最朴实的源文化,其建设的优劣对整体文化的发展影响深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村镇文化,是保护和发展文化根源的必然选择, 对进一步塑造农民文化、开发和挖掘乡土特色文化,最终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行高效、服务优质、覆盖面广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重要意义。
一、贯岭镇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文化机制困境
村镇文化的现状受制于当前社会经济基础结构,当代中国村镇文化的特点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发展进程的缩影。
1、文化资金总量不足。文化设施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村镇中的文化设施建设仍然有限,近些年,政府虽然加大对于文化建设的经费的投入,但对于不断膨胀的文化需求,仍显捉襟见肘。文化活动大部分活动资金依赖于上级部门拨款支撑,经费保障方面较为困难。例如先后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茗洋纪念馆”,因下拨资金有限,其本身又无法创收,基础设施和内部资源的完善较为困难,开展文化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
2、重“物”轻“文”。从广义上看,经济领域的投入与文化发展存在一定交叉关系,但与文化本身的发展缺少现实关联。近年来,贯岭工农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逐步行成以贯岭工业片区,槟榔芋产业,栀子种植等为代表的地方经济发展极,但相比之下,文化投入较为不足,特别是对文化软设施的投入多被忽略,如由于文化站编制不够,现有的文化站专职工作人员仅站长一人;同时,当地民间艺人也因经济收入纷纷弃艺改行。
3、文化效果评估难且设施不协调。文化效果评估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能对农村文化建设起着监督管理和约束作用。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评估工作机制不全,评价标准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对农村文化的评估很少涉及到诸如文化设施合不合需求,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大部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还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再加上乡镇财政困难,文化基础建设资金难以保障,势必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文化承接困境
从文化发展变迁的角度来看,当代村镇文化是一种活态文化。传承性是文化的重要特性,如何在社会经济快速变迁的今天,做好村镇文化的承接,是当前文化发展中的隐性问题,而如何以辩证的方式来承接古今文化,也是文化发展的又一困境。
1、文化主体空心化。现如今农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已成趋势,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滞留在城市。留在村子里的主要是儿童、妇女和老人,贯岭镇此情况较少,但仍存在一定比例。这一方面使村镇文化主体逐步空心化,造成年龄断层,消减了村镇文化发展的后劲,造成了村镇传统文化的承接断裂;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因缺乏中坚力量的参与,客观上被边缘化,公共文化参与率不高。
2、都市文化对村镇文化的驱逐。人员在城乡间往返,把富有时代新意的都市文化带到了农村,大量的都市文化逐渐占据了村镇文化的主导地位,伴随着现代都市文化的渗透,村镇文化开始出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都市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农民群众新的文化需求,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村镇文化和文化记忆正逐步消失,特别是优秀的传承技艺,在文化的高速交融过程中渐渐失传,在现代化的都市文化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
二、贯岭镇文化建设突破困境的主要思路
(一)创新文化建设机制
创新型文化建设机制是村镇文化发展的“源动力”, 良好的机制设计不仅是创新文化的需要,也是突破文化发展困境的首要条件。
1、依托市场,激活村镇文化。市场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村镇文化中对于经营性文化建设更多的应依靠市场,以此激活文化发展动力。对此,一是创建文化亮点,让文化走市场。贯岭镇工艺傩戏(戏祖)、传统曲艺“嘭嘭鼓”, “布袋木偶”戏三者艺术表现形式别具一格,有很强的人文特征和艺术感染力,而如何让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艺术中,让市场接受,是当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二是突出亮点,让市场找到文化。文化与经济市场联系紧密,市场资本是文化延续的血液,要让市场在繁杂的文化资源中发现贯岭村镇亮点文化,其中构建亮点文化,并对其加大宣传是种有效方式。
2、以“文”促“物”,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文化投入与经济生产投入两者并不成矛盾关系,相反,加大对文化设施特别是文化软设施的投入,可间接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一是设立专门文化课程,对内培养文化传承人才。例如对贯岭镇木偶戏艺人的培养,可利用经济生产闲暇时期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授课培养,此做法既不影响生产,又达到传承技艺之目的。二是设立文化讲坛,对外宣传文化特色。在福鼎一些旅游集中地利用文化实体商铺为载体,开设茶叶制作技艺、黄栀子制作技艺、槟榔芋制作技艺、乡村工艺泥塑等文化宣讲堂,以旅游为窗口让市场了解村镇文化,同时消费村镇文化,以达到“文”“物”协调发展。
(二)重塑村镇文化,打造特色地方文化市场
1、恢复文化本源,树立村镇文化自信。根据前面的分析,农民文化受到现代都市文化的吸引,农村原有的文化体系和社区记忆正在逐步丧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村镇文化自信力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对村镇文化本源进行重塑,恢复和保护有利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价值与生活意义相关的文化要素,重新树立村镇文化自信力。同时,乡土特色地方文化与村民之间的文化心理贴切,其特有的“乡土性”更加符合农民的乡土情结,更加有利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因此,我们应做好保护农村乡土特色地方文化的工作,并从实际生活中出发挖掘“乡土性”较强的群众性文化。 2、以自信心为导向,打造特色文化。多数文化都具有一定特色,但并非所有文化都能成为特色文化。村镇的特色文化也要靠“后天”的打造,而这种打造过程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近年来贯岭镇筹资100万元在集镇建综合文化站,筹资50万元在茗洋村兴建的“红茗洋”纪念馆,以及筹资70多万元在邦福村兴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即综合又突出的展示了地区文化,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收效显著。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可多尝试此类做法,使村镇文化效益最大化。
3、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构建文化市场。贯岭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据统计,贯岭镇仅文物点就有28处,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运用是突破文化发展困境的又一方式,在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当地文化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好引领者、有益的投资者、监督者和参与者的多重角色;一方面为文化交流提供信息,降低文化交流的交易成本,同时,为文化交流提供场所,降低文化流动的成本,降低文化消费的价格;另一方面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新时期下的农村内生型文化,推动文化市场发展。
(三)利用文化“衰弱”的有益性,创造“培育”的有效性
从哲学的维度来看“地域性存在在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这是一个有益的衰落”。从具象上看,村镇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呈现这样的规律。根据前面提到,村镇文化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承接性困境,这种困境在发展历程中属“衰弱”期,而这样的“衰弱”一方面是有益的,它摒除了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不利因素。而我们要做的则是萃取“衰弱”文化中可为新时期文化发展、培育的新模式。贯岭镇文化在历经部分文化承接断裂之后所产生的文化暂时性“衰弱”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新的文化培育提供新形式。
1、在“衰弱”中“培育”文化主体。村镇文化主体包括群众、政府、文化单位、文化管理组织和民间文化组织等,在文化“衰弱”过程中对主体的“培育”尤为重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群众是村镇“文化人”,应强化贯岭镇群众对村镇文化的认同感,避免在文化承接断裂之时消亡其特有的乡土文化气息。政府、文化单位、文化管理组织和民间文化组织等应在“衰弱”中萃取优良文化品种,进一步培育出新时期有益的村镇文化。
2、在“衰弱”中“培育”文化要素。村镇文化要素包括文化资本、文化人才、文化遗产、文化设施等。村镇文化在有益的“衰弱”过程中,要促进村镇文化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文化要素有益运行。同时乡土特色是村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要加快乡土特色文化要素的保护和培育,增强农村对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贯岭镇建成以文化阵地为核心,多种文化要素并重发展的新模式,新时期将进一步完善模式运转,对进一步突破文化发展中的困境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少鹤,雷顺号:文化墙“激活”农村文化“精神末梢”——福建省福鼎市农村文化墙建设纪实[J]农家顾问2013.(9)
[2]孙萍:《文化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版(6)
[3]刘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2.(5)
[4]郑宇泽: 深境中类向性概念文化的探寻——兼论“历史交往”镜罩中国文化的定义[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N]6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6]陈书纪:论民间信仰在古村落保护中的作用——以宁德市蕉城区霍童古镇为例[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