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润过念豆山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h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隆安县城厢镇东信村东南,有石头杂砌,成山十余公里。山岗连绵,草木丛生。此群山人称“念豆山”。从地图上看,大明山到隆安这一带,高峰换土岭,地势稍微舒缓平坦。唯獨在东信村东南边地界落下了一堆石山,像一颗棋子一样嵌在那儿,活脱脱地把这一带圈出世俗的风花雪月。
  念豆山没有风花雪月,曾一度是贫瘠贫困的代名词,主要原因是没有水源。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次风尘仆仆到这里时,爬上山顶,举目四望,秋风萧瑟,连绵不绝的群山背靠背延向天边,怪石嶙峋,九分石头一分土,心儿凉了一大截。但大山深处的大大小小数十个山弄里,居然还生活着上百户壮族和瑶族人家。他们出门靠两条腿,运输靠肩扛担挑,没有活水源泉,吃水只能看天,日子过得简单而寂寥。
  念豆山没有活泉,人能在这里生存,这简直不可思议。据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有一伙土匪进驻念豆山,官军把大山四周围拢起来,由于没有水源,土匪很快就挺不住了,于是纷纷束手就擒。
  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地上起初也没有水,只是找水的人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努力。几位扶贫干部从南宁找来技术员,先是在念豆山脚下一个叫陇外的山弄里打出了一口井,通过循环反复踏压水阀,把地下的水一桶一桶地抽上来。
  哗啦啦的地下水,清澈通透,甘甜入心,但连续抽几桶水后,得等一个时辰待地下水回流复位,才能再抽到水,如此反复,一天也取不了多少水。这点水只够解渴而已,引进的几家养殖基地需要用大量的水,这可如何是好?但此地下有水,这也说明念豆山一带地下有河流或可蓄水的暗湖,只要找到可通地下的暗道或洞岩即可寻到水源。于是,扶贫工作队带着跋山钻洞设备和清水干粮,到处找暗道或洞岩,一干就是20多天。他们钻进30多个大大小小的洞穴,终于在陇内的一处山岩找到了水源。
  那是念豆山半山腰的一处洞穴。只见那洞口呈70°斜靠的“一”字形,刚好容得一人侧斜着身子匍匐进去。入得洞口,约莫八米下去,转身拐入更深处,有石径往大山腹地延伸。整个洞黑漆漆的,只能借助手电筒。横着摸爬进去,大约三十余米,到一处很大的殿堂,石壁如墙般围着,地上满是淤泥,一潭水清凌凌地嵌在其间。水面平如镜,约两米见方,还有晶莹的水滴从洞壁的钟乳石端嘀嗒而落。潭水深不可测,系着小石头投绳于水中,绳尽而不到潭底。更惊奇的是,曾见到水中有一条银色的巨蛇,长约3米,对着生人凝眸不语,吓得大家魄散魂销。但巨蛇只犹豫那么一会儿,便潜入深水中,不知去向。
  我想起了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诗句“井沸生澜通海气,中有老蛟愁卧”。说的是泉井内流水激荡,汹涌着澜气,好像与大海相通融,一定有老蛟龙在其中愁卧。所以有人说念豆山半山腰这泉潭能通海。泉潭是海的眼睛,汹涌着大地的色彩。海蓝莹莹,大地斑斓绚丽,泉潭就清澈透亮,甘甜清爽。四周围满目苍翠,良好的植被应该足以让这地下之水保持着丰满的姿态。
  一根水管伸入洞穴泉潭深处,把清澈的地下水源源不断地引导到四周的家家户户。村里人介绍说,这地下泉潭每天能抽200吨水,而且回水也很快,基本能满足用水需求。
  有了活水源泉,乡亲们的日子也丰盈了。养鸡、养鸭、加工坚果的3家企业进村了,鸡年出栏80万羽,旱鸭年出栏40万羽,种植蜜本南瓜1500亩,澳洲坚果1000亩。特色产业覆盖所有的贫困户,2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整个村子收入翻番,贫困的帽子摘掉了。
  这一切就像泉潭之水一样,一旦发掘了,就能造福一方,就能激活那深藏于地底下的无穷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敢教日月换新天”。
  水活了,人也活了,念豆山周围村村落落滋润了。这就像拼命找水源一样,不知蓄满多少人的真情和努力,激荡着许多真善美的情怀与大爱。正如这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席卷大江南北,颠覆了千百年来所有的不可能。
  掬一把清澈的泉潭之水入喉,甘甜沁人心脾。念豆山人内心涌起更多的是无尽的感激和感恩。他们要感恩那个带领众人找到水源的人,以及他背后站着的那一个一心为人民的充满着伟力的组织——中国共产党。
  走进东新村村部,“爸妈饭堂”开饭了,这些居家的留守老人领到了可口饭菜,正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大家聊起家长里短,其乐融融,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瞧,这阳光多好,多暖和,如果能献给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那该多好啊!”一位老者的话,让我想起了“野人献曝”的典故。念豆山人除了朴实、敦厚、善良,更多的是铭恩、感恩。他们携着滴水之恩,以涌泉般的热情,正热烈地拥抱着每一个落满阳光的丰盈日子。
其他文献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三月三”前,父亲就像蜜蜂一样,风雨无阻地上山去摘茶叶,然后拿去街上卖,换取一些糯米饭回来给我们几姐妹吃,所以在我的记忆中,每年三月三节,因为有父亲,我们都过得非常开心快乐!  我七岁那年的“三月三”前夕,父亲像个陀螺一样又开始忙碌起来了,白天他去生产队做工,晚上收工后,才急急忙忙上山去摘茶叶,每晚都是很晚才回到家。  有一天晚上,父亲从山上摘茶叶回来,母亲告诉他,你山外的老同(
期刊
儿时记忆中,母亲偏爱蓝色。常常穿着钉4颗手工缝制的花布扣斜边蓝色上衣(俗称“小边衣”),黑色的直筒长裤,用一块头巾将发髻围起来,蓝色鞋面的绣花鞋,典型的当地壮族妇女打扮。  这些服饰都是母亲开荒种植棉花,纺纱织布,浆染制作而成的,很烦琐很辛苦,但母亲乐此不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还很匮乏,大家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所有的土地都要种上能填饱肚皮的东西,像种棉花种蓝靛草之类,只能到比较边远贫瘠的
期刊
墩磊坡是位于壮乡首府南宁市最南端的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的一个自然坡。“墩磊”为壮话读音,是“山脚下”的意思。这里其实并没有太大太高的山,只有一个高坡,全村40户人家所有房子均沿着它富有节律地往上建。我很少见到这么有规则的村居:统一坐北朝南,村中走道横平竖直,井然有序,条理十分清晰。它们显然传承了祖辈崇尚自然的形制法度,在古代,这样既利于居室采光,还被认为“此位最尊”。墩磊坡之所以引人注目,是从202
期刊
莲花小镇  在钢铁水泥的深处  我看见一朵朵莲绽放  听见一朵朵莲  花开的声音  芬芳的莲花  在钢铁水泥的现代小镇里  走了很久  在这个到处是人的世界  找不到下一站出口  我也像一朵朵行走的莲花  时常在这世上迷路  在到处都是莲花的小镇  在花开的声音里  一回回迷失自我  荷苑旭日  拱桥上挂着一颗太阳  所有的阳光  都在一个人的心上  从早晨到傍晚  照耀  万物生长  我像一个牧
期刊
暮春,看苗寨春意正浓  仿佛一只只甲虫  在预先规定好的线路  或疾或缓,爬行  路陡弯多,小心驾驶  警示牌不时善意掠过  晨曦挂满枝叶  千沟万壑盛满纯乳热情迎接或相送  苍翠托起鹅黄拥抱桃红李白  周遭有暮春近乎耳语的呢喃  走进苗寨  吊脚木楼追逐着欢声笑语  花蕊间恣意绽放糯酒甜香  我坐着温软的春风  看百鸟翩跹于芦笙广场  阿亮姆①与春泥的亲密舞蹈  苗寨的旋耕机,叫阿亮姆  初次到
期刊
摘 要:1939年,顾颉刚和费孝通之间展开了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我们能够从这一争论的始末缘由和背后蕴含着的各种因素中概括出顾颉刚的“民族”观。在顾颉刚和费孝通的讨论之中,“民族”的“一体”与“多元”并非其实质性的差异。双方的观点差异根源于对“民族”这一概念的不同界定。顾颉刚虽然没有在“民族”和“种族”、“国家”之间做出严格、清晰的区分,但却意识到了这些概念之间的不同和矛盾,并且做出了化解
期刊
今天,正好是我从黄姚回来的第七天。一个星期的时间不算太长,可是每一天我都是那么强烈地期盼着能够再次回到黄姚,回到那铺满光溜溜青石板的小巷,回到那个恍如另一个世界般存在的美好的地方。  或许是因为骨子里固守着传统的因素,我总是对古拙的东西情有独钟。每一次外出旅行,我首选的目的地必是古镇。不管是声名远扬的,或是籍籍无名的,每一个古镇总是让我心驰神往。无一例外的,这些年我到过的每一个古镇,也都在我的生命
期刊
2019年夏季,小满,我在广东一家叫优尚的连锁理发店里当发型师满两年。父母亲特地坐五个半小时动车从老家汪佃到广东看望我。  我看到母亲额头上两条粗眉,忍不住惊呼起来:“妈,你文眉了?”父亲插话道:“不止你妈,整个村的女人都文咯。上个月村里来了两个美容师,说是给大家提供文眉服务,你妈和你三姑把锄头一扔,从山上跑下去了。回到家就成了那样,花了300元哩!”“好看不?”母亲害羞地摸了摸眉毛问我。“好看好
期刊
地处东兰县东南部大同乡天然村的天然半岛,东邻大同乡和龙村和龙湖,西靠三弄乡,北依长乐镇坡豪国家湿地公园湖,南临三石镇第一湾所在地四合村、板文村。天然半岛東端的一汪“千顷湖光远,碧水连天边”的长湖泊,就像一条银色的长龙缠绕着连绵起伏的天然山峦,这就是红水河下游的大同湖。这里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微波粼粼,湖水好像凝固了似的,宁静湛蓝。这里的水绕着山,山围着水,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湖周围多奇峰怪石,山
期刊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上林县澄泰乡有个“黄大人墓”。一次趁离乡返程之际,就去拜谒了它。  那是2021年2月15日(大年初四)的清晨,冬日和煦,天高云淡,微风轻拂,甚是惬意。驱车从上林县城出发,短短十几分钟的车程,便来到澄泰乡澄泰村。沿途找上了年纪的村民打听黄大人的坟冢,村里人非常纯朴,纷纷热情地指向清光水南山方向,说:“黄大人的墓地就在前面不远。”  顺着村民的指向,我们沿溪行走,一路鸟语花香、树影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