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古诗教学中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料,构架知识桥梁,利用优美的文字和插图,营造情感氛围,入境悟情,引导丰富的想象,把握诗意,反复诵读,激发情感火花,让学生会学乐学。改变传统的串讲模式,改变单纯理解诗意的教法,激发学习兴趣,从中学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学习方法 课程改革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备受人们喜爱。它用简练、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静相宜的图画,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现了丰富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学习古诗能让民族精神在后代身上传承,发扬光大。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诗文的篇数,并在大纲后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在我们的课本中,每一册中都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都说明古诗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古诗教学一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教师教学时缺少兴趣引导,轻视与作者创作背景的联系,忽视诗歌的意境,只是一味去逐字逐句解释,要求背诵。这样无疑会剥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制约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无法体会古诗的意境美,丧失学习古诗的兴趣。而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这样的:“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料,构架知识桥梁,利用优美的文字和插图,营造情感氛围,入境悟情,引导丰富的想象,把握诗意,反复诵读,激发情感火花,让学生会学乐学。
  
  一、走近诗人,品味其精髓
  
  学生要真正学好古诗,不走近诗人难以实现。陶潜说:“诗由情而生。”白居易说:“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都说明诗人在赋诗时都是因情因事而为,而古诗意境深邃,语言含蓄,对于小学生来说领会诗的意境、体会做真的情感确实有很大的难度。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走近诗人,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的身份、遭遇、人格等。“悲愤出诗人…忧郁出诗人”,历史上著名大诗人几乎都是“冷对千夫指”的角色,追求自己的人生,不肯弯腰侍奉权贵。事实上只有对诗人的品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习其诗歌才能最准确,最有韵味,最受其感染。如在学习《石灰吟》一诗时,向学生介绍于谦的一生。他为官清正廉明,两袖清风,虽不容于当时的官场,但深受百姓的爱戴。他最后被复辟的英宗皇帝以“谋逆罪”屈杀。《石灰吟》是于谦人格的真实写照。学生了解于谦人格后,再来理解这首诗,体会就会更加深刻、透彻。
  
  二、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插图精美、切合课文,是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如《宿新市徐公店》一文的插图就详细地描摹了文中的场景。此时只要学生能看图会看图,字词的意思就会明了,何须教师再去花大精力讲解。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看图,说清图意;然后到文中找与每个景物相对应的词或句;接着,同桌合作,把看到的、读懂的说一说;最后指名说,比一比谁说的语言准确优美。如果遇到比较难理解的词,可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这样学生既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说话能力,又学会了理解诗意的方法,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串词成意教学方法,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想象情景,领悟情感
  
  古诗情感的表达与意象、意境是分不开的,而意境的创设需要大脑对文字的再加工。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句子与句子之间跳跃很大,言外之意更丰富,只有展开充分的想象才能体会古诗的情感,沉浸到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想象的形式不求千篇一律,或表演,或绘画,或改写,或讲述……如教学《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时,让学生先用简笔画把满园春色画下来,感受景色之美,再小组交流讨论收集到的描写春色美景的妙词佳句。这样,满园美景在学生脑海中会越来越清晰。在教学“应怜屐齿应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让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来感受诗人游园时未遇主人,不能入园欣赏美景的沮丧心情。
  想象是对诗人思维进行抚摸,把自身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进行碰撞,以产生共鸣。想象能充分感受古诗的魅力,同时也能提升自我的情感,发展自我。
  
  四、拓展延伸,积累提升
  
  诗歌是一座百花园,各种花儿争奇斗妍。光靠课本上的古诗远不足以让学生看到满园春色。这时就要教师给学生展示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吟咏、欣赏、记忆,丰富他们的积累,提高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他们的修养得以提升。所以古诗教学时应抓住契机,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拓展延伸,增加储存量。如教完《游园不值》时,要求学生课后收集关于描写春景的古诗,并比较这些描写春景的古诗的异同,利用班级读书会进行交流;学了《清平乐村居》后,给学生介绍辛弃疾的千古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将诵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改变传统的串讲模式,改变单纯理解诗意的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中学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古诗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其他文献
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结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节约型校园是高校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高等学校节约型
摘要 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融入进去,从中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表达美。将语文中的情和意自然、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文的美,喜欢美的文。  关键词 审美教学 教材开发 入情入境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审美感受的愉悦,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美无处不显示出一种积极的驱动,无处不产生对儿童智慧的启迪、对儿童心灵的
新时期电力产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对供电企业电能计量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形势变化,确保电能计量工作落实有效性,降低其问题发生率,需
期刊
本文主要从变电站高压设备间接带电作业特点入手,重点对带电作业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变电站高压设备间接带电作业方式和方法,希望能给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如果在这一教学环节不抓实抓好,很可能给高年级的习作教学留下隐患。如何让学生爱上写话,学会写话,写好写话,为他们的写话插上翅膀呢?  1 激发兴趣是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自我约束力较弱,有时全凭着兴趣做事。因此在写话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夸美纽斯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
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文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更好
期刊
学生寝室,不仅是学生大学四年的休憩之所,也是进行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寝室的环境状况和教育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文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