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语言是连接师生感情的桥梁,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描绘对象,陈述道理,传授知识和技能等,传递教学信息的纽带。课堂教学语言讲求语音美、讲态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它可以使教学艺术化,让课堂充满活力,丰富多彩,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一种美的声音中愉悦地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的人格。
1、语言的语音美
好的教学语言,音质甜润清亮、优美、令人悦耳爽心,并且具有变化的特点,能模拟各种声音,有助于教学的形象化、具体化,不仅能准确恰当地传授知识、表情达意,而且能够声声入耳,娓娓动听,有利于思想情感的表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如果教学语言声音不佳,音质粗糙、沙哑、低暗,犹如撕裂破布,刺耳烦心,并且毫无变化,单调呆板,不仅不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表情达意,反而会使学生厌恶和烦躁。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老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控制在恰当程度,使坐在每个位置上的学生都毫不吃力地听清楚每一句话,并且耳感舒适。切忌一讲起来就大叫大嚷,学生在这种“疲劳轰炸”下,感觉到惊惶不安,心神不宁,怎么能学好知识呢?教学中,不应平铺直叙,平淡泛味,而应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等交叉使用,形成语调的一种错综美。一般叙述、讲解宜用中音,使学生感到丰满结实,听得清,听得懂;在教学的高潮时宜用高音,因为高亢明亮的声音会使学生为之一振,重扣学生的心扉;质疑问难时又宜用低音,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认真思考。如果一段话里其思想内容逐层深入,音量越来越重,情感越来越激烈,就可以用升调;如果一段话里思想内容由重到轻,情感由激昂变得沉重或舒缓,就宜用降调。学生听起来才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2、语言的讲态美
教师在运用语言讲课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动作,借以加强表达效果,加深学生印象,或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即教师的讲态。如果这些讲态运用的好,能使有声语言更准确,更恰当地表情达意,给学生以美的感觉,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艺术魅力。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得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 38%的音调 55%的面部表情。由此,面部表情对信息传递有重要影响。上课铃一响,老师在讲台上一站,先用目光扫视全班同学,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了,真是“一言未发先有情”。讲课时,目光总是巡视学生,与学生保持着持续不断的视线接触,善于用眼睛来说话。如果学生有轻微违反课堂纪律,教师无须中断讲课,只须投去一线严肃的目光,学生就会明白教师的意思,而集中精力听课。讲到知识的重点、难点和问题的关键处,用手或粉笔轻敲黑板,略加停顿,造成悬念,同时,把目光扫视全班同学,引起注意;课堂上,有的教师面部表情呆板,一堂课总是紧绷着脸,使学生望而生畏,影响师生感情交流;有的教师面部虽有一定的表情,但缺少变化,整堂课都是“笑眯眯”的,其他各种表情都被“笑”所淹没了,同样削弱了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在教学中,面部表情应该和有声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产生,并同时结束,不仅要准确,而且要明朗化,即每一点微小的变化,都能让学生观察到,喜就是喜,悲就是悲,流露出真情实意。一定要克服那种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表情。那种咧嘴大笑、瞪眼咬牙、尖酸刻薄或做鬼脸等面部表情是课堂的禁忌。
手势是辅助教师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有力方式,它具有形象鲜明、醒目和动作大,能准确、恰当、真实、自然地表情达意,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教师丰富多样的体态动作,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使讲解绘声绘色,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
3、语言的情感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知教人”,“以理服人”,同时还需要“以情动人”。讲到快乐的地方,自然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地地方,语调就变的很低沉。把语调的变化与感情的起伏统一起来,扣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师生双方一旦情感交融,教学即刻出现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表情动作都将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成为情感的“俘虏”,被教师带入知识的殿堂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师讲课如果也能像演员那样进入角色,使教学语言带上浓郁的情感色彩,就能更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学生情感高昂了,思维活跃起来了,就能收到接受知识的最佳效果。
4、语言的意境美
教师在叙述事件、描绘情境、意象,或阐释概念、进行推理、论证时所运用的语言,蕴含的思想内容应是积极向上,健康奋发的,富有教育性和启发性,同时,要创造出一种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氛围,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引起学生对美的鉴赏和追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如:在物理学习中,有这样的句子:“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以上这些句子,包含哪些物理知识呢?这些句子,读起来绘声绘色,情境交融,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轻松愉快和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得到了美的熏陶,美的享受。语言的形象生动,使课堂化枯为荣,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艰深为浅显。如:物理学中,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这样描述:在磁体外部,画一些带箭头的曲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这些曲线的密疏就表示了磁场的强弱。这样的描述,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磁场的感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的纯净高雅,能净化学生灵魂,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准确、简明、通俗的语言,有助于创造鲜明清晰的意境;语言深邃的意境,必须揭示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哲理;语言的深刻内涵,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总之,教学语言讲求意境美,教师应善于把教材内容艺术化处理,熔铸成深而美的意境,借助纯净高雅、鲜明清晰、形象生动、饱含哲理、情景交融的教学语言,把它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美的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完善人格。
1、语言的语音美
好的教学语言,音质甜润清亮、优美、令人悦耳爽心,并且具有变化的特点,能模拟各种声音,有助于教学的形象化、具体化,不仅能准确恰当地传授知识、表情达意,而且能够声声入耳,娓娓动听,有利于思想情感的表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如果教学语言声音不佳,音质粗糙、沙哑、低暗,犹如撕裂破布,刺耳烦心,并且毫无变化,单调呆板,不仅不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表情达意,反而会使学生厌恶和烦躁。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老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控制在恰当程度,使坐在每个位置上的学生都毫不吃力地听清楚每一句话,并且耳感舒适。切忌一讲起来就大叫大嚷,学生在这种“疲劳轰炸”下,感觉到惊惶不安,心神不宁,怎么能学好知识呢?教学中,不应平铺直叙,平淡泛味,而应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等交叉使用,形成语调的一种错综美。一般叙述、讲解宜用中音,使学生感到丰满结实,听得清,听得懂;在教学的高潮时宜用高音,因为高亢明亮的声音会使学生为之一振,重扣学生的心扉;质疑问难时又宜用低音,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认真思考。如果一段话里其思想内容逐层深入,音量越来越重,情感越来越激烈,就可以用升调;如果一段话里思想内容由重到轻,情感由激昂变得沉重或舒缓,就宜用降调。学生听起来才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2、语言的讲态美
教师在运用语言讲课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动作,借以加强表达效果,加深学生印象,或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即教师的讲态。如果这些讲态运用的好,能使有声语言更准确,更恰当地表情达意,给学生以美的感觉,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艺术魅力。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得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 38%的音调 55%的面部表情。由此,面部表情对信息传递有重要影响。上课铃一响,老师在讲台上一站,先用目光扫视全班同学,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了,真是“一言未发先有情”。讲课时,目光总是巡视学生,与学生保持着持续不断的视线接触,善于用眼睛来说话。如果学生有轻微违反课堂纪律,教师无须中断讲课,只须投去一线严肃的目光,学生就会明白教师的意思,而集中精力听课。讲到知识的重点、难点和问题的关键处,用手或粉笔轻敲黑板,略加停顿,造成悬念,同时,把目光扫视全班同学,引起注意;课堂上,有的教师面部表情呆板,一堂课总是紧绷着脸,使学生望而生畏,影响师生感情交流;有的教师面部虽有一定的表情,但缺少变化,整堂课都是“笑眯眯”的,其他各种表情都被“笑”所淹没了,同样削弱了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在教学中,面部表情应该和有声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产生,并同时结束,不仅要准确,而且要明朗化,即每一点微小的变化,都能让学生观察到,喜就是喜,悲就是悲,流露出真情实意。一定要克服那种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表情。那种咧嘴大笑、瞪眼咬牙、尖酸刻薄或做鬼脸等面部表情是课堂的禁忌。
手势是辅助教师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有力方式,它具有形象鲜明、醒目和动作大,能准确、恰当、真实、自然地表情达意,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教师丰富多样的体态动作,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使讲解绘声绘色,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
3、语言的情感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知教人”,“以理服人”,同时还需要“以情动人”。讲到快乐的地方,自然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地地方,语调就变的很低沉。把语调的变化与感情的起伏统一起来,扣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师生双方一旦情感交融,教学即刻出现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表情动作都将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成为情感的“俘虏”,被教师带入知识的殿堂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师讲课如果也能像演员那样进入角色,使教学语言带上浓郁的情感色彩,就能更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学生情感高昂了,思维活跃起来了,就能收到接受知识的最佳效果。
4、语言的意境美
教师在叙述事件、描绘情境、意象,或阐释概念、进行推理、论证时所运用的语言,蕴含的思想内容应是积极向上,健康奋发的,富有教育性和启发性,同时,要创造出一种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氛围,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引起学生对美的鉴赏和追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如:在物理学习中,有这样的句子:“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以上这些句子,包含哪些物理知识呢?这些句子,读起来绘声绘色,情境交融,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轻松愉快和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得到了美的熏陶,美的享受。语言的形象生动,使课堂化枯为荣,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艰深为浅显。如:物理学中,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这样描述:在磁体外部,画一些带箭头的曲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这些曲线的密疏就表示了磁场的强弱。这样的描述,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磁场的感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的纯净高雅,能净化学生灵魂,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准确、简明、通俗的语言,有助于创造鲜明清晰的意境;语言深邃的意境,必须揭示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哲理;语言的深刻内涵,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总之,教学语言讲求意境美,教师应善于把教材内容艺术化处理,熔铸成深而美的意境,借助纯净高雅、鲜明清晰、形象生动、饱含哲理、情景交融的教学语言,把它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美的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完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