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速度把警戒线拉过来,水马上要漫过桥面了!”近日,恩施市盛家坝乡二官寨村遭受了一场暴雨侵袭,看着家门前暴涨的河水,老党员康纪福和儿子康硕一起,拿起警戒线和工具就直奔河堤边。
激发康纪福父子冲在最前面的是该市开展的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今年来,恩施市通过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激活了广大农村党员“红色细胞”,走出了一条依靠党员、发动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党建工作新路子。
“党员上了岗,工作有人帮,心里不发慌。”
“哪家扯皮打架了需要我们去调解,上片栽烟下片种茶需要我们去指导,一年忙到头却不晓得忙了个什么。”说起村里一天的工作,二官寨村支部书记康尚曾经有苦难言。用他的话形容,虽然小事做了一箩筐,村民却并不买账。
“吃水靠肩挑,走路一边飘。”村民编着顺口溜表达对村里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落后的不满。
“就靠我们几个村干部来工作,就是有三头六臂,不吃饭不睡觉那也做不完呀。”正当村干部因繁重的工作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恩施市开展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
一名党员一面旗。该市坚持分类管理,教育引导农村无职党员强化身份意识,主动“领岗认责”,实现“有位有为”。
环境整治监督员、文明乡风引领员、村规民约宣讲员,还有产业发展先锋,二官寨村87名党员都通过设岗定责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有了明确职责,为家乡干事的动力更足了。康纪福主动认领环境整治监督岗,担任义务巡河队员。在这场暴雨中,他和儿子康硕及时疏散了河堤边的老人和小孩,打电话给村里报告现场情况,对维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我们是村书记、主任二人转,普通党员围着看,现在是全村党员齐参战。通过对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我们的手、脑、脚都得到解放了,终于可以集中精力谋划乡村振兴了。”康尚深有体会说道。
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实事。经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二官寨村申报成为恩施州乡村振兴试点村。原来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通组到户的循环水泥路,原来被村民嫌弃的木头房子被统一规划为古色古香的民宿客栈。
看到村里喜人的变化,党员群众乐在心里,笑在脸上。“二重唱变成大合唱,书记只要在前面搞好指挥,一首动听的交响乐自然就出来了。”像康尚一样,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感叹,“党员上了岗,工作有人帮,心里不发慌。”
“每协助村里完成一件事情,就觉得这个党员没有白当。”
“今天又到公路现场和施工方对接了道路的质量问题……”“每协助村里完成一件事情,就觉得这个党员没有白当,这天没有白混。”自从开始设岗定责后,麦淌村党员朱宁就养成了随手记的习惯。
全市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全面摸排无职党员情况,结合每名党员的实际,精准识别,将党员划分为本地能人党员、一般农民党员、外出创业党员、流动务工党员、老党员、贫困党员六类。同时又立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际需要,全市贫困村共设置各类岗位1300余个,8000多名农村无职党员认岗履责。
“只有把分类摸排做好了,设岗定责才有依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关键是要做到因人设岗、因事择人。
“这块牌子,既是荣誉,又是责任,感觉沉甸甸的,我要对得起这个身份。”老党员苏良艮指着家门口新挂上的“党员责任公示牌”感慨地说。
激发党员活力,筑牢基层堡垒。白果乡见天坝村72岁的老党员罗红梅认领文明新风岗,积极参加村道德理事会,发挥文艺特长,自编自演,用一副快板传唱党的富民政策和村规民约,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崔家坝镇南里渡村外出创业党员汤亚东主动认领产业带富岗后,修建400吨冻库,发动农户种植蔬菜1000余亩,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增收,打开了南里渡村产业发展新局面。
通过设崗定责,全市农村无职党员领办企业、合作社360个,带动5000余贫困对象就近就业,成为脱贫攻坚先锋队。
“终于能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挺起腰板为大家做事情了。”
“就是每个月要交二毛钱的党费嘛,又没有其他的事。”恩施市在以前组织的一次对农村党员身份意识调查中,很多党员给出的答案就是:党员意味着每个月要交2毛钱的党费,其他方面和普通村民没有区别。
“终于能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挺起腰板为大家做事情了。”在沙地乡麦淌村,71岁的农村无职党员吴明道本是一名热心人,经营着一家农药种子铺,以前想为村民做点事,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怕别人在后面说他逞能。
开始设岗定责之后,吴明道第一个到村里申请了“产业发展带动岗”,具体职责是利用他掌握的农技知识指导村民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因为他在村里德高望众,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方面的事情,村“两委”也请他协助做好动员工作。
今年初,绿荫堂循环公路开工在即,村民因不给补偿而阻扰动工,吴明道便主动向村委会请缨:“修公路是造福子孙的大事,让我去做思想工作。”不负所望,吴明道不仅说服本队59户签订同意书,外队的19户也欣然签下了同意书。
有了农村党员设岗定责这个平台,吴明道找到了施展自己抱负的一片天地,“以后就挺直了腰板为老百姓服好务”。
小岗位连着大根基,小事情关系着大事业。党员不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队,也是凝聚党组织和普通群众的粘合剂。
自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以来,恩施市共有2302名农村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964名入党积极分子入了党,360人被培养成为村级后备干部,146人成为村组干部。
“设岗定责,不仅建立起了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激发了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也激活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神经节’,成为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定心石。”恩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建华说道。
激发康纪福父子冲在最前面的是该市开展的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今年来,恩施市通过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激活了广大农村党员“红色细胞”,走出了一条依靠党员、发动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党建工作新路子。
“党员上了岗,工作有人帮,心里不发慌。”
“哪家扯皮打架了需要我们去调解,上片栽烟下片种茶需要我们去指导,一年忙到头却不晓得忙了个什么。”说起村里一天的工作,二官寨村支部书记康尚曾经有苦难言。用他的话形容,虽然小事做了一箩筐,村民却并不买账。
“吃水靠肩挑,走路一边飘。”村民编着顺口溜表达对村里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落后的不满。
“就靠我们几个村干部来工作,就是有三头六臂,不吃饭不睡觉那也做不完呀。”正当村干部因繁重的工作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恩施市开展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
一名党员一面旗。该市坚持分类管理,教育引导农村无职党员强化身份意识,主动“领岗认责”,实现“有位有为”。
环境整治监督员、文明乡风引领员、村规民约宣讲员,还有产业发展先锋,二官寨村87名党员都通过设岗定责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有了明确职责,为家乡干事的动力更足了。康纪福主动认领环境整治监督岗,担任义务巡河队员。在这场暴雨中,他和儿子康硕及时疏散了河堤边的老人和小孩,打电话给村里报告现场情况,对维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我们是村书记、主任二人转,普通党员围着看,现在是全村党员齐参战。通过对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我们的手、脑、脚都得到解放了,终于可以集中精力谋划乡村振兴了。”康尚深有体会说道。
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实事。经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二官寨村申报成为恩施州乡村振兴试点村。原来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通组到户的循环水泥路,原来被村民嫌弃的木头房子被统一规划为古色古香的民宿客栈。
看到村里喜人的变化,党员群众乐在心里,笑在脸上。“二重唱变成大合唱,书记只要在前面搞好指挥,一首动听的交响乐自然就出来了。”像康尚一样,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感叹,“党员上了岗,工作有人帮,心里不发慌。”
“每协助村里完成一件事情,就觉得这个党员没有白当。”
“今天又到公路现场和施工方对接了道路的质量问题……”“每协助村里完成一件事情,就觉得这个党员没有白当,这天没有白混。”自从开始设岗定责后,麦淌村党员朱宁就养成了随手记的习惯。
全市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全面摸排无职党员情况,结合每名党员的实际,精准识别,将党员划分为本地能人党员、一般农民党员、外出创业党员、流动务工党员、老党员、贫困党员六类。同时又立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际需要,全市贫困村共设置各类岗位1300余个,8000多名农村无职党员认岗履责。
“只有把分类摸排做好了,设岗定责才有依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关键是要做到因人设岗、因事择人。
“这块牌子,既是荣誉,又是责任,感觉沉甸甸的,我要对得起这个身份。”老党员苏良艮指着家门口新挂上的“党员责任公示牌”感慨地说。
激发党员活力,筑牢基层堡垒。白果乡见天坝村72岁的老党员罗红梅认领文明新风岗,积极参加村道德理事会,发挥文艺特长,自编自演,用一副快板传唱党的富民政策和村规民约,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崔家坝镇南里渡村外出创业党员汤亚东主动认领产业带富岗后,修建400吨冻库,发动农户种植蔬菜1000余亩,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增收,打开了南里渡村产业发展新局面。
通过设崗定责,全市农村无职党员领办企业、合作社360个,带动5000余贫困对象就近就业,成为脱贫攻坚先锋队。
“终于能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挺起腰板为大家做事情了。”
“就是每个月要交二毛钱的党费嘛,又没有其他的事。”恩施市在以前组织的一次对农村党员身份意识调查中,很多党员给出的答案就是:党员意味着每个月要交2毛钱的党费,其他方面和普通村民没有区别。
“终于能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挺起腰板为大家做事情了。”在沙地乡麦淌村,71岁的农村无职党员吴明道本是一名热心人,经营着一家农药种子铺,以前想为村民做点事,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怕别人在后面说他逞能。
开始设岗定责之后,吴明道第一个到村里申请了“产业发展带动岗”,具体职责是利用他掌握的农技知识指导村民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因为他在村里德高望众,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方面的事情,村“两委”也请他协助做好动员工作。
今年初,绿荫堂循环公路开工在即,村民因不给补偿而阻扰动工,吴明道便主动向村委会请缨:“修公路是造福子孙的大事,让我去做思想工作。”不负所望,吴明道不仅说服本队59户签订同意书,外队的19户也欣然签下了同意书。
有了农村党员设岗定责这个平台,吴明道找到了施展自己抱负的一片天地,“以后就挺直了腰板为老百姓服好务”。
小岗位连着大根基,小事情关系着大事业。党员不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队,也是凝聚党组织和普通群众的粘合剂。
自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以来,恩施市共有2302名农村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964名入党积极分子入了党,360人被培养成为村级后备干部,146人成为村组干部。
“设岗定责,不仅建立起了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激发了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也激活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神经节’,成为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定心石。”恩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建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