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们通常采用机械训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方法学习历史,长此以往便很容易会丧失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应用的提升。所以,中学教师应当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兴趣;问题意识
前言
历史问题意识是一种学科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伴随着历史思维和历史心理的各种不同表现特征,它既是一种心理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思维发展过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一、中学生培养历史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与提高学生历史意识、 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历史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问题意识”,这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 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史料为载体,从复杂斑驳的历史知识之中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在已知中发现未知,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历史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索,从而完善自身的情感和人格,找到正确的价值取向。由于历史具备“不可再现性”的,因而, 教师和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材料,对历史进行理解、分析、辨别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历史的真相。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重视史实,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掌握思维锻炼的知识和方法,并且在该过程中不断地意识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 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几个重要问题
1、培养历史问题意识的基础是转变教学观念
在过去的教学目标上,教师更多的是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历史结论的获得,这种教师“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科能力应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培养问题意识的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在知识层面上却步,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质的认识。也就是说,既让学生掌握史实,更要熟悉史学。总之,教师一定要改变“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可以畅谈见解,学生的问答理由能够得到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思路从而得到合理引导,进而掌握同类问题的思考方法,从而,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得以激发。只有这样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养成生疑解疑的能力。
2、培养历史问题意识的前提是落实历史基础知识
无论哪一门学科,要想在本学科领域有所成就,总是要建立在本学科的基础之上。历史问题意识的提高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提出来的,它是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开拓历史思维和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方面。而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没有条件所限,它对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是有一定要求的。
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学生是很难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刺激大脑去思维,只好等待教师给出问题,而对教师给出的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其回答问题随意性就很明显。学习就成了被动接受,历史学习能力和思维就很难得到提高。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自然成了一句空话。
3、培养历史问题意识的关键是依赖史料证据
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显,新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就是通过大量运用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激发历史思维,发现历史问题、提出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利用史料来创设历史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已经在目前的历史课堂中普遍应用,创设历史情境的目的便是模拟历史情景,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而这种问题的解决并非学生现场所能回答或解答的了的,这就需要学生去搜集新的材料来帮助解答他们的疑惑。这种思维的打开便是问题意识刺激的结果。
4、培养历史问题意识的原则是开放性课堂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方式的改变已在全国多数中学校园里推广。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表现的极为到位,但是,在对历史问题的谈论中,特别是讨论一些富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时,就需要课堂具备民主性、开放性。因此,开放的课堂是学生需要的学习环境,开放是思维实现飞翔的重要助动力,在开放性的课堂里学生的思想可以自由地流露,不再受教材中历史观点或结论的牵制与束缚,学生的思维就开拓起来,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感就自然得到提升。
开放性是教育改革中必要坚守的一个基本原则,历史课堂开放性是学生实现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也是历史问题意识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开放性既是课堂教学所必需也是教育改革的导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历史问题意识是适应历史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它实现了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有效改善,学生从中学会了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及创新的能力。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和心理得到不断的刺激和优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国增.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杨彬. 简析新课程高中历史问题意识的策略[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04:47-48.
[3] 丁冬梅. 浅论活动学习法在中学历史意识培养过程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13,75:138-140.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兴趣;问题意识
前言
历史问题意识是一种学科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伴随着历史思维和历史心理的各种不同表现特征,它既是一种心理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思维发展过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一、中学生培养历史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与提高学生历史意识、 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历史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问题意识”,这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 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史料为载体,从复杂斑驳的历史知识之中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在已知中发现未知,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历史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索,从而完善自身的情感和人格,找到正确的价值取向。由于历史具备“不可再现性”的,因而, 教师和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材料,对历史进行理解、分析、辨别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历史的真相。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重视史实,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掌握思维锻炼的知识和方法,并且在该过程中不断地意识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 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几个重要问题
1、培养历史问题意识的基础是转变教学观念
在过去的教学目标上,教师更多的是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历史结论的获得,这种教师“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科能力应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培养问题意识的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在知识层面上却步,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质的认识。也就是说,既让学生掌握史实,更要熟悉史学。总之,教师一定要改变“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可以畅谈见解,学生的问答理由能够得到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思路从而得到合理引导,进而掌握同类问题的思考方法,从而,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得以激发。只有这样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养成生疑解疑的能力。
2、培养历史问题意识的前提是落实历史基础知识
无论哪一门学科,要想在本学科领域有所成就,总是要建立在本学科的基础之上。历史问题意识的提高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提出来的,它是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开拓历史思维和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方面。而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没有条件所限,它对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是有一定要求的。
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学生是很难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刺激大脑去思维,只好等待教师给出问题,而对教师给出的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其回答问题随意性就很明显。学习就成了被动接受,历史学习能力和思维就很难得到提高。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自然成了一句空话。
3、培养历史问题意识的关键是依赖史料证据
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显,新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就是通过大量运用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激发历史思维,发现历史问题、提出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利用史料来创设历史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已经在目前的历史课堂中普遍应用,创设历史情境的目的便是模拟历史情景,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而这种问题的解决并非学生现场所能回答或解答的了的,这就需要学生去搜集新的材料来帮助解答他们的疑惑。这种思维的打开便是问题意识刺激的结果。
4、培养历史问题意识的原则是开放性课堂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方式的改变已在全国多数中学校园里推广。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表现的极为到位,但是,在对历史问题的谈论中,特别是讨论一些富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时,就需要课堂具备民主性、开放性。因此,开放的课堂是学生需要的学习环境,开放是思维实现飞翔的重要助动力,在开放性的课堂里学生的思想可以自由地流露,不再受教材中历史观点或结论的牵制与束缚,学生的思维就开拓起来,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感就自然得到提升。
开放性是教育改革中必要坚守的一个基本原则,历史课堂开放性是学生实现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也是历史问题意识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开放性既是课堂教学所必需也是教育改革的导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历史问题意识是适应历史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它实现了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有效改善,学生从中学会了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及创新的能力。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和心理得到不断的刺激和优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国增.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杨彬. 简析新课程高中历史问题意识的策略[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04:47-48.
[3] 丁冬梅. 浅论活动学习法在中学历史意识培养过程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13,75: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