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做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所以,教师不管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学中的某一环节,必须要把握住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因为它对一节课堂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教师怎么样才能在课堂中去提问学生呢?下面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
一、课堂提问要量力而行与对象选择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估测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根据具体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对象,尽可能提出具有诱发学习欲望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提问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要停顿一会儿。这时,教师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嘴微张,身体稍微前倾,眼睛也睁得大些,或许会抬头微笑,这就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他可能不会回答这一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提出问题后的停顿期间,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和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要适时适度
小学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要适时适度,并且还要有艺术技巧的提出,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教师在适时上可以这样把握:⑴学生脑海中有一定的想法、疑问而不知怎样表达时进行提问;⑵学生在学习到教材重点内容时,对难点进行提问;⑶学生遇到问题找不到突破口或者是毫无头绪时通过提问引发思考。
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座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
三、课堂提问要新颖
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并且在提问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密切注意到学生的反应,注意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例如,在讲述《凡卡》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故事,然后在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哪些内容是凡卡给爷爷的信中所涉及到的吗?”这显然是学生意想不到的。于是学生们就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课文,认真地了解课文内容,这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横向拓展,让学生从不知到知,由少知到多知转化。
四、課堂提问要有包容性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简单机械地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设计一些有容量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必要的。还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为例,如教最后一段时,我没有问“小女孩死了,为什么脸上带着微笑,她的梦实现了吗”等问题,而是问,作者为什么用小女孩的死这个悲惨的结局作结尾?这个问题内涵比较丰富,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小女孩的家一贫如洗,没有温暖没有爱,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可是没有一个人买她的火柴,在这样寒冷的大年夜里,她的死是必然的”;有的学生说:“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有的学生说:“唯一疼小女孩的奶奶去世了,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梦见疼她爱她的奶奶,她渴望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
五、教师对答问评价要具有合理性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小学生的心里面,很看重教师的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明确的评价,尽可能做到多鼓励、少批评,这样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教师也不能过高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会让学生骄傲自满。
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
六、总结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这样说,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真正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学魅力所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所以,教师不管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学中的某一环节,必须要把握住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因为它对一节课堂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教师怎么样才能在课堂中去提问学生呢?下面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
一、课堂提问要量力而行与对象选择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估测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根据具体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对象,尽可能提出具有诱发学习欲望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提问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要停顿一会儿。这时,教师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嘴微张,身体稍微前倾,眼睛也睁得大些,或许会抬头微笑,这就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他可能不会回答这一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提出问题后的停顿期间,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和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要适时适度
小学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要适时适度,并且还要有艺术技巧的提出,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教师在适时上可以这样把握:⑴学生脑海中有一定的想法、疑问而不知怎样表达时进行提问;⑵学生在学习到教材重点内容时,对难点进行提问;⑶学生遇到问题找不到突破口或者是毫无头绪时通过提问引发思考。
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座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
三、课堂提问要新颖
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并且在提问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密切注意到学生的反应,注意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例如,在讲述《凡卡》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故事,然后在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哪些内容是凡卡给爷爷的信中所涉及到的吗?”这显然是学生意想不到的。于是学生们就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课文,认真地了解课文内容,这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横向拓展,让学生从不知到知,由少知到多知转化。
四、課堂提问要有包容性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简单机械地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设计一些有容量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必要的。还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为例,如教最后一段时,我没有问“小女孩死了,为什么脸上带着微笑,她的梦实现了吗”等问题,而是问,作者为什么用小女孩的死这个悲惨的结局作结尾?这个问题内涵比较丰富,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小女孩的家一贫如洗,没有温暖没有爱,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可是没有一个人买她的火柴,在这样寒冷的大年夜里,她的死是必然的”;有的学生说:“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有的学生说:“唯一疼小女孩的奶奶去世了,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梦见疼她爱她的奶奶,她渴望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
五、教师对答问评价要具有合理性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小学生的心里面,很看重教师的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明确的评价,尽可能做到多鼓励、少批评,这样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教师也不能过高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会让学生骄傲自满。
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
六、总结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这样说,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真正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学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