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大数据在各行各业应用渗透性不断扩大,保证甚至提升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数据质量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只有政府和企业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高质量的数据信息,确保统计数据的可靠、准确和及时性,才能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大数据的机遇和优势才能充分得到发挥。然而,大数据具有海量、非结构化、实时、多元和电子化易处理等特点,数据质量中一些原本微不足道的问题,在大数据面前将会凸显,甚至会给数据质量带来灾难性的伤害。因此,如何保证大数据环境下统计数据的质量,已经成为统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影响因素分析
1.1、内部因素
1.1.1、体制因素
一是目前统计系统不是垂直管理,统计局只管统计业务管理,没有用人管理权,造成对基层统计人员管理乏力,数据质量较难控制。二是基层人员少事情多待遇不高,统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据调查,大多数统计人员都是身兼数职,除完成日常的报表工作外,还要完成包括测量土地、出纳、农业技术服务等工作任务,加之统計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热情,进而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三是统计人员更换频繁。有的管理局一年内有60%’70%的管理区统计人员是新到岗的,存在新、老统计人员工作手续交接不完整的情况,造成新人员没人带,对统计制度和具体工作要求一知半解,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数据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四是部分企业不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将统计工作交给外聘会计兼职做,部分兼职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统计工作敷衍了事,甚至存在“拍脑袋”报表的现象。
1.1.2、技术因素
一是统计人员统计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对指标含义、统计方法、调查方式等理解有偏差,出现数据不可比、偏差大、逻辑性差,甚至与实际情况严重背离。二是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报表敷衍,不深入实地调查,凭经验估算;为通过报表审核程序,随意更改数据,选择性的填报指标,造成数据的不完整。三是有些基层单位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统计台账不完善甚至根本没有统计台账,统计数据缺乏可靠的依据,数据上报全凭感觉,质量难以保证。四是登记性错误。这是比较常见的统计数据错误,由于统计人员的粗心大意,造成无意识的笔误、误录、计算错误等。
1.2、外部因素
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一些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断涌现,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增大了基层统计的工作难度。以战略新兴产业统计为例,产业活动界定困难,统计的标准不一,量化核算难度大,基层统计人员操作困难,数据质量难保证。二是农场、管理区调查员对调查户的约束力小,调查户填报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强,易出现虚报、瞒报的情况;部分农户为多获得国家政策性补贴,而虚报相应数据的情况;部分企业主怕露富或避税而瞒报营业收入和利润等主要指标。三是为了政绩考核和迎合领导,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不惜造假,暗示、授意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甚至“指导”企业上报假数据,人为的干扰严重影响了数据质量,使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大打折扣。
2、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建议
2.1、完善各项统计指标体系,提升统计适用性
数据统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汇总,经过归纳和提取,得出结论,这就意味着数据对于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么在数据统计阶段就务必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善各项统计指标体系,是进行统计数据工作前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统计指标体系,其最终会导致相关的数据无法指导实践工作,数据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无体系下的数据统计工作就有可能让一线数据统计人员机械式的工作,随着而来的就是低效与消极的工作态度,所以建立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提升统计数据的适用性是关乎整个统计工作能否实施的关键一步。不同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同,看重的点也不一样,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力求找到一个共性的需求来指导我们对学生培养的方向。
2.2、建立数据发布制度,增强及时性
信息化的发展给信息统计和发布带来了新的机遇,信息化提升了数据采集的效率,那么对数据进行统计后,就需要及时的发布,这样是为了把最新的数据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实践,所以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可以大大提升数据的利用率。要做到以人为本,就需要从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共享做起,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3、引进数据统计专业人才,提高数据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一线数据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其一就是工作人员自身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培训,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一线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决定了数据源的准确性,这一点十分重要。其二,从组织角度加大对业务人员的培训,由资深统计同行介绍最新的统计技术,促使业务人员自主学习,另外,设立专项经费,改善业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其三,就是培养统计人员的责任心,无疑,数据统计工作是枯燥乏味的,特别是基层的统计事宜,不可控的因素较多,这考验着每位业务人员的耐心和责任心,这也是提高数据质量的首要因素。
意志品质评价:诚信:72%的企业非常看重,18%的企业比较看重。敬业奉献精神:81%的企业非常看重,19%的企业比较看重。责任意识:81%的企业非常看重,19%的企业比较看重。道德品质:81%的企业非常看重,19%的企业比较看重。团队精神:100%的企业非常看重。心理素质:63%的企业非常看重,37%的企业比较看重。价值意识:55%的企业非常看重,45%的企业比较看重。职业操守:81%的企业非常看重,19%的企业比较看重。意志品质绝大多数企业选择了非常看重,最多的一个团队精神达到了100%,说明企业对员工的意志品质上的需求非常强烈。
2.4、继续推进统计法制进程
我国是法制社会,任何行为都应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如果统计数据工作出现问题,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处理解决。我国正在实行的《统计法》是捍卫数据质量的法律武器,任何个人或者组织发现有损坏统计质量的行为,都应该接受法律的惩罚,这一点,需要相关部门对数据统计人员进行普法宣讲,严禁各类弄虚作假的行为。
总而言之,统计数据的质量好坏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统计工作中,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提高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统计数据质量需要全体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坚定统计工资的信心,创新工作理念,积极健全完善统计工作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推动统计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影响因素分析
1.1、内部因素
1.1.1、体制因素
一是目前统计系统不是垂直管理,统计局只管统计业务管理,没有用人管理权,造成对基层统计人员管理乏力,数据质量较难控制。二是基层人员少事情多待遇不高,统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据调查,大多数统计人员都是身兼数职,除完成日常的报表工作外,还要完成包括测量土地、出纳、农业技术服务等工作任务,加之统計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热情,进而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三是统计人员更换频繁。有的管理局一年内有60%’70%的管理区统计人员是新到岗的,存在新、老统计人员工作手续交接不完整的情况,造成新人员没人带,对统计制度和具体工作要求一知半解,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数据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四是部分企业不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将统计工作交给外聘会计兼职做,部分兼职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统计工作敷衍了事,甚至存在“拍脑袋”报表的现象。
1.1.2、技术因素
一是统计人员统计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对指标含义、统计方法、调查方式等理解有偏差,出现数据不可比、偏差大、逻辑性差,甚至与实际情况严重背离。二是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报表敷衍,不深入实地调查,凭经验估算;为通过报表审核程序,随意更改数据,选择性的填报指标,造成数据的不完整。三是有些基层单位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统计台账不完善甚至根本没有统计台账,统计数据缺乏可靠的依据,数据上报全凭感觉,质量难以保证。四是登记性错误。这是比较常见的统计数据错误,由于统计人员的粗心大意,造成无意识的笔误、误录、计算错误等。
1.2、外部因素
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一些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断涌现,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增大了基层统计的工作难度。以战略新兴产业统计为例,产业活动界定困难,统计的标准不一,量化核算难度大,基层统计人员操作困难,数据质量难保证。二是农场、管理区调查员对调查户的约束力小,调查户填报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强,易出现虚报、瞒报的情况;部分农户为多获得国家政策性补贴,而虚报相应数据的情况;部分企业主怕露富或避税而瞒报营业收入和利润等主要指标。三是为了政绩考核和迎合领导,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不惜造假,暗示、授意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甚至“指导”企业上报假数据,人为的干扰严重影响了数据质量,使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大打折扣。
2、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建议
2.1、完善各项统计指标体系,提升统计适用性
数据统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汇总,经过归纳和提取,得出结论,这就意味着数据对于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么在数据统计阶段就务必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善各项统计指标体系,是进行统计数据工作前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统计指标体系,其最终会导致相关的数据无法指导实践工作,数据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无体系下的数据统计工作就有可能让一线数据统计人员机械式的工作,随着而来的就是低效与消极的工作态度,所以建立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提升统计数据的适用性是关乎整个统计工作能否实施的关键一步。不同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同,看重的点也不一样,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力求找到一个共性的需求来指导我们对学生培养的方向。
2.2、建立数据发布制度,增强及时性
信息化的发展给信息统计和发布带来了新的机遇,信息化提升了数据采集的效率,那么对数据进行统计后,就需要及时的发布,这样是为了把最新的数据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实践,所以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可以大大提升数据的利用率。要做到以人为本,就需要从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共享做起,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3、引进数据统计专业人才,提高数据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一线数据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其一就是工作人员自身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培训,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一线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决定了数据源的准确性,这一点十分重要。其二,从组织角度加大对业务人员的培训,由资深统计同行介绍最新的统计技术,促使业务人员自主学习,另外,设立专项经费,改善业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其三,就是培养统计人员的责任心,无疑,数据统计工作是枯燥乏味的,特别是基层的统计事宜,不可控的因素较多,这考验着每位业务人员的耐心和责任心,这也是提高数据质量的首要因素。
意志品质评价:诚信:72%的企业非常看重,18%的企业比较看重。敬业奉献精神:81%的企业非常看重,19%的企业比较看重。责任意识:81%的企业非常看重,19%的企业比较看重。道德品质:81%的企业非常看重,19%的企业比较看重。团队精神:100%的企业非常看重。心理素质:63%的企业非常看重,37%的企业比较看重。价值意识:55%的企业非常看重,45%的企业比较看重。职业操守:81%的企业非常看重,19%的企业比较看重。意志品质绝大多数企业选择了非常看重,最多的一个团队精神达到了100%,说明企业对员工的意志品质上的需求非常强烈。
2.4、继续推进统计法制进程
我国是法制社会,任何行为都应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如果统计数据工作出现问题,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处理解决。我国正在实行的《统计法》是捍卫数据质量的法律武器,任何个人或者组织发现有损坏统计质量的行为,都应该接受法律的惩罚,这一点,需要相关部门对数据统计人员进行普法宣讲,严禁各类弄虚作假的行为。
总而言之,统计数据的质量好坏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统计工作中,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提高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统计数据质量需要全体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坚定统计工资的信心,创新工作理念,积极健全完善统计工作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推动统计行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