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女大学生被包养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女大学生们是不是也被腐化了呢?本文将展开探究。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包养 原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在改革开放的大政策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在国家昌盛的同时,作为国家建设者的新一代大学生们应该以何态度来迎接挑战呢?是不是已经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
眼下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求包养”的相关帖子,上面往往附载了某些女大学生的基本资料,还配有照片。这些信息也许是为吸引大众眼球而进行的炒作,但是也可以从中窥视到这种“求包养”心理。与此同时,一些新闻事实也向我们证实了女大学生被包养的社会现实。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下文试作分析。
一、从客观现实层面来看
(一)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物质丰富,诱惑力,大学生思想易被社会同化。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进入小康社会,物质生活相对比较充裕,居民的购买力也大大提升。特别是在加入WTO,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后,国外的各种产品也纷纷涌入国门,品牌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踏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增多,容易被物质化社会同化。某些女大学生可能是为了享受更多的物质生活而甘愿被包养。
(二)物价上涨,上学成本大大增加,有些家庭不堪重负,贫困生的社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有数据表明,我国高校学费自1994年起从每年的几百元一路飙升,特别是1999年随着并轨令的下达,公费上大学已经成为过去时。目前普通的公办高校每人每年学费是4500-6000元之间,民办高校收费则在10000元以上,经济发达地区,费用则更加高昂。还要收取住宿费、代收费等相关费用,再加上生活费、零用支出等,一年下来一个大学生的平均费用就要超过10000元。随着物价的上涨,大学生们在学校的开销也随之增多了,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上学成本,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就更加困难。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很多都是父母省吃俭用节约出来的,有的甚至是向亲友借的。我国虽然建立了“奖、助、贷、补、减”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各高校以及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学生。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的机制还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是目前解决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途径,但贷款的比例、数额、次数都有诸多限制。即使学费得到解决,他们的生活费及其他费用的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贫困生往往为了减轻家中负担会主动寻找一些兼职,从而获得部分生活费。但是兼职难找,工资低廉,工作不稳定等又不能让大学生满意。相比之下,被包养的酬劳多又比较轻松,成为一条捷径。
二、从主观立场来看
(一)女大学生立场不坚定,没能抵制住外界的诱惑。
在经济开放的同时,各种西方思潮也涌入了我们的思想。社会功利化思想、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的思想观念“占领”部分意志薄弱者的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人物质欲望膨胀,一切价值以金钱为标准,价值观趋于功利化。
一些大学生没能保持自己精神追求,自身价值观在这现实大潮中改变。他们变得更加注重物质利益,对金钱的追逐强烈;有些大学生还滋生出了享乐主义,表现出无法静心学习的浮躁心态。对某些女生来说,更加偏重物质消费和享受,爱慕虚荣,希望穿名牌时装,用高档化妆品,盲目攀比之风盛行。
(二)因为善良单纯而掉入圈套。
不少被包养的女大学生来自贫困的家庭,她们不忍心父母为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奔波,想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甚至可以拿钱孝顺父母。但是与做兼职的种种辛苦相比,被包养简直是太轻松了,并且待遇优厚,某些女大学生因此而参与到被包养的队伍当中,以缓解家中经济紧张的现状。
另一方面,女大学生涉世未深,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程度不够。有一些外表看起来成熟稳重的“成功人士”,女大学生往往对于成熟男性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无法抗拒,因此可能在接触当中喜欢甚至爱上这些“成功人士”。这是一个已经编制好的陷阱,那些女大学生自愿走进其中成为被包养对象。
(三)女大学生对婚姻观和择偶观的改变。
当代女大学生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比上一代人更理性和冷静,她们既浪漫又现实,也比较开放,不再坚持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择偶观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女大学生们虽然理论上接受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在现实择偶过程中却没有简单化。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方的家庭出身、学历、家庭条件、工作、未来成就等,把婚恋看作一种交易,是改变生活如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捷径。
另一方面,对非婚性行为,尤其是婚前性行为呈现出宽容趋势。性与生育的分离,爱情与婚姻家庭的分离,使得一部分的人性道德相对弱化。这些观念的转变都对包养现象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在这些被包养的女大学生心中,爱情、婚姻和性三者被分离,也就给了她们被包养的心理支持。
综上所述,女大学生被包养现象的原因也许不是几言几语能够说完的,并且在每个个体身上都会有各种特殊性存在。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过程中,某些人们不惜利用各种手段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忽视了道德,人的本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逐渐被物质化、商品化。
与此同时,有太多的女大学生因为“被包养”而受到伤害。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这些吸引人们眼球的爆炸性新闻,更要考虑如何解决,如何帮助这些女学生,让她们维护好自己的权益,保护好自我。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三本科生)
参考文献:
[1]孙琼如.天使在堕落——对女大学生包养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5):77-84.
[2]于惠淑.包养现象中的经济学分析——以包养网为例[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0(11):301.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包养 原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在改革开放的大政策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在国家昌盛的同时,作为国家建设者的新一代大学生们应该以何态度来迎接挑战呢?是不是已经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
眼下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求包养”的相关帖子,上面往往附载了某些女大学生的基本资料,还配有照片。这些信息也许是为吸引大众眼球而进行的炒作,但是也可以从中窥视到这种“求包养”心理。与此同时,一些新闻事实也向我们证实了女大学生被包养的社会现实。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下文试作分析。
一、从客观现实层面来看
(一)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物质丰富,诱惑力,大学生思想易被社会同化。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进入小康社会,物质生活相对比较充裕,居民的购买力也大大提升。特别是在加入WTO,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后,国外的各种产品也纷纷涌入国门,品牌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踏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增多,容易被物质化社会同化。某些女大学生可能是为了享受更多的物质生活而甘愿被包养。
(二)物价上涨,上学成本大大增加,有些家庭不堪重负,贫困生的社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有数据表明,我国高校学费自1994年起从每年的几百元一路飙升,特别是1999年随着并轨令的下达,公费上大学已经成为过去时。目前普通的公办高校每人每年学费是4500-6000元之间,民办高校收费则在10000元以上,经济发达地区,费用则更加高昂。还要收取住宿费、代收费等相关费用,再加上生活费、零用支出等,一年下来一个大学生的平均费用就要超过10000元。随着物价的上涨,大学生们在学校的开销也随之增多了,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上学成本,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就更加困难。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很多都是父母省吃俭用节约出来的,有的甚至是向亲友借的。我国虽然建立了“奖、助、贷、补、减”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各高校以及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学生。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的机制还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是目前解决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途径,但贷款的比例、数额、次数都有诸多限制。即使学费得到解决,他们的生活费及其他费用的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贫困生往往为了减轻家中负担会主动寻找一些兼职,从而获得部分生活费。但是兼职难找,工资低廉,工作不稳定等又不能让大学生满意。相比之下,被包养的酬劳多又比较轻松,成为一条捷径。
二、从主观立场来看
(一)女大学生立场不坚定,没能抵制住外界的诱惑。
在经济开放的同时,各种西方思潮也涌入了我们的思想。社会功利化思想、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的思想观念“占领”部分意志薄弱者的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人物质欲望膨胀,一切价值以金钱为标准,价值观趋于功利化。
一些大学生没能保持自己精神追求,自身价值观在这现实大潮中改变。他们变得更加注重物质利益,对金钱的追逐强烈;有些大学生还滋生出了享乐主义,表现出无法静心学习的浮躁心态。对某些女生来说,更加偏重物质消费和享受,爱慕虚荣,希望穿名牌时装,用高档化妆品,盲目攀比之风盛行。
(二)因为善良单纯而掉入圈套。
不少被包养的女大学生来自贫困的家庭,她们不忍心父母为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奔波,想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甚至可以拿钱孝顺父母。但是与做兼职的种种辛苦相比,被包养简直是太轻松了,并且待遇优厚,某些女大学生因此而参与到被包养的队伍当中,以缓解家中经济紧张的现状。
另一方面,女大学生涉世未深,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程度不够。有一些外表看起来成熟稳重的“成功人士”,女大学生往往对于成熟男性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无法抗拒,因此可能在接触当中喜欢甚至爱上这些“成功人士”。这是一个已经编制好的陷阱,那些女大学生自愿走进其中成为被包养对象。
(三)女大学生对婚姻观和择偶观的改变。
当代女大学生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比上一代人更理性和冷静,她们既浪漫又现实,也比较开放,不再坚持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择偶观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女大学生们虽然理论上接受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在现实择偶过程中却没有简单化。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方的家庭出身、学历、家庭条件、工作、未来成就等,把婚恋看作一种交易,是改变生活如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捷径。
另一方面,对非婚性行为,尤其是婚前性行为呈现出宽容趋势。性与生育的分离,爱情与婚姻家庭的分离,使得一部分的人性道德相对弱化。这些观念的转变都对包养现象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在这些被包养的女大学生心中,爱情、婚姻和性三者被分离,也就给了她们被包养的心理支持。
综上所述,女大学生被包养现象的原因也许不是几言几语能够说完的,并且在每个个体身上都会有各种特殊性存在。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过程中,某些人们不惜利用各种手段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忽视了道德,人的本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逐渐被物质化、商品化。
与此同时,有太多的女大学生因为“被包养”而受到伤害。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这些吸引人们眼球的爆炸性新闻,更要考虑如何解决,如何帮助这些女学生,让她们维护好自己的权益,保护好自我。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三本科生)
参考文献:
[1]孙琼如.天使在堕落——对女大学生包养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5):77-84.
[2]于惠淑.包养现象中的经济学分析——以包养网为例[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0(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