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探求概率与统计问题

来源 :考试·高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uiCUI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率与统计是考查学生数学应用、实践能力的有效的载体,尤其是新增的随机变量这部分内容。要充分注意一些重要概念的实际意义,理解概率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观察与试验、分析与综合、一般化与特殊化)。这类问题背景多联系生活实际,有时大胆创新、构思新颖,综合考查多种分支知识及多种思想方法,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试题。本章节蕴涵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正难则反思想、分析综合思想等。
  
  1.分类讨论的思想
  在数学解题中,将问题划分为几种情况,使条件具体化、难点分散化,并对每种情况分别讨论、各个击破,最终使整个问题获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更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由于分类讨论的思想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所以历年高考中必考分类讨论型的数学问题,用以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条理性和概括性。
  【例1】父、母、子三人举行比赛,每局总有一人胜一人负(没有平局)。每局的优胜者与未参加此局比赛的人再进行比赛,如果某人首先胜了两局,则他(她)就是整个比赛的优胜者。由父决定第一局由哪两人比赛,其中儿子实力最强,所以父就决定第一局由他与妻子先比赛。则父的决策对于他自己而言是否为最优的决策?(指父胜的可能性最大)并说明理由。
  【分析】父的决策是否为最优决策,取决于父的决策是否使父得胜的概率最大,这就需要比较在各种情况下父得胜的概率的大小。
  解:设A、B、C分别表示父、母、子得胜的事件,又设父胜母的概率为a,那么母胜父的概率为1-a;父胜子的概率为b,那么子胜父的概率为1-b;母胜子的概率为c,那么子胜母的概率为1-c.由于儿子实力最强,于是有a>b,1-a>c,b<12,c<12
  (1)若第一局先由父与母比赛,则父得胜的可能情况为:AA,ACBA,BCAA,则父胜的概率为P1=ab+a(1-b)ca+(1-a)(1-c)ba.
  (2)若第一局先由父与子比赛,则父得胜的可能情况为:AA,ABCA,CBAA,于是父胜的概率为P2=ba+b(1-a)(1-c)b+(1-b)cab.
  (3)若第一局先由母与子比赛,则父得胜的可能情况为:BAA,CAA,从而父胜的概率为P3=cab+(1-c)ba.
  现比较三种情况下概率的大小。
  P1-P2=ab+a(1-b)ca+(1-a)(1-c)ba-ba-b(1-a)(1-c)b-(1-b)cab=(a-b)[ac(1-b)+b(1-a)(1-c)]>0;
  P1-P3=ab+a(1-b)ca+(1-a)(1-c)ba-cab-(1-c)ba=ab(1-a)+ac(a-b)>0.
  于是,第一种情况下,父得胜的概率最大,即父的决策为最优决策。
  评注:①解题关键点:分清第一局比赛由哪两位对抗,分清父在最多四局比赛中胜两局(另两位至多各只胜一局)各种情形,正面直接进行入手比较各种情况下父胜的概率大小。
  ②解题技巧:建立概率模型来解决方案优化型、决策最优型等开放性问题,是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
  ③解题易错点:这里涉及两类事件,即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易忽视使用这两个事件概率的计算公式的前提条件。
  
  2.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从形的直观和数的严谨两方面思考问题,拓宽了解题思路,它是数学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例2】甲、乙两人约定于6时到7时之间在某地会面,并约定先到者应等候另一个人一刻钟,过时即可离去。求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分析】利用直角坐标法在直角坐标系中标出两人到达某地的时间,然后利用它们的面积之比来计算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解:以x和y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到达约会地点的时间,则两人能够会面的充要条件是|x-y|15.在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则(x,y)的所有可能结果是边长为60的正方形,而可能会面的时间由图中的阴影部分所表示。
  故P(两人能会面)=602-452602=716
  评注:从例题的求解看出,我们可以用平面图形F内的点来表示等可能事件Ω的所有不同结果,并用包含在F内的另一个图形G内的点来表示事件A(AΩ)发生的所有不同结果。这样,只要算出图形G与F的面积比,就可以求出事件A发生的概率。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为概率的计算和研究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途径。
  
  3.化归的思想
  化归思想就是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成熟悉问题的数学思想,即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归结到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上,最终解决原问题。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化归的过程。
  【例3】在某次投球游戏中,规定每10位选手投球10次,记分规则是,投进一球得3分,否则得0分,并且参赛选手一律加2分,某选手投进球的概率为0.8.
  (1)求该选手在比赛中得分的分布列;
   (2)求该选手得分的期望与方差。
  解:(1)设投进为k次,则得分为ξ=3k+2,k—B(10,0.8),有ξ258…32k012…10PC010 0.210 C110 0.8•0.29C210 0.82•0.28…C1010 0.810
  (2)∵ Ek=10×0.8=8, Dk=10×0.8×0.2=1.6
  ∴ Eξ=3Ek+2=26,Dξ=32Dk=14.4
  评注:教材中对于变量有线性关系:如果η=aξ+b,则Eη=aξE+b,Dη=a2Dξ,但其应用在中学却鲜为人所研究,其实此公式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将不熟悉的、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熟悉的、简单的数据加以计算。该题的新意正在于此。
  
  4.正难则反的思想
  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因果关系的辨证统一,解数学问题一般总是从正面入手进行的,但有些问题从正面入手不易解决时,这时可考虑从反面来思考,逆向思维,往往能得到更简捷的方法,这就是正难则反的思想。
  【例4】一个自动报警器由雷达和计算机两部分组成,两部分有任何一个失灵,这个报警器就失灵。若使用100小时后,雷达部分失灵的概率为0.1,计算机失灵的概率为0.3,若两部分失灵与否是独立的,求这个报警器使用100小时失灵的概率。
  【分析】本题如果从正面考虑报警器失灵则有三类情况:雷达、计算机至少有一个失灵,较繁,所以可以采用正难则反的思想,进行逆向思考。
  解:先考虑报警器不失灵的概率,即求雷达和计算机均不失灵的概率。记“使用100小时后雷达失灵”为A,记“使用100小时后计算机失灵”为B,则报警器使用100小时失灵的概率为:1-p(A•B)=1-p(A)p(B)=1-[1-p(A)][1-p(B)]=1-0.63=0.37.
  评注:有时解题思维受阻是因为思考的角度不对,此时,若能转换一下思维角度,常可使问题轻松获解。
  
  5.分析综合的思想
  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学过的定义、公式、定理进行一步步地正确推理,最后证得结论,这种论证命题的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从命题的结论入手,寻找使这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一直追溯到已知条件为止,这种论证命题的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把分析法与综合法结合起来去论证命题的思想方法叫做分析综合思想,此法较易发现证题的突破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5】如图,用A、B、C三类不同的元件连接成两个系统N1、N2.当元件A、B、C都正常工作时,系统N1正常工作;当元件A正常工作且元件B、C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系统N2正常工作。已知元件A、B、C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0.80,0.90,0.90。试分别求系统N1、N2正常工作的概率P1、P2.
  【分析】这题主要检测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须分清事件的性质,利用概率公式进行解题。
  解:分别记元件A、B、C正常工作为事件A、B、C,由已知条件P(A)=0.80,P(B)=0.90,P(C)=0.90.
  (1)因为事件A、B、C是相互独立的,所以,系统N1正常工作的概率为P1=P(A•B•C)=P(A)•P(B)•P(C)=0.80×0.90×0.90=0.648.
  故系统N1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648.
  (2)因为元件A正常工作与元件B、C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相互独立,而B、C没有一个正常工作的概率为P(B•C),于是B、C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的概率为1-P(B•C),从而系统N2正常工作的概率为P2=P(A)•[1-P(B•C)]=P(A)•[1-P(B)•P(C))].
  又P(B)=1-P(B)=1-0.90=0.10,P(C)=1-P(C)=1-0.90=0.10
  故P2=0.80×(1-0.10×0.10)=0.792
  于是,系统N2正常工作的概率为0.792.
  评注:①解题关键点:正确理解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和互斥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
  ②解题方法:第(2)问中,关于元件B、C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的概率也可这样进行计算:P(B)[1-P(C)]+P(C)[1-P(B)]+P(B)P(C)=P(B)+P(C)-P(B)P(C)=0.9+0.9-0.9×0.9=0.99.
  ③解题技巧:将元件B、C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的概率,转化为元件B、C没有一个正常工作的概率,利用了补集的思想。
  ④解题易错点:容易混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和“互斥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的区别和联系,并用错它们的概率计算公式。只有互斥事件A与B,才能运用公式P(A+B)=P(A)+P(B);只有相互独立事件A与B,才能运用公式P(A•B)=P(A)•P(B)等。
  反思小结: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时,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在待解决的问题和已解问题之间架起一个联系的桥梁。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优化、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领悟蕴含在数学内容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
  
  (审稿:周沛耕编校:吴春燕)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完形填空 解题方法 信息推断  推断空白处信息是完形填空最重要的解题技能:不看选项,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词汇搭配、语法知识、主旨大意、生活常识、上下文线索以及句型结构猜出空白处应该填什么词。一般,若猜出的单词能在选项中找到,或与某个选项很相似,那么,这个选项八九不离十就是最佳答案。  一、首句信息  文章首句一般不会设空,也是了解文章大意的窗口。第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主题句,可以知道文
期刊
关键词 函数 开放性探究    作者简介:王应祥,高级教师,执教于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  责任编辑 李婷婷
期刊
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有4套卷(全国卷Ⅱ、广东卷、江苏卷、湖北卷)的语言表达题涉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内容,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奥运题材的语言运用题已成为语文试题中的一大热点。我相信2008年各省自编的高考语文试题也许还会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希望同学予以高度关注。    一、压缩题    1、下面一段文字摘自英国《泰晤士报》,请概括其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20个字。  中国
期刊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STS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为侧重点的教育,反映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随着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互动关系的增强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STS教育成为高考化学考查的重要内容。2007年高考试卷中有关STS的试题很多,下面选取部分试题归类解析如下,供参考。    一、环保类  环境保护是一个社
期刊
目前已进入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后期的复习策略是:缩小范围(依纲靠本)、明确目标(学科主干);立足基础(个性特长)、扬长避短;相信自己、相信老师;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注重适应性与实效性。要注意加强中档题的训练和理解;注重传统典型试题的分析和出新;注意常规题的解题思维模式的建立,区分试题的基础方程和特征方程、寻找物理过程或研究对象的联系方程;学科知识要成网络,解题方法要成套路。  通过学习2008年《物
期刊
08年生物考纲新增“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删除了“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这说明在生物学科考试中,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作为信息载体的功能进一步被加强。实际上,在07年的高考中,有关图表和图解的题已将此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现结合07的有关考题来谈谈这方面的备考情况。    一、 结构模式图    该类题是教材中的模式图的变
期刊
2008年元月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50年来罕见的雪灾、冰冻天气,农业、交通、电力等遭受严重损失,截止2008年2月15日,雪灾造成107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我国人民在这场抗击雪灾的斗争中,齐心协力,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感人的事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备战08年高考的学子,应时刻关注最新的时事要闻,关注天下大事,扩大视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备战高
期刊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切入点    目前,新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还不稳定(06与07的表述就有区别),写作特点还不明显。所以,在应考训练中,最好严格按照原来材料作文的方式进行写作。平时从严要求,考试时才能从容取胜。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应对新材料作文呢?应根据它“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特点,逐步去破解。这当中关键要抓住两个问题。  1、全面理解材料  过去做老材料作文,对材
期刊
纵观2007年物理高考试题,不仅有“大纲卷”,还有颇具特色的“地方卷”,更重要的是首次出现“课标卷”(指海南、宁夏、广东、山东卷)。因此,人们的关注度远远胜于往年。在新课标、新课改不断深入和推广的大背景下,无疑“课标卷”对“大纲卷”的命题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那么这种作用有多大?具体表现可能主要在哪些方面?08年高考命题趋势怎样?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可以通过研读《考试大纲》、研究“大纲卷”及“课标卷
期刊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重点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数列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考情分析      最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考查数列的题目基本上为“一大一小”的格局,分值约17分左右。有的是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入手构造新的数列,有的是从一般的数列入手,由已知的性质进行推理,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