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华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来源 :地质论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9157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综合地质年代学、数值模拟和岩石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新生代玄武质火山活动是岩石圈发生拆沉失稳,导致软流圈地幔发生强迫对流的结果。发生在东北—华北地区中部的岩石圈拆沉失稳诱发了早第三纪火山活动,而地幔对流环的扩展引起的热-机械侵蚀作用使得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岩石圈拆沉,从而导致晚第三纪—第四纪火山活动的产生。拆沉失稳机制得到了大地热流、布格重力异常反演和新构造运动研究结果的支持。
其他文献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给历史课堂注入活力,响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成为新课改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本是在上学时代就已背得滚瓜烂熟的《春夜喜雨》,但是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几年来的实践中,我却越来越深入地理解了这"春雨"在
与火山—潜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热液金(铜银)矿床可以分为低硫型和高硫型两个亚类,所对应的流体成矿系统分别为贵金属(地热)成矿系统和火山-热液成矿系统。由于成矿位置和流体
素质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思维和精神活动,注重开发学生潜在智能为根本目标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课堂还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关系的重要场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在充分进行国际比较、国内调查、经验总结与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是针对日前中小学数学课程结构中存在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中存在着“繁、难、偏、旧”的倾向
本文首先论述了GIS与ANN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应用的意义和特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SPV型人工神经网络矿产资源评价系统,介绍了如何在GIS平台上应用这种ANN对金矿资源进行预测评价的方法以及与实际对比的结果。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提出的“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利学学习的主体:利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中要达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落实,关键就是如何在我们平常科学课教学中进行有效学习,每次开展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同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