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欣赏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创造力。纵观现行小学美术教学,大家重视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的培养。也就是说,美术欣赏得不到真正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而我们所追求的课堂的有效性也无从说起。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欣赏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50-0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喜欢美的东西,愿意感受美、追求美。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学生进入小学,通过美术教育,在课堂上欣赏美,从而获取美的信息,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点,使他们能够分辨美丑,潜移默化陶冶他们的情操,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生活、认识自然、了解世界,这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我对欣赏教学有了很大的感触和收获。
一、改变观念,注重欣赏实效,激发学生欣赏的自主性
传统的欣赏大都是一味的讲授,甚至是看过就算了,那样的效果都不理想。就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没有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缺乏自主性。如今的教育提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主动的参与者。若使美术欣赏真正有实效,就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1. 抓准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欣赏特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以及喜好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选择欣赏对象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例如:低年级学生对情节简单、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手法夸张的作品反应强烈;高年级学生则对主题鲜明、情节复杂、色彩丰富、表现技法突出的作品反应强烈。抓准了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就能够恰如其分地照顾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
2. 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切入点。欣赏的过程大致可分为直觉反应阶段、审美体验阶段和精神升华阶段。学生接受欣赏作品的一刹那、一瞬间所感受到的美是最能打动他的,这种直观的反应来源于他对观察事物的新鲜性和敏感性,抓住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就会努力去体验、理解,才能从作品中获得充分的美学享受和思想营养。
3. 教师要做学生欣赏的引导者。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并非让学生一味的自由欣赏,而忽视了恰当的指导。如果欣赏中没有引导,不如不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除了分析欣赏对象的形状、线条、色彩以外,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欣赏。
4. 角色互动,激发主动型、趣味性。在课前,可让学生自己找一件感兴趣的、漂亮的欣赏对象,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并且讲解给大家听,和其他同学共同欣赏,让学生做一次老师,这样,学生更乐于参与这项活动,也更有新鲜感,而且还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
二、让每一节课都有诱人的欣赏,让欣赏随时伴随学生
欣赏在美术教学中一直是独立存在的,在美术课本中也占有很少的比例,学生在以往的欣赏过程中也会觉得枯燥。在我的教学中,除了系统的“欣赏·评述”课以外,无论是“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还是“综合·探究”课,我都把欣赏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安排在每节课中,以图片、幻灯片、实物、优秀作品等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讲苏少版四年级《诱人的水果》一课时, 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各种各样水果图片,激起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讲苏少版四年级《厨房》一课,让学生欣赏了各种各样的厨房用品,分析厨房的特点并随意组合,方便学生创作;讲苏少版四年级《我做的鞋》一课,我做了很多鞋的作品供学生欣赏,真实的让学生观察制作特点、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在“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以及“综合·探究”课的教学当中适当的穿插各种欣赏,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艺术性。当然,这种欣赏不同于“欣赏·评述”课的内容系统、完整,它只是起辅助作用的欣赏,因此在课堂上只能占用很少的时间,不能喧宾夺主。
三、美术欣赏和音乐欣赏相结合,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
艺术是相通的,美术和音乐这两种艺术学科都离不开美的欣赏,它们都是以审美为主旨,这正是艺术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的神奇之处。美术和音乐在端正和对称、比例和节奏、适宜与和谐的形式上有相同的规律,在学生获取美的信息时,教师抓住学生的视觉感受、触觉感受、嗅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激发学生浓郁的真情实感。
四、美术欣赏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和谐发展
美术欣赏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浙美版六年级欣赏《美丽家乡》时,通过家乡照片的介绍,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苏少版四年级《我干家务活》一课,通过刻画劳动的场景和人物,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浙美版六年级《难忘的一件事》一课,通过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帮助别人,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欣赏苏少版四年级《冷暖色调的画》一课,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自然学科相联系,分析色彩的原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质,努力打造综合性的美术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欣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甚至整个艺术教育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欣赏吸取别人好的东西来完善自己,把那种美蕴涵到自己的身上,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作为美术教师,要重视欣赏的特殊作用,要多给学生提供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空间,充分发挥欣赏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欣赏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50-0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喜欢美的东西,愿意感受美、追求美。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学生进入小学,通过美术教育,在课堂上欣赏美,从而获取美的信息,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点,使他们能够分辨美丑,潜移默化陶冶他们的情操,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生活、认识自然、了解世界,这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我对欣赏教学有了很大的感触和收获。
一、改变观念,注重欣赏实效,激发学生欣赏的自主性
传统的欣赏大都是一味的讲授,甚至是看过就算了,那样的效果都不理想。就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没有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缺乏自主性。如今的教育提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主动的参与者。若使美术欣赏真正有实效,就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1. 抓准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欣赏特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以及喜好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选择欣赏对象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例如:低年级学生对情节简单、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手法夸张的作品反应强烈;高年级学生则对主题鲜明、情节复杂、色彩丰富、表现技法突出的作品反应强烈。抓准了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就能够恰如其分地照顾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
2. 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切入点。欣赏的过程大致可分为直觉反应阶段、审美体验阶段和精神升华阶段。学生接受欣赏作品的一刹那、一瞬间所感受到的美是最能打动他的,这种直观的反应来源于他对观察事物的新鲜性和敏感性,抓住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就会努力去体验、理解,才能从作品中获得充分的美学享受和思想营养。
3. 教师要做学生欣赏的引导者。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并非让学生一味的自由欣赏,而忽视了恰当的指导。如果欣赏中没有引导,不如不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除了分析欣赏对象的形状、线条、色彩以外,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欣赏。
4. 角色互动,激发主动型、趣味性。在课前,可让学生自己找一件感兴趣的、漂亮的欣赏对象,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并且讲解给大家听,和其他同学共同欣赏,让学生做一次老师,这样,学生更乐于参与这项活动,也更有新鲜感,而且还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
二、让每一节课都有诱人的欣赏,让欣赏随时伴随学生
欣赏在美术教学中一直是独立存在的,在美术课本中也占有很少的比例,学生在以往的欣赏过程中也会觉得枯燥。在我的教学中,除了系统的“欣赏·评述”课以外,无论是“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还是“综合·探究”课,我都把欣赏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安排在每节课中,以图片、幻灯片、实物、优秀作品等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讲苏少版四年级《诱人的水果》一课时, 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各种各样水果图片,激起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讲苏少版四年级《厨房》一课,让学生欣赏了各种各样的厨房用品,分析厨房的特点并随意组合,方便学生创作;讲苏少版四年级《我做的鞋》一课,我做了很多鞋的作品供学生欣赏,真实的让学生观察制作特点、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在“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以及“综合·探究”课的教学当中适当的穿插各种欣赏,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艺术性。当然,这种欣赏不同于“欣赏·评述”课的内容系统、完整,它只是起辅助作用的欣赏,因此在课堂上只能占用很少的时间,不能喧宾夺主。
三、美术欣赏和音乐欣赏相结合,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
艺术是相通的,美术和音乐这两种艺术学科都离不开美的欣赏,它们都是以审美为主旨,这正是艺术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的神奇之处。美术和音乐在端正和对称、比例和节奏、适宜与和谐的形式上有相同的规律,在学生获取美的信息时,教师抓住学生的视觉感受、触觉感受、嗅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激发学生浓郁的真情实感。
四、美术欣赏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和谐发展
美术欣赏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浙美版六年级欣赏《美丽家乡》时,通过家乡照片的介绍,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苏少版四年级《我干家务活》一课,通过刻画劳动的场景和人物,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浙美版六年级《难忘的一件事》一课,通过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帮助别人,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欣赏苏少版四年级《冷暖色调的画》一课,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自然学科相联系,分析色彩的原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质,努力打造综合性的美术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欣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甚至整个艺术教育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欣赏吸取别人好的东西来完善自己,把那种美蕴涵到自己的身上,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作为美术教师,要重视欣赏的特殊作用,要多给学生提供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空间,充分发挥欣赏的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