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的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e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HBV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自从1965年乙肝病毒被发现以来,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就被作为 HBV感染的定性诊断。HBsAg的血清清除是慢性乙型肝炎治愈的最佳指针。慢乙肝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自发性或在抗病毒治疗中HBsAg的血清清除率相当低,绝大部分患者的血清HBsAg并不能彻底清除,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HBsAg的定量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关于HBsAg定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这些数据表明:HBsAg的定量能够使我们了解HBV感染的自然过程,预测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率和HBsAg的血清清除率。本文就关于HBsAg定量的临床应用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06—02
  1 HBsAg的定量检测
  1965年科学家布鲁伯格和阿尔特在进行血清特殊遗传蛋白的研究中偶然发现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有一种能够与白血病患者血清中某物质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的神秘蛋白,他们将这种蛋白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抗原与输血后肝炎有关,又被命名为HBsAg。从此之后,HBsAg的定性检测就被作为HBV感染的标志。HBsAg的检测方法第一次被描述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使用的是放射免疫检定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从那以后,许多用于HBsAg检测的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大多数仅限于定性诊断。大约20年前HBsAg定量诊断技术已被开发,但是直到近年来它才得到了较快发展[2]。
  目前较为常用的商用检测试剂有雅培公司的Architect HBsAg QT和罗氏公司的Elecsys HBsAg Ⅱ。Architect HBsAg QT(雅培诊断,威斯巴登,德国),应用的是一种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是一个全自动检测系统,它最低能检测到HBsAg 0.2 ng/mL,它的检测范围为0.05~250.0 IU/mL,这种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2, 3]。
  2 HBsAg 与HBV DNA的关系
  HBsAg定量血清学检测和HBV DNA水平PCR检测的灵敏度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和自然过程。
  血清HBsAg水平能反应肝脏内激活的cccDNA的水平,所以HBsAg被认为是细胞感染的标志[4]。尽管cccDNA是感染肝细胞数量最精确的反映,但它在组织中的计量需要运用到一些复杂的检测技术并且这些技术仅仅限于一些特殊的研究中心。这就从一般的临床应用中排除了对cccDNA的分析。
  利用PCR对血清HBV DNA的定量检测目前已成为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一部分。血清HBV DNA的下降反映了病毒复制的减少。与之相应的,血清HBsAg的下降表示cccDNA或整合系列转录翻译减少。HBsAg的定量检测能提供一个不同的补充信息,它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过程以及预测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反应[5]。
  3 在慢性乙型肝炎自然过程中HBsAg的定量分析
  Nguyen等[6]和 Jaroszewicz 等[7]分別对亚洲和欧洲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慢性乙型肝炎自然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HBsAg和HBV DNA水平变化进行了统计(图1)。尽管研究的病人数量、基因型都不同,但其研究结果是相似的:(1)HBsAg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过程中的四个阶段都不同,在免疫耐受期达到最高,在低复制期最低;(2)HBsAg的含量在免疫清除期开始下降,但在HBeAg达到血清学转换后下降较为缓慢;(3)HBsAg/HBV DNA比值在低复制期要比其他阶段期高。这些结果表明HBsAg的分泌在HBV感染的各个不同阶段是不同的。
  另外,有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sAg的下降有利于预测HBsAg的血清清除。在香港,一项对68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平均为期8年的随访研究显示HBeAg阴性的病人HBsAg整体下降较慢,如果初始与最后随访HBsAg下降大于1 log10 IU/mL将意味着病毒得到进一步免疫控制,有着较高的HBsAg的血清清除率和较强的病毒抑制[4]。同样,欧洲两项研究也显示HBsAg每年下降0.28~0.29log10 IU/mL比每年下降0.054~0.058 log10 IU/mL的患者有更高的血清清除率[8]。
  4 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的定量分析
  4.1 用不同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时HBsAg的下降水平 自从1994年因为应用IFN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得到了显著下降,用HBsAg的定量水平来监测IFN对HBeAg阳性患者的治疗反应的观点第一次被提出来,从那以后HBsAg的定量检测就被提出作为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种简便方法[9]。由于缺少一些商用的检测试剂盒阻碍了它的普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或合并丁型肝炎感染的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的研究结果都说明HBsAg定量可以作为监测抗病毒治疗反应的指针[10, 11]。文献报道,在干扰素治疗持续抑制病毒平均5.4年或拉米夫定治疗持续抑制病毒平均10.6年HBsAg定量的监测能预测最后HBsAg的清除[11, 12]。很多研究显示IFN治疗比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的下降幅度更大[10, 13-15]。这也说明了免疫调节比抗病毒更能影响HBsAg的下降。
  4.2 HBsAg定量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IFN的治疗反应 对于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研究发现HBsAg的基线水平<10 000IU/ml对PEG-IFN治疗有较高的应答率[16];另外,如果PEG-IFN治疗12周后HBsAg水平<1500IU/ml则患者在治疗24周后有着较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17]。   對于HBeAg阴性的患者,研究发现持续应答者在治疗结束后或治疗72周血清HBsAg水平有着明显的下降[18, 19]。Brunetto等[20]]发现在治疗48周HBsAg水平≤10IU/ml并且HBsAg的下降值>1.1log10IU/ml在治疗结束3年后HBsAg的血清清除可能性较大。与之相对应的,经过治疗后血清HBV DNA的下降水平对于持续应答者和复发者基本没有差别,这就说明HBeAg的定量对于预测持续应答将更为可信[18]。
  这些数据表明HBsAg定量水平对PEG-IFN的治疗应答有预测作用,较早的识别无应答者将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3 HBsAg定量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核苷类药物的治疗反应 用核苷类药物治疗时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HBeAg阴性的患者HBsAg水平下降的更明显。来自韩国的一项小样本研究显示,恩替卡韦治疗一年后血清HBsAg下降>1log10IU/ml有着更高的HBeAg消失率[15]。
  核苷类药物的治疗对HBsAg的血清清除在HBeAg阳性病人中常有报道。对于HBeAg阳性的患者用替诺福韦治疗1、2、3年后,HBsAg的血清清除率分别为3%、6%、8%,但HBsAg的血清清除在HBeAg阴性的患者中并未见到报道[21]。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HBeAg阳性患者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第一年HBsAg的快速下降将意味着有着较高的HBsAg的血清清除率:在用替比夫定治疗的32例患者中有8例HBsAg下降>1log10 IU/mL的患者3年内达到了HBsAg的血清清除,然而治疗期间56例HBsAg水平保持不变的患者中没有一位达到了HBsAg的血清清除[22]。
  5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过程中HBsAg的下降或治疗过程中HBsAg的快速下降都预示着治疗的强烈应答。定量监测HBsAg的水平将有助于我们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制定最好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当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去了解HBsAg下降的动力学以便我们更好的将它应用于临床优化治疗。另外,由于HBV不同的基因型在疾病的自然过程以及对抗病毒的治疗反应可能不同,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HBV几个主要的基因型进行研究。HBsAg定量的预测价值也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证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19(1):13-24.
  [2] NAUYEN T, DESMOND P, LOCARNINI S. The role of quantitative hepatitis B serology in the natural history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J]. Hepatol Int, 2009.
  [3] DEGUCHI M, YAMASHITA N, KAGITA M, et al. Quantita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by an automated 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J]. J Virol Methods, 2004,115(2):217-222.
  [4] CHAN H L, WONG V W, Wong G L, et al.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natural history of seru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hang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J]. Hepatology, 2010,52(4):1232-1241.
  [5] BRUETTO M R. A new role for an old marker, HBsAg[J]. J Hepatol, 2010,52(4):475-477.
  [6] NGUYEN T, THOMPSON A J, BOWDEN S, et al.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levels dur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 perspective on Asia[J]. J Hepatol, 2010,52(4):508-513.
  [7] JAROSZEWICZ J, CALLE S B, WURSTHORN K, et al.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levels in the natural history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infection: a European perspective[J]. J Hepatol, 2010,52(4):514-522.
  [8] BRUNETTO M R, OLIVERI F, COLOMBATTO P, et al.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erum levels help to distinguish active from inactive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 D carriers[J]. Gastroenterology, 2010,139(2):483-490.
  [9] JANSSEN H L, KERHOF-LOS C J, HEIJTINK R A, et al. Measurement of HBsAg to monitor hepatitis B viral replication in patients on alpha-interferon therapy[J]. Antiviral Res, 1994,23(3-4):251-257.   [10] MANESIS E K, SCHINA M, LE GAL F,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epatitis D virus RNA a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erum levels in chronic delta hepatitis improves treatment monitoring[J]. Antivir Ther, 2007,12(3):381-388.
  [11] MANESIS E K, HADZIYANNIS E S, ANGELOPOULOU O P, et al. Prediction of treatment-related HBsAg loss in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a clue from serum HBsAg levels[J]. Antivir Ther, 2007,12(1):73-82.
  [12] WIEGAND J, WEDEMEYER H, FINGER A, et al. A decline in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predicts clearance, but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quantitative hbeag or HBV DNA levels[J]. Antivir Ther, 2008,13(4):547-554.
  [13] WURSTHORN K, JUNG M, RIVA A, et al. Kinetics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decline during 3 years of telbivudine treatment in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patients[J]. Hepatology, 2010,52(5):1611-1620.
  [14] BRUNETTO M R, MORICONI F, BONINO F, et al.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levels: a guide to sustained response to peginterferon alfa-2a in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Hepatology, 2009,49(4):1141-1150.
  [15] JUNG Y K, KIM J H, LEE Y S, et al. Change in seru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level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reatment-naive,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patients receiving entecavir[J].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0,44(9):653 -657.
  [16] CHAN H L, WONG V W, CHIM A M, et al. Serum HBsAg quantification to predict response to peginterferon therapy of e antigen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0,32(11-12):1323-1331.
  [17] MA H, YANG R F, WEI L. Quantitative serum HBsAg and HBeAg are strong predictors of sustained HBeAg seroconversion to 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2b in HBeAg-positive patients[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25(9):1498-1506.
  [18] MOUCARI R, MACKIEWICZ V, LADA O, et al. Early serum HBsAg drop: a strong predictor of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to 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2a in HBeAg-negative patients[J]. Hepatology, 2009,49(4):1151-1157.
  [19] RIJCKBORST V, HANSEN B E, CAKALOGLU Y, et al. Early on- treatment prediction of response to peginterferon alfa-2a for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using HBsAg and HBV DNA levels[J]. Hepatology, 2010,52(2):454-461.
  [20] BRUNETTO M R, MORICONI F, BONINO F, et al.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levels: a guide to sustained response to peginterferon alfa-2a in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Hepatology, 2009,49(4):1141-1150.
  [21] HEATHCOTE E J, MARCELLIN P, BUTI M, et al. Three-year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reatment for chronic hepatitis B[J]. Gastroenterology, 2011,140(1):132-143.
  [22] WURSHORN K, JUNG M, RIVA A, et al. Kinetics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decline during 3 years of telbivudine treatment in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patients[J]. Hepatology, 2010,52(5):1611-162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18—02  2012年11月13日~15日,張湾区疾控中心疫情信息员通过疫情网络监测发现,某幼儿双语乐园共报告水痘病例30例。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以学校为单位,其中1周内发生10例,达到暴发疫情的标准。张湾区疾控中心对此期水痘疫情立即开展了调查处理工作。截止11月28日该校共发生了38例水痘病例,现将此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绿茶提取物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60例脂肪肝患者用绿茶提取物治疗3个月,对比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疗效、生化检测指标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果:服用药物3个月后,治疗前后生化检测指标有显著性差异(降低:ALT,AST P<0.01;TG P<0.05,升高:HDL,P50%;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B超显示脂肪肝声象图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不明显;ALT下降50%以上,TG下降2
期刊
华硕F9G239E-SL是一台12.1英寸的小本,1.9kg的重量以及小巧的体积,让它拥有了不错的便携性。铝镁合金不但拥有不错的散热性,而且让耐磨损性大幅度提升。公文包式的外观造型,整体以黑、灰色彩搭配为主,八合一读卡器方便用户数据传导,更配备了一个130万像素的摄像头,方便随时随地与朋友联系。
期刊
金河田的“3G”含义有三个:音质还原/家居融合和健康环保,此前金河田曾以G9成功打入市场,让消费者第一次认识到3G音箱的魅力。近日,金河田一口气又推出了三款3G系列音箱,让这个产品线更为丰富。
期刊
【摘 要】临床各科多种疾病常伴发酸碱平衡紊乱,严重影响机体代谢和功能,加重原发病的病情,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了解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酸碱平衡紊乱及其诊断方法极为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遇见酸碱平衡紊乱的问题,这也是临床工作中比较难于诊断和难以掌握的课题。特别是在基层单位,没有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进行血气分析,酸碱平衡失调问题就是一较棘手的问题,下面介绍一种凭借简单检验进行快速诊断与分析的方法。 
期刊
Intel平台的选购的确是件难事,消费者们不仅需要顾及CPU和主板的价格因素,更需要考虑CPU和主板的搭配问题。Intel旗下拥有众多,不同型号的CPU,每种产品都具备不同的核心代号、FSB总线,缓存等参数,加上不同的Intel主板芯片组又有比较大的规格差异,这让广大初级用户在选择时感到头疼。希望看完本期评测室栏目后大家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让Intel平台不再神秘。
期刊
罗技公司的LS1是日前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的专门为电脑用户设计的激光鼠标,拥有简约大方的外观、灵动时尚的色彩组合、精准便利的卓越品质。该产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当前电脑用户的个性化潮流需求,采用了醒目、炫彩、大方而不媚俗的设计风格,同时将具有800dpi分辨率的激光引擎集成到小巧、贴手的迷你造型中,配以舒适柔软的橡胶握柄,即插即用的USB连接线,实现了更舒适与便利的移动性的高度统一。
期刊
家居多媒体达人——明基M2400HD降临    E2400HD的“兄弟”:明基M2400HD在外观上同先前推出的E2400HD十分相似(关于E2400HD在本期“精品新赏”栏目里有详细介绍),大面积的经过钢琴烤漆工艺处理的表面色泽饱满靓丽。按主色调的不同,分为白色和黑色两款。不同之处在于M2400HD顶部配备了一个可拆卸的摄像头,而侧面突起部分在E2400HD仅有音频输出接口的基础上新增了两个US
期刊
精英P45T-A主板采用的是P45+CH10R的芯片组组合,是P45芯片组中档次最高的。不过它的售价仅为899元,符合精英主板以性价比取胜的一贯特点。产品的处理器供电电路采用了四相供电设计,配合高品质的日系固态电容以及密闭式电感,提供了良好的供电环境。P45+ICH10R的组合为产品带来了充裕的扩展空间,不仅拥有两条PC-E×1接口和两条PC幔口,同时还配备了两条PCI-E显卡接口(主接口为PCJ
期刊
我们测试采用SATA接口的DVR-216BXL,是DVR-216XL的黑色型号。XL系列一直以出色的面板设计著称,采用黑色钢琴漆面板,显得豪华精致,质感十足。机身和先锋标志性设计七星稳盘采用了全新的设计,中部的一体式内凹稳盘结构替换了原来的七星稳盘,尾部仍然采用蜂窝式降噪设计。在规格方面,DVR-216BXL拥有2MB缓存容量,最大支持20×DVD±R写入、12×DVD±R DL写入、12×DV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