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史基本就是帝王家史,近代史也多是正确而光荣的革命史,都与政治关系紧密。非帝王、不光荣、不正确的历史,大多被权力机构有选择性地记忆,或者有选择性地遗忘,基本不入正史。因此才有了民间野史、私人笔记等非官方历史的存在,构成了看似完整的历史链条,实则不然。
清华教授郭于华在《倾听底层》中认为,官方史和精英史是历史的三分之二,还缺一块版图——底层历史。底层是一个区别于国家和社会精英的人群概念,比我们通常认为的穷困窘迫者范围要大得多。民众的历史一直被忽视,虽说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已有了两千多年,但真正成为统治思想的时期几乎没有。强调底层历史的重要性,在于记忆底层的苦难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否记住苦难史是考验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精神纯度的标志。在保存和传递社会记忆的努力中,相对于胜利的政治书写,苦难的记忆更加弥足珍贵。何况,有意识地忘却历史特别是苦难的历史是统治权力的一种技术,如果全部交给占据了话语权力的官方书写者,那别说底层的苦难,连民族的苦难都会被忽略和回避。
苦难,最终直接表现在底层人身上。如何记录这些经验和记忆是一个大课题,除了需要建立底层历史的概念,还需要新的技术手段,因为底层经验存在个体化和分散性。作为“受苦人”的弱者和底层历来都是“沉默的大多数”,是历史中的无名者、无声者、无面目者,无记录可查,甚至都比不上统治者的玩物在史册中占据的篇幅多。就算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一些农民和工人的角色,也仅仅是创作需要,并不真正代表底层的声音。
《倾听底层》一书首先在学理上解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底层历史会被忽略?郭于华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精英史观抹去了底层阶级自主的历史和行动的政治属性,强化了从属性。底层作为从属阶层,也是无效的阶级,没有政治话语权力,自然会在精英创造的历史书写中销声匿迹。二是底层政治的逻辑中天然有一种不露痕迹以保存自己的弱者属性。显然,这种被忽略是有意识的选择,不论是上层还是底层,都不自觉地在其中扮演了角色。
既然是倾听的姿态,在回答了为什么会被忽略的原因之后,那为什么需要建构底层历史就需要回答,它与所谓的官方正史和经营信史之间的距离如何?郭于华认为,在我们平时所见的历史中,底层是一种缺失的叙述,不在官方话语的讲述之列,在任何一种历史叙事中都没有底层阶级独立政治行动的地位。那么,补充这种叙述,或者提供新的叙述,是底层研究的认识论要务——从中产生出新的知识,并使之成为独立进行知识积累的一个领域。
这是多么充满诱惑性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民占据了底层的绝大部分。如果能够建构起底层叙述的平台,那它对官方历史将会形成怎样的冲击?底层历史不是为官方史和精英史拾遗补阙,而是以不同的立场倾听无声者发出的声音,记录普通生命的苦难历程,书写从未被书写过的生存与反抗的历史,力图拓展一个讲述空间,让普通底层尤其是农民能够自主地讲述他们的经历、感受和历史评判。与精英史观相反,底层历史观主张历史上未必存在笼罩一切的完整的意识形态,尽力从精英史中挽救底层的历史,但也与精英史相互交叠和依赖。
价值几何?郭于华有着乐观的预估:倘能解决底层如何被表述的问题,现代知识的整个领域就向底层历史开放了,原有的研究主题诸如殖民主义的扩张、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民族主义的兴起、教育、新闻,特别是现代国家和公共制度,都可以成为底层历史写作和研究的主题。
至于方法,《倾听底层》的书名已经给出了答案——倾听“口述历史”,就是倾听底层者口述的苦难史。因为苦难是有力量的,尤其是进入了历史的苦难书写,可以改写甚至重写历史,揭示出苦难的社会根源,具有颠覆和重构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微博时代对社会公共事件的细致关注,对真实的追问,对受苦难者的关注和记录,实际上也是一种底层历史书写,它的力量已经显现。
记录底层的苦难史,特别是离当下有一段时间的历史,才能从历史的审美化错觉中走出来,比如经历了几十年中国特色政治运动的人们,带着一种轻松调侃的语气回忆和叙述那段不无惨痛的历史,带着一种怀念说起大锅饭谁也吃不饱的时候集体劳动、开会是多么热闹和愉快。说严重了这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呈现出人的无知。如果没有底层的苦难史提醒,未来的人们还真以为过去的我们每天都在开其乐融融的政治派对呢!
作者选择陕北骥村作为考察地,通过对口述历史的整理和研究,从中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成果,比如政治运动如何通过仪式化改变了民间社会,女性在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记忆,农民工的生存方式和流动的报告,还有下岗工人的生命历程感等,对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大有裨益。仅举底层文学为例,作家和评论家对底层的理解显然非常粗浅,由于缺乏更加系统的理论引导,底层文学陷入了停滞和重复。《倾听底层》呈现的理论和实践,完全可以被借鉴。
(责任编辑袁剑)
清华教授郭于华在《倾听底层》中认为,官方史和精英史是历史的三分之二,还缺一块版图——底层历史。底层是一个区别于国家和社会精英的人群概念,比我们通常认为的穷困窘迫者范围要大得多。民众的历史一直被忽视,虽说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已有了两千多年,但真正成为统治思想的时期几乎没有。强调底层历史的重要性,在于记忆底层的苦难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否记住苦难史是考验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精神纯度的标志。在保存和传递社会记忆的努力中,相对于胜利的政治书写,苦难的记忆更加弥足珍贵。何况,有意识地忘却历史特别是苦难的历史是统治权力的一种技术,如果全部交给占据了话语权力的官方书写者,那别说底层的苦难,连民族的苦难都会被忽略和回避。
苦难,最终直接表现在底层人身上。如何记录这些经验和记忆是一个大课题,除了需要建立底层历史的概念,还需要新的技术手段,因为底层经验存在个体化和分散性。作为“受苦人”的弱者和底层历来都是“沉默的大多数”,是历史中的无名者、无声者、无面目者,无记录可查,甚至都比不上统治者的玩物在史册中占据的篇幅多。就算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一些农民和工人的角色,也仅仅是创作需要,并不真正代表底层的声音。
《倾听底层》一书首先在学理上解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底层历史会被忽略?郭于华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精英史观抹去了底层阶级自主的历史和行动的政治属性,强化了从属性。底层作为从属阶层,也是无效的阶级,没有政治话语权力,自然会在精英创造的历史书写中销声匿迹。二是底层政治的逻辑中天然有一种不露痕迹以保存自己的弱者属性。显然,这种被忽略是有意识的选择,不论是上层还是底层,都不自觉地在其中扮演了角色。
既然是倾听的姿态,在回答了为什么会被忽略的原因之后,那为什么需要建构底层历史就需要回答,它与所谓的官方正史和经营信史之间的距离如何?郭于华认为,在我们平时所见的历史中,底层是一种缺失的叙述,不在官方话语的讲述之列,在任何一种历史叙事中都没有底层阶级独立政治行动的地位。那么,补充这种叙述,或者提供新的叙述,是底层研究的认识论要务——从中产生出新的知识,并使之成为独立进行知识积累的一个领域。
这是多么充满诱惑性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民占据了底层的绝大部分。如果能够建构起底层叙述的平台,那它对官方历史将会形成怎样的冲击?底层历史不是为官方史和精英史拾遗补阙,而是以不同的立场倾听无声者发出的声音,记录普通生命的苦难历程,书写从未被书写过的生存与反抗的历史,力图拓展一个讲述空间,让普通底层尤其是农民能够自主地讲述他们的经历、感受和历史评判。与精英史观相反,底层历史观主张历史上未必存在笼罩一切的完整的意识形态,尽力从精英史中挽救底层的历史,但也与精英史相互交叠和依赖。
价值几何?郭于华有着乐观的预估:倘能解决底层如何被表述的问题,现代知识的整个领域就向底层历史开放了,原有的研究主题诸如殖民主义的扩张、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民族主义的兴起、教育、新闻,特别是现代国家和公共制度,都可以成为底层历史写作和研究的主题。
至于方法,《倾听底层》的书名已经给出了答案——倾听“口述历史”,就是倾听底层者口述的苦难史。因为苦难是有力量的,尤其是进入了历史的苦难书写,可以改写甚至重写历史,揭示出苦难的社会根源,具有颠覆和重构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微博时代对社会公共事件的细致关注,对真实的追问,对受苦难者的关注和记录,实际上也是一种底层历史书写,它的力量已经显现。
记录底层的苦难史,特别是离当下有一段时间的历史,才能从历史的审美化错觉中走出来,比如经历了几十年中国特色政治运动的人们,带着一种轻松调侃的语气回忆和叙述那段不无惨痛的历史,带着一种怀念说起大锅饭谁也吃不饱的时候集体劳动、开会是多么热闹和愉快。说严重了这就是对历史的背叛,呈现出人的无知。如果没有底层的苦难史提醒,未来的人们还真以为过去的我们每天都在开其乐融融的政治派对呢!
作者选择陕北骥村作为考察地,通过对口述历史的整理和研究,从中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成果,比如政治运动如何通过仪式化改变了民间社会,女性在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记忆,农民工的生存方式和流动的报告,还有下岗工人的生命历程感等,对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大有裨益。仅举底层文学为例,作家和评论家对底层的理解显然非常粗浅,由于缺乏更加系统的理论引导,底层文学陷入了停滞和重复。《倾听底层》呈现的理论和实践,完全可以被借鉴。
(责任编辑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