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路运输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运输形式。软土地基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上修筑的公路路堤极易发生失稳和不均匀沉降,进而导致行车安全甚至交通事故。为克服软土地基不良性质影响,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可改善软土地基承载力,使其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抛石挤淤法处理软土地基可有效改善地基承载力,且作用机理明确,施工简便、快速、经济节约,值得推广应用。为此,本文在充分了解抛石挤淤技术原理的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对公路路基工程抛石挤淤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路基工程;抛石挤淤;施工工艺
一、抛石挤淤技术原理
抛石挤淤是软弱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在路基底从中部向两侧抛投一定数量的碎石,将淤泥挤出路基范围,以提高路基强度。所用碎石宜采用不易风化的大石块儿,尺寸一般不小于0.15m。抛石挤淤法施工简单、迅速、方便。适用于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泥炭呈流动状态,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在特别软的地面上施工由于机械无法进入,或是表面存在大量积水无法排出时;适用于石料丰富,运距较短的情况。
二、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合同段的全长为2.402km,路面宽度为23m,设计为双向二车道,由于该项工程处于沿河漫滩地带,淤泥的放量较大,在坑洞内部存在渗水的现象,对淤泥清运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采用抛石挤淤技术对路基进行处理,并填筑起相应的施工便道。其中在施工范围内存在高边坡路段,长度约为100m,需要清除的淤泥深度在3m左右,综合考虑现场的情况在沿河段设置施工便道,方便运输抛石材料。
三、公路路基工程抛石挤淤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材料准备
在抛石挤淤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达到良好的挤淤效果,应合理的控制抛石的粒径,一般情况下其直径应保持在20—60cm之间,最短边的尺寸控制在30cm以上,其抗壓强度的数值控制在20MPa以上。所选择的的石料应保证不存在腐蚀或者剥落等问题。在片石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还需要采取抽样的方式检验石料的强度和尺寸是否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2)施工现场处理
在正式的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处理,将表层的碎石、植被等清理干净,对于土层以下存在的植物根系,采用挖掘机清除,并将清理出来的杂物运送至指定的地点,避免影响施工作业的开展。如果公路工程路基存在的淤泥和及时现象较为严重,还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围堰施工,一般情况下围堰顶部的宽度应大于3.5m,同时在围堰的内侧开挖集水沟,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最后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测量出淤泥的实际范围,以此为依据确定抛石施工的边界,并勘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将施工范围内的地形平面图绘制出来,为后期施工提供积极的指导。
2、清淤及抛石施工
一般情况下清淤施工与抛石作业同时进行。待石料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不能出现直接倾倒的现象,需要采用挖掘机来抛投石料,一般采用分选抛投的形式。首先将粒径较大的片石分层抛投,应确保片石投放的均匀程度。直至达到设计的深度之后,在石料的缝隙处嵌入粒径较小的石料,进行灌缝处理。为了有效的提高挤淤效果,底层处理的厚度保持在1m,采用进占法的施工方式。如果施工路段的路基坡度较陡,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顺序。
3、碾压施工
抛投石料过程中,应由推土机或者挖掘机进行初步的碾压,要求机械的自重相对较大,这样能够保证碾压的效果,保证石料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待抛投的深度高于淤泥面30—50cm时,可采用震动压路机在施工范围内进行碾压施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碾压的次数,同时需要组织施工人员找平工作面,确保大粒径的石块之间不存在缝隙。在碾压作业施工完成后,需要按照相关标准检测压实程度,综合考虑抛石挤淤施工的特点,一般采用沉降观测法。首先在碾压施工前选定观测点,测量在此阶段的路面高程,待碾压施工结束后再次测量,若数据之间的差值在2cm以内,表明压实程度满足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直至压实程度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4、防裂土木格栅铺设
土木格栅铺设之前,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铺填砂砾垫层,并对其进行碾压施工。将砂砾的粒径控制在40mm范围之内,保证级配良好。随后铺设土工布,土工布之间的搭接部位的宽度应大于0.2m,并铺填厚度为30cm的砂砾底层。确保砂砾层的压实程度达到要求之后方可铺设土工格栅,其屈服伸长率应大于4%。在土木格栅铺设之前,应先确定铺设的具体位置,并作出相应的标记,以此为依据进土木格栅的铺设工作。土木格栅的两侧采用U形卡固定,其中U形卡主要是由钢筋材料制成,保证土木格栅铺设的牢固程度。如果在铺设的过程中存在土木格栅破损或者撕裂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者采取修补措施。
四、公路路基工程抛石挤淤质量控制
1、压实程度是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若压实度未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将会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后期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降低公路工程使用性能,因此,有必要加强压实度检测工作。待碾压施工结束之后,工作面表层无明显轮迹,且顶面相对稳定,随后组织技术人员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检测压实程度,沉降观测是常用的检测方法。首先在施工路段选取观测点,并将其标记出来,测量未碾压前初始高程,碾压施工结束后,需对测量点的高程进行再次测量,比较两次测量数据之间的高程差,当差值在3mm以内是表明路基沉降处于稳定状态,压实程度满足施工要求。若高程差值过大,应分析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再次进行碾压施工,直至压实程度达到设计标准。为保证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点的具体位置及间距。
2、路基抛石挤淤施工过程中,块石材料对挤淤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块石材料,确保其级配良好,且强度、粒径等各项参数指标满足施工要求,尤其注重控制粒径在30cm以内的块石材料,不得超过总体块石的20%。采用分层抛填的方式,大粒径碎石位于底部,将软土路基中的淤泥完全挤出,通常情况下每层填筑的厚度在50—80mm之间,避免分层填筑厚度过大。在表层需抛投小粒径块石,进行灌缝处理。为提升抛石挤淤施工质量,应构建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及时发现不规范措施行为或潜在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抛石挤淤技术在公路软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施工操作相对简单,效率高,能够有效提升路基强度,在具体应用中必须充分掌握该项技术的施工要点,严格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在深入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施工方案,以此为依据组织施工部署,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红海.抛石挤淤技术在高速公路软基段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16年12期.
关键词: 路基工程;抛石挤淤;施工工艺
一、抛石挤淤技术原理
抛石挤淤是软弱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在路基底从中部向两侧抛投一定数量的碎石,将淤泥挤出路基范围,以提高路基强度。所用碎石宜采用不易风化的大石块儿,尺寸一般不小于0.15m。抛石挤淤法施工简单、迅速、方便。适用于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泥炭呈流动状态,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在特别软的地面上施工由于机械无法进入,或是表面存在大量积水无法排出时;适用于石料丰富,运距较短的情况。
二、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合同段的全长为2.402km,路面宽度为23m,设计为双向二车道,由于该项工程处于沿河漫滩地带,淤泥的放量较大,在坑洞内部存在渗水的现象,对淤泥清运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采用抛石挤淤技术对路基进行处理,并填筑起相应的施工便道。其中在施工范围内存在高边坡路段,长度约为100m,需要清除的淤泥深度在3m左右,综合考虑现场的情况在沿河段设置施工便道,方便运输抛石材料。
三、公路路基工程抛石挤淤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材料准备
在抛石挤淤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达到良好的挤淤效果,应合理的控制抛石的粒径,一般情况下其直径应保持在20—60cm之间,最短边的尺寸控制在30cm以上,其抗壓强度的数值控制在20MPa以上。所选择的的石料应保证不存在腐蚀或者剥落等问题。在片石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还需要采取抽样的方式检验石料的强度和尺寸是否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2)施工现场处理
在正式的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处理,将表层的碎石、植被等清理干净,对于土层以下存在的植物根系,采用挖掘机清除,并将清理出来的杂物运送至指定的地点,避免影响施工作业的开展。如果公路工程路基存在的淤泥和及时现象较为严重,还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围堰施工,一般情况下围堰顶部的宽度应大于3.5m,同时在围堰的内侧开挖集水沟,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最后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测量出淤泥的实际范围,以此为依据确定抛石施工的边界,并勘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将施工范围内的地形平面图绘制出来,为后期施工提供积极的指导。
2、清淤及抛石施工
一般情况下清淤施工与抛石作业同时进行。待石料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不能出现直接倾倒的现象,需要采用挖掘机来抛投石料,一般采用分选抛投的形式。首先将粒径较大的片石分层抛投,应确保片石投放的均匀程度。直至达到设计的深度之后,在石料的缝隙处嵌入粒径较小的石料,进行灌缝处理。为了有效的提高挤淤效果,底层处理的厚度保持在1m,采用进占法的施工方式。如果施工路段的路基坡度较陡,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顺序。
3、碾压施工
抛投石料过程中,应由推土机或者挖掘机进行初步的碾压,要求机械的自重相对较大,这样能够保证碾压的效果,保证石料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待抛投的深度高于淤泥面30—50cm时,可采用震动压路机在施工范围内进行碾压施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碾压的次数,同时需要组织施工人员找平工作面,确保大粒径的石块之间不存在缝隙。在碾压作业施工完成后,需要按照相关标准检测压实程度,综合考虑抛石挤淤施工的特点,一般采用沉降观测法。首先在碾压施工前选定观测点,测量在此阶段的路面高程,待碾压施工结束后再次测量,若数据之间的差值在2cm以内,表明压实程度满足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直至压实程度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4、防裂土木格栅铺设
土木格栅铺设之前,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铺填砂砾垫层,并对其进行碾压施工。将砂砾的粒径控制在40mm范围之内,保证级配良好。随后铺设土工布,土工布之间的搭接部位的宽度应大于0.2m,并铺填厚度为30cm的砂砾底层。确保砂砾层的压实程度达到要求之后方可铺设土工格栅,其屈服伸长率应大于4%。在土木格栅铺设之前,应先确定铺设的具体位置,并作出相应的标记,以此为依据进土木格栅的铺设工作。土木格栅的两侧采用U形卡固定,其中U形卡主要是由钢筋材料制成,保证土木格栅铺设的牢固程度。如果在铺设的过程中存在土木格栅破损或者撕裂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者采取修补措施。
四、公路路基工程抛石挤淤质量控制
1、压实程度是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若压实度未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将会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后期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降低公路工程使用性能,因此,有必要加强压实度检测工作。待碾压施工结束之后,工作面表层无明显轮迹,且顶面相对稳定,随后组织技术人员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检测压实程度,沉降观测是常用的检测方法。首先在施工路段选取观测点,并将其标记出来,测量未碾压前初始高程,碾压施工结束后,需对测量点的高程进行再次测量,比较两次测量数据之间的高程差,当差值在3mm以内是表明路基沉降处于稳定状态,压实程度满足施工要求。若高程差值过大,应分析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再次进行碾压施工,直至压实程度达到设计标准。为保证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点的具体位置及间距。
2、路基抛石挤淤施工过程中,块石材料对挤淤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块石材料,确保其级配良好,且强度、粒径等各项参数指标满足施工要求,尤其注重控制粒径在30cm以内的块石材料,不得超过总体块石的20%。采用分层抛填的方式,大粒径碎石位于底部,将软土路基中的淤泥完全挤出,通常情况下每层填筑的厚度在50—80mm之间,避免分层填筑厚度过大。在表层需抛投小粒径块石,进行灌缝处理。为提升抛石挤淤施工质量,应构建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及时发现不规范措施行为或潜在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抛石挤淤技术在公路软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施工操作相对简单,效率高,能够有效提升路基强度,在具体应用中必须充分掌握该项技术的施工要点,严格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在深入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施工方案,以此为依据组织施工部署,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红海.抛石挤淤技术在高速公路软基段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