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管理是一种在国内外各行各业得到普遍运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很多学者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尝试将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本文将梳理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分析现状和问题。
关键词:项目管理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述评
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尽管目前还没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借鉴项目管理进行专题研究,但对相关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深化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关于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后逐渐发展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直至20世纪90年,项目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体系,逐渐成为了一个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现代管理学领域。
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都有所认识,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观点。中国古代很多学者就提出“以身示教”、 “熏陶化育”、“笃行隆礼”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也衍生出来近代学者“以情化德”、“美育育德”的隐性教育理念。国外,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一种天生的倾向都可以由训练和锻炼而使之在刚毅方面有所长进。”佩斯泰洛奇提出:“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等。
目前,国外的研究侧重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能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载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如应用“视觉文化”的知识,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向学生传递知识,帮助学生塑造价值观(Baker,2008);还有一些学者在他们的研究者应用“体验教育”的理论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Raji,2007)。还有一些论文(Thiedke,2004、Roholt,2002)希望通过寻找不同教育载体中所蕴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探讨如何将这些教育理念和内容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都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探索。
国内很多学者也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大量探索,从他们的专著和论文中可以窥见:龚志宏在他的专著《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详细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白显良在《隐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提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国内学者在他们的论文中,大致作从以下方面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讨论:一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的研究。如田淑青的论文《论当前我国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入手,分析了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二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李铭在其论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学生主体自主的需要。三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的思考。周俊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初探》中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各类载体来实现其隐性育人、幽雅环境育人和文化氛围育人的作用。
三、关于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活动的研究
学生活动管理大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研究内容。例如,田慧生在专著《活动教育引论》、但武刚在论文《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教育论》探讨了活动的内涵,同时探讨了活动教学、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傅进军等在《大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课外教育》一书中研究了了大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资源配置与评价相关问题。
1.高校学生活动项目管理的模型。如张超等在《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高校学生活动的管理, 应以项目化管理理念, 优化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王建武的论文《基于项目管理的学生活动研究》对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项目管理理论的角度尝试建构高校学生活动的理论模型。
2.从结合实际工作提出高校中某些学生活动应该进行项目化管理。如彭程在《论项目管理视角下高校基层团学活动的开展》、徐纯赤在《项目管理在校外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应用》中指出,作为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可以适应高校团学活动的特点,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提高高校团学活动的效果和资源使用效率。
3.将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可行性分析。傅丽华在《以项目管理模式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了、蒋旭在《项目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的新抓手》、姚荣斌在《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论文中提出,把项目管理模式引进到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促进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提高。
4.项目管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管理的作用研究。例如,张波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叶彬强、黄介彬、王毅、胡新宇的《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等论文指出素质教育活动与项目管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项目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素质教育活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层级进行了研究, 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征、意义等等初始阶段, 理论深入不够,联系实际的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李臣之.活动教育引论[M]. 潘洪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张波.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水运.2007(5).
[3] 龚志宏. 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傅进军. 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课外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
[5]张超, 杨军丽, 李洪霞. 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0(4).
[6] 李炎清,李太平. 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 2012(8).
[6]叶彬强,黄介彬, 王毅,胡新宇. 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6(12).
作者简介:
李坤(1984-),男,汉族,山东潍坊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何秋容(1984-),女,汉族,四川绵阳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项目管理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述评
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尽管目前还没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借鉴项目管理进行专题研究,但对相关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深化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关于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后逐渐发展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直至20世纪90年,项目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体系,逐渐成为了一个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现代管理学领域。
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都有所认识,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观点。中国古代很多学者就提出“以身示教”、 “熏陶化育”、“笃行隆礼”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也衍生出来近代学者“以情化德”、“美育育德”的隐性教育理念。国外,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一种天生的倾向都可以由训练和锻炼而使之在刚毅方面有所长进。”佩斯泰洛奇提出:“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等。
目前,国外的研究侧重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能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载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如应用“视觉文化”的知识,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向学生传递知识,帮助学生塑造价值观(Baker,2008);还有一些学者在他们的研究者应用“体验教育”的理论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Raji,2007)。还有一些论文(Thiedke,2004、Roholt,2002)希望通过寻找不同教育载体中所蕴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探讨如何将这些教育理念和内容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都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探索。
国内很多学者也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大量探索,从他们的专著和论文中可以窥见:龚志宏在他的专著《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详细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白显良在《隐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提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国内学者在他们的论文中,大致作从以下方面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讨论:一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的研究。如田淑青的论文《论当前我国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入手,分析了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二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李铭在其论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学生主体自主的需要。三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的思考。周俊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初探》中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各类载体来实现其隐性育人、幽雅环境育人和文化氛围育人的作用。
三、关于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活动的研究
学生活动管理大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研究内容。例如,田慧生在专著《活动教育引论》、但武刚在论文《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教育论》探讨了活动的内涵,同时探讨了活动教学、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傅进军等在《大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课外教育》一书中研究了了大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资源配置与评价相关问题。
1.高校学生活动项目管理的模型。如张超等在《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高校学生活动的管理, 应以项目化管理理念, 优化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王建武的论文《基于项目管理的学生活动研究》对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项目管理理论的角度尝试建构高校学生活动的理论模型。
2.从结合实际工作提出高校中某些学生活动应该进行项目化管理。如彭程在《论项目管理视角下高校基层团学活动的开展》、徐纯赤在《项目管理在校外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应用》中指出,作为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可以适应高校团学活动的特点,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提高高校团学活动的效果和资源使用效率。
3.将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可行性分析。傅丽华在《以项目管理模式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了、蒋旭在《项目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的新抓手》、姚荣斌在《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论文中提出,把项目管理模式引进到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促进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提高。
4.项目管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管理的作用研究。例如,张波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叶彬强、黄介彬、王毅、胡新宇的《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等论文指出素质教育活动与项目管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项目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素质教育活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层级进行了研究, 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征、意义等等初始阶段, 理论深入不够,联系实际的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李臣之.活动教育引论[M]. 潘洪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张波.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水运.2007(5).
[3] 龚志宏. 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傅进军. 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课外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
[5]张超, 杨军丽, 李洪霞. 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0(4).
[6] 李炎清,李太平. 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 2012(8).
[6]叶彬强,黄介彬, 王毅,胡新宇. 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6(12).
作者简介:
李坤(1984-),男,汉族,山东潍坊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何秋容(1984-),女,汉族,四川绵阳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