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单元活动3《轻轻松松去春游》是利用引导层制作动画。结合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这一核心素养,笔者采用情境引领、小试牛刀、拓展延伸、总结归纳、评价交流等方式,利用微课、课件等多种辅助方式进行引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逐步“引领”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掌握引导层动画的操作技能,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知识分享及自主创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同类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真正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 情境“引领”,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堂,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发现问题,激发其创新思维与创造欲望,并恰当运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任务或形成创新性的数字化成果。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经历中,学生才能逐渐获得适应现实与未来数字化生活的思维品质和行为能力。在本节课中,笔者创设的情境是“蝴蝶飞舞”。
首先播放“蝴蝶飞舞”视频,抓住学生童年追逐嬉戏蝴蝶的情境,将学生“引”回童年的情境中。教师提出问题:蝴蝶飞舞是什么动画?与上节课学习的动画又什么区别?学生思考:蝴蝶飞舞不是沿直线飞舞,是没有规律的运动。
教师引领:“蝴蝶飞舞是做曲线或不规则运动。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引导层动画,让动画帮助我们找回童年追逐嬉戏蝴蝶的乐趣!”
● 目标“引领”,构建整体构架
在课堂中,笔者充分利用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巧妙地设置目标,把对实际目标的达成融入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在蝴蝶飞舞的主题活动中,引领学生带着目标进入学习情境,将总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让学生在难度逐步递增的活动中分别实现。对于一些有难度的目标,笔者事先准备了课件和微课以便学生自主学习。这样,随着小目标的完成,学生就能轻松地完成总目标。
● 过程“引领”,突出数字化学习
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数字化作品创作,而不是简单地使用软件,这里重点体现“创”,即在富有个性的作品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见解与构思。
1.在活动中引领
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的教学设计,笔者结合学生生活与实际,围绕童年追逐蝴蝶的情境开展活动(如下表),在设计任务中融入引导层动画的知识点,通过由简单到复杂逐层推进的方式,最终让学生利用引导层动画相关知识解决蝴蝶飞舞的问题,找到利用引导层动画解决曲线运动的根本方法。
2.在问题中引领
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对掌握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理清思路,自我反省。在课堂中对于操作有难度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正确引领他们。一方面,让他们借助课件、微课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引领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查阅相关学习资料,修改完善动画。在独立思考后还不能解决问题时再尝试小组协作解决问题。此外,当问题较为普遍时,可以让已经制作成功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如在牛刀小试关卡,让“小能手”结合作品中的蝴蝶图层和引导层重点讲解一下如何添加引导层和绘制引导线。讲解分析结束后,让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作品。
3.在思考中引领
在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思考,引领学生主动探究相关内容找出答案,促使学生思维更严谨,从而培养独立思考、深度思考、系统思考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类似问题解决中的能力。
在课堂上,笔者提出了一些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①根据引导层动画的概念,你认为引导层动画可以完成哪些动画的制作呢?②要让蝴蝶按照你给的路径运动,应该需要几条引导线?除过铅笔工具以外,还可以用什么工具绘制引导线呢?引导线有什么要求?什么样的曲线都可以是引导线吗?③通过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进行调整,除了可以勾选“调整到路径”,还可以进行哪些设置?④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⑤引导线在最终生成动画时,可以看见吗?
通过引领学生思考这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求答案,促进学生不断地将“最近发展区”转换为“内在发展水平”,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 总结“引领”,思辨归纳内涵
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教师要引领学生思考,总结出制作引导层动画的经验、规律,促成可持续的学习。
1.剖析总结常见错误案例
学生在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列举出几个容易出问题的案例,让学生根据图片分析、查找问题并找到纠错方法,下面是学生错误动画的截图。
错误1:“引导层”应该建立在蝴蝶图层的上方,而不是下方(如图1)。
错误2:引导层设置成功的标志应该是蝴蝶图层向右缩进,出现这种问题,需要重新添加引导层,绘制引导层线路(如图2)。
错误3:引领学生观察蝴蝶图层是一条虚线,再仔细观察,发现蝴蝶图层最后一帧是空心,代表这是空白关键帧,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因为最后一帧没有将蝴蝶拖到舞台中(如图3)。
错误4:引导线不仅不闭合、不间断,而且转折处的线条弯转不宜过急、过多,否则引导层动画无法准确判定对象的运动路线(如图4)。
错误5:蝴蝶元件的中心点没有吸附到引导线上,必须将蝴蝶元件的中心点拖动到引导线上,运动对象才能沿着引导线运动(如图5)。
2.归纳总结
教师纠正错误后,要进一步分析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步骤,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针对错误,引领学生总结出制作引导层动画时需要的常用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合作探究,逐步攻破操作难点,思路彻底展开,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元件中心点要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②元件的中心点是可以调整的,先选中元件,再点击“任意变形工具”,把鼠标移动到元件的中心点上,拖动鼠标就可以调整其位置;③用铅笔工具画引导线时,可以勾选“平滑”此时绘制的线条被自动平滑处理或“墨水”模式此时绘制的线条接近手绘,也有很小的抖动;④引导线不能是封闭的曲线,要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线条必须是连续的、平滑的;⑤引导线在最终生成的动画中是不可见的,若要“显示”出来,可以新建图层,将引导线复制到该图层,这样引导线就可以“显示”出来了。
● 评价“引领”,分享交流成果
除了对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素养的培养,还要让学生养成对完成的作品及时总结、交流评价的习惯。笔者在教学中常常会设置一些能让学生知识得到升华的环节。
1.进阶探究,掌握技能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进阶难度逐渐递增的各个关卡,在进阶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2.作品评价,交流展示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发现其他同学作品的闪光点,如有的同学可以自己绘制蝴蝶、背景,有的同学会多路径绘制引导层等。在交流展示环节,让各小组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本组最喜爱的作品,全班学生共同分享,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3.拓展训练,巩固提升
通过“学一学”“练一练”“考一考”等环节,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巩固并强化所学知识。
4.知识延伸,情感升华
教师把学生再次带进童年的美好回忆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所学知识,确定主题,设计制作引导层动画,达到对知识的升华。
总之,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素养下,更要重视教师引领的作用,让它成为学生素养培养的指南针,将围绕知识转为围绕情境,将关注工具变为关注技术,将模仿训练变为个性化创新,引领学生始终拥有有效的、有意义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 情境“引领”,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堂,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发现问题,激发其创新思维与创造欲望,并恰当运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任务或形成创新性的数字化成果。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经历中,学生才能逐渐获得适应现实与未来数字化生活的思维品质和行为能力。在本节课中,笔者创设的情境是“蝴蝶飞舞”。
首先播放“蝴蝶飞舞”视频,抓住学生童年追逐嬉戏蝴蝶的情境,将学生“引”回童年的情境中。教师提出问题:蝴蝶飞舞是什么动画?与上节课学习的动画又什么区别?学生思考:蝴蝶飞舞不是沿直线飞舞,是没有规律的运动。
教师引领:“蝴蝶飞舞是做曲线或不规则运动。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引导层动画,让动画帮助我们找回童年追逐嬉戏蝴蝶的乐趣!”
● 目标“引领”,构建整体构架
在课堂中,笔者充分利用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巧妙地设置目标,把对实际目标的达成融入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在蝴蝶飞舞的主题活动中,引领学生带着目标进入学习情境,将总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让学生在难度逐步递增的活动中分别实现。对于一些有难度的目标,笔者事先准备了课件和微课以便学生自主学习。这样,随着小目标的完成,学生就能轻松地完成总目标。
● 过程“引领”,突出数字化学习
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数字化作品创作,而不是简单地使用软件,这里重点体现“创”,即在富有个性的作品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见解与构思。
1.在活动中引领
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的教学设计,笔者结合学生生活与实际,围绕童年追逐蝴蝶的情境开展活动(如下表),在设计任务中融入引导层动画的知识点,通过由简单到复杂逐层推进的方式,最终让学生利用引导层动画相关知识解决蝴蝶飞舞的问题,找到利用引导层动画解决曲线运动的根本方法。
2.在问题中引领
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对掌握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理清思路,自我反省。在课堂中对于操作有难度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正确引领他们。一方面,让他们借助课件、微课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引领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查阅相关学习资料,修改完善动画。在独立思考后还不能解决问题时再尝试小组协作解决问题。此外,当问题较为普遍时,可以让已经制作成功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如在牛刀小试关卡,让“小能手”结合作品中的蝴蝶图层和引导层重点讲解一下如何添加引导层和绘制引导线。讲解分析结束后,让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作品。
3.在思考中引领
在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思考,引领学生主动探究相关内容找出答案,促使学生思维更严谨,从而培养独立思考、深度思考、系统思考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类似问题解决中的能力。
在课堂上,笔者提出了一些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①根据引导层动画的概念,你认为引导层动画可以完成哪些动画的制作呢?②要让蝴蝶按照你给的路径运动,应该需要几条引导线?除过铅笔工具以外,还可以用什么工具绘制引导线呢?引导线有什么要求?什么样的曲线都可以是引导线吗?③通过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进行调整,除了可以勾选“调整到路径”,还可以进行哪些设置?④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⑤引导线在最终生成动画时,可以看见吗?
通过引领学生思考这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求答案,促进学生不断地将“最近发展区”转换为“内在发展水平”,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 总结“引领”,思辨归纳内涵
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教师要引领学生思考,总结出制作引导层动画的经验、规律,促成可持续的学习。
1.剖析总结常见错误案例
学生在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列举出几个容易出问题的案例,让学生根据图片分析、查找问题并找到纠错方法,下面是学生错误动画的截图。
错误1:“引导层”应该建立在蝴蝶图层的上方,而不是下方(如图1)。
错误2:引导层设置成功的标志应该是蝴蝶图层向右缩进,出现这种问题,需要重新添加引导层,绘制引导层线路(如图2)。
错误3:引领学生观察蝴蝶图层是一条虚线,再仔细观察,发现蝴蝶图层最后一帧是空心,代表这是空白关键帧,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因为最后一帧没有将蝴蝶拖到舞台中(如图3)。
错误4:引导线不仅不闭合、不间断,而且转折处的线条弯转不宜过急、过多,否则引导层动画无法准确判定对象的运动路线(如图4)。
错误5:蝴蝶元件的中心点没有吸附到引导线上,必须将蝴蝶元件的中心点拖动到引导线上,运动对象才能沿着引导线运动(如图5)。
2.归纳总结
教师纠正错误后,要进一步分析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步骤,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针对错误,引领学生总结出制作引导层动画时需要的常用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合作探究,逐步攻破操作难点,思路彻底展开,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元件中心点要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②元件的中心点是可以调整的,先选中元件,再点击“任意变形工具”,把鼠标移动到元件的中心点上,拖动鼠标就可以调整其位置;③用铅笔工具画引导线时,可以勾选“平滑”此时绘制的线条被自动平滑处理或“墨水”模式此时绘制的线条接近手绘,也有很小的抖动;④引导线不能是封闭的曲线,要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线条必须是连续的、平滑的;⑤引导线在最终生成的动画中是不可见的,若要“显示”出来,可以新建图层,将引导线复制到该图层,这样引导线就可以“显示”出来了。
● 评价“引领”,分享交流成果
除了对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素养的培养,还要让学生养成对完成的作品及时总结、交流评价的习惯。笔者在教学中常常会设置一些能让学生知识得到升华的环节。
1.进阶探究,掌握技能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进阶难度逐渐递增的各个关卡,在进阶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2.作品评价,交流展示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发现其他同学作品的闪光点,如有的同学可以自己绘制蝴蝶、背景,有的同学会多路径绘制引导层等。在交流展示环节,让各小组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本组最喜爱的作品,全班学生共同分享,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3.拓展训练,巩固提升
通过“学一学”“练一练”“考一考”等环节,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巩固并强化所学知识。
4.知识延伸,情感升华
教师把学生再次带进童年的美好回忆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所学知识,确定主题,设计制作引导层动画,达到对知识的升华。
总之,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素养下,更要重视教师引领的作用,让它成为学生素养培养的指南针,将围绕知识转为围绕情境,将关注工具变为关注技术,将模仿训练变为个性化创新,引领学生始终拥有有效的、有意义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