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林语堂上个世纪30年代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闲适作为文学审美范畴,则注重闲雅冲淡之美。本文具体谈谈林语堂提出的“闲适”其独特的审美要求所包括的内容。
关键词:林语堂 闲适观
上个世纪30年代林语堂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这一文学主张显然与晚明的性灵说有关。后发展为虽饱受批判却从来没有湮灭掉的重要散文思潮,闲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态度,要求有自赏自适的精神心境,力主追求人格的独立,心灵的自由,行为的洒脱。闲适作为文学审美范畴,则注重闲雅冲淡之美。具体而言,林语堂提出的“闲适”其独特的审美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坚持文学价值的“纯粹性”。
林语堂提出:“一人有一人之个性, 以此个性无拘无碍自由自在之文学, 便叫性灵。”而“性灵”就是个性,也就是“个人笔调”。在变化纷纭的特定现代,其表层看是散文的审美取向,但却关乎个人的价值取向。五四现代散文理论一开始都众口同声承认个人化写作的精神力量,强调抒发自我的精神。但由于身处社会大变革中,这种倡导式的启蒙往往被组织化、集团化所湮灭,忽略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一部分作家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林语堂、周作人、胡适、梁实秋这些自由派人士就是其中的代表。
闲适追求的是文学本体性,不附庸任何党派,不做姿态,与激进的政治性功利分离,始终使文学(这里指散文)处于政治的旁观状态:冷静、自由、超远地体察人生;忠实地、诚意地、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独见,这样,文学的本性之美才可能得到。
林语堂在《言志篇》中申明“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他声明:“把文学整个黜为政治之附庸, 我是无条件反对的。”邻域堂明确指出文学应该超政治化,“文学不必革命, 亦不必不革命,只求教我认识人生而已。”林语堂高抬文学的“人生”,为的是不让文学沦为经世致用的工具,或者更狭隘范围内的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他一方面秉承作家的主体精神,另一方面面对陈腐的事实,不得不愤慨地言说:“吾人不幸,一承理学道统之遗毒,再中文学即宣传之遗毒,说者必欲剥夺文学之闲情逸致,使文学成为政治之附庸而后称快。”对此,林语堂提出了自我的理想散文家的标准:冷静超远的旁观者——“所表的是自己的意,所说的是自己的话,不复为圣人立言,不代天宣教了。”其实,这种旁观的姿态是思想真自由与傲然的个性姿态,不出卖灵魂也不依傍强势。昭示散文文学的自由:不为政治所困,不为外力牵制的自由。“在大荒中孤游的人”“不说别人的话”……这就是林语堂所追求的现代性——有关人的真正自由。他的文学摆脱工具性的所有论点都从此出发。
其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林语堂提出了“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主张。林语堂自称“言志派”,他在散文《言志篇》中陈述心中有关“闲适”的理想國。林语堂笔下的观察物是再平凡不过的书房、院子、梅花、暖炉。甚至连躺在床上的姿态也不放过,以此延伸到由这些自由闲散之处回归到内在世界时的姿态,表明他是一个超越政治的“在大荒中孤游的人”。
林语堂眼中的小品文正是文学意义上的闲谈:正所谓要抒写自我的“一种心情,一点佳意,一股牢骚,一把幽情……”他认为小品文“即在人生途上小憩谈天,意本闲适,故亦容易谈出人生味道来。”他把“谈天”与小品文联系起来,“人生途上小憩谈天”,在于两者始终能透着一种闲适而无压力的轻松状态。乃至他爱好主编杂志也是因为“集健谈好友几人,半月一次,密室闲谈”。从这方面来说,林语堂可称作现代以降个人化的始祖。
第三,“以文体及思想之解放为第一要着”。
林语堂的散文理论包涵两层含义:一、散文的现代性;二、散文的艺术性(文体的本然性),林语堂的所谓“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感情,亦庄亦谐,深入浅出……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他的表述里洋溢着一种对于纯美艺术的迷恋。当然,他绝不是忽视社会存在的价值。他认为实现这一艺术理想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一个浸染着悠闲的精神的社会中才能存在。”这些言语构成了林语堂的散文现代性理论,在林语堂的眼里,所谓的政治大概只不过是艺术的基石,是为文艺服务的。“闲适”的散文因此也只有“只有在一个浸染着悠闲的精神的社会中才能存在”。这就是只有“谈话的艺术产生,才有好的小品文”。林语堂利用西方的已有话语解释称“有闲并不是罪恶,善用其闲,人类文化可发达”。
从上文也不难看出,某种意义上来说,林语堂的“闲适”美学观受外来影响也很大。例如在新文学构建之初始,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给知识分子们造成了很大影响,其《论随笔essay》中一段坐在暖炉边的安乐椅上和好友谈心、啜苦茗的相关论述深深影响了林语堂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我国萌芽中的散文理论的构建自然形成了深远影响。在西方,也能找到闲适的理论基础。正如罗素所说,服膺于快乐哲学的有闲阶级尽管存在种种缺陷,却“贡献了近乎全部的我们所谓的文明。它培养了艺术,发现了科学;它著书立说,发明了各种哲学和纯化了社会关系。甚至被压迫者的解放也往往由此而发。没有有闲阶级,人类决不会从野蛮状态中解脱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中学)
关键词:林语堂 闲适观
上个世纪30年代林语堂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这一文学主张显然与晚明的性灵说有关。后发展为虽饱受批判却从来没有湮灭掉的重要散文思潮,闲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态度,要求有自赏自适的精神心境,力主追求人格的独立,心灵的自由,行为的洒脱。闲适作为文学审美范畴,则注重闲雅冲淡之美。具体而言,林语堂提出的“闲适”其独特的审美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坚持文学价值的“纯粹性”。
林语堂提出:“一人有一人之个性, 以此个性无拘无碍自由自在之文学, 便叫性灵。”而“性灵”就是个性,也就是“个人笔调”。在变化纷纭的特定现代,其表层看是散文的审美取向,但却关乎个人的价值取向。五四现代散文理论一开始都众口同声承认个人化写作的精神力量,强调抒发自我的精神。但由于身处社会大变革中,这种倡导式的启蒙往往被组织化、集团化所湮灭,忽略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一部分作家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林语堂、周作人、胡适、梁实秋这些自由派人士就是其中的代表。
闲适追求的是文学本体性,不附庸任何党派,不做姿态,与激进的政治性功利分离,始终使文学(这里指散文)处于政治的旁观状态:冷静、自由、超远地体察人生;忠实地、诚意地、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独见,这样,文学的本性之美才可能得到。
林语堂在《言志篇》中申明“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他声明:“把文学整个黜为政治之附庸, 我是无条件反对的。”邻域堂明确指出文学应该超政治化,“文学不必革命, 亦不必不革命,只求教我认识人生而已。”林语堂高抬文学的“人生”,为的是不让文学沦为经世致用的工具,或者更狭隘范围内的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他一方面秉承作家的主体精神,另一方面面对陈腐的事实,不得不愤慨地言说:“吾人不幸,一承理学道统之遗毒,再中文学即宣传之遗毒,说者必欲剥夺文学之闲情逸致,使文学成为政治之附庸而后称快。”对此,林语堂提出了自我的理想散文家的标准:冷静超远的旁观者——“所表的是自己的意,所说的是自己的话,不复为圣人立言,不代天宣教了。”其实,这种旁观的姿态是思想真自由与傲然的个性姿态,不出卖灵魂也不依傍强势。昭示散文文学的自由:不为政治所困,不为外力牵制的自由。“在大荒中孤游的人”“不说别人的话”……这就是林语堂所追求的现代性——有关人的真正自由。他的文学摆脱工具性的所有论点都从此出发。
其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林语堂提出了“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主张。林语堂自称“言志派”,他在散文《言志篇》中陈述心中有关“闲适”的理想國。林语堂笔下的观察物是再平凡不过的书房、院子、梅花、暖炉。甚至连躺在床上的姿态也不放过,以此延伸到由这些自由闲散之处回归到内在世界时的姿态,表明他是一个超越政治的“在大荒中孤游的人”。
林语堂眼中的小品文正是文学意义上的闲谈:正所谓要抒写自我的“一种心情,一点佳意,一股牢骚,一把幽情……”他认为小品文“即在人生途上小憩谈天,意本闲适,故亦容易谈出人生味道来。”他把“谈天”与小品文联系起来,“人生途上小憩谈天”,在于两者始终能透着一种闲适而无压力的轻松状态。乃至他爱好主编杂志也是因为“集健谈好友几人,半月一次,密室闲谈”。从这方面来说,林语堂可称作现代以降个人化的始祖。
第三,“以文体及思想之解放为第一要着”。
林语堂的散文理论包涵两层含义:一、散文的现代性;二、散文的艺术性(文体的本然性),林语堂的所谓“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感情,亦庄亦谐,深入浅出……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他的表述里洋溢着一种对于纯美艺术的迷恋。当然,他绝不是忽视社会存在的价值。他认为实现这一艺术理想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一个浸染着悠闲的精神的社会中才能存在。”这些言语构成了林语堂的散文现代性理论,在林语堂的眼里,所谓的政治大概只不过是艺术的基石,是为文艺服务的。“闲适”的散文因此也只有“只有在一个浸染着悠闲的精神的社会中才能存在”。这就是只有“谈话的艺术产生,才有好的小品文”。林语堂利用西方的已有话语解释称“有闲并不是罪恶,善用其闲,人类文化可发达”。
从上文也不难看出,某种意义上来说,林语堂的“闲适”美学观受外来影响也很大。例如在新文学构建之初始,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给知识分子们造成了很大影响,其《论随笔essay》中一段坐在暖炉边的安乐椅上和好友谈心、啜苦茗的相关论述深深影响了林语堂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我国萌芽中的散文理论的构建自然形成了深远影响。在西方,也能找到闲适的理论基础。正如罗素所说,服膺于快乐哲学的有闲阶级尽管存在种种缺陷,却“贡献了近乎全部的我们所谓的文明。它培养了艺术,发现了科学;它著书立说,发明了各种哲学和纯化了社会关系。甚至被压迫者的解放也往往由此而发。没有有闲阶级,人类决不会从野蛮状态中解脱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