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学生个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与学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语文知识、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素养提高离不开阅读活动;而个性阅读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开展的前提,也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和素养成为的必备能力。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训练提高个性发现和解读能力;在阅读吸纳中进行个性阅读思考,形成个性阅读思维,从而创新展示生成阅读收获。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个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69-1
  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身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辐射作用,可以说,学生不会阅读就没有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正确而有效地分析,更难以获得问题的解决策略。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厚他们的知识,提升他们的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需要学生个性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创新发现能力。这就需要让阅读过程成为学生的个性化的活动。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而让学生个性化得阅读,则需要教会学生常规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感知文本,把握内容和理解情感主旨,更要引导他们联系生活,联系作品创作的背景,依据作者写作的意愿进行自主性、活动性、批判性的阅读和解读。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之作,这篇文章的主题,在以往教学中会得出: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色束缚和损害。但这与学生的认识、理解还是有偏差的。因为我们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也许没有多少改变,甚至还不如在“三味书屋”中可以痛快淋漓的地读书、无拘无束地玩耍、兴味盎然地偷画……因此,我们学生在阅读中可能读出的是别样的自由和快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阅读教学需要根据学生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而不应该是以往的那种按照参考书或老师的理解进行灌输式或者方向单一的阅读教学。
  二、初中生语文个性阅读培养的策略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能阅读、会阅读基础上的,是学生发挥主动性与生活体验的创新阅读;是学生获得文本的语言美、结构美、艺术美及欣赏吸纳之后,联系自身体验与感悟,获得自身发展需要养分的阅读。
  1.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如《社戏》教学中,学生阅读“归航偷豆”情节时,有的学生可能读出小伙伴的淘气顽皮,有同学能读出乡下孩子的诚恳待客及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有些学生能读出这是“我”对美好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当然,有学生肯定会读出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怎么看这里的“偷”,联系生活体验谈,联系作品写作时代,关注作者写作情感,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找理由,谈谈作者在这里写偷豆的情节的用意等等。在学生个性阅读和思考中,我们教师应该宽容、鼓励学生联系文本丰富多彩地解读,让学生运行主动性与独特体验,珍视他们的奇思妙想,张扬他们个性的潜能
  2.加强指导,促成学生个性阅读的生成。
  学生的个性阅读质量受到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心智认知和经验体验等的限制,但是他们阅读方法也是他们个性阅读效果生成的关键。如果学生缺少常规的阅读方法,找不出个性发现、思考的问题点的话,他们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个性阅读。如在《背影》学习中,学生课前要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如“差使”、“狼藉”、“赋闲”、“踌躇”、“蹒跚”、“触目伤怀”等词语的读音和意思,能够大致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和父亲性格形象进行思考分析。这样,他们在课前就可能提出一些质疑,如“文中写了几次背影,几次背影是否相同,如何不同?”“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是怎么描写的,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如此,学生就会有阅读的思考和发现,也能有意识地去分析思考,从而形成个性的阅读所得。当然,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再次带着问题阅读,进行圈点、勾画、批注,开展互助和合作探究等也是必要的。学生个性阅读的生成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如“背影”的感受,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父母、师长背影的感受,可以多媒体展示不同人的背影,可以让学生谈论课文为什么以“背影”为题。而在《背影》多重主题的解读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个性解读,如从朱自清对其父亲的角度,从一个年轻的人多颓唐、衰老父親的角度,从过去少不更事的“我”成长的悔悟和怀念的角度,从当时“我”对黑暗时世的不满和消极的无力反抗角度,以及从生命的坚韧与脆弱的角度进行个性阅读。
  另外,学生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他们自主阅读的开展,在形式多样且广泛的阅读中运用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能够尝试从语言现象,文章结构,思想内容,情感意蕴等方面去思考质疑,努力自主发现和提高。如落实课程标准中必读书目的个性阅读,让学生在一篇、一章或者一本书阅读之后,自己出题,全班同学交流解答,营造个性展示的阅读交流氛围。
  总之,语文阅读需要学生个性化的质疑、思考,让他们联系自身体验的与文本及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提升阅读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洪雷.个性化阅读与感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12).
  [2]罗劲峰.培养问题意识,引领个性化阅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
其他文献
摘要:学风建设作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得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是影响学风建设的关键因素,提出将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引入教学计划并依托“第二课堂”和网络进行生涯教育的建议,阐释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对班级学风建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学风建设;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团体训练;生涯小组;项目化小组  作者简介:程莹(1982-)
自从柳柳的手被刀切破后,妈妈就开始规定不许杨杨柳柳再跟丫中丫串一起玩:“那两个小丫头太野了!你们会跟着她们闯祸的!”尽管杨杨柳柳一再向妈妈解释,可妈妈就是不听,“我只知道你们是跟她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切破了手!”  是的,她们确实跟丫中丫串在一起做过很多妈妈不知道或者不让做的事情——  丫中丫串教她们给黄瓜削皮;丫中丫串教她们做酸奶棒冰;丫中丫串教她们用指甲在蚕豆上面刻三道长短不一的弧线,蚕豆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