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人们对研究生教育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给予极大期望,但是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人们的期望之间却存在鸿沟。本文通过对G校研究生院的调查,来分析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出影响要素及成因,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评估
作者简介:刘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田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3-219-02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与定位概述
关于质量的定义,从不同角度可得出不同答案。而教育质量则是对社会和个人要求的顺应,源于数字精神双层面。通过对文献考察,国外学者从经济学最大化增值的角度认为最卓越的教育应当涵盖学生知识和个人发展,以及教师的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产出这些方面。而我国学者达成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认为研究生质量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成绩和论文;二是就业能力和社会评价。在当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定位由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组成。即社会需求由高层次专家向普通科研者转变;个人受教育需求由满足普通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专业化教育转变。
二、 我国研究生培育水平的测量研究设计
(一)能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维度选择概述
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要将这些因素量化并反映问题,就必须找出与教育质量相关的维度。研究生教育质量其实质是大学产出,但具体到研究生质量的评估还可以细分为很多具体的维度,如表1:
这些维度测量非常微小,甚至是抽象无法量化的。但总的来说,就是涉及研究生教育的硬能力和软能力。本文用三个维度来对G校研究生院进行调查:一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维度;二是研究生教学内容指标维度;三是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估维度。因为这些测量因子能量化,进而使得测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具可实践性。
1.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维度。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维度反映的是评价研究生质量的对象以及研院工作的透明度;研究生教学内容指标主要是测量研究生教育内容的重心是否与师生的愿望相一致;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反映的是学校与研究生之间的互动及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如果上述三个维度均能较好反映研究生对教育的满意度,则可认定该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较好,反之,则结论亦否定。而每个测量维度又由若干问题组成。其中,研究生教育质量由谁来测评问题和参与决策问题都涉及师生参与愿望。
2.研究生教学内容维度测量。研究生教学内容维度测量主要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影响因素入手。这和研究生教育质量都具有较大相关测评性。而“您觉得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下列哪些指标比较重要?”这一问题则主要考察在教育层面学校与学生之间在认知上是否存在差异。
3.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估维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估维度由以下问题组成: (1)“您一般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研究生院工作信息?”(2)“您认为目前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您对G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满意度如何?”。
(二)问卷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以G校研究生院为调查总体,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调研样本。具体做法:先将G校研究生院所属的所有院系的名单列出,按顺序编号,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抽出1个学院,继而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该学院每个专业中抽出10人,最后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将每个专业的研究生按男女的性别划分再随机抽出以作为直接调研对象,总共抽取了100名G校研究生成本次调研样本。
1.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访谈法和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主要调查了G校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情况的获取和认识;并询问其对G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的理解、满意度及建议。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82%。
2.资料整理和分析。全部问卷资料经检查核实,用SPSS 、Excel和手工方式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制成表格形式,并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剖析统计数据反映的问题。
三、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偏差表现与成因分析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作为对我国教育体系里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和教育部门实际工作者一直都努力对此问题探索。随着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不断重视,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已取得了一些可喜成就。在第一个问题“您认为应由哪些人(或组织)去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中,有57.18%的人选择本校研究生。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切身体会才有真正发言权。而在调查以何种途径了解研究生院工作信息的问题中,选择“媒体(如报刊网络等)”的有65.35%,选“亲属朋友”的有31.23%,回答“研院发布的信息”的有12.31%。这说明研院工作需更为公开。从这题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57.18%的人要参与进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中去。同时,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1%的G对政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评价好,这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得到了多数人的肯定。但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源规模扩大,影响生均教育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等学府进行了生源扩招。但这一举措在失去其他相应支撑下造成了教育质量的滑坡。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研究生当本科生作为应用性人才来培养。在导师的数量与质量、研究课题与经费都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学校不得不把有限经费主要用于校舍建设。这样,生均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紧张,更不用谈生均教师和生师互动时数、生均体育、娱乐和卫生设施了。在“研院哪些工作是你不满意的”这一问题中,有60%以上选择者“导师授课水平”、“研究生补贴”、“研究生住宿条件”。这说明生源扩招,除了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外,其他配套软件也应补充。 (二)教育模式缺乏特色,研究生被动学习
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内容较僵化,专业设置随波逐流。有些专业冠以国际美称,但学生们却在专业框框里被动学习。这可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具体内容或实施过程的了解程度反映出来。对这一问题回答“不太了解”的有28%,“一点都不了解”的占20%,共达到48%;(见表2)在研究生培养问题中,47%的人认为“导师指导不够”。这就说明,学生不了解研究生应该培养什么,同时学生们还体会到自己没有导师悉心指导,一直在茫然状态中学习。
(三)政府教育经费支持力仍不够
收费制度随扩招规模相应推行。这确实调动了高校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提高。在扩招进程同时,政府支持力没有伴随规模明显增加。现在学费和生活费普遍见涨,研究生的生活补贴虽有增加但仍不明显。而其他用于研究生培养的经费虽有上调,但与消费水平相比,其实学生的待遇并没有提高。在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导师教学投入不够”(65.35% )、“论文发表费用高”(57.04% )、“研究生经费不足”(49.98%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研究生对导师不重视教学存在较大抱怨。这一领域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导师只列书单,不做进一步阐述和指导。而在“哪些是研究生院工作的重点”以及“哪些评估指标比较重要”这两题的回答中,选择“研究生培养方案”为研院工作重点达到75.03%,选择“研究生就业率”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重要评估指标达68.16%。
(四)教师受僵化的管理方式影响,重科研轻教学
高等学府简单用聘任激励的制度对教师进行管理,这就导致教师们在科研中疲于折腾,但其教学积极性和首创性却压抑。这种管理方式还易导致导师对学生知识传授和生活关怀的忽视。
本研究还发现生源扩招,研究生本科化趋向严重;教育模式僵化;经费投入不足,教育效率不高;导师重科研轻教学。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G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只是在满足研究生接受教育的基本需求,严格来说,这样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并没有体现出高水平。
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应有水平的确立
(一)形成科学选拔研究生,在扩招中形成风险预设
质量标准在不同时期和发展主题下具有动态性。因此,高教质量要优先考虑质量标准中的某一方面 。从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明确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研究生教育在任何时期都应以发展为主题,保持其精英性和高质性。因此,在研究生选拔过程中,需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同时,在顺应社会需求,进行扩招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对自身的容纳度有个预判,甚至是一个风险预设。
(二)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战略性的课程设置
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该是灵活并富有特色的。因此,针对研究生教学内容僵化,专业设置随波逐流的情况,我们应该对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进行因材施教的革新。培养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该是探索调研的过程,是一个科研加创新的过程。这就客观要求研究生教育要设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三)增加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经费
近年录取研究生的数量在增加,政府的支撑力也应加大相应规模的经费投入。虽然这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涉及到物力、财力、人力等多方面高投入,但教育历来就是国家的大事,尤其是研究生这样的精英教育,我们不能只追求表面的“量”而忽视了实实在在的“质”。
(四)对质量进行满意度测试并形成产出问责
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最重要的是能反映研究生的愿望和需要。这就需要得到研究生对所接受教育的满意度反馈。我们可从国家教育相关机构、工作单位及学校这三方面去完善规范化、科学化的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形成有竞争力的我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同时,还应对研究生教育产出不理想的状况进行问责,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改进不足。
G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实际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值得社会的重视与深思。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能建设出我国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颜晓莉,李方伟.对提高研究生培育质量的思考.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沈春萍,董明.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
[3]冯永新.教师情感投入与教育转化.教育教学研究.2010(8).
[4]张应强.高等教育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5]刘向红.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研究.2008(4).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评估
作者简介:刘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田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3-219-02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与定位概述
关于质量的定义,从不同角度可得出不同答案。而教育质量则是对社会和个人要求的顺应,源于数字精神双层面。通过对文献考察,国外学者从经济学最大化增值的角度认为最卓越的教育应当涵盖学生知识和个人发展,以及教师的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产出这些方面。而我国学者达成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认为研究生质量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成绩和论文;二是就业能力和社会评价。在当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定位由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组成。即社会需求由高层次专家向普通科研者转变;个人受教育需求由满足普通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专业化教育转变。
二、 我国研究生培育水平的测量研究设计
(一)能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维度选择概述
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要将这些因素量化并反映问题,就必须找出与教育质量相关的维度。研究生教育质量其实质是大学产出,但具体到研究生质量的评估还可以细分为很多具体的维度,如表1:
这些维度测量非常微小,甚至是抽象无法量化的。但总的来说,就是涉及研究生教育的硬能力和软能力。本文用三个维度来对G校研究生院进行调查:一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维度;二是研究生教学内容指标维度;三是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估维度。因为这些测量因子能量化,进而使得测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具可实践性。
1.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维度。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维度反映的是评价研究生质量的对象以及研院工作的透明度;研究生教学内容指标主要是测量研究生教育内容的重心是否与师生的愿望相一致;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反映的是学校与研究生之间的互动及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如果上述三个维度均能较好反映研究生对教育的满意度,则可认定该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较好,反之,则结论亦否定。而每个测量维度又由若干问题组成。其中,研究生教育质量由谁来测评问题和参与决策问题都涉及师生参与愿望。
2.研究生教学内容维度测量。研究生教学内容维度测量主要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影响因素入手。这和研究生教育质量都具有较大相关测评性。而“您觉得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下列哪些指标比较重要?”这一问题则主要考察在教育层面学校与学生之间在认知上是否存在差异。
3.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估维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估维度由以下问题组成: (1)“您一般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研究生院工作信息?”(2)“您认为目前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您对G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满意度如何?”。
(二)问卷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以G校研究生院为调查总体,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调研样本。具体做法:先将G校研究生院所属的所有院系的名单列出,按顺序编号,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抽出1个学院,继而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该学院每个专业中抽出10人,最后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将每个专业的研究生按男女的性别划分再随机抽出以作为直接调研对象,总共抽取了100名G校研究生成本次调研样本。
1.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访谈法和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主要调查了G校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情况的获取和认识;并询问其对G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的理解、满意度及建议。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82%。
2.资料整理和分析。全部问卷资料经检查核实,用SPSS 、Excel和手工方式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制成表格形式,并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剖析统计数据反映的问题。
三、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偏差表现与成因分析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作为对我国教育体系里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和教育部门实际工作者一直都努力对此问题探索。随着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不断重视,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已取得了一些可喜成就。在第一个问题“您认为应由哪些人(或组织)去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中,有57.18%的人选择本校研究生。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切身体会才有真正发言权。而在调查以何种途径了解研究生院工作信息的问题中,选择“媒体(如报刊网络等)”的有65.35%,选“亲属朋友”的有31.23%,回答“研院发布的信息”的有12.31%。这说明研院工作需更为公开。从这题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57.18%的人要参与进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中去。同时,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1%的G对政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评价好,这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得到了多数人的肯定。但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源规模扩大,影响生均教育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等学府进行了生源扩招。但这一举措在失去其他相应支撑下造成了教育质量的滑坡。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研究生当本科生作为应用性人才来培养。在导师的数量与质量、研究课题与经费都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学校不得不把有限经费主要用于校舍建设。这样,生均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紧张,更不用谈生均教师和生师互动时数、生均体育、娱乐和卫生设施了。在“研院哪些工作是你不满意的”这一问题中,有60%以上选择者“导师授课水平”、“研究生补贴”、“研究生住宿条件”。这说明生源扩招,除了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外,其他配套软件也应补充。 (二)教育模式缺乏特色,研究生被动学习
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内容较僵化,专业设置随波逐流。有些专业冠以国际美称,但学生们却在专业框框里被动学习。这可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具体内容或实施过程的了解程度反映出来。对这一问题回答“不太了解”的有28%,“一点都不了解”的占20%,共达到48%;(见表2)在研究生培养问题中,47%的人认为“导师指导不够”。这就说明,学生不了解研究生应该培养什么,同时学生们还体会到自己没有导师悉心指导,一直在茫然状态中学习。
(三)政府教育经费支持力仍不够
收费制度随扩招规模相应推行。这确实调动了高校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提高。在扩招进程同时,政府支持力没有伴随规模明显增加。现在学费和生活费普遍见涨,研究生的生活补贴虽有增加但仍不明显。而其他用于研究生培养的经费虽有上调,但与消费水平相比,其实学生的待遇并没有提高。在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导师教学投入不够”(65.35% )、“论文发表费用高”(57.04% )、“研究生经费不足”(49.98%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研究生对导师不重视教学存在较大抱怨。这一领域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导师只列书单,不做进一步阐述和指导。而在“哪些是研究生院工作的重点”以及“哪些评估指标比较重要”这两题的回答中,选择“研究生培养方案”为研院工作重点达到75.03%,选择“研究生就业率”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重要评估指标达68.16%。
(四)教师受僵化的管理方式影响,重科研轻教学
高等学府简单用聘任激励的制度对教师进行管理,这就导致教师们在科研中疲于折腾,但其教学积极性和首创性却压抑。这种管理方式还易导致导师对学生知识传授和生活关怀的忽视。
本研究还发现生源扩招,研究生本科化趋向严重;教育模式僵化;经费投入不足,教育效率不高;导师重科研轻教学。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G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只是在满足研究生接受教育的基本需求,严格来说,这样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并没有体现出高水平。
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应有水平的确立
(一)形成科学选拔研究生,在扩招中形成风险预设
质量标准在不同时期和发展主题下具有动态性。因此,高教质量要优先考虑质量标准中的某一方面 。从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明确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研究生教育在任何时期都应以发展为主题,保持其精英性和高质性。因此,在研究生选拔过程中,需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同时,在顺应社会需求,进行扩招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对自身的容纳度有个预判,甚至是一个风险预设。
(二)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战略性的课程设置
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该是灵活并富有特色的。因此,针对研究生教学内容僵化,专业设置随波逐流的情况,我们应该对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进行因材施教的革新。培养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该是探索调研的过程,是一个科研加创新的过程。这就客观要求研究生教育要设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三)增加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经费
近年录取研究生的数量在增加,政府的支撑力也应加大相应规模的经费投入。虽然这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涉及到物力、财力、人力等多方面高投入,但教育历来就是国家的大事,尤其是研究生这样的精英教育,我们不能只追求表面的“量”而忽视了实实在在的“质”。
(四)对质量进行满意度测试并形成产出问责
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最重要的是能反映研究生的愿望和需要。这就需要得到研究生对所接受教育的满意度反馈。我们可从国家教育相关机构、工作单位及学校这三方面去完善规范化、科学化的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形成有竞争力的我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同时,还应对研究生教育产出不理想的状况进行问责,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改进不足。
G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实际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值得社会的重视与深思。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能建设出我国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颜晓莉,李方伟.对提高研究生培育质量的思考.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沈春萍,董明.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
[3]冯永新.教师情感投入与教育转化.教育教学研究.2010(8).
[4]张应强.高等教育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5]刘向红.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