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本着这一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学会质疑、探究、归纳,形成科学的思维。下面就以《穷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例做一个表述。
一、在导入新课时的运用
1.导新课
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板书课题和学生一起去分析,理解课文的题目,引领学生们去理解“穷人”就是穷苦的人。引导学生去理解两层含义:一是财富少;二是生活苦。财富少好理解,大部分同学都能表达出财富少的表现,但是“生活苦”,很多同学没有确切的表象。于是我特别提出这一问题:“同学们认为的‘生活苦’有哪些表现?”大家陷入了思考,没有人回答,我随即让同学把这个问题记录到自己的听课本子上,把这个问题带到课文中去寻找。
2.导作者和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以前曾經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所以,学生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引导学生想一下,他所生活的时代,很容易得出他所写的文章主要是反映什么的。学生们基本能得出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提出疑问:“这篇文章揭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罪恶呢?”我引导学生们把这个问题也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找。
二、理解整篇文章时的应用
1.导入新课后,整体感知课文
这一段时间的阅读是要同学们从整体上去感受这篇文章,主要解决: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对这些穷人有什么样的感觉?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读懂了什么?这些问题。
这属于略读的方法,学生们通过略读,把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表达顺序做一个整体的感知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同学们对整篇文章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能够知道本文主要讲述了桑娜和渔夫的故事,他们都是穷人,他们都很善良。是按照“等待丈夫—抱孩子回家—催促桑娜”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让学生对文章的大致脉络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为后面精读,精讲文章提供基础。
2.精读文章,体会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在整体感知了文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提出疑问,展开讨论形成共识,细微处理解文章。
在这一课中,课文的题目是《穷人》,可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你能感受到主人公的“穷”吗?你是通过哪些细节感受到“穷人”的“穷”?让同学们在课文中用横线画出来,互相交流。很多学生都能从屋内的摆设,孩子的吃穿看出来。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词能看出桑拿家生活艰难。
通过这样的精读,引导学生读完文章后学会质疑,学会去分析作者文字表达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意图,为语文表达提高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接着引导学生去分析“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句话,引导学生们去思考:怎么理解“温暖而舒适”? “温暖而舒适”指的是什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大部分学生指出“温暖”指的是炉火让屋内暖和,“舒适”基本没有学生做出回答。我没有直接去告知同学们答案,而是通过一个小短片给学生们一个情景: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你浑身上下被雨淋的都湿透了,阵阵大风中你瑟瑟发抖……道路泥泞,你几次跌倒又爬起来……跌跌撞撞的前行,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屋,小屋里燃着炉火,四处打扫的干干净净,你的感觉是什么?学生们都能回答“舒服”,那么大家可以理解这里的“舒适”表达的含义了吗?于是学生们能够得出:舒适指的是地面的干干净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了,这些和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较而言,舒适多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桑娜很勤劳很能干。
在学习桑娜抱回孩子这一部分的时候,先让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哪些地方体现出桑娜的善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得出结果,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在此过程中,出示重点语句投影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如:“桑娜走出们去,她出去向海上张望,什么也看不到,她想起了谁?从这里能说明桑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桑娜是一个关心他人,心地善良的人)”再如:桑娜用头巾裹住两个熟睡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表现了桑娜什么样的本性?(乐于助人,善良)接着:桑娜没有征求丈夫的意见,把孩子抱回家后,内心激烈的矛盾有几个不安的地方?这些不安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桑娜内心的善良,由于善良的本性,她没有征得丈夫的意见,就把孩子接回了家,她不知道丈夫会不会同意。这是第一个不安)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生活已经让丈夫够受的了,又加上两个,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这是第二个不安。她觉得愧对丈夫,所以,她会说出“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说明桑娜为拯救哪两个小孩子,宁愿自己挨打,使得自己内心少一些对丈夫的不安,充分展现出桑娜的善良。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们能够从文章中体会桑娜的善良。
学习“渔夫回家后催促桑娜抱回孩子”这一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渔夫的善良是从哪一些句子中看出来的。学生们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渔夫的语言表达,发现渔夫是一个善良的人。如:“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读到这句话,你是想到了什么?学生充分回答后,教师引导总结,“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醒来看到悲惨的一面,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阴影,对孩子未来发展受到影响。可见,渔夫具有美好的心灵。”
最后的对话是点睛之笔“‘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这一句对话读完后,你对桑娜和他的丈夫有了什么样的认识?教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引领总结:安娜和丈夫之间的关爱之情和不谋而合的善良。是一种善良的升华,全文的高潮,善良的人行为是有默契的。
三、小结整篇文章时的应用
在一点文章学习完后,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整篇文章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比如在语言表达方面,文中桑娜探望西蒙时,在门外敲门的动作变化写的细致入微。如“敲了敲门”“一次又一次的敲门”“猛地推开门”。细微的变化表现出桑娜从礼貌到心情急切,直到感到情况不妙,猛地推开门,这些变化的细致描写,准确地突出了桑娜对西蒙的牵挂、同情、关注,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高级品质。
总之,导、读、疑、论、述教学策略的几部分不是简单地分步执行,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所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读、疑、论、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三维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第一小学(256658)
一、在导入新课时的运用
1.导新课
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板书课题和学生一起去分析,理解课文的题目,引领学生们去理解“穷人”就是穷苦的人。引导学生去理解两层含义:一是财富少;二是生活苦。财富少好理解,大部分同学都能表达出财富少的表现,但是“生活苦”,很多同学没有确切的表象。于是我特别提出这一问题:“同学们认为的‘生活苦’有哪些表现?”大家陷入了思考,没有人回答,我随即让同学把这个问题记录到自己的听课本子上,把这个问题带到课文中去寻找。
2.导作者和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以前曾經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所以,学生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引导学生想一下,他所生活的时代,很容易得出他所写的文章主要是反映什么的。学生们基本能得出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提出疑问:“这篇文章揭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罪恶呢?”我引导学生们把这个问题也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找。
二、理解整篇文章时的应用
1.导入新课后,整体感知课文
这一段时间的阅读是要同学们从整体上去感受这篇文章,主要解决: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对这些穷人有什么样的感觉?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读懂了什么?这些问题。
这属于略读的方法,学生们通过略读,把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表达顺序做一个整体的感知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同学们对整篇文章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能够知道本文主要讲述了桑娜和渔夫的故事,他们都是穷人,他们都很善良。是按照“等待丈夫—抱孩子回家—催促桑娜”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让学生对文章的大致脉络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为后面精读,精讲文章提供基础。
2.精读文章,体会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在整体感知了文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提出疑问,展开讨论形成共识,细微处理解文章。
在这一课中,课文的题目是《穷人》,可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你能感受到主人公的“穷”吗?你是通过哪些细节感受到“穷人”的“穷”?让同学们在课文中用横线画出来,互相交流。很多学生都能从屋内的摆设,孩子的吃穿看出来。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词能看出桑拿家生活艰难。
通过这样的精读,引导学生读完文章后学会质疑,学会去分析作者文字表达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意图,为语文表达提高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接着引导学生去分析“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句话,引导学生们去思考:怎么理解“温暖而舒适”? “温暖而舒适”指的是什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大部分学生指出“温暖”指的是炉火让屋内暖和,“舒适”基本没有学生做出回答。我没有直接去告知同学们答案,而是通过一个小短片给学生们一个情景: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你浑身上下被雨淋的都湿透了,阵阵大风中你瑟瑟发抖……道路泥泞,你几次跌倒又爬起来……跌跌撞撞的前行,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屋,小屋里燃着炉火,四处打扫的干干净净,你的感觉是什么?学生们都能回答“舒服”,那么大家可以理解这里的“舒适”表达的含义了吗?于是学生们能够得出:舒适指的是地面的干干净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了,这些和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较而言,舒适多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桑娜很勤劳很能干。
在学习桑娜抱回孩子这一部分的时候,先让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哪些地方体现出桑娜的善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得出结果,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在此过程中,出示重点语句投影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如:“桑娜走出们去,她出去向海上张望,什么也看不到,她想起了谁?从这里能说明桑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桑娜是一个关心他人,心地善良的人)”再如:桑娜用头巾裹住两个熟睡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表现了桑娜什么样的本性?(乐于助人,善良)接着:桑娜没有征求丈夫的意见,把孩子抱回家后,内心激烈的矛盾有几个不安的地方?这些不安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桑娜内心的善良,由于善良的本性,她没有征得丈夫的意见,就把孩子接回了家,她不知道丈夫会不会同意。这是第一个不安)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生活已经让丈夫够受的了,又加上两个,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这是第二个不安。她觉得愧对丈夫,所以,她会说出“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说明桑娜为拯救哪两个小孩子,宁愿自己挨打,使得自己内心少一些对丈夫的不安,充分展现出桑娜的善良。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们能够从文章中体会桑娜的善良。
学习“渔夫回家后催促桑娜抱回孩子”这一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渔夫的善良是从哪一些句子中看出来的。学生们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渔夫的语言表达,发现渔夫是一个善良的人。如:“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读到这句话,你是想到了什么?学生充分回答后,教师引导总结,“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醒来看到悲惨的一面,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阴影,对孩子未来发展受到影响。可见,渔夫具有美好的心灵。”
最后的对话是点睛之笔“‘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这一句对话读完后,你对桑娜和他的丈夫有了什么样的认识?教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引领总结:安娜和丈夫之间的关爱之情和不谋而合的善良。是一种善良的升华,全文的高潮,善良的人行为是有默契的。
三、小结整篇文章时的应用
在一点文章学习完后,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整篇文章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比如在语言表达方面,文中桑娜探望西蒙时,在门外敲门的动作变化写的细致入微。如“敲了敲门”“一次又一次的敲门”“猛地推开门”。细微的变化表现出桑娜从礼貌到心情急切,直到感到情况不妙,猛地推开门,这些变化的细致描写,准确地突出了桑娜对西蒙的牵挂、同情、关注,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高级品质。
总之,导、读、疑、论、述教学策略的几部分不是简单地分步执行,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所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读、疑、论、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三维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第一小学(25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