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借助电视平台提高曲艺的影响力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vea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曲艺作为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曲艺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虽然如今手机使用广泛,但电视节目在我国各年龄层中的普及率仍相当高,文章试从热播电视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挖掘可借鉴因素并应用于曲艺,从而提高曲艺的影响力。
  关键词:曲艺;《乘风破浪的姐姐》;收视率
  曲艺孕育于先秦,萌芽于秦汉时期,成于唐,发展于宋元,曾繁荣于明清某一时段。在近代,它被称为“什样杂耍”,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才有了“曲艺”之名。过去曲艺主要生存于街头市井、集市庙会,难登大雅之堂。在20世纪70、80年代,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收音机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国民百姓的主要娱乐方式。曲艺借助广播平台,得到了很好的繁荣与发展,评书《夜幕下的哈尔滨》《敌营十八年》等优秀的曲艺节目就是通过广播这种形式而风靡全国,被人民大众所熟知。然而,随着电视、电影、网络等娱乐载体的发展和普及,群众可选择的娱乐方式更多了,曲艺逐渐被冷落。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曲艺尝试与电视“联姻”,从最早的《電视书场》《曲苑杂坛》,到后来的《快乐驿站》《我爱满堂彩》,展播曲艺的电视栏目并不少见,但这些栏目只是将曲艺节目直接在电视平台上播出,形式单一,受众又大多是年纪偏大的观众。
  新时代,随着电脑、手机发展,直播、短视频等网络形式异军突起,吸引眼球。但从人口覆盖率来看,截至2018年底,全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5%,与其他媒体相比,电视的影响力仍稳居首位。本文试以今年热播的电视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为切入点,借鉴其节目的成功之处,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电视这个大众喜爱的娱乐平台,来传播曲艺,宣扬曲艺,扩大曲艺的影响力。
  2020年6月,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女团成长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以“女性逆龄奋斗”为主题斩获良好口碑。节目播出后,相关新闻成为网上热议话题,百度搜索结果6410万,其微博主话题阅读量破360亿。与近年来选手普遍年纪较小的偶像选秀节目不同,《乘风破浪的姐姐》打破了年龄的限制,以女性自立自强为主题,邀请30位30岁及30岁以上的女艺人突破年龄、突破自我,进行专业的歌舞训练和考核,她们为观众带来多场打破大众想象的亮眼表演。《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节目所具备的深远影响力,正是如今的曲艺所需要的。
  一、利用电视的普及率,推广更多的曲艺种类
  根据中国曲艺家协会开展的调查显示:迄今为止,我国仍在民间演唱的曲艺样式大体上有500余种,能够经常在艺术评奖办节和舞台上进行展演展示的有70至80种,进入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曲种达127项。但大众较为熟悉的,恐怕只有相声、小品、评书、快板。其实,相声、小品这些曲种真正走出地域被全国大多数人所熟知,当初靠的也是电视这个平台,如《宇宙牌香烟》《虎口脱险》《吃面条》《超生游击队》……它们通过电视,走进了千万观众的心中。
  当前中国的电视普及率相当高,电视已经成为中国人在闲暇时间最重要的文化消费形式,如何有创新、有突破地用好用活电视这一大众传媒,让它为曲艺的推广起到更大的作用,《乘风破浪的姐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在《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中,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选手们通过表演不同风格的曲目来进行比赛,由观众投票来决定晋级。这样的制作思路不但让观众可以在节目中欣赏到不同曲风、不同舞种的美感,还能了解到选手们舞台背后训练的不易。
  我们试想,若以此节目为例,依葫芦画瓢,将“曲艺”替换“姐姐”,制作《乘风破浪的曲艺》,聘请各门类曲艺专家指导训练当红艺人学习不同曲种。不但要展现艺人用该曲种在台前的表演,还要利用电视节目的外景拍摄优势,讲述它的由来、发展与衍变,探访它与当地民族、民俗文化背后的故事。最后利用剪辑与包装的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呈现一档寓教于乐的曲艺文化节目。
  在新时代,曲艺要借助电视平台传播,不再是播放几个节目,建立几个栏目,而是应该全方面地参与到电视节目制作中去。从选题、脚本创作到拍摄、后期制作,都应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法,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欣赏习惯,从而以直观的视听冲击带着观众深入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曲艺,感悟曲艺的迷人魅力。
  二、利用电视的宣传效果,推出更多的曲艺“名角”
  相比于平常人,对观众来说明星具有更高的可看性与吸引力。一方面,《乘风破浪的姐姐》邀请影视明星宁静、万茜,歌手黄龄、郁可唯,自带话题的张雨绮、伊能静等艺人,正是看中了她们能够吸引各个年龄层的关注,扩大节目影响力,保障节目的收视率;另一方面,艺人也可以通过电视节目增加曝光率,如原本不被观众所熟知的孟佳、王霏霏等也通过节目提高了知名度。所以说,电视与艺人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曲艺人同样属于艺人,也可以通过电视提高自己的名气,而此种做法实际上在20世纪就有先例。
  20世纪80年代末的《电视书场》使得在北方评书界圈子里有名的单田芳、田连元家喻户晓,20世纪90年代的《曲苑杂坛》让侯耀文、笑林成为相声名角火遍全国,而21世纪的《今夜有戏》《欢乐喜剧人》更是把已经小有名气的郭德纲、宋小宝等捧到了全国观众面前。“名角”的养成,与曲艺人扎实的基本功、刻苦的排练密不可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酒香也怕巷子深,曲艺人在努力练习基本功的同时,也要学会借助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宣传自己,才有可能成为“名角”。“名角”效应推动了他们所在相声社团——青曲社的壮大,从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众慕名而来,重新走进剧场观看曲艺表演,这就是利用电视平台推出“名角”的用意之所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归剧场的目标,需要“名角”,“名角”需要观众,而最广大的观众群就在电视机前面。
  三、利用电视的收视率,打造更多的曲艺精品
  曲艺要和电视节目相结合,必然要考虑收视率,因为收视率是一个节目能否存活的根本。   近几年,各大卫视综艺节目的冠名费和制作费动辄上亿,收视率排行榜的位置竞争激烈,面对如此白热化的局面,电视节目应该如何制作?《乘风破浪的姐姐》给出的答案是做立意更清晰、角度更深入、边界更宽广的精品女性节目。对女性群体相关社会议题的深入触及,让节目显得不浅薄,存在更多的讨论空间。
  制作方花如此多的心思,制作出文化精品,正是看准了精品可能带来的收视率。收视率的竞争,不但促使综艺节目精品化,还会促使曲艺节目精品化。
  首先,收視率能够促使曲艺人打磨曲艺节目。以各大卫视的综合性晚会为例,为获得最大的收视率,电视台通常会对节目进行数次审查,即使节目通过彩排,也有被取消的可能性。这促使着曲艺人勤下苦工,不断修改精进自己的作品,争取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留在最终的舞台上。
  其次,收视率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曲艺队伍。随着曲艺逐渐在电视上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高学历年轻人的加入。第七届全国电视相声大赛,就呈现出了高学历参赛者井喷的现象,如表演《话三国》的闫家宝、张新分别用韩语、泰语等多种语言表演《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说外语在相声表演中并不少见,但老辈人说的多是“伪外语”,以此来搞笑,而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新练就的却是真本事。再如来自新兴相声团体“大逗相声”的李寅飞,以其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读博士的身份,刷新了相声界的学历纪录,让评委和观众大吃一惊。未来属于年轻人,电视平台能够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曲艺界,为振兴曲艺储备力量。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一方面能够推动曲艺创作的繁荣,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曲艺表演水平的提高。曲艺需要会创作、能表演的高学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只有他们创作出更多精品,才能支撑曲艺更好地延续下去。
  综上所述,电视是现如今提高曲艺影响力的重要媒介。我们利用电视平台来传播曲艺,并不是仅仅把曲艺节目搬到银幕上,狭窄地为曲艺而曲艺,而是要将曲艺元素融入到现在的电视节目中,尽可能地避免生硬地宣传感,让观众在欢乐的节目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观看曲艺的习惯。如今,曲艺日益小众化,从业人员减少、演出市场萎缩、受众断层,尝试利用成熟的大众传媒经验提高曲艺的影响力,能够使曲艺走出一条宽广的发展道路,让曲艺再次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董耀鹏.建立中国特色曲艺学科正当其时[J].曲艺,2015(3):9-14.
  [2]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南平市文化艺术馆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特别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像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等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某种程度上讲,书法与篆刻艺术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且都承载着人类优秀的文化,将篆刻艺术引入学校书法教学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文章介绍篆刻艺术的基本特征,分析篆刻学术理念融入书法教学的意义,并研究书法教学中篆刻学术理念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书法教
期刊
摘 要: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就被人们称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实现其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专业音乐知识,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增强,实现其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教育;综合素养  一、关于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戏曲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瑰宝,其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中国古典舞中融入诸多戏曲艺术中的动作和造型特点,赋予了古典舞独特的动作和韵律之美。那么,戏曲究竟对中国古典舞产生了哪些影响?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戏曲;中国;古典舞  戏曲是在文学、音乐以及舞蹈等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将多个审美意象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展现艺术之美。古典舞与戏曲有着密不可分的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却被逐渐忽视,保护传统音乐、让中国音乐文化走向世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也是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因此,文章从世界音乐格局角度研究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必要性,期望能够帮助中国传统音乐更好地传承下去,更好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传统音乐;世界格局;音乐教育  注:本文系四川民族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甘孜藏区少数民族音乐与高
期刊
作者简介:  黃卫霞,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理论与美术考古。  徐文瑾,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
期刊
摘 要: 研究音乐历史学需要大量地阅读文献,从文献中找到“答案”,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我国近代音乐在一个世纪中曲曲折折地发展,从未停歇。汪毓和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令研究者收获颇丰。文章着眼此书,论述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与阅读意义。  关键词:新音乐;音乐历史;音乐教育;音乐文化  汪毓和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全书共8章28节内容,以及引言和结语。笔者阅读的是2009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达斡尔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其传统音乐舞蹈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当地群众、民间组织以及政府都积极参与到传统音乐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要重视从民间来到民间去,提高传统音乐舞蹈传承的原生性,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传统音乐舞蹈整理工作中。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舞蹈;达斡尔族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教育行业改革、创新的势头也在持续发展。近年来,很多中小学以及高校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如钢琴教学。作为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的演奏也是一项极具创新性,且需要不断学习和练习的艺术。近几年,我国钢琴教育虽然取得一些进步,但仍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包括钢琴教学的模式、内容和方法都有待提升。文章从“为有源头活水来”展开探讨,对陈祖馨的《钢琴教学新思路》进行更深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音乐学专业因深受人们的欢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报考。但是高校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教学传统观念以及专业舞蹈院校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要求,无法凸显出自身的特色以及优势。因此,为了提高高校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便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主
期刊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很大,在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合理融入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从而有效影响教育方案的制定和教育过程的规划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当中的各类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前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