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打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战役”,是对政府经济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截至目前,为应对疫情冲击,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在多个领域打出政策“组合拳”,大到金融税费层面的宏观精准调控,小到“食住用行”方面的细节保障,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优化环境,畅通经济社会循环,为企业复工复产松绑、通堵、纾困。疫情之下的经济治理格局中,真正把握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平衡点,“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至关重要,政府“有形之手”既要有统筹全局的能力,又要有做足做细功夫的本领,既要合理干预、及时“补位”,有效解决市场失灵,又要调控有度、谨防“越位”,适时给市场“交棒”。唯有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业施策,在政策有效引导的同时,顺应市场要求、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确保复工复产的有序、高效、精准推进,恢复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理想经济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的八点要求中,第一点就是“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有序复工复产”,需要区分轻重缓急、把控节奏、依序施策,实现分批分类分时、按条件复工,避免“扎堆”复工、“一窝蜂”复工。“分级分区”是确保“有序复工复产”的基础和前提,要求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研判疫情防控重点难点地区和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疫情高风险地区和中低风险地区、劳务输出地区和劳务输入地区,甚至以区市、县域为单元差异化“作战”,根据地方特点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制定落实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策略。
当前,除湖北省外,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复工率已超过95%,表明各地在巩固好疫情防控有利形势的前提下,正在有效推进复工复产,但在因地制宜地推动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层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人社部于2月下旬上线的“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通过“一站直达”包车业务已组织200多万农民工返程返岗,但相对于全国7500万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群体来说,“点对点”服务尚未惠及的农民工数量依然较多。目前,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复工难”问题较为突出,贫困地区群众外出务工受多种因素限制,农民工散工仍处于无序流动、缓慢流动和未复工状态,亟须加快出台实现农民工快速就业的各项政策举措,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解决农民工复工返岗过程中的交通运输、企业接收、隔离观察、自我防控等一系列问题。
“势”是指经济发展的大势、产业升级的趋势。
一方面,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经济体系在对冲疫情影响过程中已经展现出多方面的韧性。疫情暴发初期,全国近80%制造业企业处于待工状态、防疫物资严重紧缺,国家在疫情应急救援中迅速组织企业复工达产、扩能增产,集中力量打通医疗物资通道,多家汽车、化工、船舶企业以最快速度组建口罩生产线,以最短时间实现了产供销环节的全面协同。制造业这种卓越的跨界转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构筑起中国社会在面对冲击时稳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折射出中国经济雄厚的产业根基、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巨大的转型潜力,也预示着我国将疫情对经济影响降到最低、最终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是不可撼动的“大势”。各级政府应科学研判、因势利导,精准把控全面复工复产的窗口期,对复工复产目标进行动态调整,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另一方面,在应对疫情的同时尽快恢复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产业集群加速转型升级、脱胎换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生产、保供、防疫工作,催生了诸多新产业门类、新服务模式,安全经济、“宅”经济等一些新经济增长点迸发涌现;疫情充分放大了各行各业对数字化需求的紧迫性,协同办公、智能运维、云签约、数字政务等一些跨界型、复合型新业态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疫情引发了社会资源的再配置,生产要素从传统工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在线化新兴产业转移,全球产业链、供需链、物流链、价值链、创新链、生态链都将面临深度聚合与重构。可以看到,在全国范围全面开启的复工复产大潮中,浙江、江苏等一些主动运用科技创新赋能疫情防控和安全复工的省份,能够迅速激发企业活力,跨越危、机转化的临界点,已经在复工复产中走到了前列。各地政府应积极借鉴此类有益成果,以变应变、借力发力、顺势而为,引导企业创新思路、调整规划、修炼内功,通过实施技术改造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将疫情危机转变为拓展地区经济发展韧性的重要契机。
复工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不同行业发展各有其规律性,政府应因业、因企统筹施策,为复工复产提供精准服务。春季农业生产受季节影响大,必须不失时机抓好春耕备耕、开辟农资保供“绿色通道”、做好农户帮扶等工作,确保“不误农时”;制造业产业体系完备、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组织生产调配的能力较强,要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强大的供应链生态能力,帮助制造企业完成设备、原材料等资源调配以及核心产线的快速启动和扩产,维护和保持产业链正常秩序;餐饮、住宿、娱乐、会展、文化旅游等服务类行业多数处于暂缓复工复产阶段,应理性认识到,短期的疫情冲击是延缓而非压缩了消费性支出,服务领域消费升级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前期受压抑的消费需求将集中释放。为此,行业主管部门要联合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分阶段启动专项调研,瞄准各行业复工复产的主要困难和瓶颈,做好做实做细帮扶政策,同时就疫情影响行业发展的路径开展研究,建立基于不同行业特征的疫情吸收和缓冲机制。
央企、国企、大型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具有擔当和表率作用,基础保障型企业应率先复工复产、承担急难险重关键任务、全力支援防疫一线,产业链上游企业应“能复尽复、能产尽产”,全面带动下游配套产业、稳定供应链。中小微及民营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用链条脆弱、受疫情影响大,是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的薄弱环节,加之其在“稳就业”中的特殊作用,属地政府应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一企一策”精准对接需求,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供需信息服务、员工返岗住宿、用餐保障等现实紧迫问题。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是同步作战的“双线战役”,互为支撑、不可偏废。当前严峻的外围形势为疫情研判增添不小的变数,因地、因势、因业推动复工复产,就是要分区、分时、分类精准施策,通过逆周期调节政策和惠企政策叠加发力,政府与市场相互补位,逆势而上、化危为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
(摘自3月24日《光明日报》。作者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因地制宜”,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习近平总书记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的八点要求中,第一点就是“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有序复工复产”,需要区分轻重缓急、把控节奏、依序施策,实现分批分类分时、按条件复工,避免“扎堆”复工、“一窝蜂”复工。“分级分区”是确保“有序复工复产”的基础和前提,要求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研判疫情防控重点难点地区和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疫情高风险地区和中低风险地区、劳务输出地区和劳务输入地区,甚至以区市、县域为单元差异化“作战”,根据地方特点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制定落实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策略。
当前,除湖北省外,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复工率已超过95%,表明各地在巩固好疫情防控有利形势的前提下,正在有效推进复工复产,但在因地制宜地推动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层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人社部于2月下旬上线的“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通过“一站直达”包车业务已组织200多万农民工返程返岗,但相对于全国7500万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群体来说,“点对点”服务尚未惠及的农民工数量依然较多。目前,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复工难”问题较为突出,贫困地区群众外出务工受多种因素限制,农民工散工仍处于无序流动、缓慢流动和未复工状态,亟须加快出台实现农民工快速就业的各项政策举措,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解决农民工复工返岗过程中的交通运输、企业接收、隔离观察、自我防控等一系列问题。
“因势利导”,高效推动复工复产
“势”是指经济发展的大势、产业升级的趋势。
一方面,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经济体系在对冲疫情影响过程中已经展现出多方面的韧性。疫情暴发初期,全国近80%制造业企业处于待工状态、防疫物资严重紧缺,国家在疫情应急救援中迅速组织企业复工达产、扩能增产,集中力量打通医疗物资通道,多家汽车、化工、船舶企业以最快速度组建口罩生产线,以最短时间实现了产供销环节的全面协同。制造业这种卓越的跨界转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构筑起中国社会在面对冲击时稳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折射出中国经济雄厚的产业根基、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巨大的转型潜力,也预示着我国将疫情对经济影响降到最低、最终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是不可撼动的“大势”。各级政府应科学研判、因势利导,精准把控全面复工复产的窗口期,对复工复产目标进行动态调整,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另一方面,在应对疫情的同时尽快恢复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产业集群加速转型升级、脱胎换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生产、保供、防疫工作,催生了诸多新产业门类、新服务模式,安全经济、“宅”经济等一些新经济增长点迸发涌现;疫情充分放大了各行各业对数字化需求的紧迫性,协同办公、智能运维、云签约、数字政务等一些跨界型、复合型新业态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疫情引发了社会资源的再配置,生产要素从传统工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在线化新兴产业转移,全球产业链、供需链、物流链、价值链、创新链、生态链都将面临深度聚合与重构。可以看到,在全国范围全面开启的复工复产大潮中,浙江、江苏等一些主动运用科技创新赋能疫情防控和安全复工的省份,能够迅速激发企业活力,跨越危、机转化的临界点,已经在复工复产中走到了前列。各地政府应积极借鉴此类有益成果,以变应变、借力发力、顺势而为,引导企业创新思路、调整规划、修炼内功,通过实施技术改造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将疫情危机转变为拓展地区经济发展韧性的重要契机。
“因业施策”,精准推动复工复产
复工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不同行业发展各有其规律性,政府应因业、因企统筹施策,为复工复产提供精准服务。春季农业生产受季节影响大,必须不失时机抓好春耕备耕、开辟农资保供“绿色通道”、做好农户帮扶等工作,确保“不误农时”;制造业产业体系完备、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组织生产调配的能力较强,要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强大的供应链生态能力,帮助制造企业完成设备、原材料等资源调配以及核心产线的快速启动和扩产,维护和保持产业链正常秩序;餐饮、住宿、娱乐、会展、文化旅游等服务类行业多数处于暂缓复工复产阶段,应理性认识到,短期的疫情冲击是延缓而非压缩了消费性支出,服务领域消费升级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前期受压抑的消费需求将集中释放。为此,行业主管部门要联合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分阶段启动专项调研,瞄准各行业复工复产的主要困难和瓶颈,做好做实做细帮扶政策,同时就疫情影响行业发展的路径开展研究,建立基于不同行业特征的疫情吸收和缓冲机制。
央企、国企、大型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具有擔当和表率作用,基础保障型企业应率先复工复产、承担急难险重关键任务、全力支援防疫一线,产业链上游企业应“能复尽复、能产尽产”,全面带动下游配套产业、稳定供应链。中小微及民营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用链条脆弱、受疫情影响大,是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的薄弱环节,加之其在“稳就业”中的特殊作用,属地政府应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一企一策”精准对接需求,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供需信息服务、员工返岗住宿、用餐保障等现实紧迫问题。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是同步作战的“双线战役”,互为支撑、不可偏废。当前严峻的外围形势为疫情研判增添不小的变数,因地、因势、因业推动复工复产,就是要分区、分时、分类精准施策,通过逆周期调节政策和惠企政策叠加发力,政府与市场相互补位,逆势而上、化危为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
(摘自3月24日《光明日报》。作者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