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曰: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正是这种敬畏,不仅构成了人之存的现实基础,是人之自我超越的前提、动力和机制;而且构成了理想的社会政治生活秩序、伦理道德秩序和心灵秩序或精神秩序建构的前提和基础。孔子的“三畏观”对于现代社会的正能量提升,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孔子;论语;君子三畏;人格修养;以德治国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中,针对当前我国社会道德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作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重大工作部署。孔子作为中华民族伦理学说和道德主张的奠基人,他以治理和拯救“礼崩乐坏”的乱世、实现其“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伦理秩序和道德风貌为己任。《论语.季氏》中: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国人对天地君亲师自古就怀有真诚的敬畏之心,殷周以来我国就有的“敬畏”传统,“敬畏”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精神现象。“三畏”的敬畏伦理是孔子道德治理观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心理基础。
一、畏天命
牟宗三先生认为,“孔子的‘三畏’思想,便是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格,首先必要敬畏天命。换句话说,如果缺乏超越感,对超越者没有衷诚的虔敬与信念,那么一个人不可能成就伟大的人格。”
孔子认为“知天命”是判断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尺度。“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孔子讲,君子有三畏",其第一条就是“畏天命",并把它视为判分君子小人的首要的尺度。其晚年亦自述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天命”并由之而敬畏天命,标志人的内在超越性至善价值原则的挺立,由此乃能达到人格的完成和道德的自由。
二、畏大人
所谓“大人”,何晏《集解》释作:“即圣人,与天地合其德者也”。而按照郑玄、杨伯峻的解释,“这里的‘大人’是指在高位的人”。《论语正义》引“杜注”说,“大人”指的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在位者”;“畏大人”也就是说,“秉礼怀刑,必无干犯其长上者。”《荀子.解蔽》中也提到:“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
孔子提出“畏大人”根据的是周礼,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严格而又明确的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的划分,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礼仪和道德规范。按照周礼的规定,臣对君,要“事君以忠”(《八佾》),“不违君言”(《子路》);子对父,应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学而》),甚至对父亲的过失也要“子为父隐”(《子路》)。总之,周礼要求一切在下者要对在上者绝对服从,不允许“居下流而讪上”(《阳货》),更不允许居下者“犯上”“作乱”。正是根据周礼,才有了“必无干犯其长上者”的“畏大人”之说。
三、畏圣人之言
在中国思想史上,一说到“圣人”,人们立即会联想起孔子,圣人一词在《论语》中究竟的表述是:“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一书中明确提到的圣人并不多,除尧"舜"禹以外,偶尔提及文王和武王。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其实是在感叹这世上已经不存在圣人了,也就是说,在孔子的心目中,圣人是儒家终极的理想人格,其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同时,“圣人之言”与“圣人之德”和“圣人之位”相联系,即“圣人之意”和“天地万物之理”。
四、对于现代人格修养的启示
孔子的“三畏观”对于现代社会的正能量提升,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对国家法律"党的纪律要有所敬畏,始终做到遵纪守法,时刻恪守权力的边界。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西方哲学家康德也说过有两件事物令他始终敬畏,即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敬畏”思想非常重要。这是一种治学态度,更是一个做人的道理。常怀敬畏之心,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养成良好的社会礼仪规范,也有益于防止生态破坏和维护生态平衡。但人能否做得到,也看其是否注重心性修养。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讲:“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诚当然也;小人不务修身诚己,则何畏之有?’”在孔子和儒家看来,人能做到“三畏”也是由其注重心性修养所致。
中国人历来就在: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畏惧之中,自觉地约束着自己的行为规范。“三畏”就是对事物和人的一种尊重,以及一种刻骨铭心的敬畏。“畏天命”就是要做到一切以事实和客观规律为依据,实事求是,不能凭空主观臆断,没有观察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畏大人”就是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尊重他人,向他人学习,并善于学习。“畏圣人之言”就是要求尊重传统,向思想先哲们学习,学习先哲们的智慧。孔子的敬畏伦理思想,既有助于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合理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有助于人类理智的处理当下与过去、未来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心存敬畏,才能甄别什么是可以为什么是不能为,心存敬畏才能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心存敬畏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姚曼波.“克己复礼”论辩--儒学正本清源之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1)
[3]周祥森.天命.仁.正名知言--孔子思想散论[J].学海,2013,(5)
[4]闫建华.论孔子的天命观及其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5]关兴丽.论儒墨异同[J].晋阳学刊,1998,(5)
[6]吴震.中国思想史上的“圣人”概念[J].国学新知21世纪儒学研究,2013,(5)
[7]余衛国.敬畏之心的存有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君子三畏”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11,(6)
[8]云剪愁.敬畏是一种美德[J].冶金企业文化,2014,(5)
[9]温克勤.略论儒家心性修养论[J].道德与文明,2012,(5)
作者简介:
王兆一(1989~),女,江苏连云港人,研究生,法学硕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研究生。
曾虹佳(1990~),女,西华大学人文学院2103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研究生。
关键词:孔子;论语;君子三畏;人格修养;以德治国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中,针对当前我国社会道德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作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重大工作部署。孔子作为中华民族伦理学说和道德主张的奠基人,他以治理和拯救“礼崩乐坏”的乱世、实现其“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伦理秩序和道德风貌为己任。《论语.季氏》中: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国人对天地君亲师自古就怀有真诚的敬畏之心,殷周以来我国就有的“敬畏”传统,“敬畏”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精神现象。“三畏”的敬畏伦理是孔子道德治理观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心理基础。
一、畏天命
牟宗三先生认为,“孔子的‘三畏’思想,便是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格,首先必要敬畏天命。换句话说,如果缺乏超越感,对超越者没有衷诚的虔敬与信念,那么一个人不可能成就伟大的人格。”
孔子认为“知天命”是判断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尺度。“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孔子讲,君子有三畏",其第一条就是“畏天命",并把它视为判分君子小人的首要的尺度。其晚年亦自述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天命”并由之而敬畏天命,标志人的内在超越性至善价值原则的挺立,由此乃能达到人格的完成和道德的自由。
二、畏大人
所谓“大人”,何晏《集解》释作:“即圣人,与天地合其德者也”。而按照郑玄、杨伯峻的解释,“这里的‘大人’是指在高位的人”。《论语正义》引“杜注”说,“大人”指的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在位者”;“畏大人”也就是说,“秉礼怀刑,必无干犯其长上者。”《荀子.解蔽》中也提到:“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
孔子提出“畏大人”根据的是周礼,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严格而又明确的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的划分,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礼仪和道德规范。按照周礼的规定,臣对君,要“事君以忠”(《八佾》),“不违君言”(《子路》);子对父,应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学而》),甚至对父亲的过失也要“子为父隐”(《子路》)。总之,周礼要求一切在下者要对在上者绝对服从,不允许“居下流而讪上”(《阳货》),更不允许居下者“犯上”“作乱”。正是根据周礼,才有了“必无干犯其长上者”的“畏大人”之说。
三、畏圣人之言
在中国思想史上,一说到“圣人”,人们立即会联想起孔子,圣人一词在《论语》中究竟的表述是:“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一书中明确提到的圣人并不多,除尧"舜"禹以外,偶尔提及文王和武王。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其实是在感叹这世上已经不存在圣人了,也就是说,在孔子的心目中,圣人是儒家终极的理想人格,其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同时,“圣人之言”与“圣人之德”和“圣人之位”相联系,即“圣人之意”和“天地万物之理”。
四、对于现代人格修养的启示
孔子的“三畏观”对于现代社会的正能量提升,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对国家法律"党的纪律要有所敬畏,始终做到遵纪守法,时刻恪守权力的边界。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西方哲学家康德也说过有两件事物令他始终敬畏,即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敬畏”思想非常重要。这是一种治学态度,更是一个做人的道理。常怀敬畏之心,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养成良好的社会礼仪规范,也有益于防止生态破坏和维护生态平衡。但人能否做得到,也看其是否注重心性修养。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讲:“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诚当然也;小人不务修身诚己,则何畏之有?’”在孔子和儒家看来,人能做到“三畏”也是由其注重心性修养所致。
中国人历来就在: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畏惧之中,自觉地约束着自己的行为规范。“三畏”就是对事物和人的一种尊重,以及一种刻骨铭心的敬畏。“畏天命”就是要做到一切以事实和客观规律为依据,实事求是,不能凭空主观臆断,没有观察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畏大人”就是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尊重他人,向他人学习,并善于学习。“畏圣人之言”就是要求尊重传统,向思想先哲们学习,学习先哲们的智慧。孔子的敬畏伦理思想,既有助于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合理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有助于人类理智的处理当下与过去、未来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心存敬畏,才能甄别什么是可以为什么是不能为,心存敬畏才能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心存敬畏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姚曼波.“克己复礼”论辩--儒学正本清源之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1)
[3]周祥森.天命.仁.正名知言--孔子思想散论[J].学海,2013,(5)
[4]闫建华.论孔子的天命观及其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5]关兴丽.论儒墨异同[J].晋阳学刊,1998,(5)
[6]吴震.中国思想史上的“圣人”概念[J].国学新知21世纪儒学研究,2013,(5)
[7]余衛国.敬畏之心的存有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君子三畏”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11,(6)
[8]云剪愁.敬畏是一种美德[J].冶金企业文化,2014,(5)
[9]温克勤.略论儒家心性修养论[J].道德与文明,2012,(5)
作者简介:
王兆一(1989~),女,江苏连云港人,研究生,法学硕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研究生。
曾虹佳(1990~),女,西华大学人文学院2103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