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固定方法在小儿肌内注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标准纳入肌肉注射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俯卧位方法进行常规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右手小魚际按压穿刺侧髂前上棘以固定患儿臀部进行注射治疗,并对两组注射过程中固定效果、意外情况、进针深度进行分级评分比较观察。结果 通过注射过程固定效果、意外情况、进针深度等多项评价指标得到的综合平均分效果的表达,试验组所获平均分数值小于对照组,肌肉注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改良式固定方法为小儿进行肌肉注射可减少对患儿臀部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的损伤,并能有效的预防肌肉注射操作意外发生。
【关键词】小儿肌肉注射 ;改良固定式;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肌肉注射作为小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注射方法,注射前小儿往往具有明显的恐惧心理,不能很好配合,注射过程中常因哭闹、挣扎,而使注射发生困难,出现划破皮肤、拔针后针眼渗夜、渗血,甚至造成断针或损伤神经的情况。同时也易导致医患关系矛盾甚至出现医疗纠纷。如何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笔者从长期的护理实践工作中观察到,应用一定固定技巧能使小儿在注射过程中以提高操作者穿刺效果,减轻小儿疼痛引起的恐惧心理。现将应用效果观察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进行肌肉注射的6个月~5岁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项目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教处(项目编号:Z2012666)。
龄2.03±1.15岁;对照组30例, 男19例,女11例,年龄2.22±1.50岁。均采用浙江羚羊医疗器械2mL注射器,注射前患儿皮肤均无红肿、硬结、瘢痕等异常情况。两组在性别、年龄、局部皮肤情况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设计改良式固定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俯卧位,俯卧于家属双腿间及一侧上臂,家属双腿夹住患儿双腿,并用上双上肢固定好患儿腰部及双上肢,进行常规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固定方法基础上,操作者在进行药物注射前左手食指、拇指按捏患儿局部皮肤[1],待患儿肌肉放松时,食指、拇指立即错开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小鱼际按压患儿注射侧髂前上棘以固定患儿臀部进行注射治疗。
1.2.2 操作人员培训 操作组成员先经示范培训,进行临床实践操作,经考核合格,方可为进入选择治疗对象的患儿进行注射,注射者均为护师职称以上护士。
1.3 观察评价指标
注射过程从固定效果、意外情况、进针深度进行分级评分比较观察。①根据固定效果分级:Ⅰ患儿臀部不能挣扎、扭动,不影响操作者进针(1分);Ⅱ患儿臀部稍微挣扎、扭动,对操作者进针有一定的影响(2分);Ⅲ患儿臀部挣扎、扭动,影响操作者进针(3分)。②根据意外情况分级:Ⅰ无意外损伤(1分);Ⅱ表皮刮伤(2分);Ⅲ 淤血(3分)。③根据进针深度分级:Ⅰ针头刺入1/2(3分);Ⅱ针头刺入2/3(2分);Ⅲ 针头刺入3/4(1分);Ⅳ 针头刺入1/(4分)。
结合固定效果、意外情况和进针深度得到的综合平均分作为患儿肌肉注射效果的表达,综合平均分数值越小,肌肉注射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患儿给予干预措施后,所得分值低于对照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间所得分值存在明显差异,干预组进针深度效果明显于试验组,详见表2。
2.3 60例患儿在意外情况的评定收集中只有1例对照组患儿发生注射局部皮肤浅表的皮刮伤。
3 讨论
3.1 肌内注射作为小儿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目前虽然常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因注射后易产生疼痛、硬结等已逐步被静脉用药代替。但氨基比林、维丁胶性钙、非那根、卡介苗等,还有促绒毛性素治疗小儿隐睾也是近些年肌内注射常用药物之一,亦是其他用药途径不可替代的方法。我们在为患儿注射治疗时也先后采用侧卧、俯卧、仰卧、坐位等不同的小儿肌肉注射的体位方法进行治疗,但因小儿稳定性差,注射时都未能很好配合,以至影响操作进针部位选择,进针速度深度的把控,造成了对穿刺部位血管神经、纤维组织、表皮的损伤,是小儿注射后硬结、表皮刮伤、断针、血肿等情况发生率较成人高的原因。特别是2岁以下小儿肌注易伤及坐骨神经[2]宜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而能独立行走特别是2岁以后的患儿患儿顺应性差,注射时常常表现出强烈的反抗行为, 哭闹不止, 从而增加了肌肉注射的难度。通过对上述两组患儿采用不同固定方法,得出俯卧位加上髂前上棘固定能更好更有效的固定患儿体位。
3.2 通过对不配合患儿采用改良式体位固定法,即在常规俯卧固定基础上注射者右手持针并以小鱼际固定患儿髂前上棘以使患儿臀部活动受限,患儿臀部能更好固定,不能挣扎、扭动,操作者易于掌握进针深度和速度,达到预防硬结、表皮刮伤、断针、血肿等情况发生的目的,增加注射的安全有效性,提高了患儿安全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
3.3 全力和家属构建共同参与型的关系模式,注射前对家属进行指导,使家属掌握辅助固定配合要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患儿起很好的固定作用。实践中,注射护士都能在注射前向家属指导需要配合辅助固定要点,但因部分家长为能使自己的小孩能得到快速治疗,盲目回应表示已掌握,而指导护士理所当然的认为家长已掌握,导致家长在注射过程中因患儿的哭闹、奋力挣扎而慌张又太心痛孩子未能有效协助辅助固定儿童臀部[3],出现患儿手触摸针头污染注射区或划破患儿手及臀部皮肤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损伤血管神经以及断针的情况。
4 小结
在小儿肌肉注射中通过使用改良式体位固定方法可以更好的固定患儿臀部从而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儿臀部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的损伤,并能有效的预防肌肉注射操作意外发生,提高了患儿安全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避免医患矛盾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树海.肌肉注射山莨菪碱致变态反应1例[J].临床医学,2013,2:F0003
[2] 林丽芳,王海明.肌内注射的注意事项[J].中国当代医药,2011,09(18):171
[3] 胡晓敏,陈淑云.1例肌注引起下肢剧烈疼痛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85-86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固定方法在小儿肌内注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标准纳入肌肉注射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俯卧位方法进行常规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右手小魚际按压穿刺侧髂前上棘以固定患儿臀部进行注射治疗,并对两组注射过程中固定效果、意外情况、进针深度进行分级评分比较观察。结果 通过注射过程固定效果、意外情况、进针深度等多项评价指标得到的综合平均分效果的表达,试验组所获平均分数值小于对照组,肌肉注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改良式固定方法为小儿进行肌肉注射可减少对患儿臀部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的损伤,并能有效的预防肌肉注射操作意外发生。
【关键词】小儿肌肉注射 ;改良固定式;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肌肉注射作为小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注射方法,注射前小儿往往具有明显的恐惧心理,不能很好配合,注射过程中常因哭闹、挣扎,而使注射发生困难,出现划破皮肤、拔针后针眼渗夜、渗血,甚至造成断针或损伤神经的情况。同时也易导致医患关系矛盾甚至出现医疗纠纷。如何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笔者从长期的护理实践工作中观察到,应用一定固定技巧能使小儿在注射过程中以提高操作者穿刺效果,减轻小儿疼痛引起的恐惧心理。现将应用效果观察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进行肌肉注射的6个月~5岁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项目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教处(项目编号:Z2012666)。
龄2.03±1.15岁;对照组30例, 男19例,女11例,年龄2.22±1.50岁。均采用浙江羚羊医疗器械2mL注射器,注射前患儿皮肤均无红肿、硬结、瘢痕等异常情况。两组在性别、年龄、局部皮肤情况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设计改良式固定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俯卧位,俯卧于家属双腿间及一侧上臂,家属双腿夹住患儿双腿,并用上双上肢固定好患儿腰部及双上肢,进行常规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固定方法基础上,操作者在进行药物注射前左手食指、拇指按捏患儿局部皮肤[1],待患儿肌肉放松时,食指、拇指立即错开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小鱼际按压患儿注射侧髂前上棘以固定患儿臀部进行注射治疗。
1.2.2 操作人员培训 操作组成员先经示范培训,进行临床实践操作,经考核合格,方可为进入选择治疗对象的患儿进行注射,注射者均为护师职称以上护士。
1.3 观察评价指标
注射过程从固定效果、意外情况、进针深度进行分级评分比较观察。①根据固定效果分级:Ⅰ患儿臀部不能挣扎、扭动,不影响操作者进针(1分);Ⅱ患儿臀部稍微挣扎、扭动,对操作者进针有一定的影响(2分);Ⅲ患儿臀部挣扎、扭动,影响操作者进针(3分)。②根据意外情况分级:Ⅰ无意外损伤(1分);Ⅱ表皮刮伤(2分);Ⅲ 淤血(3分)。③根据进针深度分级:Ⅰ针头刺入1/2(3分);Ⅱ针头刺入2/3(2分);Ⅲ 针头刺入3/4(1分);Ⅳ 针头刺入1/(4分)。
结合固定效果、意外情况和进针深度得到的综合平均分作为患儿肌肉注射效果的表达,综合平均分数值越小,肌肉注射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患儿给予干预措施后,所得分值低于对照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间所得分值存在明显差异,干预组进针深度效果明显于试验组,详见表2。
2.3 60例患儿在意外情况的评定收集中只有1例对照组患儿发生注射局部皮肤浅表的皮刮伤。
3 讨论
3.1 肌内注射作为小儿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目前虽然常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因注射后易产生疼痛、硬结等已逐步被静脉用药代替。但氨基比林、维丁胶性钙、非那根、卡介苗等,还有促绒毛性素治疗小儿隐睾也是近些年肌内注射常用药物之一,亦是其他用药途径不可替代的方法。我们在为患儿注射治疗时也先后采用侧卧、俯卧、仰卧、坐位等不同的小儿肌肉注射的体位方法进行治疗,但因小儿稳定性差,注射时都未能很好配合,以至影响操作进针部位选择,进针速度深度的把控,造成了对穿刺部位血管神经、纤维组织、表皮的损伤,是小儿注射后硬结、表皮刮伤、断针、血肿等情况发生率较成人高的原因。特别是2岁以下小儿肌注易伤及坐骨神经[2]宜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而能独立行走特别是2岁以后的患儿患儿顺应性差,注射时常常表现出强烈的反抗行为, 哭闹不止, 从而增加了肌肉注射的难度。通过对上述两组患儿采用不同固定方法,得出俯卧位加上髂前上棘固定能更好更有效的固定患儿体位。
3.2 通过对不配合患儿采用改良式体位固定法,即在常规俯卧固定基础上注射者右手持针并以小鱼际固定患儿髂前上棘以使患儿臀部活动受限,患儿臀部能更好固定,不能挣扎、扭动,操作者易于掌握进针深度和速度,达到预防硬结、表皮刮伤、断针、血肿等情况发生的目的,增加注射的安全有效性,提高了患儿安全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
3.3 全力和家属构建共同参与型的关系模式,注射前对家属进行指导,使家属掌握辅助固定配合要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患儿起很好的固定作用。实践中,注射护士都能在注射前向家属指导需要配合辅助固定要点,但因部分家长为能使自己的小孩能得到快速治疗,盲目回应表示已掌握,而指导护士理所当然的认为家长已掌握,导致家长在注射过程中因患儿的哭闹、奋力挣扎而慌张又太心痛孩子未能有效协助辅助固定儿童臀部[3],出现患儿手触摸针头污染注射区或划破患儿手及臀部皮肤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损伤血管神经以及断针的情况。
4 小结
在小儿肌肉注射中通过使用改良式体位固定方法可以更好的固定患儿臀部从而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儿臀部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的损伤,并能有效的预防肌肉注射操作意外发生,提高了患儿安全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避免医患矛盾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树海.肌肉注射山莨菪碱致变态反应1例[J].临床医学,2013,2:F0003
[2] 林丽芳,王海明.肌内注射的注意事项[J].中国当代医药,2011,09(18):171
[3] 胡晓敏,陈淑云.1例肌注引起下肢剧烈疼痛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