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这样将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明确地指出,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中肯的.而其中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本文就谈谈自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和体会.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①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②利用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③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变化规律创设问题情境;④通过例题(习题)创设问题情境;⑤利用数学史创设情境;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②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物体的重量,只需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问题①,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p+q22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
pq≤p+q22,即可得p2+q2≥2pq.
对于问题②,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天平两臂长分别为11,12,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b,由力矩平衡原理,得11G=12a,12G=11b,两式相乘,得G2=ab.由问题①的结论知,ab≤a+b22,即得a+b2≥ab,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
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欲望已经被激发,并且获得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2.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如下几点:①适宜性,即要设计好适宜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②探究性,即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创设“微科研”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③发展性,即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范围更广,更有深度.
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在让学生探寻通项公式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
(1)每个人写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让学生比较写出来的数列是否相同;
(3)让学生想:要使写出的等差数列相同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这样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提出了如下假设:“知道a1和公差d”“知道任意一项ap和公差d”“知道任意两项ap和aq”.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到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如下三种形式:
an=a1+(n-1)d;an=ap+(n-p)d;an=ap+(n-p)d,d=ap-aqp-q.
3.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要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办法来尝试.这个环节所创设的情境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①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须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③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④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⑤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如在“曲线和方程”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对于“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概念的引入,可利用函数图像设计如下问题序列:①下列各图中哪些能作为函数图像?(无解析式)②如何修改,可作为函数的图像?③再添上图下的解析式,并问:图与式相一致吗?请改图形(或改关系式)使两者相吻合.④既然图像与解析式存在着这种对应的关系,怎样反映这种关系呢?至此,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就能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纯粹性”及“完备性”的含义,也就理解了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又如,在《立体几何》(必修本)“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可拟以下阅读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
①三个定理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②定理中的“有且只有”说明了事物的什么性?③定理3的推论1证明分几步?④定理3的推论2及推论3你会证明吗?⑤平面几何中的公理、定理等,在空间图形中是否仍然成立?你能试举一例吗?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①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②利用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③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变化规律创设问题情境;④通过例题(习题)创设问题情境;⑤利用数学史创设情境;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②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物体的重量,只需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问题①,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p+q22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
pq≤p+q22,即可得p2+q2≥2pq.
对于问题②,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天平两臂长分别为11,12,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b,由力矩平衡原理,得11G=12a,12G=11b,两式相乘,得G2=ab.由问题①的结论知,ab≤a+b22,即得a+b2≥ab,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
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欲望已经被激发,并且获得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2.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如下几点:①适宜性,即要设计好适宜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②探究性,即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创设“微科研”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③发展性,即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范围更广,更有深度.
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在让学生探寻通项公式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
(1)每个人写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让学生比较写出来的数列是否相同;
(3)让学生想:要使写出的等差数列相同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这样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提出了如下假设:“知道a1和公差d”“知道任意一项ap和公差d”“知道任意两项ap和aq”.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到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如下三种形式:
an=a1+(n-1)d;an=ap+(n-p)d;an=ap+(n-p)d,d=ap-aqp-q.
3.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要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办法来尝试.这个环节所创设的情境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①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须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③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④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⑤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如在“曲线和方程”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对于“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概念的引入,可利用函数图像设计如下问题序列:①下列各图中哪些能作为函数图像?(无解析式)②如何修改,可作为函数的图像?③再添上图下的解析式,并问:图与式相一致吗?请改图形(或改关系式)使两者相吻合.④既然图像与解析式存在着这种对应的关系,怎样反映这种关系呢?至此,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就能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纯粹性”及“完备性”的含义,也就理解了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又如,在《立体几何》(必修本)“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可拟以下阅读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
①三个定理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②定理中的“有且只有”说明了事物的什么性?③定理3的推论1证明分几步?④定理3的推论2及推论3你会证明吗?⑤平面几何中的公理、定理等,在空间图形中是否仍然成立?你能试举一例吗?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