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讨厌上海,相反她是我唯一值得回忆的地方,因为我的一切回忆都和她有关。
上海自从成为上海以后,无论是否繁华她都散发着一种使人迷恋和麻醉的气息,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如此地迷恋她,也许这就是她的魅力,也是她的悲哀。
华灯初上,霓虹闪烁,流光异彩,歌舞升平,时尚和堕落同在。在这样一个亮丽的夜晚的城市,夜空中多少流星的坠落都显得毫不引人关注,流星都是默默的落下,只有关心她的人才看得到,才为她默然的悲哀。
林立的高楼、拥挤的人潮,城市钢筋水泥的骨骼和流动的红色血液,再裹以故事的皮肉,就衍生了这个充满魅力的东方女神,不知疲倦的日夜运作,没有初始,也不知未来,就这么越来越丰满下去,直到永远。
商场巨幅的霓虹,车河拉长距离的灯影,交错盘旋道路两边的点点街灯,仿佛是谁不小心把大把大把的钻石洒遍了这座丽都,竞相闪烁着无与伦比的繁光华影。这就是我站在相对高处所看到的风景,如果允许的话,有时真想这么永远站下去,看尽故事在这片光影中发生再湮灭;看尽光阴从它面前嗖嗖飞过。
中国人,外国人,黄皮肤,白皮肤,凤眼柳眉,高鼻深目,上海,就象一个浓缩了的全世界,吸收着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且消化良好,肠道健康,没有丝毫病征。这座城市啊,好的好,乱的乱;富的富,贫的贫,攀附在红尘表面华丽的膜也总是要被市井的俗落无数次的捅破,再生,再捅破,没有终点。
印象里因为常去火车站接送同学,所以那里我是较熟悉的。那一带的老城区有许多旧建筑,还在经受风吹雨打。经年的栏杆,灰壁,凌乱不堪的黑瓦,实在与这座城市不相称,但却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它们的风格与衰微的乡下房别无二致,只不过多了一层而已。偶有的几幢现代建筑也在这两日的灰色天空的笼罩下明亮不起来。
几十年的商业文化熏陶成就了上海人行事如风的风格。于是,在地铁站里,你所见的多是行色匆匆的人群。买票,刷卡,进站,上车;而且上车时就如冲锋陷阵。第一次在这里坐地铁,很是担心列车门关得太快而使有些人来不及上车;然而事实证明这一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从上车到所有人坐定或站定只需两秒;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想见,坐着的十有八九是男士,gentility在这里是难以感受到的。地铁站内有各种方向标识牌,各出口通往外界道路的标识等,一切都一目了然。
沿江的巨型广告牌及密布的楼层在灰色的天幕下延伸,稀淡,直至消失在地平线。昏沉的阳光懒散的投下来,周围的一切似笼上一层薄薄的幕,而惟有东方明珠塔圆球上反射下来的紫色光在江面上翩翩起舞。十二时了,西洋楼顶上的巨型钟当当的敲着……
这几年南京路步行街很是热闹。这条疲惫的老街也有着上百年的沧桑,曾有黄包车喧哗地跑过,偶然也有鸣笛的汽车在夜色里射着灯光,有娆娆着穿旗袍的小姐曼然缓行。现在虽然早已经看不出来从前夜夜笙歌的情形,但是温软的空气里依然弥漫着一种暧昧的味道,在静默的街道和飘流过的人群当中若隐若现着一种靡烂和阴暗。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永远就象是一个记号,一个时间的永恒,无法替代,有着颓废的气息和奢华的味道,是上海这个轻浮的城市里唯一的暗色。夜上海,想起和平饭店,还有没有着当年的歌舞升平?是不是已经被太多的人群淹没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海宝贝,上海才会被更多的人所记住,而或是相反的。
提起上海宝贝,就会想起衡山路,那一个个小小的酒吧,奇妙地被夜色掩盖着,被露水滋润着。那里的脸庞是不是真的像卫慧的笔下那样?即使不是也一定会是被写满了风尘与欲望。微弱的昏黄的灯光就这样悄悄地从里面透出来,就像是撒旦的外衣,诱惑着我们,又像是充满了迷人故事。常会想,也许上海宝贝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的吧?静静地用着独特的眼睛打量着这个夜的世界。有多少的故事会在这里面发生,又有多少的情侣会在这里伤心。白天的淮海路,夜间的衡山路,更夜一点的外滩,一直都是这样慢慢地腐蚀着我的心灵,静静地俘获我。于是第一次想好好地,仔仔细细地沉浸在上海里,只要一个人。
我喜欢那荡漾着异国风情的小建筑,喜欢或木质或铁艺却带着人性的桌桌椅椅,喜欢独具匠心的另类装饰,喜欢它们从里到外透露给我的时尚气息,更喜欢的是巨幅玻璃中买醉欢歌的人群,这些玻璃仿佛一个一个电影屏幕,上演着都市变幻的情节。
上海的空气中有一种腐朽的美,许多上海女孩子以七十年前摩登女子的姿态展现精巧细致的风格,旧上海的风韵一点点地浸透在昏黄的路灯下,柔软而又颓废。
上海的大世界,上海的百乐门,上海的城隍老庙,上海的月份牌,上海的滑稽戏,上海的阮玲玉,上海的张爱玲,还有形形色色的在这个城市中存在过或者仍旧存在着的物和人都在染满着角角落落里的街道和窗棱,慢慢地潜行在这个城市的夜色里,总象是在历史里浮浮沉沉。
曾经看过一本书,书名叫《上海的风花雪月》。书中记叙的全部都是关于老上海的点点追忆。关于那纯正英国味的酒馆;关于刚出炉的法式羊角面包;关于最普通、最平常、最具代表性的上海石库门里弄。一切都曾经那么熟悉,也许很多曾经经历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人还能为我们津津有味地说上一通,而在我们的眼中、心中这一切却已经成为传奇故事。
旧式硕大的唱机上的唱针划过旧的百代唱片公司的唱片,把周璇那个年代女性特有的甜得略略让人觉得腻的歌声化在你的心里。挥不去、抹不掉,如同梦魔一般萦绕在你的心里。街道上有轨电车响着"叮--哐--叮--哐--"的铃声,载着一群西装笔挺的绅士和穿着合身旗袍的女士小姐们在十字街头上演花样年华般的故事。小酌一口咖啡,咬一口新鲜出炉的羊角面包,或是就着大盘子吃正宗的俄国罗宋汤或是意大利烩面。这就曾经是上海的生活--细腻、雅致、甚至有点慵懒。说曾经似乎并不尽然,在现在的上海,繁华的都市中的衡山路、外滩、徐家汇天主教堂都还留有那个年代的烙印。在一片高楼大厦中依然可以体会到老上海的风花雪月。在我们学校里,端庄的小楼,肃穆不失一种亲和力。罗马式的立柱和中国化的飞檐,钟楼与青砖,草坪与牌坊,那么自然的交融着--不互相倾轧,不互相诋毁,都是那么自然地包容着。拥有这些是不是我们幸运?或许更是上海这座都市的幸运吧。
在繁华中可以怀旧,在中国风味中可以加上外国的感觉,在今中古,在中内西。正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中国文化可以和西方文明、犹太传统相安无事地各自发展,自然地交织在一起。彼此保留着,彼此吸收着,彼此交映着,彼此衬托着。一个时代中融入多元的文化造就了一个群落的文化特征:固守自己的,兼容并蓄着众家之长。不显得棱角分明、不突兀碍眼。
上海的人是几乎所有的外地朋友都要议上两句的,一是因了上海人特有的性格。许久以来,外地人能将上海人和与他们口音相近的江浙人区分开来的方法就是"上海方言",这并非仅指上海话,更包括上海人讲上海话的方式。在外地的上海人,相互之间只要遇到就会说起上海话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而且说的时候非常大声,哪怕上一句正在说英语,下一句也会叽叽咋咋地说起上海话,生怕别人听不到,不知道他们是上海人。其实很多同乡相遇都会说一说自己的家乡话,只是没有哪个方言能象上海话那样被说得理直气壮、掷地有声。然而毕竟是方言,声音大了难免令人讨厌。上海人的自我、嚣闹和底气十足的自豪感可见一斑。
另是人多。白天坐车穿过一些街道,你能看到上海老城的石库门,里弄。密集交错的电线,伸出的竹竿搭着湿淋淋的衣裳,提着马桶的老婆婆。仿佛老电影的重放,历史的一一闪回。幽静安详,从容慵懒。就连站在路边那个穿着皮大衣,高声打着手机,来回踱步的中年男子,因为身后房屋的缘故,在他身上凭添了一丝如梦如幻的色彩。
街道上四处拥着提着相机和家用摄像机的游人。比起这些闻名的游览地,我则更愿意一个人无所事事地去上海的小巷、里弄散步,或者如学生时代那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下午,坐在双层巴士上,高架起脚,一圈一圈来回看城市的风景。可是,在这份悠然和闲适背后,是需要底气来支撑的。这底气来自于经济上、物质上的坚实。因为这样的生活并不属于只是经过这座城市的旅人。
很多人喜欢把北京和深圳与上海做比较。这一点,上海人戏噱地说,我们比之北京,北京是暗淡无光,空寂陈旧的村庄;比之深圳,深圳是蓬着头发,穿着新潮衣裳画着昂贵妆容的妇人。
上海特别能够让人产生对爱情的向往,然而上海也许又是鲜有的几个最不适合谈情说爱的城市。上海太大了,而你我都太渺小了,谁都左右不了上海,她是孤独的。上海是适合情人体验感情奔放的城市,而激情与理智是矛盾的,上海不适合理智和平淡。
生活在上海的人自卑的时刻常常要多于自信的时间。无论是谁,也无论他表面上是如此的自我炫耀般的自信,还是故作镇静般的沉着,都掩饰不了他们内心的那份自卑和压抑。自卑和压抑到了一定的程度,往往就表现出那种城市人的忧虑和沉默。那份看似镇定自若的成熟魅力,其实来自于极度的空虚和盲目,带有惨淡的味道。
上海没有历史,全部的历史就是上海的今天。你很难去分割上海的过去和现在,因为在上海看上去再久远的东西她还是活着的,她在今天依旧和她的过去一样,是餐馆的还是餐馆,是公寓的还是公寓,是马路的还是马路,是花园的还是花园,一切照旧。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经常叫人淡漠了时间的跨度,迷失在其中便是常有的事情了。
如果你不够坏,上海可以叫你变坏,反过来,如果你不够好,那上海将让你变得更坏。令人不解的是,上海本身是好的,而且好的不能再好。每一个人在适应了上海的生活后,都发觉自己不同程度的改变了,改变是对于自身原先的理想的。然而这种改变对于现实往往是好事情,只是让人费解有点漠然。
如果上海是一个人,那么上海在白天是沉睡的,而在夜晚是苏醒的。
上海自从成为上海以后,无论是否繁华她都散发着一种使人迷恋和麻醉的气息,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如此地迷恋她,也许这就是她的魅力,也是她的悲哀。
华灯初上,霓虹闪烁,流光异彩,歌舞升平,时尚和堕落同在。在这样一个亮丽的夜晚的城市,夜空中多少流星的坠落都显得毫不引人关注,流星都是默默的落下,只有关心她的人才看得到,才为她默然的悲哀。
林立的高楼、拥挤的人潮,城市钢筋水泥的骨骼和流动的红色血液,再裹以故事的皮肉,就衍生了这个充满魅力的东方女神,不知疲倦的日夜运作,没有初始,也不知未来,就这么越来越丰满下去,直到永远。
商场巨幅的霓虹,车河拉长距离的灯影,交错盘旋道路两边的点点街灯,仿佛是谁不小心把大把大把的钻石洒遍了这座丽都,竞相闪烁着无与伦比的繁光华影。这就是我站在相对高处所看到的风景,如果允许的话,有时真想这么永远站下去,看尽故事在这片光影中发生再湮灭;看尽光阴从它面前嗖嗖飞过。
中国人,外国人,黄皮肤,白皮肤,凤眼柳眉,高鼻深目,上海,就象一个浓缩了的全世界,吸收着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且消化良好,肠道健康,没有丝毫病征。这座城市啊,好的好,乱的乱;富的富,贫的贫,攀附在红尘表面华丽的膜也总是要被市井的俗落无数次的捅破,再生,再捅破,没有终点。
印象里因为常去火车站接送同学,所以那里我是较熟悉的。那一带的老城区有许多旧建筑,还在经受风吹雨打。经年的栏杆,灰壁,凌乱不堪的黑瓦,实在与这座城市不相称,但却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它们的风格与衰微的乡下房别无二致,只不过多了一层而已。偶有的几幢现代建筑也在这两日的灰色天空的笼罩下明亮不起来。
几十年的商业文化熏陶成就了上海人行事如风的风格。于是,在地铁站里,你所见的多是行色匆匆的人群。买票,刷卡,进站,上车;而且上车时就如冲锋陷阵。第一次在这里坐地铁,很是担心列车门关得太快而使有些人来不及上车;然而事实证明这一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从上车到所有人坐定或站定只需两秒;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想见,坐着的十有八九是男士,gentility在这里是难以感受到的。地铁站内有各种方向标识牌,各出口通往外界道路的标识等,一切都一目了然。
沿江的巨型广告牌及密布的楼层在灰色的天幕下延伸,稀淡,直至消失在地平线。昏沉的阳光懒散的投下来,周围的一切似笼上一层薄薄的幕,而惟有东方明珠塔圆球上反射下来的紫色光在江面上翩翩起舞。十二时了,西洋楼顶上的巨型钟当当的敲着……
这几年南京路步行街很是热闹。这条疲惫的老街也有着上百年的沧桑,曾有黄包车喧哗地跑过,偶然也有鸣笛的汽车在夜色里射着灯光,有娆娆着穿旗袍的小姐曼然缓行。现在虽然早已经看不出来从前夜夜笙歌的情形,但是温软的空气里依然弥漫着一种暧昧的味道,在静默的街道和飘流过的人群当中若隐若现着一种靡烂和阴暗。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永远就象是一个记号,一个时间的永恒,无法替代,有着颓废的气息和奢华的味道,是上海这个轻浮的城市里唯一的暗色。夜上海,想起和平饭店,还有没有着当年的歌舞升平?是不是已经被太多的人群淹没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海宝贝,上海才会被更多的人所记住,而或是相反的。
提起上海宝贝,就会想起衡山路,那一个个小小的酒吧,奇妙地被夜色掩盖着,被露水滋润着。那里的脸庞是不是真的像卫慧的笔下那样?即使不是也一定会是被写满了风尘与欲望。微弱的昏黄的灯光就这样悄悄地从里面透出来,就像是撒旦的外衣,诱惑着我们,又像是充满了迷人故事。常会想,也许上海宝贝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的吧?静静地用着独特的眼睛打量着这个夜的世界。有多少的故事会在这里面发生,又有多少的情侣会在这里伤心。白天的淮海路,夜间的衡山路,更夜一点的外滩,一直都是这样慢慢地腐蚀着我的心灵,静静地俘获我。于是第一次想好好地,仔仔细细地沉浸在上海里,只要一个人。
我喜欢那荡漾着异国风情的小建筑,喜欢或木质或铁艺却带着人性的桌桌椅椅,喜欢独具匠心的另类装饰,喜欢它们从里到外透露给我的时尚气息,更喜欢的是巨幅玻璃中买醉欢歌的人群,这些玻璃仿佛一个一个电影屏幕,上演着都市变幻的情节。
上海的空气中有一种腐朽的美,许多上海女孩子以七十年前摩登女子的姿态展现精巧细致的风格,旧上海的风韵一点点地浸透在昏黄的路灯下,柔软而又颓废。
上海的大世界,上海的百乐门,上海的城隍老庙,上海的月份牌,上海的滑稽戏,上海的阮玲玉,上海的张爱玲,还有形形色色的在这个城市中存在过或者仍旧存在着的物和人都在染满着角角落落里的街道和窗棱,慢慢地潜行在这个城市的夜色里,总象是在历史里浮浮沉沉。
曾经看过一本书,书名叫《上海的风花雪月》。书中记叙的全部都是关于老上海的点点追忆。关于那纯正英国味的酒馆;关于刚出炉的法式羊角面包;关于最普通、最平常、最具代表性的上海石库门里弄。一切都曾经那么熟悉,也许很多曾经经历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人还能为我们津津有味地说上一通,而在我们的眼中、心中这一切却已经成为传奇故事。
旧式硕大的唱机上的唱针划过旧的百代唱片公司的唱片,把周璇那个年代女性特有的甜得略略让人觉得腻的歌声化在你的心里。挥不去、抹不掉,如同梦魔一般萦绕在你的心里。街道上有轨电车响着"叮--哐--叮--哐--"的铃声,载着一群西装笔挺的绅士和穿着合身旗袍的女士小姐们在十字街头上演花样年华般的故事。小酌一口咖啡,咬一口新鲜出炉的羊角面包,或是就着大盘子吃正宗的俄国罗宋汤或是意大利烩面。这就曾经是上海的生活--细腻、雅致、甚至有点慵懒。说曾经似乎并不尽然,在现在的上海,繁华的都市中的衡山路、外滩、徐家汇天主教堂都还留有那个年代的烙印。在一片高楼大厦中依然可以体会到老上海的风花雪月。在我们学校里,端庄的小楼,肃穆不失一种亲和力。罗马式的立柱和中国化的飞檐,钟楼与青砖,草坪与牌坊,那么自然的交融着--不互相倾轧,不互相诋毁,都是那么自然地包容着。拥有这些是不是我们幸运?或许更是上海这座都市的幸运吧。
在繁华中可以怀旧,在中国风味中可以加上外国的感觉,在今中古,在中内西。正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中国文化可以和西方文明、犹太传统相安无事地各自发展,自然地交织在一起。彼此保留着,彼此吸收着,彼此交映着,彼此衬托着。一个时代中融入多元的文化造就了一个群落的文化特征:固守自己的,兼容并蓄着众家之长。不显得棱角分明、不突兀碍眼。
上海的人是几乎所有的外地朋友都要议上两句的,一是因了上海人特有的性格。许久以来,外地人能将上海人和与他们口音相近的江浙人区分开来的方法就是"上海方言",这并非仅指上海话,更包括上海人讲上海话的方式。在外地的上海人,相互之间只要遇到就会说起上海话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而且说的时候非常大声,哪怕上一句正在说英语,下一句也会叽叽咋咋地说起上海话,生怕别人听不到,不知道他们是上海人。其实很多同乡相遇都会说一说自己的家乡话,只是没有哪个方言能象上海话那样被说得理直气壮、掷地有声。然而毕竟是方言,声音大了难免令人讨厌。上海人的自我、嚣闹和底气十足的自豪感可见一斑。
另是人多。白天坐车穿过一些街道,你能看到上海老城的石库门,里弄。密集交错的电线,伸出的竹竿搭着湿淋淋的衣裳,提着马桶的老婆婆。仿佛老电影的重放,历史的一一闪回。幽静安详,从容慵懒。就连站在路边那个穿着皮大衣,高声打着手机,来回踱步的中年男子,因为身后房屋的缘故,在他身上凭添了一丝如梦如幻的色彩。
街道上四处拥着提着相机和家用摄像机的游人。比起这些闻名的游览地,我则更愿意一个人无所事事地去上海的小巷、里弄散步,或者如学生时代那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下午,坐在双层巴士上,高架起脚,一圈一圈来回看城市的风景。可是,在这份悠然和闲适背后,是需要底气来支撑的。这底气来自于经济上、物质上的坚实。因为这样的生活并不属于只是经过这座城市的旅人。
很多人喜欢把北京和深圳与上海做比较。这一点,上海人戏噱地说,我们比之北京,北京是暗淡无光,空寂陈旧的村庄;比之深圳,深圳是蓬着头发,穿着新潮衣裳画着昂贵妆容的妇人。
上海特别能够让人产生对爱情的向往,然而上海也许又是鲜有的几个最不适合谈情说爱的城市。上海太大了,而你我都太渺小了,谁都左右不了上海,她是孤独的。上海是适合情人体验感情奔放的城市,而激情与理智是矛盾的,上海不适合理智和平淡。
生活在上海的人自卑的时刻常常要多于自信的时间。无论是谁,也无论他表面上是如此的自我炫耀般的自信,还是故作镇静般的沉着,都掩饰不了他们内心的那份自卑和压抑。自卑和压抑到了一定的程度,往往就表现出那种城市人的忧虑和沉默。那份看似镇定自若的成熟魅力,其实来自于极度的空虚和盲目,带有惨淡的味道。
上海没有历史,全部的历史就是上海的今天。你很难去分割上海的过去和现在,因为在上海看上去再久远的东西她还是活着的,她在今天依旧和她的过去一样,是餐馆的还是餐馆,是公寓的还是公寓,是马路的还是马路,是花园的还是花园,一切照旧。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经常叫人淡漠了时间的跨度,迷失在其中便是常有的事情了。
如果你不够坏,上海可以叫你变坏,反过来,如果你不够好,那上海将让你变得更坏。令人不解的是,上海本身是好的,而且好的不能再好。每一个人在适应了上海的生活后,都发觉自己不同程度的改变了,改变是对于自身原先的理想的。然而这种改变对于现实往往是好事情,只是让人费解有点漠然。
如果上海是一个人,那么上海在白天是沉睡的,而在夜晚是苏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