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言内意义对等看电影片名翻译
言内意义对等是符号与符号之间关系的对等传递,它可以体现在语音、词汇、句子和语篇各个层面上。作为电影的标签,电影片名要用最简洁凝练的语言来传达一部电影的信息,同时还要用语言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从而将美感传达给大家。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英语往往通过单词音节的韵律来加强语言的表达力量,而汉语则是通过字与字之间的巧妙组合来提高语言的美感。例如:
电影Fight North and South里南北的英文单词的结尾皆为“th”,用语言的韵律来增加片名的艺术感染力,其汉语译名则采用了对偶形式的《南征北战》,将fight一词译成“征”和“战”两个词,分别和“南”“北”搭配,这样做既带来相同效果的艺术感染力,也符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电影Sand and Blood的两个单词的结尾皆为“d”,中文译名为《碧血黄沙》,通过给“血”和“沙”都加上颜色构成对偶形式,显得生动形象。
汉语作为声调语言,用音调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构成了抑扬顿挫、高昂洪亮的音乐美来表达丰富细腻的情感。而英语则要靠单词与单词之间的重音变化、音调升降来表达情绪。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译成People, Mountain and Dog恰好符合汉语的音韵特点,而电影Out of Africa译成《走出非洲》则是一致在加强“非洲”这个词在片名中的重要地位。
二从指称意义对等看电影片名翻译
指称意义对等主要研究符号和它在真实世界中所指的实体的对等传递。当指称意义和文字意义吻合时,可以用直译法。而英汉两种语言自身的表达习惯差异和电影片名本身对长度的限制性,使得其指称意义上的对等传递变得复杂。
电影片名一般不会很长(英文电影一般不超过4个单词),命名的形式主要集中在四种:人名、地点、主要情节和主题。对于民族文化特征很强的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名命名的电影,在翻译时采用直译。例如:《周恩来》译为Zhou Enlai,《林则徐》译为Lin Zexu,《东京审判》译为Tokyo Trial, Pearl Harbor译为《珍珠港》,Chicago译为《芝加哥》,这样的片名本身就代表带着很强的特征性并且传递了丰富的信息,直译即可。
然而,英汉文化本身的差异使得其在片名命名时便有所不同,在用人名作为片名的电影里,无论是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都能在英文片名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中文片名以大家都不知道的小人物命名的情况寥寥无几。因此,在翻译以不知名的小人物为片名的英文电影片名时,就需要对片名进行一定的信息量的补充。例如电影Forest Gump讲述的是Forest Gump这个普通的智障人士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故事本身诙谐有趣,带有浓重的黑色幽默色彩,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在翻译成汉语时,如果采用直译的话,对于中国观众来讲,其所传达的信息量要打很大的折扣,因此本片被译成《阿甘正传》,以“阿”字来强调其小人物的特征,让人倍感亲切,而正传则使得观众了解到本片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围绕这个叫阿甘的人物的生活展开的,弥补了直译造成的信息缺失。
电影Kramer vs. Kramer是围绕夫妻间的家庭矛盾展开,最后两夫妻为了争夺儿子的抚养权还闹上了法庭。而虽然片名中“vs”一词在法律上表示打官司的意思,但根据电影内容来判断,这里的“vs”却有多重含义,既能表示电影中争夺抚养权的官司,还是夫妻间对垒关系的一种描述,此外,还代表着电影中夫妻、家庭和社会角色的颠倒。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为《克莱默夫妇》,看似没有体现出对垒关系,实际上却包含了“vs”这一词代表的全部内容。
此外,英汉语言的表达习惯差异使得有些在英语世界中家喻户晓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中文时需要对其进行信息的补充,例如电影Titanic,译成中文就是《泰坦尼克号》,通过加上“号”来让中国观众知道这是一艘船的名字,而Spider Man被译为《蜘蛛侠》是因其主人公的行为和中国古代维护正义、惩奸除恶的大侠形象一致,若译为《蜘蛛人》则无法传达正确的电影信息给观众,而电影Green Hornet更是如此,其英文意义是大黄蜂,若直译会让观众有摸不到头脑的感觉,因此本片最终被译为《蜘蛛侠》。反之,如果电影片名已经给出足够的信息量,再补充就有画蛇添足的感觉了。例如电影Sherlock Holmes中文译名为《大侦探福尔摩斯》,作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再加上“大侦探”三个字实在是没有必要,还让片名看起来冗长。
三从语用意义对等看电影片名翻译
语用意义对等主要研究符号使用者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的对等传递。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把语言使用者和语言符号相关联,把原语的和目的语的差异,尤其是社会文化差异充分考虑进去,尽可能地传递原文的意义。作为电影的标签,电影片名折射的是整部电影的内容和主题,由于英汉的文化差异,如果仅仅传达原名的语言信息,可能会给观众(符号接受者)带来困扰,而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往往是以观众的接受、欣赏和评判为标准。因此,电影片名翻译中观众效应应该作为重要的一条翻译标准来看待。在传达语言信息之外,还要传递文化信息,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
西方美学强调简明,因此英文片名往往都短小精炼、简单直白,而汉语强调炼字,力求音意俱美、达意传神。因此,在翻译一些直接、简单的英文片名时,根据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要对其中文译名进行提炼,以突出汉语平衡美的特点。例如:电影My Fair Lady,直译即为《我的淑女》,但国内普遍知道的汉语译名却是《窈窕淑女》,电影Ordinary People直译为《普通人》,但其中文译名却是《凡夫俗子》。类似的翻译还有A Walk in the Cloud译为《云中漫步》,Moonstruck译为《月色撩人》,Enemy at the Gate译为《兵临城下》等等。 电影Lolita的中文译名为《一树梨花压海棠》,“一树梨花压海棠”是对老夫少妻的委婉说法,而电影讲述是中年男子和未成年少女的不伦之恋,这样的翻译不但符合电影的内容和主题,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也易于接受和理解,也符合汉语的审美情趣。而You can’t take it with that译为《浮生若梦》,“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意思是人生不过是一场虚幻,何不抛开周围的俗事,看淡眼前的争逐。这和电影主人公一生追逐名利,到最后失去儿子才幡然悔悟的电影主题不谋而合,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电影《无间道》被译为Infernal Affairs,“无间”指的是佛教里的无间地狱,被打入无间地狱的人只有不断地接受刑罚,没有生命的轮回,没有任何解脱的希望。此片名映射出了主人公饱受煎熬的生存状态。而在西方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无间”的说法,用“infernal”这个词代替,它既有“地狱的”含义,又含有“魔鬼般的”,“地狱似的”意思,与“无间”地狱是最苦的地狱的含义相吻合。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造成文化冲突,在翻译中也要格外注意。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魂断蓝桥》的英文原名为Waterloo Bridge,Waterloo,翻译成中文是滑铁卢,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它表示“从成功到失败的转折点”,如直译的话一定产生误会。最终译者使用中国古典爱情故事“蓝桥会”的蓝桥二字来代表这场凄美悲伤的爱情故事,而这部电影也成了中国观众心中永远的经典。
当今,电影业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电影本身也作为一类商品而存在,吸引观众到电影院买票观看成为了其主要目的。片名作为电影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也要起到宣传电影的作用。片名新颖醒目、能够制造悬念和渲染气氛,的确能给电影增色不少,引起观众的兴趣,带来票房上的增长。电影It Happens One Night译为《一夜风流》,是美国有名的爱情喜剧电影,讲述了一段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The Fugitive译为《亡命天涯》,讲述一位享有盛名的外科医生在被诬陷杀害自己妻子后,从狱中逃出,在不断躲避来自警方追捕的同时,用自己的力量查出真正杀人犯的故事。Speed译为《生死时速》,Shakespeare in love译为《莎翁情史》等等,这些译名既与电影内容相贴切,又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雅俗共赏。成功地将商业和艺术结合在一起。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如果过分强调符号接受者的作用,不但达不到语用意义的对等传递,还会造成误译和烂译。例如美国电影The Bourne Identity的中文译名为《谍影重重》,此译名是取自电影的内容,本来此译名并无不妥,然而,随着电影的成功,其之后又接连拍摄了三部续篇分别为The Bourne Supremacy, The Bourne Ultimatum和The Bourne Legacy,而其译名为《谍影重重2》,《谍影重重3》和《谍影重重4》,这样的译法就把之后三部各自的电影内容完全抹掉,仅仅是为了达到宣传目的。有时,由于明星本身对票房的号召力也让译名与明星划上了等号,例如金凯瑞的“王牌”系列,和施瓦辛格的“魔鬼”系列,把这些明星主演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的电影全部加上一个特定的标签,显得媚俗不堪。
四从符号对等看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
根据莫里斯的符号学观点,翻译的完美境界就是一个符号的三类意义全部能够对等传递。因此,一个好的电影片名翻译也应当遵循此等标准,即保留原名的语言、文化和功能特征。首先要解读片名本身所含的信息,电影片名的翻译一定不能单单看其语言上的意义,译者必须充分了解电影的内容和主题,才能全面解读电影片名所包含的信息;其次,译者要具有相当的跨文化知识,了解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选择正确的译语而不会造成误解;最后,要考虑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选择能够激发观众观影兴趣的译语,但切忌不要过分夸大此标准,否则便会造成误译和烂译。电影片名受其自身特点的限制,想要达到完全的符号对等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根据情况作出取舍,选择最合适的形式,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莫里斯.指号、语言和行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陈宏薇.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3(1).
[3]卢巧丹,卢燕飞.从皮尔斯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对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
[4]马文书.符号学视角下的身势语翻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言内意义对等是符号与符号之间关系的对等传递,它可以体现在语音、词汇、句子和语篇各个层面上。作为电影的标签,电影片名要用最简洁凝练的语言来传达一部电影的信息,同时还要用语言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从而将美感传达给大家。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英语往往通过单词音节的韵律来加强语言的表达力量,而汉语则是通过字与字之间的巧妙组合来提高语言的美感。例如:
电影Fight North and South里南北的英文单词的结尾皆为“th”,用语言的韵律来增加片名的艺术感染力,其汉语译名则采用了对偶形式的《南征北战》,将fight一词译成“征”和“战”两个词,分别和“南”“北”搭配,这样做既带来相同效果的艺术感染力,也符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电影Sand and Blood的两个单词的结尾皆为“d”,中文译名为《碧血黄沙》,通过给“血”和“沙”都加上颜色构成对偶形式,显得生动形象。
汉语作为声调语言,用音调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构成了抑扬顿挫、高昂洪亮的音乐美来表达丰富细腻的情感。而英语则要靠单词与单词之间的重音变化、音调升降来表达情绪。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译成People, Mountain and Dog恰好符合汉语的音韵特点,而电影Out of Africa译成《走出非洲》则是一致在加强“非洲”这个词在片名中的重要地位。
二从指称意义对等看电影片名翻译
指称意义对等主要研究符号和它在真实世界中所指的实体的对等传递。当指称意义和文字意义吻合时,可以用直译法。而英汉两种语言自身的表达习惯差异和电影片名本身对长度的限制性,使得其指称意义上的对等传递变得复杂。
电影片名一般不会很长(英文电影一般不超过4个单词),命名的形式主要集中在四种:人名、地点、主要情节和主题。对于民族文化特征很强的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名命名的电影,在翻译时采用直译。例如:《周恩来》译为Zhou Enlai,《林则徐》译为Lin Zexu,《东京审判》译为Tokyo Trial, Pearl Harbor译为《珍珠港》,Chicago译为《芝加哥》,这样的片名本身就代表带着很强的特征性并且传递了丰富的信息,直译即可。
然而,英汉文化本身的差异使得其在片名命名时便有所不同,在用人名作为片名的电影里,无论是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都能在英文片名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中文片名以大家都不知道的小人物命名的情况寥寥无几。因此,在翻译以不知名的小人物为片名的英文电影片名时,就需要对片名进行一定的信息量的补充。例如电影Forest Gump讲述的是Forest Gump这个普通的智障人士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故事本身诙谐有趣,带有浓重的黑色幽默色彩,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在翻译成汉语时,如果采用直译的话,对于中国观众来讲,其所传达的信息量要打很大的折扣,因此本片被译成《阿甘正传》,以“阿”字来强调其小人物的特征,让人倍感亲切,而正传则使得观众了解到本片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围绕这个叫阿甘的人物的生活展开的,弥补了直译造成的信息缺失。
电影Kramer vs. Kramer是围绕夫妻间的家庭矛盾展开,最后两夫妻为了争夺儿子的抚养权还闹上了法庭。而虽然片名中“vs”一词在法律上表示打官司的意思,但根据电影内容来判断,这里的“vs”却有多重含义,既能表示电影中争夺抚养权的官司,还是夫妻间对垒关系的一种描述,此外,还代表着电影中夫妻、家庭和社会角色的颠倒。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为《克莱默夫妇》,看似没有体现出对垒关系,实际上却包含了“vs”这一词代表的全部内容。
此外,英汉语言的表达习惯差异使得有些在英语世界中家喻户晓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中文时需要对其进行信息的补充,例如电影Titanic,译成中文就是《泰坦尼克号》,通过加上“号”来让中国观众知道这是一艘船的名字,而Spider Man被译为《蜘蛛侠》是因其主人公的行为和中国古代维护正义、惩奸除恶的大侠形象一致,若译为《蜘蛛人》则无法传达正确的电影信息给观众,而电影Green Hornet更是如此,其英文意义是大黄蜂,若直译会让观众有摸不到头脑的感觉,因此本片最终被译为《蜘蛛侠》。反之,如果电影片名已经给出足够的信息量,再补充就有画蛇添足的感觉了。例如电影Sherlock Holmes中文译名为《大侦探福尔摩斯》,作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再加上“大侦探”三个字实在是没有必要,还让片名看起来冗长。
三从语用意义对等看电影片名翻译
语用意义对等主要研究符号使用者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的对等传递。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把语言使用者和语言符号相关联,把原语的和目的语的差异,尤其是社会文化差异充分考虑进去,尽可能地传递原文的意义。作为电影的标签,电影片名折射的是整部电影的内容和主题,由于英汉的文化差异,如果仅仅传达原名的语言信息,可能会给观众(符号接受者)带来困扰,而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往往是以观众的接受、欣赏和评判为标准。因此,电影片名翻译中观众效应应该作为重要的一条翻译标准来看待。在传达语言信息之外,还要传递文化信息,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
西方美学强调简明,因此英文片名往往都短小精炼、简单直白,而汉语强调炼字,力求音意俱美、达意传神。因此,在翻译一些直接、简单的英文片名时,根据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要对其中文译名进行提炼,以突出汉语平衡美的特点。例如:电影My Fair Lady,直译即为《我的淑女》,但国内普遍知道的汉语译名却是《窈窕淑女》,电影Ordinary People直译为《普通人》,但其中文译名却是《凡夫俗子》。类似的翻译还有A Walk in the Cloud译为《云中漫步》,Moonstruck译为《月色撩人》,Enemy at the Gate译为《兵临城下》等等。 电影Lolita的中文译名为《一树梨花压海棠》,“一树梨花压海棠”是对老夫少妻的委婉说法,而电影讲述是中年男子和未成年少女的不伦之恋,这样的翻译不但符合电影的内容和主题,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也易于接受和理解,也符合汉语的审美情趣。而You can’t take it with that译为《浮生若梦》,“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意思是人生不过是一场虚幻,何不抛开周围的俗事,看淡眼前的争逐。这和电影主人公一生追逐名利,到最后失去儿子才幡然悔悟的电影主题不谋而合,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电影《无间道》被译为Infernal Affairs,“无间”指的是佛教里的无间地狱,被打入无间地狱的人只有不断地接受刑罚,没有生命的轮回,没有任何解脱的希望。此片名映射出了主人公饱受煎熬的生存状态。而在西方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无间”的说法,用“infernal”这个词代替,它既有“地狱的”含义,又含有“魔鬼般的”,“地狱似的”意思,与“无间”地狱是最苦的地狱的含义相吻合。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造成文化冲突,在翻译中也要格外注意。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魂断蓝桥》的英文原名为Waterloo Bridge,Waterloo,翻译成中文是滑铁卢,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它表示“从成功到失败的转折点”,如直译的话一定产生误会。最终译者使用中国古典爱情故事“蓝桥会”的蓝桥二字来代表这场凄美悲伤的爱情故事,而这部电影也成了中国观众心中永远的经典。
当今,电影业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电影本身也作为一类商品而存在,吸引观众到电影院买票观看成为了其主要目的。片名作为电影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也要起到宣传电影的作用。片名新颖醒目、能够制造悬念和渲染气氛,的确能给电影增色不少,引起观众的兴趣,带来票房上的增长。电影It Happens One Night译为《一夜风流》,是美国有名的爱情喜剧电影,讲述了一段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The Fugitive译为《亡命天涯》,讲述一位享有盛名的外科医生在被诬陷杀害自己妻子后,从狱中逃出,在不断躲避来自警方追捕的同时,用自己的力量查出真正杀人犯的故事。Speed译为《生死时速》,Shakespeare in love译为《莎翁情史》等等,这些译名既与电影内容相贴切,又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雅俗共赏。成功地将商业和艺术结合在一起。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如果过分强调符号接受者的作用,不但达不到语用意义的对等传递,还会造成误译和烂译。例如美国电影The Bourne Identity的中文译名为《谍影重重》,此译名是取自电影的内容,本来此译名并无不妥,然而,随着电影的成功,其之后又接连拍摄了三部续篇分别为The Bourne Supremacy, The Bourne Ultimatum和The Bourne Legacy,而其译名为《谍影重重2》,《谍影重重3》和《谍影重重4》,这样的译法就把之后三部各自的电影内容完全抹掉,仅仅是为了达到宣传目的。有时,由于明星本身对票房的号召力也让译名与明星划上了等号,例如金凯瑞的“王牌”系列,和施瓦辛格的“魔鬼”系列,把这些明星主演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的电影全部加上一个特定的标签,显得媚俗不堪。
四从符号对等看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
根据莫里斯的符号学观点,翻译的完美境界就是一个符号的三类意义全部能够对等传递。因此,一个好的电影片名翻译也应当遵循此等标准,即保留原名的语言、文化和功能特征。首先要解读片名本身所含的信息,电影片名的翻译一定不能单单看其语言上的意义,译者必须充分了解电影的内容和主题,才能全面解读电影片名所包含的信息;其次,译者要具有相当的跨文化知识,了解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选择正确的译语而不会造成误解;最后,要考虑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选择能够激发观众观影兴趣的译语,但切忌不要过分夸大此标准,否则便会造成误译和烂译。电影片名受其自身特点的限制,想要达到完全的符号对等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根据情况作出取舍,选择最合适的形式,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莫里斯.指号、语言和行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陈宏薇.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3(1).
[3]卢巧丹,卢燕飞.从皮尔斯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对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
[4]马文书.符号学视角下的身势语翻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