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多种多样,通过“美”的形式助推高效课堂是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教师要以身作则讲究美,展现美,从而实现情韵美、艺术美、语音美、语言美。
关键词:历史教学 美学 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日益成为各学科共同的追求,历史课亦不例外。但学生却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历史课单调古板,上起来厌烦。这怎能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才能让历史课生动鲜活,美、韵充溢,让我们的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呢?二十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必须寓“美”于历史教学之中,用美点缀历史、包装历史。因为只有让历史课美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兴趣,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一、要让历史课“美”起来,教师要以身作则讲究美
身在讲台容自庄。教师一定要有良好形象,这是让历史课美起来的重要一环。教师之美,美在内,美在外,它表现为教师的仪态、教态、行为举止、言谈风度、衣着服饰等都要符合美的要求和礼仪规范。在教学中一定注意风度要高雅、态度要亲切、语言要优美、服装要整洁,这些都是无声的教育,会产生强烈的审美效应。但特别要强调的是,女教师的发型与着装,应当美而不媚,靓而有格,洋而有度,不可为所欲为。因为教师是表率,很可能成为一些学生模仿的对象。而学生一旦把注意力放在穿着打扮上,势必影响学习。
二、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想方设法展现美
现代教学工具给我们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手段,丰富多彩的视频和图片,我们在授课时就可用来配合教学并展示美,渗透美。如上课时,我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展现美:有王羲之一挥而就的潇洒书法,也有巧夺天工的粉彩瓷瓶;有拉斐尔笔下温情脉脉的圣母,也有罗丹手下让人浮想联翩的《思想者》;有捍卫思想自由的苏格拉底,也有为真理而献身的布鲁诺。它们呈现给学生的有古典高雅之美,有色彩缤纷之美,有温柔善良之美,有坚韧刚毅之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以说,每一次展示,都会引起学生“哇”声一片。教师再结合授课内容加以讲解,这样学生不仅能高效掌握所学内容,而且会成为能赏美、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人。
三、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抑扬顿挫语音美
高效历史课堂需要语言优美、激情洋溢。试想如果教师不能较好做到这一点,整节课语调平平,如老和尚念经,只会把学生催眠,高效课堂更是空谈。所以作为教学载体的语言,是教师必修的一门硬功,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美的语言能营造美的氛围,教师应根据内容,调节语言的情感色彩:或情绪昂扬,气势如虹,似高崖飞瀑;或轻声慢语,情意幽深,似细雨清风;或幽默犀利,游刃有余,似融雪消冰。但不论何时都要力求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如讲到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我结合乔冠华部长大笑的照片,给学生做了这段精彩的演讲:“你们看,乔部长多高兴啊,他笑得是那么舒心,那么潇洒,那笑声从他宽阔的胸膛喷涌而出,形成阵阵声浪,回荡在联合国议会大厦,以至于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他的笑,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欣喜,更表露出新中国步入世界讲坛的信心和豪迈,让我们也为祖国这一光荣时刻的到来而鼓掌吧。”当时学生情绪激昂,掌声如潮,看得出自豪也写在学生脸上。不用说,1971年这个令人欣慰的时间也永远铭刻在学生心中。
四、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举手投足情韵美
钱志亮老师说:“优秀教师必须是优秀的变脸教师”。即要求老师一定要有丰富的表情,要讲究情韵美。试想如果教师老是一个表情,总板着一张脸,任你是潘安转世,西施再生,学生也会看腻。所以教师对讲台神情必须合理把握,当喜则喜,当悲则悲:时有吞吐山河之气魄,时有深情渐露之典雅,时有寒塘鹤影之逸静。如讲《中国近代服饰变迁》时,我在讲台上轻盈得走着模特步,让学生猜我的服装款式(我那天正好穿了唐装),并以此导入新课,效果非常好。此外,手势也是无声语言,也能展现情韵:语气要坚定激昂,手势要刚健有力,话语要低缓沉稳,手势要轻柔舒展。历史的合合分分,事件的因因果果,配合手势讲课会更生动,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打造高效课堂。
五、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异彩纷呈艺术美
中国艺术形式多样,如评书、笑话、戏剧等说唱艺术。只要能巧妙拿来为我所用,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主时,我给学生唱了《刘巧儿》中的几句: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与柱儿不相识,怎能嫁他呀,前几日我爹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让学生从中真真切切地领会新中国成立前后婚俗的变化。多种艺术巧运用,犹如给饭菜加点儿佐料,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弘扬了传统文化,更有利于高效教学。
六、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博采众长语言美
世界上语言有多种,汉语和英语是学生接触比较多的语言。我们可以借英语之石,助历史教学。如讲第二国际成立时,我先说了句英语:When is Internaional Workers'Day?学生先是一愣,既而纷纷作答,我以此导入新课,学生颇觉有趣新奇。讲并行于世的中西餐时,我问学生是否吃过hot dog(热狗)、hanmburger (漢堡堡)、sandwich (三明治)等。学生兴致很高,听得很投入,效果也很好。
总之,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自始至终渗透美。要让整节课智慧流淌,美韵无尽,让历史课堂上始终弥散着一种心灵交融、严慈相济的和谐之美。让学生仿佛拉着母亲的手,漫步在历史时空岁月中,一起在知识海洋中探幽索微。
当然,要让历史课“美”起来,一定不要喧宾夺主。必须掌握好尺度:不能把历史课上成美术或语文课,也不能把历史课堂弄成《曲苑杂谈》,而要以其他形式为手段,有效辅助历史教学。只要我们时时努力、处处用心,我们的历史课一定会越来越美,学生也一定会有新的感觉:历史课生动有趣,学起来带劲,历史课美韵充溢,上起来给力。这样,我们何愁没有高效课堂呢?
(责编 张晶晶)
关键词:历史教学 美学 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日益成为各学科共同的追求,历史课亦不例外。但学生却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历史课单调古板,上起来厌烦。这怎能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才能让历史课生动鲜活,美、韵充溢,让我们的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呢?二十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必须寓“美”于历史教学之中,用美点缀历史、包装历史。因为只有让历史课美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兴趣,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一、要让历史课“美”起来,教师要以身作则讲究美
身在讲台容自庄。教师一定要有良好形象,这是让历史课美起来的重要一环。教师之美,美在内,美在外,它表现为教师的仪态、教态、行为举止、言谈风度、衣着服饰等都要符合美的要求和礼仪规范。在教学中一定注意风度要高雅、态度要亲切、语言要优美、服装要整洁,这些都是无声的教育,会产生强烈的审美效应。但特别要强调的是,女教师的发型与着装,应当美而不媚,靓而有格,洋而有度,不可为所欲为。因为教师是表率,很可能成为一些学生模仿的对象。而学生一旦把注意力放在穿着打扮上,势必影响学习。
二、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想方设法展现美
现代教学工具给我们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手段,丰富多彩的视频和图片,我们在授课时就可用来配合教学并展示美,渗透美。如上课时,我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展现美:有王羲之一挥而就的潇洒书法,也有巧夺天工的粉彩瓷瓶;有拉斐尔笔下温情脉脉的圣母,也有罗丹手下让人浮想联翩的《思想者》;有捍卫思想自由的苏格拉底,也有为真理而献身的布鲁诺。它们呈现给学生的有古典高雅之美,有色彩缤纷之美,有温柔善良之美,有坚韧刚毅之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以说,每一次展示,都会引起学生“哇”声一片。教师再结合授课内容加以讲解,这样学生不仅能高效掌握所学内容,而且会成为能赏美、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人。
三、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抑扬顿挫语音美
高效历史课堂需要语言优美、激情洋溢。试想如果教师不能较好做到这一点,整节课语调平平,如老和尚念经,只会把学生催眠,高效课堂更是空谈。所以作为教学载体的语言,是教师必修的一门硬功,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美的语言能营造美的氛围,教师应根据内容,调节语言的情感色彩:或情绪昂扬,气势如虹,似高崖飞瀑;或轻声慢语,情意幽深,似细雨清风;或幽默犀利,游刃有余,似融雪消冰。但不论何时都要力求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如讲到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我结合乔冠华部长大笑的照片,给学生做了这段精彩的演讲:“你们看,乔部长多高兴啊,他笑得是那么舒心,那么潇洒,那笑声从他宽阔的胸膛喷涌而出,形成阵阵声浪,回荡在联合国议会大厦,以至于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他的笑,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欣喜,更表露出新中国步入世界讲坛的信心和豪迈,让我们也为祖国这一光荣时刻的到来而鼓掌吧。”当时学生情绪激昂,掌声如潮,看得出自豪也写在学生脸上。不用说,1971年这个令人欣慰的时间也永远铭刻在学生心中。
四、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举手投足情韵美
钱志亮老师说:“优秀教师必须是优秀的变脸教师”。即要求老师一定要有丰富的表情,要讲究情韵美。试想如果教师老是一个表情,总板着一张脸,任你是潘安转世,西施再生,学生也会看腻。所以教师对讲台神情必须合理把握,当喜则喜,当悲则悲:时有吞吐山河之气魄,时有深情渐露之典雅,时有寒塘鹤影之逸静。如讲《中国近代服饰变迁》时,我在讲台上轻盈得走着模特步,让学生猜我的服装款式(我那天正好穿了唐装),并以此导入新课,效果非常好。此外,手势也是无声语言,也能展现情韵:语气要坚定激昂,手势要刚健有力,话语要低缓沉稳,手势要轻柔舒展。历史的合合分分,事件的因因果果,配合手势讲课会更生动,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打造高效课堂。
五、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异彩纷呈艺术美
中国艺术形式多样,如评书、笑话、戏剧等说唱艺术。只要能巧妙拿来为我所用,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主时,我给学生唱了《刘巧儿》中的几句: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与柱儿不相识,怎能嫁他呀,前几日我爹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让学生从中真真切切地领会新中国成立前后婚俗的变化。多种艺术巧运用,犹如给饭菜加点儿佐料,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弘扬了传统文化,更有利于高效教学。
六、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博采众长语言美
世界上语言有多种,汉语和英语是学生接触比较多的语言。我们可以借英语之石,助历史教学。如讲第二国际成立时,我先说了句英语:When is Internaional Workers'Day?学生先是一愣,既而纷纷作答,我以此导入新课,学生颇觉有趣新奇。讲并行于世的中西餐时,我问学生是否吃过hot dog(热狗)、hanmburger (漢堡堡)、sandwich (三明治)等。学生兴致很高,听得很投入,效果也很好。
总之,要让历史课“美”起来,就要自始至终渗透美。要让整节课智慧流淌,美韵无尽,让历史课堂上始终弥散着一种心灵交融、严慈相济的和谐之美。让学生仿佛拉着母亲的手,漫步在历史时空岁月中,一起在知识海洋中探幽索微。
当然,要让历史课“美”起来,一定不要喧宾夺主。必须掌握好尺度:不能把历史课上成美术或语文课,也不能把历史课堂弄成《曲苑杂谈》,而要以其他形式为手段,有效辅助历史教学。只要我们时时努力、处处用心,我们的历史课一定会越来越美,学生也一定会有新的感觉:历史课生动有趣,学起来带劲,历史课美韵充溢,上起来给力。这样,我们何愁没有高效课堂呢?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