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电影史上,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年—1986年)是享誉世界的电影导演大师,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其独特的电影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学界所瞩目。塔可夫斯基的影像具有内省的气质,诗化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运用娴熟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了二部短片和七部长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与伯格曼、费里尼并称为世界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是六十年代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高峰。
本文将对塔氏电影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做研究综述,国内对于塔氏电影理论主要是从塔氏电影的时间层面,文化层面,语言层面,电影哲学层面,零散电影观层面等进行研究。
(1)塔氏电影时间层面上的研究综述:
国内对于塔可夫斯基的研究角度众多,但是涉及塔氏电影时间的作品相关甚少,尤其是针对时间谈塔可夫斯基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一共搜集到四篇文章对塔可夫斯基电影时间问题有略微叙述。其中一篇是张涤的硕士论文,其它三篇均是杂志期刊。都是对塔科夫斯基的电影时间有所涉及。
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高旭的《时间的力量——论〈雕刻时光〉中塔可夫斯基的电影》(《电影文学》2008年22期),是对塔氏著作《雕刻时光》中时间观念的文本读解。文章对塔科夫斯基的电影时间有所涉及。并未对塔可夫斯基电影时间做具体分析和阐释。
廖鸿飞书写的《乡愁的时间和疯子的遗愿——塔可夫斯基〈乡愁〉解读》〈《艺苑影视长廊》〉,对电影时间捎有提及,沿着海得格尔对时间未来维度的思考。对时间提及分为四个小种类,一是循环的时间,二是线性的时间,三是历史主义的理性时间。四是基督教的时间,由于篇幅有限,其中对每一种类别的论述只做简单陈述。并未做深入分析。
发表在北京电影学报1998年1月文学系96级研究生张民的《电影〈镜子〉的时间结构》本文篇幅也相对短小,文章从《镜子》的构成基本元素——“时间流”来进行阐述。对《镜子》的时间结构归纳为两个特点,即时间的串联结构和并联结构。结合文本对电影时间的串联结构和并联结构做简单分析和陈述。
以上三篇是期刊或学报上发表的文章,还有一篇是河北大学张涤的硕士论文〈追问生命 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世界〉,在这篇文章中对电影时间略有谈及,但主要是从电影时间的道德特质来进行阐释。全文在第二章中对塔可夫斯基的时间观有所涉及,但只在时间的道德层面上进行解读,即时间所带来的道德特质。在文章第二章中的第三节分析了塔氏电影对时间的表现,分别从长镜头角度,记忆角度,事件角度来呈现时间。对电影时间做了相关阐述。
以上四篇文章,均对塔科夫斯基的电影时间略有涉及,但国内并没有全篇中心围绕着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时间进行论述的文章。
(2)塔氏电影文化层面上的研究现状:
主要有表现俄罗斯文化中的宗教文化,有上海戏剧学院硕士论文《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宗教情怀》张庆曼著,对俄罗斯东正教的核心牺牲与救赎在影片中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对影片中的圣徒进行具体阐释。虞昕书写着的〈“俄罗斯理念”——塔可夫斯基的文化分析〉(出自〈俄罗斯文艺〉,2006年02期)也阐述了塔氏电影里的俄罗斯文化中的道德和苦难意识。同样是虞昕书写的上海大学硕士论文《论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观及其文化特征》进一步对塔氏电影中的俄罗斯理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3)塔氏电影语言层面上研究现状:
主要讨论塔氏电影中的诗化本质,诗化在电影中的具体体现方式,诗化的途径,特征,以及塔氏电影中的诗性和诗歌本质上的内在联系等。东北师范大学刘旺秋《雕刻诗意时光》,对塔氏电影中的诗化进行的阐述。河北大学张涤的硕士论文〈追问生命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世界〉对电影的诗歌语言也做了部分的分析。在刊物〈音乐与表演〉中颜子悦的短文〈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时间-----兼论电影作为空体诗学〉也有部内分概述。高媛媛的〈塔可夫斯基电影观研究〉(〈电影评介〉,2008年08期),黄文达的〈诗意何为——塔可夫斯基电影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砰辉的〈塔可夫斯基诗电影研究〉(〈重庆大学〉,2006年),〈当代电影〉,2006,06期)中的桂小虎在〈伊万的童年〉中引用图象,从“ 诗电影”角度对塔氏电影进行解读。
(4)塔氏电影哲学层面上的研究现状:
崔斌箴在《迷失与拯—救—塔可夫斯基<乡愁>的哲意读解》(《齐鲁艺苑》、2003年03期 )中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问和质疑作出探索,对塔氏电影的生命母命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邵奇的《论塔尔科夫斯基的哲理化诗意探索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2年)中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其中有关人的生存状态价值和人的救赎作为人内心的出口等。
(5)对零散电影观层面上的研究:
C·菲利波夫,章彬在〈塔可夫斯基的理论和时间〉(《世界电影》2004年04期)中 主要论述了塔电影中的真实性的问题 塔氏电影中中真实性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方式记录生活本身,现实中的形象呈现显示”,这里的真实是相对的真实 而不是绝对的真实。
(6)对塔氏电影创作层面上的研究:
林还烘的《获得多义性的三种途径----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论》和《寓言——塔可夫斯基晚期作品的方法分析》(《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对塔氏电影运用语言方式对任务进行抽象化和类型化的塑造 ,来解释作品的多义性。
(7)本《雕刻时光》文本的解读,张宗伟《一个经典电影理论文本的当代阐释——重读雕刻时光》(《艺术评论》2007年09期),对塔氏编导一体的观点和“作者电影”的观点进行分析,对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关系 电影现象以及对与结构主义的等不容忽视的内容进行阐释。
此外关于塔可夫斯基文本著作层面上的研究,塔可夫斯基的观点在1964年编印的一本文集中的一篇无标题的文章,1967年的《记录下来的时间》、部发分表于1979年的《对比集 》、以及《导演艺术讲义》四篇文章中有过论述。其中反映电影理念:(1)电影是一门艺术 ,不是其他艺术的附属;(2)电影的目的在于雕刻时光 ;(3)“艺术——理想的思慕”。而最系统表现塔可夫斯基电影理念的是《雕刻时光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
以上是对塔氏电影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通过以上研究角度可见,国内对于塔可夫斯基电影时间的理论研究有所失缺,具有很大的学术研究空间。本文对塔可夫斯基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以上综述,意在为研究塔氏电影人士做理论参考,相信在此多种研究理论基础之上,后人将会对塔可夫斯基的理论研究提出更为广泛和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对塔氏电影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做研究综述,国内对于塔氏电影理论主要是从塔氏电影的时间层面,文化层面,语言层面,电影哲学层面,零散电影观层面等进行研究。
(1)塔氏电影时间层面上的研究综述:
国内对于塔可夫斯基的研究角度众多,但是涉及塔氏电影时间的作品相关甚少,尤其是针对时间谈塔可夫斯基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一共搜集到四篇文章对塔可夫斯基电影时间问题有略微叙述。其中一篇是张涤的硕士论文,其它三篇均是杂志期刊。都是对塔科夫斯基的电影时间有所涉及。
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高旭的《时间的力量——论〈雕刻时光〉中塔可夫斯基的电影》(《电影文学》2008年22期),是对塔氏著作《雕刻时光》中时间观念的文本读解。文章对塔科夫斯基的电影时间有所涉及。并未对塔可夫斯基电影时间做具体分析和阐释。
廖鸿飞书写的《乡愁的时间和疯子的遗愿——塔可夫斯基〈乡愁〉解读》〈《艺苑影视长廊》〉,对电影时间捎有提及,沿着海得格尔对时间未来维度的思考。对时间提及分为四个小种类,一是循环的时间,二是线性的时间,三是历史主义的理性时间。四是基督教的时间,由于篇幅有限,其中对每一种类别的论述只做简单陈述。并未做深入分析。
发表在北京电影学报1998年1月文学系96级研究生张民的《电影〈镜子〉的时间结构》本文篇幅也相对短小,文章从《镜子》的构成基本元素——“时间流”来进行阐述。对《镜子》的时间结构归纳为两个特点,即时间的串联结构和并联结构。结合文本对电影时间的串联结构和并联结构做简单分析和陈述。
以上三篇是期刊或学报上发表的文章,还有一篇是河北大学张涤的硕士论文〈追问生命 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世界〉,在这篇文章中对电影时间略有谈及,但主要是从电影时间的道德特质来进行阐释。全文在第二章中对塔可夫斯基的时间观有所涉及,但只在时间的道德层面上进行解读,即时间所带来的道德特质。在文章第二章中的第三节分析了塔氏电影对时间的表现,分别从长镜头角度,记忆角度,事件角度来呈现时间。对电影时间做了相关阐述。
以上四篇文章,均对塔科夫斯基的电影时间略有涉及,但国内并没有全篇中心围绕着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时间进行论述的文章。
(2)塔氏电影文化层面上的研究现状:
主要有表现俄罗斯文化中的宗教文化,有上海戏剧学院硕士论文《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宗教情怀》张庆曼著,对俄罗斯东正教的核心牺牲与救赎在影片中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对影片中的圣徒进行具体阐释。虞昕书写着的〈“俄罗斯理念”——塔可夫斯基的文化分析〉(出自〈俄罗斯文艺〉,2006年02期)也阐述了塔氏电影里的俄罗斯文化中的道德和苦难意识。同样是虞昕书写的上海大学硕士论文《论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观及其文化特征》进一步对塔氏电影中的俄罗斯理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3)塔氏电影语言层面上研究现状:
主要讨论塔氏电影中的诗化本质,诗化在电影中的具体体现方式,诗化的途径,特征,以及塔氏电影中的诗性和诗歌本质上的内在联系等。东北师范大学刘旺秋《雕刻诗意时光》,对塔氏电影中的诗化进行的阐述。河北大学张涤的硕士论文〈追问生命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世界〉对电影的诗歌语言也做了部分的分析。在刊物〈音乐与表演〉中颜子悦的短文〈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时间-----兼论电影作为空体诗学〉也有部内分概述。高媛媛的〈塔可夫斯基电影观研究〉(〈电影评介〉,2008年08期),黄文达的〈诗意何为——塔可夫斯基电影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砰辉的〈塔可夫斯基诗电影研究〉(〈重庆大学〉,2006年),〈当代电影〉,2006,06期)中的桂小虎在〈伊万的童年〉中引用图象,从“ 诗电影”角度对塔氏电影进行解读。
(4)塔氏电影哲学层面上的研究现状:
崔斌箴在《迷失与拯—救—塔可夫斯基<乡愁>的哲意读解》(《齐鲁艺苑》、2003年03期 )中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问和质疑作出探索,对塔氏电影的生命母命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邵奇的《论塔尔科夫斯基的哲理化诗意探索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2年)中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其中有关人的生存状态价值和人的救赎作为人内心的出口等。
(5)对零散电影观层面上的研究:
C·菲利波夫,章彬在〈塔可夫斯基的理论和时间〉(《世界电影》2004年04期)中 主要论述了塔电影中的真实性的问题 塔氏电影中中真实性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方式记录生活本身,现实中的形象呈现显示”,这里的真实是相对的真实 而不是绝对的真实。
(6)对塔氏电影创作层面上的研究:
林还烘的《获得多义性的三种途径----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论》和《寓言——塔可夫斯基晚期作品的方法分析》(《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对塔氏电影运用语言方式对任务进行抽象化和类型化的塑造 ,来解释作品的多义性。
(7)本《雕刻时光》文本的解读,张宗伟《一个经典电影理论文本的当代阐释——重读雕刻时光》(《艺术评论》2007年09期),对塔氏编导一体的观点和“作者电影”的观点进行分析,对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关系 电影现象以及对与结构主义的等不容忽视的内容进行阐释。
此外关于塔可夫斯基文本著作层面上的研究,塔可夫斯基的观点在1964年编印的一本文集中的一篇无标题的文章,1967年的《记录下来的时间》、部发分表于1979年的《对比集 》、以及《导演艺术讲义》四篇文章中有过论述。其中反映电影理念:(1)电影是一门艺术 ,不是其他艺术的附属;(2)电影的目的在于雕刻时光 ;(3)“艺术——理想的思慕”。而最系统表现塔可夫斯基电影理念的是《雕刻时光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
以上是对塔氏电影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通过以上研究角度可见,国内对于塔可夫斯基电影时间的理论研究有所失缺,具有很大的学术研究空间。本文对塔可夫斯基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以上综述,意在为研究塔氏电影人士做理论参考,相信在此多种研究理论基础之上,后人将会对塔可夫斯基的理论研究提出更为广泛和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