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分析高校在校学生的思想现状入手,阐述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同时结合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思路,进一步说明在高校引入道德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德行的养成的必要性。
关键词: 道德教育思想状况必要性基本思路途径与方式
道德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
在多数国家,德育限指道德教育,而在我国,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为社会意识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1.高校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实习、工作状况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高校学生从技能上已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但为人处事的态度和生活习惯却未能得到企业的完全认可,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高校学生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教育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现状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1.1学生的学习心理。
1.1.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学生在高考时只是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不明白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在进入大学后仿佛车已到站船已靠岸,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失去继续努力学习的方向和动力,于是表现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1.1.2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1.1.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1.2学生的情感心理。
1.2.1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弱。高校学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突发性强,理智性差。在日常生活中,会因一些小事而打架斗殴。
1.2.2社会情感表现冷漠。不少情感冷漠的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
1.2.3情感容易遭受挫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学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对生活的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1.3学生的个性心理。
1.3.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
1.3.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顺利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的磨练,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辨别不清对与错。
1.3.3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学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孤僻、抑郁、怯懦、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性格倾向已经成为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些学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或进行偷盗。
2.实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面对以上情况,我们也曾搞过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搞时轰轰烈烈,去时无影无踪,增加了不少“道德泡沫”。实际上,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养成教育,要在反复的诵读和生活的感悟中进行潜移默化,同时它也应该是一种启发教育,既注重施教者的人格感召,又重视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这样说:“教育一个人的知性而不培养其德性,就是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危险。”假如教育者只传授科技知识,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和体育,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格,将会给学生甚至是社会带来很多问题。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特也有一句名言:“人格决定命运。”对个人是这样,对世界也是如此,可以说人类下一代的人格决定着世界的未来。
现在孩子表现出的自私、做事极端化、唯我独尊、缺乏责任感、好逸恶劳等不健康人格倾向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道德教育就要求教育者从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对他们进行灌输。道德教育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3.道德教育的基本思路
3.1强调知、情、意、行的培养。
知即道德知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称之为“道”,并把它放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首位。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以。”可见道之重要。情即道德情感,古时常用“诗”教和“乐”教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传统道德教育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和聪明才智,都是从艰苦和患难中取得的,因此,人在逆境中进行意志锻炼是传统道德教育的一贯主张。只有在各种困难和失败的锻炼中,才能不断地深思与力行,才能活得有进步。
行即道德行为。学习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感、进行意志锻炼的最终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学到的礼仪、规范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德的标准。
知与情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意与行是道德行为的目标和结果。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忽视道德知识的讲解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而极端注重道德行为表现,结果使得我们的教育丧失了前提和基础,以至于孩子们在道德行为的体验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此,我们应该将“知、情、意、行”全面融入到道德教育中。
3.2以理服人,以爱感化。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对德困生切记不要一味地压制和批评。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做人的自信心,给他们转变的机会和时间。在爱和期待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往往会顺利得多。
4.道德教育的途径、方式
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道德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剥离,为教育而教育,过于关注制度化的方案,而忽视日常生活对人格的孕育作用。道德教育无法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直白简单的说教方式易触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学生难以接受而导致效果低下。
笔者认为,高校的道德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效就必须找到适合大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注重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道德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很好地把社会的要求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内在的潜力和提高道德修养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采取把道德教育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方法。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教育应该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和重要内容;二是教育也是生活,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的载体,我们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孤立地谈论教育,和生活剥离的教育方法是不能取得良好教育成效的。因此,我们应该做到:(1)把教育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根据当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实际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2)找出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同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和相关性,尽可能地淡化教育的意图,把教育的目标细化并分解到生活的实践中去。(3)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道德教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人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下其需要和要求的侧重不同,而需要和要求的正当与否、满足与否往往导致人的思想问题。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代学生的现实情况,了解他们不同时期和年龄阶段的需要,以需要为导向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4)提倡“养成教育”,重视对象行为规范的训练和指导。通过日常的、经常性的生活指导,引导学生履行各种行为规范,经受检查、评价来丰富其道德意识。
5.结语
无论是从学生个人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来看,道德教育都应成为高校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将教育意向和目的投置到各种具体的环境中,如学生的学习、生活、旅游、出行等各个方面,然后再通过提示、暗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味,使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则通过日常活动悄悄地渗入学生的心田,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小蔓.道德教育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2]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4]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5.
[5]魏贤超.现代德育与实践[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6]阮伟琼.从少年恶性案件透视道德教育的短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
[7]沈兆乾.德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J].教育评论,2009,(4).
关键词: 道德教育思想状况必要性基本思路途径与方式
道德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
在多数国家,德育限指道德教育,而在我国,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为社会意识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1.高校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实习、工作状况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高校学生从技能上已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但为人处事的态度和生活习惯却未能得到企业的完全认可,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高校学生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教育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现状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1.1学生的学习心理。
1.1.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学生在高考时只是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不明白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在进入大学后仿佛车已到站船已靠岸,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失去继续努力学习的方向和动力,于是表现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1.1.2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1.1.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1.2学生的情感心理。
1.2.1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弱。高校学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突发性强,理智性差。在日常生活中,会因一些小事而打架斗殴。
1.2.2社会情感表现冷漠。不少情感冷漠的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
1.2.3情感容易遭受挫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学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对生活的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1.3学生的个性心理。
1.3.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
1.3.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顺利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的磨练,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辨别不清对与错。
1.3.3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学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孤僻、抑郁、怯懦、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性格倾向已经成为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些学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或进行偷盗。
2.实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面对以上情况,我们也曾搞过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搞时轰轰烈烈,去时无影无踪,增加了不少“道德泡沫”。实际上,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养成教育,要在反复的诵读和生活的感悟中进行潜移默化,同时它也应该是一种启发教育,既注重施教者的人格感召,又重视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这样说:“教育一个人的知性而不培养其德性,就是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危险。”假如教育者只传授科技知识,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和体育,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格,将会给学生甚至是社会带来很多问题。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特也有一句名言:“人格决定命运。”对个人是这样,对世界也是如此,可以说人类下一代的人格决定着世界的未来。
现在孩子表现出的自私、做事极端化、唯我独尊、缺乏责任感、好逸恶劳等不健康人格倾向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道德教育就要求教育者从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对他们进行灌输。道德教育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3.道德教育的基本思路
3.1强调知、情、意、行的培养。
知即道德知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称之为“道”,并把它放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首位。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以。”可见道之重要。情即道德情感,古时常用“诗”教和“乐”教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传统道德教育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和聪明才智,都是从艰苦和患难中取得的,因此,人在逆境中进行意志锻炼是传统道德教育的一贯主张。只有在各种困难和失败的锻炼中,才能不断地深思与力行,才能活得有进步。
行即道德行为。学习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感、进行意志锻炼的最终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学到的礼仪、规范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德的标准。
知与情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意与行是道德行为的目标和结果。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忽视道德知识的讲解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而极端注重道德行为表现,结果使得我们的教育丧失了前提和基础,以至于孩子们在道德行为的体验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此,我们应该将“知、情、意、行”全面融入到道德教育中。
3.2以理服人,以爱感化。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对德困生切记不要一味地压制和批评。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做人的自信心,给他们转变的机会和时间。在爱和期待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往往会顺利得多。
4.道德教育的途径、方式
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道德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剥离,为教育而教育,过于关注制度化的方案,而忽视日常生活对人格的孕育作用。道德教育无法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直白简单的说教方式易触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学生难以接受而导致效果低下。
笔者认为,高校的道德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效就必须找到适合大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注重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道德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很好地把社会的要求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内在的潜力和提高道德修养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采取把道德教育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方法。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教育应该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和重要内容;二是教育也是生活,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的载体,我们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孤立地谈论教育,和生活剥离的教育方法是不能取得良好教育成效的。因此,我们应该做到:(1)把教育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根据当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实际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2)找出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同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和相关性,尽可能地淡化教育的意图,把教育的目标细化并分解到生活的实践中去。(3)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道德教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人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下其需要和要求的侧重不同,而需要和要求的正当与否、满足与否往往导致人的思想问题。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代学生的现实情况,了解他们不同时期和年龄阶段的需要,以需要为导向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4)提倡“养成教育”,重视对象行为规范的训练和指导。通过日常的、经常性的生活指导,引导学生履行各种行为规范,经受检查、评价来丰富其道德意识。
5.结语
无论是从学生个人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来看,道德教育都应成为高校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将教育意向和目的投置到各种具体的环境中,如学生的学习、生活、旅游、出行等各个方面,然后再通过提示、暗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味,使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则通过日常活动悄悄地渗入学生的心田,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小蔓.道德教育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2]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4]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5.
[5]魏贤超.现代德育与实践[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6]阮伟琼.从少年恶性案件透视道德教育的短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
[7]沈兆乾.德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J].教育评论,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