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时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执政能力以及服务水平,打造廉洁政府,就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当前,在基层行政机构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新形势下,完善内部控制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控
一、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一)可以提高乡镇行政机构内部管理水平
通过内控制度的建设,规范政府及下属各服务中心办事流程、职责分工、权限设置等,以制度约束日常工作行为,可以避免在日常工作中的盲目性,明确具体的责任,提高单位自身管理水平。
(二)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规避财务风险
乡镇区域内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每年度都向外定期、汇总提供真实完整的预决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点也是围绕财务工作展开,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源与会计信息密切相关。通过内控建设,为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提供合理保证,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按规章制度办事。
(三)可以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消除各种不合规行为
管理社会公共资源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资源和资金的配置和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资源分配不公等现象。通过内控制度规范单位行政、财务行为,规范资产的配置、使用、管理、处置工作,落实资产管理责任,促进高效利用,杜绝浪费,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财务工作的质量,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消除各种不合规的行为。
(四)可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履职服务能力
通过内控制度的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职责,以责定岗,以岗定人,按规章制度办事,提高服务能力以及执政水平,提升内部行政办公效率,彰显为民服务宗旨。
(五)可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重点是财政资金,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序、使用效果、监督验收、绩效评估、审核审批,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
(六)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在年度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嵌入单位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任务,让单位部门对照执行,按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考核考评,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对照目标找差距,对照差距抓整改,以确保各级单位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责划分协同完成目标任务。
二、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不到位,缺乏内部控制观念
乡镇层级由于宣传、学习力度不够,大多数单位负责人没有内控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把工作推动起来就可以了,甚至认为内控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具体业务经过层层签批,最后到财政所办理,业务办理完缺乏相应的事后监督。
(二)缺乏完善的组织架构,岗位责任不清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各部门、各层级全员参与,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共同制定,由于认识不到位,财政所成为内控建设牵头部门,其他部门参与度非常低,没有形成完善的内控组织架构。受制于人员编制,关键岗位无法轮岗,出现问题无法具体到责任人,工作效率低下。
(三)缺乏信息与沟通
财政所是乡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牵头部门,由于受职责权限的限制,对内控的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配备专业财务人员,由财政所代理记账,会计主体与核算部门的分设,代理记账单位只管记账和定期提供报表,双方缺乏沟通衔接,极易形成账实不符等问题,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有关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年龄结构中,四十五岁以上的员工占总人数60%以上,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从整体来看,缺乏专业内控人员,不能有效地实现内控所要达到的效果,尚需改进和完善。
(五)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和办理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规则制度,哪些事项需要采用集体决策没有明确,其方式、程序、议事规则也不规范,职责权限界限不清,审批权集中,没有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六)缺乏第三方监督
目前,财政、审计等部门,基本上都是依据《预算法》《会计法》,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控制目标是否实现、制度建设、实施措施和实施程序等进行监督检查和测试,无法有效預防和控制经济活动中的风险。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内控理念,管理体制不健全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加之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制度不但不健全,也无法认真贯彻执行下去。
(二)不能适应职能的转变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经过几轮改革调整后,在“管理国家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下,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更加明确、更加完善,其人员经岗位调整后,尚未适应新形势下对工作的要求。
(三)在内控制度的制定上重设计、轻运行
单位应按照内部控制的规定,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由于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制度的设计很重视,但没有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度设立完成以后,没有认真落实。
四、强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举措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职责权限、执政行为、财务审批、资金管理、预算管理、风险防范、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工作的规则制度。首先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进行内部控制知识培训,从而改变单位负责人认识上的问题,树立内控理念,改变其对于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单位负责人是内控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从全局上审视其重要目的和意义,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重要性。把内控理念传递到辖区各个单位部门以及基层组织和社区,深入人心,更好的保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平稳运营。 (二)加强内控基础建设,规范内部控制体系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等目标而设计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包括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单位层面是内部控制建设的环境基础,一方面,影响着内控建设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宏观和复杂性,存在一定的难度。应按照职责范围合理设置内部控制牵头部门,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引入企業成本效益管理理念,设计一套领导考核指标体系,设置权力清单,将目标任务、行政成本纳入内控建设,激励约束。实施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价值观和情操,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内部控制建设应针对重点风险领域制定控制措施。主要如下:一是建立内部决策议事制度,建立健全民主决策议事制度,明确重大事项范围界定、集体审批和联签决策机制;二是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权限,按照履职范围合理进行岗位设置,科学分工,完善岗位责任制;三是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包括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晋升、晋级等机制,任职资格和能力条件,完善轮岗制度,运用专项审计等替代性控制措施加强岗位责任制度落实;四是预决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分解、执行和决算编报,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项目经费按项目,应重点加强对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的管控,公用经费要保障单位日常运转,项目经费要纳入绩效管理系统,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五是收支业务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将单位所有资金纳入管理范围,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清理清查工作,杜绝资金体外循环;六是政府采购管理,包括采购预算编制,采购方式的选择,采购合同管理、验收,采购资金的支付,规范采购行为,接受上级部门监督;七是资产管理,包括资产台账的建立,保管人、使用人的确定,资产的使用与移交等,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划拨、捐赠资产的管理,严禁账外资产;八是项目和合同管理,包括项目的立项、评估、审批、招标、建设、竣工验收和审计;合同的签订、审批、履行、登记、归档等。
(三)强化内部控制信息化发展
基层单位想要根本解决信息沟通不畅问题,首先应建立内部信息沟通机制,日常管理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板报、报告、内部工作群等方式及时沟通,明确上下沟通渠道、沟通频率、重大事项及时上报机制。其次,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单位业务都在信息平台流转,也促进了各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全覆盖,达到资源共享。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控制责任,为内控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培训各单位信息化人员,使他们掌握丰富的业务技能,从而使得各部门按照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执行内部控制工作管理流程。
(五)制定授权审批控制、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基层政府部门应制定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明确授权审批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的控制措施,三重一大事项按其影响程度、资金量明确权限范围、议事规则、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六)加强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
每年年底,组织对内部控制建设、运行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告需经控制领导小组会审议,各部门根据评价结果优化、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和风险管控措施,将不可避免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在内控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吸收其他部门的人员,充分听取其意见,力求实现内控制度的完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是所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所必备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握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的内控制度,让所有经济活动有规可循,保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平稳运营。
参考文献:
[1]火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21(21): 87-89.
[2]惠凤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2021(14): 83-84.
[3]赵海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对策研究[J].财富生活,2021(10):87-88.
[4]李春梅.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J].财会学习,2020(36):193-194.
[5]李新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探讨[J].营销界,2021(50):109-110.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控
一、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一)可以提高乡镇行政机构内部管理水平
通过内控制度的建设,规范政府及下属各服务中心办事流程、职责分工、权限设置等,以制度约束日常工作行为,可以避免在日常工作中的盲目性,明确具体的责任,提高单位自身管理水平。
(二)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规避财务风险
乡镇区域内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每年度都向外定期、汇总提供真实完整的预决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点也是围绕财务工作展开,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源与会计信息密切相关。通过内控建设,为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提供合理保证,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按规章制度办事。
(三)可以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消除各种不合规行为
管理社会公共资源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资源和资金的配置和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资源分配不公等现象。通过内控制度规范单位行政、财务行为,规范资产的配置、使用、管理、处置工作,落实资产管理责任,促进高效利用,杜绝浪费,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财务工作的质量,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消除各种不合规的行为。
(四)可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履职服务能力
通过内控制度的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职责,以责定岗,以岗定人,按规章制度办事,提高服务能力以及执政水平,提升内部行政办公效率,彰显为民服务宗旨。
(五)可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重点是财政资金,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序、使用效果、监督验收、绩效评估、审核审批,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
(六)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在年度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嵌入单位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任务,让单位部门对照执行,按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考核考评,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对照目标找差距,对照差距抓整改,以确保各级单位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责划分协同完成目标任务。
二、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不到位,缺乏内部控制观念
乡镇层级由于宣传、学习力度不够,大多数单位负责人没有内控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把工作推动起来就可以了,甚至认为内控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具体业务经过层层签批,最后到财政所办理,业务办理完缺乏相应的事后监督。
(二)缺乏完善的组织架构,岗位责任不清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各部门、各层级全员参与,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共同制定,由于认识不到位,财政所成为内控建设牵头部门,其他部门参与度非常低,没有形成完善的内控组织架构。受制于人员编制,关键岗位无法轮岗,出现问题无法具体到责任人,工作效率低下。
(三)缺乏信息与沟通
财政所是乡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牵头部门,由于受职责权限的限制,对内控的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配备专业财务人员,由财政所代理记账,会计主体与核算部门的分设,代理记账单位只管记账和定期提供报表,双方缺乏沟通衔接,极易形成账实不符等问题,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有关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年龄结构中,四十五岁以上的员工占总人数60%以上,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从整体来看,缺乏专业内控人员,不能有效地实现内控所要达到的效果,尚需改进和完善。
(五)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和办理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规则制度,哪些事项需要采用集体决策没有明确,其方式、程序、议事规则也不规范,职责权限界限不清,审批权集中,没有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六)缺乏第三方监督
目前,财政、审计等部门,基本上都是依据《预算法》《会计法》,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控制目标是否实现、制度建设、实施措施和实施程序等进行监督检查和测试,无法有效預防和控制经济活动中的风险。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内控理念,管理体制不健全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加之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制度不但不健全,也无法认真贯彻执行下去。
(二)不能适应职能的转变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经过几轮改革调整后,在“管理国家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下,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更加明确、更加完善,其人员经岗位调整后,尚未适应新形势下对工作的要求。
(三)在内控制度的制定上重设计、轻运行
单位应按照内部控制的规定,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由于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制度的设计很重视,但没有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度设立完成以后,没有认真落实。
四、强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举措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职责权限、执政行为、财务审批、资金管理、预算管理、风险防范、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工作的规则制度。首先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进行内部控制知识培训,从而改变单位负责人认识上的问题,树立内控理念,改变其对于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单位负责人是内控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从全局上审视其重要目的和意义,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重要性。把内控理念传递到辖区各个单位部门以及基层组织和社区,深入人心,更好的保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平稳运营。 (二)加强内控基础建设,规范内部控制体系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等目标而设计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包括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单位层面是内部控制建设的环境基础,一方面,影响着内控建设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宏观和复杂性,存在一定的难度。应按照职责范围合理设置内部控制牵头部门,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引入企業成本效益管理理念,设计一套领导考核指标体系,设置权力清单,将目标任务、行政成本纳入内控建设,激励约束。实施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价值观和情操,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内部控制建设应针对重点风险领域制定控制措施。主要如下:一是建立内部决策议事制度,建立健全民主决策议事制度,明确重大事项范围界定、集体审批和联签决策机制;二是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权限,按照履职范围合理进行岗位设置,科学分工,完善岗位责任制;三是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包括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晋升、晋级等机制,任职资格和能力条件,完善轮岗制度,运用专项审计等替代性控制措施加强岗位责任制度落实;四是预决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分解、执行和决算编报,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项目经费按项目,应重点加强对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的管控,公用经费要保障单位日常运转,项目经费要纳入绩效管理系统,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五是收支业务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将单位所有资金纳入管理范围,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清理清查工作,杜绝资金体外循环;六是政府采购管理,包括采购预算编制,采购方式的选择,采购合同管理、验收,采购资金的支付,规范采购行为,接受上级部门监督;七是资产管理,包括资产台账的建立,保管人、使用人的确定,资产的使用与移交等,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划拨、捐赠资产的管理,严禁账外资产;八是项目和合同管理,包括项目的立项、评估、审批、招标、建设、竣工验收和审计;合同的签订、审批、履行、登记、归档等。
(三)强化内部控制信息化发展
基层单位想要根本解决信息沟通不畅问题,首先应建立内部信息沟通机制,日常管理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板报、报告、内部工作群等方式及时沟通,明确上下沟通渠道、沟通频率、重大事项及时上报机制。其次,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单位业务都在信息平台流转,也促进了各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全覆盖,达到资源共享。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控制责任,为内控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培训各单位信息化人员,使他们掌握丰富的业务技能,从而使得各部门按照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执行内部控制工作管理流程。
(五)制定授权审批控制、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基层政府部门应制定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明确授权审批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的控制措施,三重一大事项按其影响程度、资金量明确权限范围、议事规则、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六)加强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
每年年底,组织对内部控制建设、运行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告需经控制领导小组会审议,各部门根据评价结果优化、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和风险管控措施,将不可避免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在内控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吸收其他部门的人员,充分听取其意见,力求实现内控制度的完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是所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所必备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握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的内控制度,让所有经济活动有规可循,保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平稳运营。
参考文献:
[1]火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21(21): 87-89.
[2]惠凤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2021(14): 83-84.
[3]赵海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对策研究[J].财富生活,2021(10):87-88.
[4]李春梅.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J].财会学习,2020(36):193-194.
[5]李新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探讨[J].营销界,2021(5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