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道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nlongal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片韵叶,落于汤中,茶汤或红珀或绿盈,嗅一缕茶香,品一世人生,以茶叶为基为本的茶文化世界,自然天成,悠远万世。
  泡茶本为易事,落叶、入汤即可,但自古茶人墨客心怀“格物、致知”之精神,深潜中华文化之内涵,茶即属其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品茶之则,讲究叶、汤、火、具、景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此追求渐成茶之道也。
  茶道,源于中国,史书记载唐或唐以前,中国茶饮便以养性修身之道闻名于世,据唐《封氏闻见记》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即茶饮之道被广泛推行,风靡一时,王公贵族朝臣无不及之。唐宋之年,人们对饮茶之境、礼、操等饮茶仪程十分讲究,茶宴亦有宫宴、寺宴、文宴之分,人们对茶饮于修身养性中之功亦有颇见。此乃文献对中华茶道最早记载。
  茶道,是茶艺之灵魂,暨茶文化之核心。茶人修身、静悟之过程,茶人于品饮而悟道,故茶之所存,道之所存也。茶道亦是古典雅致的文化修养之体现,是前辈赠予后代之珍宝,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根同枝,一脉相承。故,中华茶道形成有着丰厚的思想基础,与道、佛、儒都有着不解的渊源。
  中华茶道从萌芽之初,便与道教有万缕千丝的联系。“天人合一”说,世间万物和谐自然,乃道家所崇。他们认为饮茶可以超凡脱俗,道士为达长寿成仙之初衷,视茶为甘露。若能品茶悟道,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人在草木间,人在茶里,茶里人在”,这是符合万物运转的规律,这是中华茶道的“道”之所存。
  佛法求的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就是要看破生死观,致大彻大悟,以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亦苦。李时珍古书有言:“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茶之先苦后甜及苦中有甜,使佛人心生冥想,促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佛法其二之求,曰“静”。佛教五调坐禅及佛学之“戒、定、慧”三学皆以静为基。茶道讲究“和静怡真”,通“心斋座忘, 誓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为“静”。佛法其三之求,曰“凡”,禅师从“平常心即是道”之风,存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茶道亦是如此追求,可见“茶禅一味”。苏东坡有诗云:“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如若,僧侣羽士爱茶、嗜茶为悟道,那么文人、儒士则是视品茶为品味人生。或品茶倡“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心怀积极入世之观;或称: “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视品茶作隐逸生活之享乐;或品茶标榜“啜苦可励志,咽甘思报国”;或“茶烟一榻拥书眠”,以茶与书为友享生活之闲情逸致。故此见,儒家与茶道的之联比佛教和道家甚为繁复,是道心文趣兼备,即求忧患、隐逸、 闲适、风流、润泽之人生。儒家亦崇尚“中庸之道”,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品茶以平和人之心境,茶性之清苦、高雅、淡泊、洁净正为儒人所向往之。
  林语堂曾言:“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此乃融道、佛、儒三家思想之精髓,形中华茶道之特异,即儒、佛、道思想,互相渗透,互相统一。故,中华茶道精神之本质特征可归为“静”“和”“雅”。
  静、和、雅三字,使茶始从饮食之本质,逐为精神之灵韵层面,由此观,乃茶之真魂所在。
  雅集或独坐于茶室内,常伴古木、青瓷优雅之境,静心烧水、煎茶、品茗,顾渚紫笋、蒙顶阳羡、龙井普洱,茶香氤氲、淡润沁脾、岩骨绕舌,配以焚香、听琴、和酒、吟诗、释道……致虚极,守静笃,此乃一片安宁祥和、闲情雅致之境。“大道至简”,前人有言,“茶道的终极追求就是让人回归宁静和本真,这才是品茶的最高境界”。
  靜是茶之性。真木有沉香,至茶无浮气。故茶,是静寂的,亦是灵性内敛的。如若没有空灵、恬淡的心境,怎会感知茶之蕙质兰心。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有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检德之人”。即茶是适合注意操行,具有简朴美德的人饮用。凡有违者,皆不提倡。静清和茶师甚有一言:“静心品茗、静心生活,世间修行千万种,无非都是修一颗清静圆融的心”。人生如茶,茶亦如人生,浮沉浓淡,心留静气之时,又复有何求?
  和是茶之魂,乃中华茶道精神的核心。“天和、地和、人和,天人合一”,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道家的哲学思想。茶为中正平和之物,品茶大师马嘉善有言:“茶不难于‘清’,而难于‘和’。滋味淳和中正,饮后仍觉一股平和之气息弥布于颊齿、胸腹间,无邪异之味,无乖戾之气,是为和”。
  雅是茶之韵。“雅”乃儒家之中正平和、典雅纯正之精神审美。茶,南方之嘉木也,之瑶草也,之香茗,茶乃高雅清淡之物,品茶之境亦在于清雅,所谓精茶与幽境相结合,才能恰到好处,相得益彰。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言:“若茗茶之为物,擅瓦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之间得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平淡而山高水深”,黄山谷之诗足以反映中华茶道之极致。古人认为茶“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故山清水秀之际、佳木扶疏之处,啜一口香茗,天地安宁,岂不神仙哉?由此看来,茶离我们相乎甚远!然并非如此,茶潜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不过“从来佳茗似佳人”而已。如若有然,茶道是静悟,是韵思,是平常,是茶里人生的清虚淡雅。
其他文献
南胜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元年,位于平和县城往东南二十多公里的南胜镇,原址在南胜镇矾山北坡,与当时的平和县分府府衙隔溪相望。当时书院设有文昌帝君庙,供社会及师生朝拜。庙边有每间约11平方米走廊式的教室、寝室、厨房、办公厅等十余间,庙后建有荷花池、凉亭,庙前有水井及不足一百平方米的运动场地。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是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独立的教育系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
期刊
仰望,碧空如洗,白云朵朵;俯瞰,桥河相绕,碧波荡漾;近观,燕尾翘脊,红瓦白墙;这里就是闽南水乡特色小镇。  在闽南水乡特色小镇流连,映入眼帘的是砖木结构古厝,红瓦白墙,燕尾翘脊,飞檐翘角,独具匠心。抬头望大厝双燕尾翘脊,舒缓优美的屋脊,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再仔细观望那精细的砖雕、彩绘、木刻,雕梁画栋,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让人回味无穷。当你徜徉在这古厝中,恍如隔世,不知今夕是何年。走出古厝,经过新
期刊
夕阳西下,迎着柔和的金色阳光,迎着扑面而来的原野醉人的气息,怀着对小河缤纷的梦幻和飞扬的情思,我不知不觉来到小河边。  这里的青山绿水让我觉得熟悉而陌生。我究竟多久没有回来这里了?是我沉默得太久,还是被遗忘得太久了?  微风掠过田野,轻轻抚摸着我的肌肤,我贪婪地吮吸着野外那淡淡含香的空气和泥土的芬芳。闭上眼睛,身体的每个毛孔也开始呼吸,身心得到放松和安宁。这种感觉我差不多快忘记了。  内心的热切驱
期刊
当飞雪又一次装扮北国的美景  江南的花朵依然火红地绽放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已经过去  天空射下了灿烂的阳光  十月的天空显得格外高远  十月的大地显得更加宽广  所有的城镇、田畴和溪流  处处蓬蓬勃勃,在阳光下汇成动人的合唱  十月阳光每一缕都牵动人的目光  这里,那里都充满光明和希望  伟大的祖国在蓝天下崛起  处处缀满繁花般瑰丽华章……  今天,又一个十月的阳光如此璀灿  温暖地照射进我们
期刊
在平和县山格镇山格圩米市街东端,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名叫慈惠宫。据有关史志记载,这座慈惠宫始建于北宋初年(960),虽然屡毁屡建,但自明洪武元年(1368)以来,宫庙主体建筑分金始终无变,风格始终“修旧如旧”,迄今已有1050多年历史。因此说,慈惠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建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  走近慈惠宫,慈惠宫背靠山格山,前横马肚溪,坐北朝南,三间二进,琉璃碧瓦,仰红俯绿,备极华焕
期刊
在农村,镰刀的用途十分广泛,无论砍柴割草或是编织箩筐都离不开它。不同款式的镰刀有不同的用途,选好刀具干起活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许是母亲经常上山砍柴的緣故,她对那把弯月镰刀情有独钟:刀身轻重适宜、造型独特,特别是具有锋利的刀刃,更让母亲爱不释手。有一次母亲去山中砍柴,回到家中才发现丢失了镰刀,她十分焦急,不顾疲惫折返山中,偌大的山林寻找一把镰刀就像大海捞针似的,我劝她再买一把,可是母亲非要
期刊
夜色的浓重,在夏夜是种异象存在。人们往往要到凌晨1、2点才肯睡,不想辜负这好时光,夜到此时也才会变回原本安静的样子。  临近午夜时,我在三楼的窗户旁仍能听见从楼下传来的小区邻居们高亢的闲聊声,丝毫没有倦怠、散场的意思。他们在一楼某邻居家门前十几平米的整洁石砖空地上,摆上小桌泡茶,在门前亮盏小灯,6、7个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把这变成“小庭院”。空地两边原有的草地被邻居们开辟用来种菜及花草,成为半边
期刊
大成殿巍然屹立,庄严肃穆;孔圣像沉静儒雅,慈祥和蔼。  流连在美丽的校园里,伫立在高大的圣像前,面对着这曾经破败不堪而近年欣逢国运昌盛得到重新修葺后焕然一新的孔庙,人们怎么会不遐思,历经了500年沧桑的孔庙而今仍然焕发光彩,经历了2500多年的孔子而今仍然赢得世人的尊奉,这到底是因为什么,能给我们后人乃至世界以巨大的影响?  啊,孔子,您可是给历代社会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多么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期刊
晨曦初启,一位正在苏杭畅玩的朋友,用微信发来景色怡人的旅游照片,氛围活跃,赏心悦目。此时正值清晨,自己正在绿草如茵、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漳州四季花海公园小道上健步行走。生活中常有积极乐观的遇见,因为遇见这位朋友,我才经常在四季花海公园健身晨练。之前自己也是个每天不早起的慵懒之人,偶然一次,感受到这位朋友晨起健步行的良好习惯,接受邀请和鼓励,克服了连续几周日日早起的不适应期后,居然也逐渐练就坚持不懈
期刊
1  九峰古镇地处闽西南边陲,西行十余里经柏嵩关与广东省饶平县接壤,周遭群山绵延,古来地僻多瘴,常为山贼盗匪出没之地。明正德十三年,时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阳明率部平定“詹师傅”寇乱之余,为保一方长治久安,奏请添设平和县,选址河头大洋陂修筑邑城。自此而至1949年7月县政府外迁小溪镇,九峰成为延续400余年的平和县治所在地,名副其实的闽粤边陲重镇。悠久的邑城历史不但使九峰古镇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