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本教育理念下数学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881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能够在小学阶段如何履行生本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下教育界关注的问题。生本教育理念最主要的方针就是将“综合培育学生”作为主要教育理念,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而这种教育理念无疑对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方式
  一、 前言
  现今,社会对教育方面越发重视,尤其是对小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改革中,以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所以,随着教育方式的改革,“生本教育”理念也应运而生。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学生,将之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翻转,以学生作为课堂中心,以此来培养和树立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本身较为枯燥,如果能够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那么对学生更加主动、自主掌握知识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 生本理念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 “生本教育理念”概述
  如果对生本理念进行解释,那么其是与之前教学理念完全不同的一种教育方式。过去,国内小学生教学多基于“填鸭式”教育方式,以教师作为课堂中心进行教学,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问题。而生本教育理念则完全不同,主要是以学生作为教育重点,在重视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新的知识。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主动学习、发掘自身潜力、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一定好处,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小学生更好成长有良好效果。
  2. 生本理念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国内新课改的实施,其在教育方针上更加倾向于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探究的心、乐于动手等能力,而“生本理念”正是响应了国家教育改革这一号召,通过培养和树立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对学生今后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意识的形成具有良好示范作用。
  三、 如何以生本教育理念来指导小学生进行数学自主学习
  1. 通过营造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在感兴趣环境中学习,对其学习效果具有一定作用。所以,如果能在数学学习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积极性具有良好效果。之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作为课堂中心,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学习,根本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如果能为学生营造数学学习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从教师方面来说,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来营造情境,这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一定效果。如小学一年级学习连加时,给学生出题为“1 ?=5”,在出完题目之后叫到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学生并未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说:“如果按照老师的写法,那么则是1 4=5,如果按照连加的方法则可以是1 1 3=5,也可以是1 2 2=5。”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并未直接进行解释和答复,而是先对学生解题思路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对学生勇于思考、琢磨的精神给予了最大鼓励,而后才对学生的解答进行了解释。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其认真思考和学习态度的一种鼓励,也是对学生数学自主意识培养积极性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 借助多媒体等让学生进行数学探究
  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待问题会有一定探究想法,只有具备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想法才能从行动上支持其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思考进行合理引导,以此让学生去挖掘相应的数学答案。如在小学阶段教授“三角形”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一些三角形形状的建筑,如金字塔、埃菲尔铁塔、伦敦眼等,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建筑风景,也能够让学生从中发现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然后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三角形为什么在建筑物中被应用,为什么三角形是所有形状中最稳固的。而如果直接给学生讲解三角形的话,则会直接进行“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的讲解,学生则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借助多媒体进行讲解则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对挖掘其潜在思考能力,对其思维发散能力也有一定培养。
  3. 给予学生自主动手参与时间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能从生活中发掘数学知识,也能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所以,数学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且在作业内容上多基于一些探索性的题目,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参与进去,能够让其在探索中自我发现、自我思考、自我解决,以此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如在学习“面积”知识点时,在课堂中会教给学生面积公式“长×宽=面积”。而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就可以让低年级学生通过测量家里客厅面积,而后记录下来。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给其布置课外作业是“如果学校操场要进行扩建,其总共面积为300,那么学校如何合理利用场地来设计篮球场、跑道、运动设施?”学生则会根据学校篮球场地扩建情况给出方案,既能够直观地对学校操场有一定了解,也可以将其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利用上,一举两得,充分做到了课堂、课外的结合。
  从以上分析中了解到,如果想要在小学生本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意识,还是要先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以能借助各种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以培养和树立其自我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梁卓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64-65 70.
  [2]朱骏.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本”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J].亚太教育,2016,(34):32.
  [3]鐘联芳.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意识[J].学周刊,2013,(25):100-101.
  作者简介:
  徐振新,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反例;数学;教学  反例是相对于某个全称命题的概念,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数学中,反例常被用于证明之中。有许多数学猜想或命题的叙述是全称命题,当证明这样的数学猜想遇到困难时,数学家会趋向于寻找一个反例,以说明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在数学教学中,反例有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优化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模型思想”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模型思想;优化;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
摘 要:数学课堂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心设计,巧妙地提升小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从教师巧妙导入、学生动手操作和注重反馈引导几方面进行施教,提升小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提升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课堂的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目标,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抓手的双向活动。正
摘 要:新课改以来,对于小学数学学习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升。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很多教师都不注重数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进而使得数学作业的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现状,探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