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缺铁性贫血是当前较为常见的血液病类型,对于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探讨了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检查及诊断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基本症状对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的概括性较强,在实际中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展开具体的临床护理措施。
【关键词】血液病,缺铁性贫血,护理方法,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17-02
1 引言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贫血疾病,它主要是由于体内铁元素储存过低,而导致红细胞的合成受到障碍。铁元素是人体体内必备的元素,它是人体体内一些生理及生化过程重要的原材料和催化剂,因此,缺铁性贫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患病原因有三个,饮食中供铁不够或饮食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营养不足、机体结构病变引起的慢性贫血以及吸收障碍。实际中,对于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要进行全方位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良好的护理,从而尽快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
2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检查及诊断
2.1 临床检查
检查是疾病诊断定性的基础和参考,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检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血象检查。血象是血液病检查的基本项目,对于缺铁性贫血疾病而言,在早期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而在晚期血象会呈现典型的小细胞色素型贫血,同时红细胞数目与正常情况相比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第二,骨髓象。缺铁性贫血会导致患者的骨髓象产生变化,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下降,同时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第三,骨髓铁染色。与健康机体相比,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会减少甚至消失;第四,血清铁蛋白。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蛋白与正常情况相比会显著降低。
2.2 临床确诊
经过全面的临床检查之后,根据患者体内各种特征数据就能够对患者的病症及其病情进行确诊。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要经过三个基本阶段:储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三个阶段的分别为缺铁性贫血的早、中、晚期,每个阶段其临床特征不同。储铁缺乏阶段,主要有两个诊断标准,血清铁蛋白<14μg/L以及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色铁消失,两种情况只要符合一种就能够确证为储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阶段,这一阶段的诊断标准有三个,分别是运动细胞的饱和度、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以及骨髓象中铁幼粒细胞数量等,符合一个标准就能够确诊;缺铁性贫血阶段,这一阶段确诊的标准有七条,包括红细胞形态特征、血清中铁含量等,在相关的诊断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在此不再赘述。
3 缺铁性贫血临床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元素缺乏血液病,实际中,只要找到患病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治疗就能够很好的改善贫血症状,从而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对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主要有个方面。
3.1 临床药物护理
药物护理是缺铁性贫血症状改善和治疗的重要方式,也是临床护理的中要内容。药物护理主要有两种方式:口服试剂和注射试剂。第一,口服试剂。对于状况并不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试剂的方法进行治疗,当前最常用的铁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在护理过程中,切忌让被人服用茶饮料,防止铁元素被沉淀而得不到吸收;第二,注射制剂。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注射制剂治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三类患者必须进行制剂注射,第一类是胃肠功能紊乱而无法进行铁元素吸收,第二类是患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口服制剂可能会产生严重反应,第三类是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的患者。临床上要特别注意对患者口服制剂之后的反应,并且以此为依据进行制剂注射护理,常用的注射制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
3.2 饮食护理
日常的饮食护理是缺铁性贫血患者改善病症的重要方法,也是从根本上提高患者身体素质的护理方式。在饮食护理上,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原则,第一,供给含铁丰富的食物;第二供给高蛋白饮食,促进铁的吸收和合成血红蛋白;第三,供给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使三价铁还原为易吸收的二价铁;第四,.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克服长期偏食素食等不良习惯。
实际中,根据饮食护理的原则,可以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食物。第一,选择每日充足热量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如肝、腰、肾、红色瘦肉以及各种坚果、蔬菜等;第二,提供铁吸收率较高的食物,例如瘦肉、鱼禽、血、内脏等;第三,避免感染铁元素吸收的事物摄入,例如菠菜、苋菜、空心菜等;第四,配备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例如西红柿、柿椒、苦瓜、油菜、小白菜等,这些事物对于合成血红蛋白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其它日常护理
除了基本的药物护理和饮食护理之外,在实际的生活中,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同时,对周围亲属起到预防作用。第一,在日常的事物烹调过程中,尽量用铁制的器具,这样会将器具中的铁元素通过饮食进入到人体体内,能够较好的补充机体所需的铁元素;第二,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健康、规律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素质,从而提高机体铁元素的吸收能够,减少铁元素的流失;对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合理的安排餐次和内容,食欲差、胃纳少的病人可少量多餐进食。
4 结语
临床检查和诊断是确诊缺铁性贫血的主要途径,当确诊之后要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临床护理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而每个环节所包含的细节较多,因此,必须从宏观和细观两个方面出发,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辉,顾连芬,肖波.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0,17
[2] 王金萍,董宪杰,马丽华.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4
[3] 赵莉莉,贾曦. 探析新疆哈萨克族小儿贫血原因及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07,7
【关键词】血液病,缺铁性贫血,护理方法,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17-02
1 引言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贫血疾病,它主要是由于体内铁元素储存过低,而导致红细胞的合成受到障碍。铁元素是人体体内必备的元素,它是人体体内一些生理及生化过程重要的原材料和催化剂,因此,缺铁性贫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患病原因有三个,饮食中供铁不够或饮食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营养不足、机体结构病变引起的慢性贫血以及吸收障碍。实际中,对于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要进行全方位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良好的护理,从而尽快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
2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检查及诊断
2.1 临床检查
检查是疾病诊断定性的基础和参考,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检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血象检查。血象是血液病检查的基本项目,对于缺铁性贫血疾病而言,在早期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而在晚期血象会呈现典型的小细胞色素型贫血,同时红细胞数目与正常情况相比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第二,骨髓象。缺铁性贫血会导致患者的骨髓象产生变化,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下降,同时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第三,骨髓铁染色。与健康机体相比,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会减少甚至消失;第四,血清铁蛋白。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蛋白与正常情况相比会显著降低。
2.2 临床确诊
经过全面的临床检查之后,根据患者体内各种特征数据就能够对患者的病症及其病情进行确诊。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要经过三个基本阶段:储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三个阶段的分别为缺铁性贫血的早、中、晚期,每个阶段其临床特征不同。储铁缺乏阶段,主要有两个诊断标准,血清铁蛋白<14μg/L以及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色铁消失,两种情况只要符合一种就能够确证为储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阶段,这一阶段的诊断标准有三个,分别是运动细胞的饱和度、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以及骨髓象中铁幼粒细胞数量等,符合一个标准就能够确诊;缺铁性贫血阶段,这一阶段确诊的标准有七条,包括红细胞形态特征、血清中铁含量等,在相关的诊断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在此不再赘述。
3 缺铁性贫血临床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元素缺乏血液病,实际中,只要找到患病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治疗就能够很好的改善贫血症状,从而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对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主要有个方面。
3.1 临床药物护理
药物护理是缺铁性贫血症状改善和治疗的重要方式,也是临床护理的中要内容。药物护理主要有两种方式:口服试剂和注射试剂。第一,口服试剂。对于状况并不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试剂的方法进行治疗,当前最常用的铁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在护理过程中,切忌让被人服用茶饮料,防止铁元素被沉淀而得不到吸收;第二,注射制剂。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注射制剂治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三类患者必须进行制剂注射,第一类是胃肠功能紊乱而无法进行铁元素吸收,第二类是患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口服制剂可能会产生严重反应,第三类是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的患者。临床上要特别注意对患者口服制剂之后的反应,并且以此为依据进行制剂注射护理,常用的注射制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
3.2 饮食护理
日常的饮食护理是缺铁性贫血患者改善病症的重要方法,也是从根本上提高患者身体素质的护理方式。在饮食护理上,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原则,第一,供给含铁丰富的食物;第二供给高蛋白饮食,促进铁的吸收和合成血红蛋白;第三,供给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使三价铁还原为易吸收的二价铁;第四,.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克服长期偏食素食等不良习惯。
实际中,根据饮食护理的原则,可以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食物。第一,选择每日充足热量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如肝、腰、肾、红色瘦肉以及各种坚果、蔬菜等;第二,提供铁吸收率较高的食物,例如瘦肉、鱼禽、血、内脏等;第三,避免感染铁元素吸收的事物摄入,例如菠菜、苋菜、空心菜等;第四,配备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例如西红柿、柿椒、苦瓜、油菜、小白菜等,这些事物对于合成血红蛋白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其它日常护理
除了基本的药物护理和饮食护理之外,在实际的生活中,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同时,对周围亲属起到预防作用。第一,在日常的事物烹调过程中,尽量用铁制的器具,这样会将器具中的铁元素通过饮食进入到人体体内,能够较好的补充机体所需的铁元素;第二,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健康、规律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素质,从而提高机体铁元素的吸收能够,减少铁元素的流失;对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合理的安排餐次和内容,食欲差、胃纳少的病人可少量多餐进食。
4 结语
临床检查和诊断是确诊缺铁性贫血的主要途径,当确诊之后要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临床护理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而每个环节所包含的细节较多,因此,必须从宏观和细观两个方面出发,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辉,顾连芬,肖波.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0,17
[2] 王金萍,董宪杰,马丽华.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4
[3] 赵莉莉,贾曦. 探析新疆哈萨克族小儿贫血原因及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