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碾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n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碾老了。
  倾圮的碾坊露出岁月凋蚀的痕迹。屋顶的茅草先是被鸟雀掏成巢穴,后来,风雨的侵袭,连鸟巢也荡然无存了。裸露的檩条象老人干瘪失去弹性的肋条,在阴雨连绵的日子,最先腐烂的地方长出了一簇簇菌子,那可是碾坊老眼中的翳?没有了屋顶的遮挡,碾坊的墙皮斑驳陆离,就象一张长满老年斑的脸。
  这是我又看到的现在的碾坊。里面是否还有那盘转动起来就吱吱哑哑奏出岁月回响的碾盘?
  碾子倒了,碾盘歪了,碾架散了、朽了,中央的碾心也成了半截,另一半不知了去向。
  先前的花岗岩的碾盘变得一脸沧桑,一棵不知名的小树长在了积满尘垢的石臼中,长得葳蕤茂盛。我不知这神谕般得生命在昭示着什么,是代表着新生还是没落,我在它的面前显得无知而蒙昧。
  我分明地知道老碾真的老了。
  哲人说过,静止的是岁月,流逝的是我们。所以,老碾又没有老,碾身上分明地标注着与生俱来的印记,老却的只是外在的形式。在与它目光交叠的注视里,我又分明地听到那从岁月深处传来的荡气回肠的如古韵俚曲般的悠远的回响,常常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沿着时间的经络泛波而来,在我的耳鼓心房荡漾。
  在没有电磨的年代,碾子是村里最重要的机械了。前村后树的往往有好几盘碾子。忙完农活的人们便掇起簸箕粗粮上碾,碾子便转动起来了。
  夏碾新麦,秋碾新谷,冬碾瓜干,春碾糠皮。碾子和乡亲们一起品味着苦涩的年华。
  碾子转动起来了,艰难的生活便开始了。虽然沉重,但也从未停下来,一直踽踽向前。
  碾子那和谐的吱呀声,成了村落里永远的背景音,人们时刻也离不开碾子,从晨炊到晚饭,从家畜的饲料的百姓的口粮。碾子成了人们生活的全部。碾过了饥谨,也碾过了丰穰。碾子是村落的一部平仄成韵的历史。
  常常天还未亮,碾声就荡漾在村落空气微醺的空气里,和着鸟鸣升腾扩散。或者趁着三五月明之夜,一家老小,夫妇相伴,边推碾子边说着笑话,碾碎一瀑月光。原先觉得硕大的碾子这时在手里变得举重若轻,不再是一种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闲庭信步的生活小诗。
  在那些苦难佐酒的岁月里,要是谁家的日子紧巴了,上顿不接下顿了,不管是刚碾出的新米,刚出园的果蔬,东家一碗,西家一瓢的,就这样,日子便磕磕绊绊地走过来了。清苦的日子里,苦不再觉得苦,没有充裕的物质条件,人们却能从繁重的体验中将生活诗化还原。用碾子奏出最淳朴最充实的生活,简单的却又是丰富的。
  而今,碾子渐渐地被遗忘了,丢弃在岁月的角落,成了风化的历史,成了淡去的遥远的记忆,在风雨轮回中沉默下去,永远地沉默下去。沉重的变的不再沉重。
  抚摩着碾子,抚去残破的蛛网。顺着那岁月的河流,我又回到了那段尘封的日子。
其他文献
说实在的,我以为,实行双休息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常回家吃饭。  想起以前,就算和父母同住一市,我们有时竟忙得一两个月才有空回家吃一顿饭,接着便匆匆忙忙地往回赶。父母每次送我们到路口,总是紧拉着孙子的手久久不放,一问再问:“下周还回来吃饭吗?带孩子回家吃饭吧!”赢到我们满口答应,才恋恋不舍地放我们走。看着慈祥的父母久久伫立在寒冷的风中,我们除了感动就是心酸。  现在好了,时间充裕了,每周两天,只要
期刊
茶之舞蹈    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音乐,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我相信茶是有生命的。很多时候,我被茶清颀和优美从容的舞姿陶醉,想像她如同一位秀美的女子长袖飘飘,气若幽兰。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时候茶是非常寂寞的,寂寞地等待一个人的欣赏。  在南方碧绿的茶山之上,茶在快乐地生长,每日与阳光和空气自由对话,与风雨雷电玩起游戏,看着夕
期刊
一次吃晚饭,饭桌上照例摆着清炒白菜,我瞟了一眼白菜,对婆婆说:“妈,别总是买白菜呀,都吃腻了。再说,专吃一种菜不好,营养不全面。明天天吃菠菜吧,补铁。”  婆婆一听,脸色立刻沉了下来:“白菜是好菜,多吃白菜有益身体。而菠菜吃多不好,我老同学说的。”  婆婆的老同学是一位医生,婆婆对她很是信任,把她的话当圣旨,言听计从。  “哼,我们什么时候吃过菠菜了?三天两头吃白菜,上哪多吃菠菜去呀。还多吃了不好
期刊
前年国庆节,学校组织师生开展“庆十一”联欢活动。在妻子的不懈劝说下,向来爱静的父母才勉强跟着我们来到了活动现场。  整个联欢会,气氛异常热烈。活动快结束时,主持人突然宣布:“下面,我们有请朱爱清,刘国印,张荣友三位老师为我们做精采的表演!”三位年近60的老教师的表演深深吸引了父母。联欢会结束回到家后,父亲从柜子里翻出了他那把搁置多年的二胡。  从此,每天吃过晚饭,父亲总要拉上两段儿。什么《二泉映月
期刊
时下,一种温馨而潇洒的时尚消费热潮在老人中悄然流行开来。    披婚纱,重温昔日的恋情 不少中老年夫妇由于结婚时受条件的限制,没能留下一张像样的结婚照。为了重温往日的恋情,更为了今日的夫妻恩爱,一些老年夫妇成双成对地走进了婚纱摄影楼补拍婚纱照。据某地一家婚纱摄影部经理介绍,前来补拍婚纱照的中老年夫妇占拍婚纱照总数的1/8还强。    赠手饰,补上年轻时的缺憾 老年夫妇年轻时结婚的情形几乎都十分相似
期刊
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里说,父亲这段时间老是郁闷不乐、心事重重的样子,还经常自言自语,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来,整个人都变得苍老憔悴了。母亲就问父亲,父亲说自己得了大病。  我一放下电话就火速赶回了老家,看到父亲那副日渐苍老精神不振的样子,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父亲说自己一定是得了心脏病,胸口老是郁闷,有时还喘不过气来。我赶紧陪着父亲去县医院做了心脏检查,结果显示父亲的心脏完全正常没有毛病,我又
期刊
早上,刚进办公室,手机就响了。接通后,母亲焦灼的声音,有如艳阳下的黄豆荚般在耳边爆响:“快回来一趟,皓皓(我儿子)被猫抓破了手,得赶紧去打针。”  一到巷口,母亲就迎了上来,喋喋不休地说起祖父来。这时,我才知道,母亲让我回来,并不仅仅是因为儿子,更多的是由于祖父的倔强。原来,祖父当时见重孙的手出血后,怒不可遏,立时决定将猫送人,可就在他将猫抓住的时候,猫如法炮制,在他的手上同样也留下了两道血淋淋的
期刊
母亲的需要    给天下的儿子出个题目:母亲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简单的题目,也是一个复杂的题目,更是一个苍凉的题目。从来是母亲问儿子:你需要什么,很少有儿子想过母亲需要什么。从小到大,儿子有数不清的需要被母亲牢记,被母亲满足;从小到大,儿子很少过问过母亲的需要,母亲的梦想。其实母亲的需要非常简单,请看下面一个故事:  某一监狱的牢房中关着数名死刑犯。  有一天,大伙翻着彩色的杂志在那里闲聊
期刊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并不宽裕,然而母亲却是村里最早佩戴上金首饰的。  记得那年冬天,母亲精心饲养的一窝小猪崽被父亲在集市上卖了个好价钱,父亲回家时便给她捎回了一副耳环和一枚戒指。母亲知道后真是又气又急:气的是父亲压根儿就没跟她商量过这事儿,急的是年关将至,而家中的年货却一直都还没有着落。母亲为此生了好一阵子的闷气,那些首饰也被她一声不吭地锁进了当年陪嫁来的樟木箱子里。  但是买下来的东西就那么
期刊
北方的冬天,千里冰封,户外垂钓必须进行“冰钓”,即破冰下钓。而在南方则不同,冬季仍可进行水面垂钓。冬季阳光温和、空气洁净,独坐湖边别有一番风味。冬钓有其季节性的特点:一是冬季水温低,许多鱼类已经不进食或很少进食,冬季可钓的淡水鱼主要以鲫鱼为主,鳊、鲤、草等大型鱼有时也上钩,但上鱼率大大降低。二是鱼类在冬季咬钩吃食时的动作很轻,所以在钓具和钓法上应与夏钓有所区别。  首先,钓具选择要巧,要用小钩细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