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后“破陈抟之学”检议——以黄宗羲、黄宗炎图书易学批评为中心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ie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抟被视为宋代图书易学的开山宗师,朱熹深为推崇.但自宋讫明,"破陈抟之学"此起彼伏.黄宗羲、黄宗炎是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驳斥陈抟的图书之学,指其《河图》《洛书》之说无所依据,与《无极图》等皆藏道术于易学,其后又被朱熹等人引入儒学,致使儒学发展偏离孔子六经的道路.黄氏兄弟所论并非只针对陈抟,而是基于明末清初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学术史、儒家学说乃至遗民精神归属加以反思、批评和重建.他们的哲学思想批评,所呈现的历史考证、文献辨伪、批评逻辑与思想建构等诸多层次性,以及史实与价值、思想与方法、观点与立场、辨伪与伪辨等缠夹交织的复杂性,极具解读性和启发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性朴说"在荀子研究中颇为流行.这种观点认为,将荀子人性论界定为"性恶"是一个历史的误会,荀子真正要表达的是"性朴"之主张.荀子论性确有"朴"的含义,以"性朴"作解亦有其合理性,但"朴"不是荀子反驳孟子"性善论"的着力点,"性朴说"对于把握荀子思想主旨缺少直接帮助.尤其重要的是,"性朴说"的目的是为经验主义和先验主义划线,认定荀子属于前者且更接近真理,孟子属于后者且走偏了方向,从而"扬荀抑孟".受此影响,持"性朴说"的学者往往不能正视孟子"性善论"的内在价值,不了解人的先在性对成德成善的重要意义,
“生命共同体”论是生态危机视角下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断,成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通过对“生命共同体”概念及其理论的历史溯源,展现认识“生命共同体”的自觉存在,探索“生命共同体”的方法建构过程,分析“生命共同体”对传统方法的超越,进而阐述“生命共同体”方法论的实践路径,试图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困境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以期尽可能地解决处理生态问题时局部性思维所造成的的次生生态危机.
环境美学中的伦理问题可以被概括为"环境审美欣赏是否具有道德关怀以及应当具有何种道德关怀".这个问题的代表性观点来自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他描述了一种伦理维度的自然审美欣赏,但因其以自然的内在价值为核心的环境伦理学暗含着康德式的现代伦理学范式,导致他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伦理维度的思考存在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根据对"尊重"这个概念的词源学考察,人对自然的原生尊重是一种敬畏感,它的根源是人与自然的实存性的共在关联.在此意义上,环境审美欣赏如果能超越形式与感知特征,进而领会人与自然等环境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依存关系,就能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集中体现了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但该文发表一百多年来,李大钊在撰写过程中所参考的学术知识来源始终不为学术界所知.通过跨语际文本对比研究,可以揭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的学术知识来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情况.
从21世纪初开始,我们逐渐进入了以数据革命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了新世纪的重要认知资源.数据语言正逐渐成为比自然语言、逻辑语言更精准、更便利的科学语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科学认知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即从20世纪的语言转向走向21世纪的数据转向,而且已经从科学前提、技术条件、社会背景和哲学基础四个方面为这次数据转向准备好了可能条件.目前,科学认知方式已经开始了从语言到数据、从逻辑到算法、从分析到综合、从证明到发现、从因果到相关等五个维度的认知方式的重大变革,20世纪的语言转向即将让位于21世纪的数据
2021年10月23日至24日,第五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博物》杂志、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主办.因疫情防控工作需求,本届论坛严控线下参会人数,首次采用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当日直播观看人数达81600多人次.10月23日的论坛主要由上午的大会主报告与下午的两个分论坛构成,报告议题涵盖中西博物学史、博物学文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博物学实践、博物出版、文学与博物学等,共计18位学者作了相关分享;24日,与会人员自行参
期刊
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其集中体现就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意识既是对中国文化中悠久的责任意识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中国传统责任意识的超越.在理论依据上,中国传统责任意识主要依赖儒家的伦理哲学,中国共产党责任意识则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在对自身和民众关系的定位上,中国共产党责任意识相对于中国传统责任意识的变化是从以民为本到依靠人民群众,从重民到为人民服务,从教化民众到引领民众.与传统相比,中国共产党责任意识对国家和天下也有了新的理解:从少数人的国家到人民的国家、从传统国家到民族国家、从
“天-礼”模式与“道-法”模式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两大传统.儒家总体继承了“天-礼”模式的政治理想,设想了“大同”与“小康”的理想社会,重视贤能政治以及圣贤身上所体现出的德性.黄老道家则创造了“道-法”模式,并提出了由天道而人道、以“法”制定人间秩序的设想.两种不同的治政理想,实际上是儒家和黄老道家面对社会转型所作出的不同回应,两者的冲突与融合对当下“德治”与“法治”的建设亦有启示意义.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中具有重大意义.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要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要深刻理解做好党的民族工作需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四对关系;要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朱熹“桃应问”章解释中君心之公、律法之公、民心之公与其“正君心”“立纲纪”“合公议”“应天人”等为政要求相呼应,体现了通过道德与制度为政治立法的思想,蕴含着以制度制约君主、由民意检验政治的思考理路.其中,政治决策以及对天下公论的判断皆遵循“本于天理、验于人心”的原则,体现为动态的过程.“天理”作为公共政治法则,借由个体职分、个体与公众、人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实现.由具体性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实现“天理之公”是全面理解其“天理之公”“人欲之私”理念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