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实际工作,从高邮维修经营业户普遍存在起点低、竞争乱、管理弱、规模小等维修市场现状出发,分析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维修市场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维修市场;发展现状;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汽车产量尤其是私人用车产量呈高速增长态势。巨大的汽车市场给汽车维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汽车维护和修理市场需求空间在不断扩大。如何强化汽车维修市场管理,促进全行业整合和合理规范布局,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汽车维修市场体系和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糸,有力地推动汽车维修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涨的需求,己成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高邮市汽车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一、我市维修市场的现状
我市汽车维修市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市区到乡镇,已初步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协调发展,互为补充的汽车维修网络。近年来,虽然省市运管部门部署落实大力开展市场整顿,诚信体系建设,规范行业管理等措施,维修市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市维修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受地域分布、经济发展、消费观点等的影响,维修经营业户普遍存在着起点低、竞争乱、管理弱、规模小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维修经营主体小而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市维修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全市一类维修企业6家,二类维修企业18家,三类专项维修12家。其中一二类维修企业签约汽车品牌特约服务站20家,4S店维修经营处于空白状态。企业规模普遍存在小而散现象。大多数维修企业无自己的经营场所,维修用地多为临时租用,其需求得不到保障。有的则由于因城市建设发展而不断搬迁,严重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这些因素均制约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
2.维修布局分布不合理。由于汽车维修行业属于三产服务产,与一二产业相比,企业所缴纳税费不多,地方政府对维修业不太重视,维修市场布局缺乏长期规划。目前维修企业大多数分散在主城区,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呈现出过剩而乡镇却明显需求不足的局面。全市22个乡镇中,仅汉留、甸垛、送桥3乡镇拥有3家货运车辆维修,菱塘、三垛乡镇各拥有1家乘用车辆维修,其他的乡镇无专业性的维修企业,维修企业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维修保障能力过剩而另一方面乡镇汽车维修难等矛盾比较突出,能力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不适应老百姓日常维修需求和行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3.中高级技术人员紧缺。伴随着汽车维修业的兴起和发展,吸纳了大批的从业人员,许多不能接受继续教育的初、高中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维修市场,这些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维修技能、职业道德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大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均为师傅带徒弟形式,缺乏理论知识。维修市场初级人才基本饱和,中、高级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电工、电路、机修方面的熟练技工人才并不多,有一定理论基础且技术过硬的高级技工更是一将难求。目前当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企业向4S店发展时,那些具有销售、管理和维修经验的复合型技师级人才最为紧缺,他们也正成为汽车维修企业之间相互“挖角”的重点对象。据初步统计,全市约有750个维修人员,经过岗前培训的占40%,而且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专业技校毕业的所占比例不足10%,全市维修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25人,高级职称的41人,技师14人,技工人员素质的偏低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也影响了维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4.“快修店、路边店”无证维修多。2012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为37701辆(不包含机三轮四轮、摩托车),比2011年增长23.2%。其中私家车的增长居多,带来了马路边快修店的快速发展。相对而言,一类、二类企业投入资金量大,资金回报周期太长,三类维修投入不高,“快修店、路边店”在市区遍地开花,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等特点。门面多为1-2间,维修人员多为1-3人,店面小,人员少、设备差。这部分门店经营方式多样,有些以销售配件形式经营,有些是超范围经营。经营者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欺诈消费者、使用伪劣配件的现象普遍存在。全市130家无证三类维修业户,70%以上分布在文游中路、秦邮路和屏淮路公路等主要干道两侧沿线,多数维修门店以人行道为作业场地,油污路面,杂物随意堆放,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
二、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1.无证维修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据调查,近两年有人认为汽车维修行业是朝阳产业,于是盲目进入维修行业,整个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我市存在无证汽车维修经营的业户约有130家,这些业户规模普遍较小,维修设备简陋陈旧,人员技术素质低,基本为路边店。汽车维修企业之间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争抢业务,相互刹价,专项维修业户超范围修理,造成恶性循环,使一些设备投入大的企业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无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不愿意更新检测、维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造成长期维持着现有的厂房、经营场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局面,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严重扰乱了汽修市场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
2.维修诚信度差,引发市场投诉多。在维修企业中,由于受维修成本的加大以及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维修企业存在的诚信问题集中体现在维修价格不合理,费用不透明,存在作业项目高报低座及虚假维修作业项目现象,部分企业只换不修零配件,不能按照维修合同履行维修义务,作业不规范、偷工减料、使用假冒配件,以次充好现象,在维修投保车辆时存在“诈险”等违反诚信原则和弄虚作假行为,这些情况在一些非正规化的汽车维修企业和路边店尤其严重。由于汽车维修专业性很强,一般人根本搞不清楚,维修企业不诚信经营一直是投诉热点问题。往往在投诉处理时,由于需要经专业检测和技术评估,耗时耗力耗财,消费者无法提供有效凭证,在维权时往往苦不堪言。管理部门在没有强制取缔措施的情况下,一些无证维修店也不惧怕投诉。 3.维修质量差,存在不安全隐患。汽车工业技术发展迅速,维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达到维修技术和专业服务的要求。特别是一些路边店,在维修过程中,过分依赖经验,盲目猜测故障,盲目拆解零件,没有完善的作业程序,不能有效组织和建立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框架,维修工艺规范难以有效实施,维修质量得不到保障,一些维修诊断设备陈旧,更谈不上维修检测设备,维修品质好坏完全凭经验判断。由于店面较小,车辆修理与住宿、生活混杂,部分维修经营场地没有消防设施,各种润滑油、废弃的配件与人混居在一起,极易引起火灾。但其维修价格低廉、维修速度快,许多出租车、大客车、营运货车成为维修摊点常客,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
4.维修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措施。由于无证维修经营业户主体的复杂性,许多业主都为下岗职工,往往是父子店、夫妻店经营。在日常监管过程中,按照《江苏省机动车维修管理条例》规定,对无证经营许可责令其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行政处罚标准较高。运管部门在查处过程中,缺少强制手段扣留维修工具,往往在执行过程中处罚难以到位。再加上县级执法人员受编制的影响,往往维修管理人员仅有1-2人,每日忙于应付日常一些具体事务,维修市场缺乏常态化监管。经营者对付执法检查实施游击战术,人在关门,人走开门,他们根本不理解和不愿意服从行业管理。周边群众也不理解,认为修车靠本领赚钱没错。执法难度相当大,无证维修三类业户难以取缔,往往任由市场自生自灭。
三、对维修行业发展的思考
1.实施行业布局调控政策。由交通部门牵头会同发改委、规划等部门,就优化调整汽车维修行业布局开展调研,尽快出台我市汽车维修行业布局规划及优化调整方案。在城区周边区域,依托客货运市场和交通要道,合理规划发展区域性汽车维修园区,引导不同服务功能的汽车维修企业集约化经营。就我市维修市场实际状况和高邮产业布局结构,结合开发区的规划,可规划汽车园和配件城。汽车园采取了前销售展厅后维修车间的经营模式,鼓励汽车维修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专业化的维修服务质量;配件城以零散配件和三类专项维修业户统一进园经营,取消马路市场。在实施开业许可时,对汽车维修企业的选址实施环境影响评估,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依法限制汽车专项维修企业在城区主干道、非连锁型汽车专项维修企业在城区次干道等环境敏感区域过度发展。
2.实施综合管理机制。由市政府结合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任务,交通、工商、城管、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职能部门紧密联动,实施综合执法,建立联动机制,并发挥辖区交管所、乡镇街道居委会的参与整治活动。对于目前存在的无证维修市场,由于收费低廉、方便快捷,其存在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其经营主体多为下岗职工,如果强制取缔,社会矛盾和执法压力很大。单靠交通运管部门一家也难以完成。可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引导其走上合法经营的道路。例如可鼓励其加入或转化为汽车快修连锁店,对基本符合开业条件或经整改可以达到开业条件的无证经营者,给予办理经营许可证件,规范其经营行为。对根本不符合办证条件的,要坚决清理。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多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力量严历打击无证修车,占道维修、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企业超范围经营、等非法经营行为。整治方式可由主干道向次干道和内街僻巷推进,可逐街、逐镇步步深入。对货运市场周边、城乡结合部、国道周边及出租车司机聚居的维修黑市场的地区重点整治。并注重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的巡查制度,提高市场检查次数,防止无证维修的反弹,将无证维修业户消灭在前期开业投入阶段。
3.大力推行行业诚信自律建设。大力推广行业诚信自律建设,建立诚信机制,完善信誉考核制度。维修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要在维修业户接待室公示企业工时单价、维修报备程序、维修经营许可证、诚信经营服务承诺和公布全省道路运输统一投诉电话“96520”,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修车环境。行业主管部门对维修企业实行记分制管理,可结合违章处罚,对违规的企业进行记分,并直接反应到年度核查和各项资质评审中,与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资格相联糸,促使经营者自觉遵章守纪,规范经营行为。对多次被投诉和举报查证属实的维修企业,行业管理部门要坚决予以严处,从而不断促进汽车维修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以维护行业形象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深化“诚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如将“诚信”“消费者放心服务品牌”“维修质量信誉等级”作为市政府定点车辆维修招标必备条件之一,作为保险公司定点维修条件之一等。实现维修企业、消费者、政府部门三方的共赢。
4.严把市场准入关。要彻底改变该市汽车维修市场点多面广,松散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必须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审核维修企业经营条件和维修人员从业资格,做到条件成熟一家、许可一家。鼓劢发展3S、4S店,积极引导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采用先进的汽车检测诊断维修设备、维修人才的投入,使其上规模上水平。在经营许可证到期延续许可时,对那些管理制度不健全、维修作业不规范,安全生产和维修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强制其退出市场。对一些欺诈客户、使用假冒伪劣配件、产生安全后果的维修业户,坚决予以取缔。
5.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市场竟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面对汽车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大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实行维修企业技术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汽车高新技术培训,积极培训懂技术、懂电脑、懂英语有实践经验的机电一体化的高级技术人才。建立维修人才网,认真落实对从业人员的日常培训考核,建立长效学习培训机制。由汽车维修协会牵头,通过开办技术讲座、技术比武等方法,传授新技术,交流先进经验,收集、整理、传播行业信息。在培训方式上,要充分利同高等教育资源和4S品牌维修企业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邀请知名维修专家、生产厂商进行专题讲座,不断更新维修技术人员的观念、知识及技术水平,以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和管理的需要。
6.引导品牌意识,提高专业化维修服务水平。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维修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谓空前,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还处于重经营、轻管理,重利润、轻品牌的阶段,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和降低价格上,缺乏对品牌建设应有的紧迫感,没有真正意识到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对企业起到的积极作用,从而忽视了品牌建设,更未深入考虑品牌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当不同企业在质量和价格方面难分伯仲时,品牌几乎就是确保竞争优势的惟一利器,因为品牌本身是服务能力和水准的象征,当一家汽车维修企业提供的服务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时,必需借助品牌才能使自身的实力得到消费者的进一步认可。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品牌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合理制定汽车维修行业品牌建设规划,通过战略发展规划对维修行业品牌建设的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指导性意见,为行业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企业品牌建设指明方向,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品牌建设扶持政策、激励政策、保护政策等,并结合各地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特点加以落实。合理引导扶持品牌发展。引导企业向单店的综合类汽修品牌企业、4S店或特约维修站和连锁汽修品牌方向发展。使其具有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和定价、统一经营、统一采购配送、统一信息管理的鲜明经营模式,使得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维修服务质量。
关键词:维修市场;发展现状;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汽车产量尤其是私人用车产量呈高速增长态势。巨大的汽车市场给汽车维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汽车维护和修理市场需求空间在不断扩大。如何强化汽车维修市场管理,促进全行业整合和合理规范布局,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汽车维修市场体系和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糸,有力地推动汽车维修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涨的需求,己成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高邮市汽车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一、我市维修市场的现状
我市汽车维修市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市区到乡镇,已初步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协调发展,互为补充的汽车维修网络。近年来,虽然省市运管部门部署落实大力开展市场整顿,诚信体系建设,规范行业管理等措施,维修市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市维修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受地域分布、经济发展、消费观点等的影响,维修经营业户普遍存在着起点低、竞争乱、管理弱、规模小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维修经营主体小而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市维修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全市一类维修企业6家,二类维修企业18家,三类专项维修12家。其中一二类维修企业签约汽车品牌特约服务站20家,4S店维修经营处于空白状态。企业规模普遍存在小而散现象。大多数维修企业无自己的经营场所,维修用地多为临时租用,其需求得不到保障。有的则由于因城市建设发展而不断搬迁,严重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这些因素均制约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
2.维修布局分布不合理。由于汽车维修行业属于三产服务产,与一二产业相比,企业所缴纳税费不多,地方政府对维修业不太重视,维修市场布局缺乏长期规划。目前维修企业大多数分散在主城区,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呈现出过剩而乡镇却明显需求不足的局面。全市22个乡镇中,仅汉留、甸垛、送桥3乡镇拥有3家货运车辆维修,菱塘、三垛乡镇各拥有1家乘用车辆维修,其他的乡镇无专业性的维修企业,维修企业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维修保障能力过剩而另一方面乡镇汽车维修难等矛盾比较突出,能力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不适应老百姓日常维修需求和行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3.中高级技术人员紧缺。伴随着汽车维修业的兴起和发展,吸纳了大批的从业人员,许多不能接受继续教育的初、高中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维修市场,这些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维修技能、职业道德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大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均为师傅带徒弟形式,缺乏理论知识。维修市场初级人才基本饱和,中、高级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电工、电路、机修方面的熟练技工人才并不多,有一定理论基础且技术过硬的高级技工更是一将难求。目前当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企业向4S店发展时,那些具有销售、管理和维修经验的复合型技师级人才最为紧缺,他们也正成为汽车维修企业之间相互“挖角”的重点对象。据初步统计,全市约有750个维修人员,经过岗前培训的占40%,而且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专业技校毕业的所占比例不足10%,全市维修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25人,高级职称的41人,技师14人,技工人员素质的偏低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也影响了维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4.“快修店、路边店”无证维修多。2012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为37701辆(不包含机三轮四轮、摩托车),比2011年增长23.2%。其中私家车的增长居多,带来了马路边快修店的快速发展。相对而言,一类、二类企业投入资金量大,资金回报周期太长,三类维修投入不高,“快修店、路边店”在市区遍地开花,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等特点。门面多为1-2间,维修人员多为1-3人,店面小,人员少、设备差。这部分门店经营方式多样,有些以销售配件形式经营,有些是超范围经营。经营者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欺诈消费者、使用伪劣配件的现象普遍存在。全市130家无证三类维修业户,70%以上分布在文游中路、秦邮路和屏淮路公路等主要干道两侧沿线,多数维修门店以人行道为作业场地,油污路面,杂物随意堆放,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
二、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1.无证维修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据调查,近两年有人认为汽车维修行业是朝阳产业,于是盲目进入维修行业,整个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我市存在无证汽车维修经营的业户约有130家,这些业户规模普遍较小,维修设备简陋陈旧,人员技术素质低,基本为路边店。汽车维修企业之间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争抢业务,相互刹价,专项维修业户超范围修理,造成恶性循环,使一些设备投入大的企业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无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不愿意更新检测、维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造成长期维持着现有的厂房、经营场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局面,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严重扰乱了汽修市场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
2.维修诚信度差,引发市场投诉多。在维修企业中,由于受维修成本的加大以及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维修企业存在的诚信问题集中体现在维修价格不合理,费用不透明,存在作业项目高报低座及虚假维修作业项目现象,部分企业只换不修零配件,不能按照维修合同履行维修义务,作业不规范、偷工减料、使用假冒配件,以次充好现象,在维修投保车辆时存在“诈险”等违反诚信原则和弄虚作假行为,这些情况在一些非正规化的汽车维修企业和路边店尤其严重。由于汽车维修专业性很强,一般人根本搞不清楚,维修企业不诚信经营一直是投诉热点问题。往往在投诉处理时,由于需要经专业检测和技术评估,耗时耗力耗财,消费者无法提供有效凭证,在维权时往往苦不堪言。管理部门在没有强制取缔措施的情况下,一些无证维修店也不惧怕投诉。 3.维修质量差,存在不安全隐患。汽车工业技术发展迅速,维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达到维修技术和专业服务的要求。特别是一些路边店,在维修过程中,过分依赖经验,盲目猜测故障,盲目拆解零件,没有完善的作业程序,不能有效组织和建立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框架,维修工艺规范难以有效实施,维修质量得不到保障,一些维修诊断设备陈旧,更谈不上维修检测设备,维修品质好坏完全凭经验判断。由于店面较小,车辆修理与住宿、生活混杂,部分维修经营场地没有消防设施,各种润滑油、废弃的配件与人混居在一起,极易引起火灾。但其维修价格低廉、维修速度快,许多出租车、大客车、营运货车成为维修摊点常客,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
4.维修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措施。由于无证维修经营业户主体的复杂性,许多业主都为下岗职工,往往是父子店、夫妻店经营。在日常监管过程中,按照《江苏省机动车维修管理条例》规定,对无证经营许可责令其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行政处罚标准较高。运管部门在查处过程中,缺少强制手段扣留维修工具,往往在执行过程中处罚难以到位。再加上县级执法人员受编制的影响,往往维修管理人员仅有1-2人,每日忙于应付日常一些具体事务,维修市场缺乏常态化监管。经营者对付执法检查实施游击战术,人在关门,人走开门,他们根本不理解和不愿意服从行业管理。周边群众也不理解,认为修车靠本领赚钱没错。执法难度相当大,无证维修三类业户难以取缔,往往任由市场自生自灭。
三、对维修行业发展的思考
1.实施行业布局调控政策。由交通部门牵头会同发改委、规划等部门,就优化调整汽车维修行业布局开展调研,尽快出台我市汽车维修行业布局规划及优化调整方案。在城区周边区域,依托客货运市场和交通要道,合理规划发展区域性汽车维修园区,引导不同服务功能的汽车维修企业集约化经营。就我市维修市场实际状况和高邮产业布局结构,结合开发区的规划,可规划汽车园和配件城。汽车园采取了前销售展厅后维修车间的经营模式,鼓励汽车维修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专业化的维修服务质量;配件城以零散配件和三类专项维修业户统一进园经营,取消马路市场。在实施开业许可时,对汽车维修企业的选址实施环境影响评估,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依法限制汽车专项维修企业在城区主干道、非连锁型汽车专项维修企业在城区次干道等环境敏感区域过度发展。
2.实施综合管理机制。由市政府结合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任务,交通、工商、城管、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职能部门紧密联动,实施综合执法,建立联动机制,并发挥辖区交管所、乡镇街道居委会的参与整治活动。对于目前存在的无证维修市场,由于收费低廉、方便快捷,其存在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其经营主体多为下岗职工,如果强制取缔,社会矛盾和执法压力很大。单靠交通运管部门一家也难以完成。可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引导其走上合法经营的道路。例如可鼓励其加入或转化为汽车快修连锁店,对基本符合开业条件或经整改可以达到开业条件的无证经营者,给予办理经营许可证件,规范其经营行为。对根本不符合办证条件的,要坚决清理。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多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力量严历打击无证修车,占道维修、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企业超范围经营、等非法经营行为。整治方式可由主干道向次干道和内街僻巷推进,可逐街、逐镇步步深入。对货运市场周边、城乡结合部、国道周边及出租车司机聚居的维修黑市场的地区重点整治。并注重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的巡查制度,提高市场检查次数,防止无证维修的反弹,将无证维修业户消灭在前期开业投入阶段。
3.大力推行行业诚信自律建设。大力推广行业诚信自律建设,建立诚信机制,完善信誉考核制度。维修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要在维修业户接待室公示企业工时单价、维修报备程序、维修经营许可证、诚信经营服务承诺和公布全省道路运输统一投诉电话“96520”,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修车环境。行业主管部门对维修企业实行记分制管理,可结合违章处罚,对违规的企业进行记分,并直接反应到年度核查和各项资质评审中,与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资格相联糸,促使经营者自觉遵章守纪,规范经营行为。对多次被投诉和举报查证属实的维修企业,行业管理部门要坚决予以严处,从而不断促进汽车维修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以维护行业形象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深化“诚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如将“诚信”“消费者放心服务品牌”“维修质量信誉等级”作为市政府定点车辆维修招标必备条件之一,作为保险公司定点维修条件之一等。实现维修企业、消费者、政府部门三方的共赢。
4.严把市场准入关。要彻底改变该市汽车维修市场点多面广,松散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必须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审核维修企业经营条件和维修人员从业资格,做到条件成熟一家、许可一家。鼓劢发展3S、4S店,积极引导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采用先进的汽车检测诊断维修设备、维修人才的投入,使其上规模上水平。在经营许可证到期延续许可时,对那些管理制度不健全、维修作业不规范,安全生产和维修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强制其退出市场。对一些欺诈客户、使用假冒伪劣配件、产生安全后果的维修业户,坚决予以取缔。
5.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市场竟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面对汽车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大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实行维修企业技术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汽车高新技术培训,积极培训懂技术、懂电脑、懂英语有实践经验的机电一体化的高级技术人才。建立维修人才网,认真落实对从业人员的日常培训考核,建立长效学习培训机制。由汽车维修协会牵头,通过开办技术讲座、技术比武等方法,传授新技术,交流先进经验,收集、整理、传播行业信息。在培训方式上,要充分利同高等教育资源和4S品牌维修企业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邀请知名维修专家、生产厂商进行专题讲座,不断更新维修技术人员的观念、知识及技术水平,以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和管理的需要。
6.引导品牌意识,提高专业化维修服务水平。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维修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谓空前,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还处于重经营、轻管理,重利润、轻品牌的阶段,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和降低价格上,缺乏对品牌建设应有的紧迫感,没有真正意识到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对企业起到的积极作用,从而忽视了品牌建设,更未深入考虑品牌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当不同企业在质量和价格方面难分伯仲时,品牌几乎就是确保竞争优势的惟一利器,因为品牌本身是服务能力和水准的象征,当一家汽车维修企业提供的服务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时,必需借助品牌才能使自身的实力得到消费者的进一步认可。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品牌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合理制定汽车维修行业品牌建设规划,通过战略发展规划对维修行业品牌建设的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指导性意见,为行业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企业品牌建设指明方向,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品牌建设扶持政策、激励政策、保护政策等,并结合各地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特点加以落实。合理引导扶持品牌发展。引导企业向单店的综合类汽修品牌企业、4S店或特约维修站和连锁汽修品牌方向发展。使其具有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和定价、统一经营、统一采购配送、统一信息管理的鲜明经营模式,使得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维修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