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部控制是管理者当局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的实施程序,通过分析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意识的薄弱,内部控制中会计制度的不规范以及会计控制方法体系的不完善等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问题 建议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要生存、发展已离不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很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只是局限在制订内部控制制度和部控制结构阶段,甚至有些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这一问题做进一步地探讨。不同部门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审计权威机构COSO的定义是:内控是一个受某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影响的过程,而设计这一过程是为了实现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遵从性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我国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的实施程序。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1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识薄弱,“一把手”的内控意识淡薄。
内控意识是内部控制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企业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的意识和行为是关键。许多单位的“一把手”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仅仅把财会部门当成钱袋子,会计当成付款员,致使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企业领导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也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例如亚细亚关门、“广东国投”破产,都与领导者不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关。
1.2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失控。
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很多企业会计制度形同虚设,传统的集权式管理方式,导致很多公司企业法人以言代法,仅仅把内部会计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而不按章执行。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账目混乱,造成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账账、账实之间长期不核对、不清理;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混乱、家底不清、会计基础数字失真。个别企业为了小集团的利益或出于逃税避税考虑,或为牟取私利,滥用职权,搞“账外账”或做假账,私设“小金库”转移资金,截留或隐瞒各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进行私分或开支,导致有些资金体外循环。还有的企业内部根本没有审计监督机构,设置内外有别的多套假账,套取企业资金。
1.3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体系不完善,业务流程也不够合理。
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控制方法体系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它的合理有效是能否实现控制目标的关键。很多企业内部财务与会计控制方法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岗位设置有问题: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不合理兼岗现象较为普遍,不相容职务未能合理合法的分离,人员重叠的结果必然是裁判员兼运动员,经理人员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评价自己、自己考核自己,职责分工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
1.4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因企业内部会计失控,导致部门经理大手大脚,挥霍浪费。有的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状况也很严重,不仅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为不法之人有了可乘之机,扰乱了企业正常的诚信交易原则。
2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2.1 强调领导层的控制责任。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关键,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在制定内部控制有关规定时,要明确规定企业领导人应负的责任,从本质上明确了领导者(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度的建立及有效性、合规性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从而推动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实行经济责任制与责任风险直接挂钩,规定职责、相应授权,从而实现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控制目的。
2.2 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会计控制制度是杜绝和防范会计失控失真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①通过设置定期轮换岗位制度,可以使企业在交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②建立激励约束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员工的优点和缺点,给予精神鼓励、荣誉鼓励和辅之的物质奖励。促进自觉、乐观、蓬勃向上的工作精神;③建立和完善企业稽核审计制度,有利于企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把握审计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不定期在对外实行审计。
2.3 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寻找业务关键控制点。如在设置岗位或者职务时,为了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防止出现问题,要不相容岗位和职务由不同的人来担任,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例如,在采购与付款业务中,应注意请购、寻价、确定供应商、驗收、付款等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在销售与收款业务中,应注意销售、发货、收款、记账、信用管理等职务的分离;在工程项目控制业务中,应注意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相互分离及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相互分离等。它的核心是内部牵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进行处理,从而便于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2.4 实行国有资产管理控制,注意国有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在薄弱点中加专人管理。注重资金、资产在往来结算、应收应付等管理环节中的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的各种财产物资只有经过授权,才可以被接触或处理,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内部控制各种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对国有资产实行原始记录制度、定期盘点制度,并保证盘点时资产的安全性,通常可采用先盘点实物,再核对账册来防止盘盈资产流失的可能性,对盘点中出现的差异应进行调查,对盘亏资产应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相关制度。同时,应对企业各种文件资料(尤其是资产、会计等资料)妥善保管,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的可能。对某些重要资料应留有后备记录,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对于资产要限制接近,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够接触资产。限制接近的对象包括限制接近现金、其他易变现资产、存货等等。
就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的现状看,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步到位,完全达到这一框架的要求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关键因素,有步骤、分重点地构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不断更新、任重道远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变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得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修改,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最终的战略目标。有企业存在,就有内部控制。而且,内部控制不是一些人的事情,而是企业所有人的事情,企业的流程和制度制约每一个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它的目标,尽管内部控制不能保证企业成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
[2]财政部.《会计工作基础规范》.1996.
[3]王立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分析.2004.
[4]周晓蓉.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探讨.2004.
关键词:内部控制 问题 建议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要生存、发展已离不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很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只是局限在制订内部控制制度和部控制结构阶段,甚至有些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这一问题做进一步地探讨。不同部门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审计权威机构COSO的定义是:内控是一个受某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影响的过程,而设计这一过程是为了实现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遵从性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我国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的实施程序。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1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识薄弱,“一把手”的内控意识淡薄。
内控意识是内部控制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企业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的意识和行为是关键。许多单位的“一把手”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仅仅把财会部门当成钱袋子,会计当成付款员,致使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企业领导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也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例如亚细亚关门、“广东国投”破产,都与领导者不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关。
1.2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失控。
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很多企业会计制度形同虚设,传统的集权式管理方式,导致很多公司企业法人以言代法,仅仅把内部会计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而不按章执行。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账目混乱,造成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账账、账实之间长期不核对、不清理;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混乱、家底不清、会计基础数字失真。个别企业为了小集团的利益或出于逃税避税考虑,或为牟取私利,滥用职权,搞“账外账”或做假账,私设“小金库”转移资金,截留或隐瞒各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进行私分或开支,导致有些资金体外循环。还有的企业内部根本没有审计监督机构,设置内外有别的多套假账,套取企业资金。
1.3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体系不完善,业务流程也不够合理。
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控制方法体系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它的合理有效是能否实现控制目标的关键。很多企业内部财务与会计控制方法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岗位设置有问题: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不合理兼岗现象较为普遍,不相容职务未能合理合法的分离,人员重叠的结果必然是裁判员兼运动员,经理人员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评价自己、自己考核自己,职责分工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
1.4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因企业内部会计失控,导致部门经理大手大脚,挥霍浪费。有的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状况也很严重,不仅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为不法之人有了可乘之机,扰乱了企业正常的诚信交易原则。
2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2.1 强调领导层的控制责任。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关键,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在制定内部控制有关规定时,要明确规定企业领导人应负的责任,从本质上明确了领导者(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度的建立及有效性、合规性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从而推动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实行经济责任制与责任风险直接挂钩,规定职责、相应授权,从而实现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控制目的。
2.2 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会计控制制度是杜绝和防范会计失控失真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①通过设置定期轮换岗位制度,可以使企业在交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②建立激励约束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员工的优点和缺点,给予精神鼓励、荣誉鼓励和辅之的物质奖励。促进自觉、乐观、蓬勃向上的工作精神;③建立和完善企业稽核审计制度,有利于企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把握审计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不定期在对外实行审计。
2.3 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寻找业务关键控制点。如在设置岗位或者职务时,为了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防止出现问题,要不相容岗位和职务由不同的人来担任,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例如,在采购与付款业务中,应注意请购、寻价、确定供应商、驗收、付款等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在销售与收款业务中,应注意销售、发货、收款、记账、信用管理等职务的分离;在工程项目控制业务中,应注意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相互分离及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相互分离等。它的核心是内部牵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进行处理,从而便于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
2.4 实行国有资产管理控制,注意国有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在薄弱点中加专人管理。注重资金、资产在往来结算、应收应付等管理环节中的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的各种财产物资只有经过授权,才可以被接触或处理,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内部控制各种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对国有资产实行原始记录制度、定期盘点制度,并保证盘点时资产的安全性,通常可采用先盘点实物,再核对账册来防止盘盈资产流失的可能性,对盘点中出现的差异应进行调查,对盘亏资产应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相关制度。同时,应对企业各种文件资料(尤其是资产、会计等资料)妥善保管,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的可能。对某些重要资料应留有后备记录,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对于资产要限制接近,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够接触资产。限制接近的对象包括限制接近现金、其他易变现资产、存货等等。
就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的现状看,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步到位,完全达到这一框架的要求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关键因素,有步骤、分重点地构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不断更新、任重道远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变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得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修改,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最终的战略目标。有企业存在,就有内部控制。而且,内部控制不是一些人的事情,而是企业所有人的事情,企业的流程和制度制约每一个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它的目标,尽管内部控制不能保证企业成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
[2]财政部.《会计工作基础规范》.1996.
[3]王立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分析.2004.
[4]周晓蓉.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探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