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还是后来的语文学科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到语文是一个基础学科,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及开放的视野。作为一个长期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基础学科,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及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才能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各种目标任务。
语文素养是一个见仁见智含义很广的概念,有人把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和语文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归为语文素养,也有人把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归为语文素养还有人把口语交际、阅读欣赏、文章写作归为语文修养。但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所有列举的这些都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内容,只不过是视角和侧重点的不同而冠以不同的名称。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语文知识的积累
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到了初中阶段,怎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语文知识的积累,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初中语文知识的积累相对于小学阶段有了新的特点和要求。
① 字的积累。汉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表意文字之一,汉字产生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和主要内容。在小学阶段已经完成了三千字左右的识字任务,到了初中阶段,识字教学的任务是:在巩固所学汉字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识字量,养成主动识字、独立识字的好习惯。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发展潮流中,电脑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许多中学生成了电脑迷,他们更热衷于用搜狗五笔等快捷现代的文字输入手段,而越来越忽视了对于汉字的书写。在这种情况下,语文学科就更应该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正确含义,规范汉字的书写,熟悉汉字的运用。
②词的积累。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识字量已经达到三四千个,这些字可以派生出数量相当多的词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与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日常生活也成了他们积累词语的大课堂。语文学科是一个开放的学科,幻想单靠语文课堂来学好语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指导学生做一个生活和学习上的有心人,从生活实践中学好语文。可以要求学生做词语笔记,让他们对词语记录下来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和归纳。
③句的积累。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有许多是古今中外的文学或史学名著。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经典篇章,就是词句积累的很好的方式。那些语言优美、风格迥异的优秀文章,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优美的熏陶,有的词句会使人终身难忘。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春天》,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等文章。诗一般的句子,画一般的意境,读后让人觉得余韵不断,回味悠长。这些文句的积累,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各种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④篇的积累: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初中阶段,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要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名著、优秀杂志。在熟读文章的过程中,作者的布局谋篇,审题立意,遣词造句等,都会逐渐了然于心。见多才会识广,博览群书才会腹有玑珠。
二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有的知识积累都是为语文实践服务的,也就是说:字词句篇的积累,最终都要转化为一种能力表现出来。语文是母语教育,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对于学生,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就是指导学生不断积累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中,应当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学习能力,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最终达到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形成准确、完整、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完成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三思维品质的培养
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就中学语文来说,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项内容和各个阶段中,通过识字教学、阅读欣赏、写作练习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形象性、深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①书声琅琅,培养思维的形象性。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发展,相比较而言,想象思维在学生的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形象思维发展较快、机械记忆力好的优势,通过多次反复的朗讀产生丰富的联想,逐渐理解课文的内涵,欣赏了文章的意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形象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锻炼。
②解析课文,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语文课涉及到的许多具体形象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作者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通过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有限,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的社会寓意有独特的个人思想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我们要通过对课文描写的人物外貌、心理诸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含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四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
语文学习具有连续性广泛性,所以在初中阶段就应该着手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我认为,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 朗读的习惯:朗读可以通过声音的刺激,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把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结合起来。朗读的过程也是积累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因此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
② 勤于思考:在读书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在字里行间寻找文章和作者的心理路程,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要敢于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 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能力的提高,单凭课堂上的一点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只要用心就可以发现,语文无处不在,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日常交往和工作、文化娱乐、政治军事都包含有语文的元素在内,因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注意记录、注意吸收、注意积累,语文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
当然,学无止境,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时间积累和实践的过程,语文能力的提高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吝于功夫和刻苦,语文能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语文素养是一个见仁见智含义很广的概念,有人把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和语文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归为语文素养,也有人把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归为语文素养还有人把口语交际、阅读欣赏、文章写作归为语文修养。但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所有列举的这些都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内容,只不过是视角和侧重点的不同而冠以不同的名称。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语文知识的积累
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到了初中阶段,怎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语文知识的积累,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初中语文知识的积累相对于小学阶段有了新的特点和要求。
① 字的积累。汉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表意文字之一,汉字产生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和主要内容。在小学阶段已经完成了三千字左右的识字任务,到了初中阶段,识字教学的任务是:在巩固所学汉字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识字量,养成主动识字、独立识字的好习惯。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发展潮流中,电脑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许多中学生成了电脑迷,他们更热衷于用搜狗五笔等快捷现代的文字输入手段,而越来越忽视了对于汉字的书写。在这种情况下,语文学科就更应该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正确含义,规范汉字的书写,熟悉汉字的运用。
②词的积累。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识字量已经达到三四千个,这些字可以派生出数量相当多的词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与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日常生活也成了他们积累词语的大课堂。语文学科是一个开放的学科,幻想单靠语文课堂来学好语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指导学生做一个生活和学习上的有心人,从生活实践中学好语文。可以要求学生做词语笔记,让他们对词语记录下来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和归纳。
③句的积累。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有许多是古今中外的文学或史学名著。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经典篇章,就是词句积累的很好的方式。那些语言优美、风格迥异的优秀文章,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优美的熏陶,有的词句会使人终身难忘。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春天》,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等文章。诗一般的句子,画一般的意境,读后让人觉得余韵不断,回味悠长。这些文句的积累,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各种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④篇的积累: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初中阶段,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要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名著、优秀杂志。在熟读文章的过程中,作者的布局谋篇,审题立意,遣词造句等,都会逐渐了然于心。见多才会识广,博览群书才会腹有玑珠。
二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有的知识积累都是为语文实践服务的,也就是说:字词句篇的积累,最终都要转化为一种能力表现出来。语文是母语教育,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对于学生,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就是指导学生不断积累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中,应当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学习能力,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最终达到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形成准确、完整、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完成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三思维品质的培养
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就中学语文来说,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项内容和各个阶段中,通过识字教学、阅读欣赏、写作练习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形象性、深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①书声琅琅,培养思维的形象性。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发展,相比较而言,想象思维在学生的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形象思维发展较快、机械记忆力好的优势,通过多次反复的朗讀产生丰富的联想,逐渐理解课文的内涵,欣赏了文章的意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形象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锻炼。
②解析课文,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语文课涉及到的许多具体形象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作者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通过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有限,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的社会寓意有独特的个人思想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我们要通过对课文描写的人物外貌、心理诸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含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四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
语文学习具有连续性广泛性,所以在初中阶段就应该着手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我认为,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 朗读的习惯:朗读可以通过声音的刺激,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把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结合起来。朗读的过程也是积累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因此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
② 勤于思考:在读书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在字里行间寻找文章和作者的心理路程,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要敢于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 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能力的提高,单凭课堂上的一点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只要用心就可以发现,语文无处不在,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日常交往和工作、文化娱乐、政治军事都包含有语文的元素在内,因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注意记录、注意吸收、注意积累,语文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
当然,学无止境,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时间积累和实践的过程,语文能力的提高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吝于功夫和刻苦,语文能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