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后现代主义以其反传统的叙事手法成为了二十世纪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美国作家詹妮弗·伊根的《恶棍来访》就是一篇具有典型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佳作。下文通过对该作品的叙事特点如非线性叙事,拼贴,戏仿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探讨了该作品的后现代特色及主题。
关键词:碎片式叙事;多重叙事视角;戏仿;黑色幽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54-02
《恶棍来访》是美国女作家詹妮弗·伊根的第五部长篇作品。之前她因发表《风雨红颜》、《塔楼》、《隐形的马戏团》等作品而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而《恶棍来访》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不仅入选《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和《出版人周刊》三家媒体2010年度好书,而且相继获得美国国家书评奖和普利策小说奖。小说被称赞为“创造性地剖析了人们在数字时代成长、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经历,对文化的飞速变化表现出了强烈的探求心理”。美国HBO电视网正着手将其拍为电视剧。伊根是个创新意识极强的作家,讨厌重复已有的经验,追求新奇,《恶棍来访》即是一例证。小说围绕音乐制作人伯尼及其女助手萨莎的故事展开,主要描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到未来2020年一群朋克摇滚乐手30多年来的生活变迁,展示音乐工业由盛而衰的辛酸流变。在表现空间上,小说从纽约到旧金山,从意大利到非洲,仿佛在时空隧道里自由穿梭。伊根运用不同的叙事技巧,尤其是其典型的后现代叙事手法,捕捉“每个人心底自我毁灭的暗流与渴望救赎的人性本能,在艺术与音乐里逃避时光的无情流逝”,探索时间、记忆、荣誉、爱、失落、救赎、命运、延续与断裂等诸多主题。
一、碎片式叙事和多重叙事视角
《恶棍来访》是一个开放性文本,伊根在小说中没有像传统小说那样线性展开情节,而是采用碎片式叙事模式打破时空界限,把不同时间、地点组合交织在一起,在现在与过去之间自由穿梭,通过各种断裂、混乱的画面来表现时间的断裂和弥散。这种碎片式叙事手法是后现代派小说的主要特征之一。小说分A、B两部分,共13章,讲述了13个独立又彼此关联的故事,仿佛老唱片的A、B两面,上面有13个曲风不同、风格迥异的曲目。没有一以贯之的叙事线,每一章从故事到结构都相对独立,各章主人公、叙事视角、语气、风格又极为不同。因此很难界定它究竟是一部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集。而这些故事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个发生在当代的故事后面往往跟着一个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故事,再看下一章,可能又回到了现实。很多人物在不同章节多次出现,但某一章的主人公往往在其他章节知识几笔匆匆带过的背景人物,甚至不再出现。尽管所有人物的故事都断断续续,模模糊糊,但所有人物身上都倾注了作者无限的感情与同情,却同时也都是作者奚落与讽刺的对象。这些破碎断裂的画面和情境形象地表现出了时间已及现代社会生活的断裂和散乱。
《恶棍来访》在叙事手法上的另一突出特点是作者采用了多重叙事视角,使不同人物参与故事的叙述,使事件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表现出来,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认为,传统小说多采用全知角度叙事,而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全知角度的,叙事者的声音也不是单一而是多角进行的。因此,他提出放弃全知叙事,而采用多叙事者角度使小说更接近生活真实、更紧凑、更富有戏剧性、更能以各个角度反映叙述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可根据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叙事者,并通过其他人物像镜子一样从各角度反映出叙事者的思想感情,读者则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参与、重构整个故事。小说从常见的第一、三人称叙事,到罕见的第二人称叙事,伊根仿佛都信手拈来,运用极为娴熟。从短篇小说到出自监狱的报纸文章,从科幻小说到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应有尽有。叙事最为奇特的第12章由76张幻灯片组成,背景是21世纪20年代初,萨莎的12岁女儿艾莉森介绍一家四口的情况,特别是迷恋摇滚乐的哥哥。这些幻灯片五光十色,各种几何图形及图表琳琅满目,甚至还有空白页。小说的叙事看似一盘散沙,细看却发现它们都串在音乐、伯尼和萨莎组成的细丝上,形散而神不散。这种叙事方法强调读者参与的重要性,要求读者进行生成式解读,把断续破碎的片段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作者通过人物不同的叙述视角为故事提供了多层面的解读,目的是为了通过不同角色的叙事声音是读者感受到不同人物的生活以及共同的时间对其改变的主题。
二、戏仿
戏仿是基于小说创新的可能性被穷尽以后,后现代作家们选择的一种表达策略。它不是对现代主义某些次要因素和风格的强调,而是对传统小说形式的戏谑性模仿,即通过有意识的模仿一种其可能性已被穷尽的形式,而成为新的可能性。在戏仿中,作家不是模仿生活,而是模仿另一种小说,另一种形式,另一种风格。
戲仿也是伊根在《恶棍来访》中的一个叙事特点。小说的第十一章,我们可以读出一些出自波拉尼奥之手的流浪故事的味道。小说的第九章在形式上则是对八卦杂志访谈文章的戏仿,而在文风上,拗口的长句和频繁出现的注脚,明显可以看出是对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戏仿。小说最后一章描绘了为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充满科技术语和网络语言,读起来近似科幻小说。第九章内容里记者朱尔斯·琼斯在监狱的一次访问中描述自已试图袭击小明星凯蒂·杰克逊的过程,朱尔斯这样写道:“我用一只手捂住凯蒂的嘴,用尽全力不让她那拨浪鼓似的脑瓜乱晃,另一手去摸裤子拉链。可是拉链怎么都拉不开,可能是因为我身体下面的猎物在不断扭动。”凯蒂用喷雾保护了自已,还用一把瑞士军刀刺伤了朱尔斯的小腿,最后逃跑了。朱尔斯评论道:“我想这就是最后的晚餐了。”这段文字风格既是对作家华莱士的诙谐模访,又夹杂着作家纳博科夫的浓郁味道。我从未读过哪个作家把企图强奸的情节描写得那样有趣。
三、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小说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指的是在荒谬、丑恶、阴暗等一切黑色的东西中,看出它们的戏剧性,并且以一种冷漠、逗笑、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来对待它们,通过夸张的幽默、嘲讽的手法映射生存环境的荒谬。黑色幽默是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哀的内容,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让读者笑之余未免深悟其中的悲凉。
在《恶棍来访》中我们也能找到一些黑色幽默的影子。尽管小说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一种失落、挫败和无奈感,但你也会时常发觉书中那些极其精妙的黑色幽默。伊根习惯从讽刺作家的视角去看问题,但在她心中,却住着一位浪漫主义小说家。她对书中的所有人物都倾注了自己的喜爱之情,然而却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于她的奚落与讽刺。对于自己书中的人物,她常常是一边拥抱着,一边又拿起矛刺向对方。例如第二章描述的,从修道院中传来的歌声将班尼深深打动,令他心醉神迷,于是他和修女们签下一纸唱片合约,不曾想却在热血沸腾的时刻,他亲吻了修道院女院长的朱红双唇,于是煮熟的鸭子也被他这一吻打飞了。在书中,班尼时常回忆起自己诸多的“耻辱往事”,这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小说第六章,斯科特在受到污染的纽约东河钓到一条漂亮的大鲈鱼,自己舍不得吃,把它作为礼物去富丽堂皇的办公楼拜访失去联系多年的好友伯尼,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却又不免感到心酸。那些好时光——年轻、幸运、强壮,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但好在尽管“一切都会结束,但还没有结束”,因此书中人物并未对生活失去信心与希望。四、结语
伊根自己说过《恶棍来访》的组织结构是断裂的,这种说法可能正确,但是这部作品获得好评的原因却是因为作品的内涵是连续的:她笔下雾化的人物碰撞、分散、结合,看似混乱实则统一。而作者对于各种后现代叙事技巧的灵活运用,为读者呈现了数字时代生活、时间的断裂和弥散,及其如何影响我们有关时间的体验,以及人的无奈、压抑和失落,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魅力,加深了我们对于作品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2.
\[2\]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薛玉凤.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作品《恶棍来访》:传统的“后后现代”小说\[J\].文艺报,2011,(8).
\[4\]谭敏.迷失在时间里的人生——评詹妮弗·伊根的新作《恶棍来访》\[J\].外国文学动态,2011,(04).
\[5\]边虹霞.评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及叙事话语\[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2).
\[6\]土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时贵仁.时间如何成为一个恶棍——普利策文学奖《恶棍来访》阅读\[J\].中国图书评论,2011,(10).
\[8\]恶棍来访(书评).译言网.
\[9\]时间是一条恶棍.上海壹周网.2011,(04).
关键词:碎片式叙事;多重叙事视角;戏仿;黑色幽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54-02
《恶棍来访》是美国女作家詹妮弗·伊根的第五部长篇作品。之前她因发表《风雨红颜》、《塔楼》、《隐形的马戏团》等作品而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而《恶棍来访》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不仅入选《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和《出版人周刊》三家媒体2010年度好书,而且相继获得美国国家书评奖和普利策小说奖。小说被称赞为“创造性地剖析了人们在数字时代成长、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经历,对文化的飞速变化表现出了强烈的探求心理”。美国HBO电视网正着手将其拍为电视剧。伊根是个创新意识极强的作家,讨厌重复已有的经验,追求新奇,《恶棍来访》即是一例证。小说围绕音乐制作人伯尼及其女助手萨莎的故事展开,主要描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到未来2020年一群朋克摇滚乐手30多年来的生活变迁,展示音乐工业由盛而衰的辛酸流变。在表现空间上,小说从纽约到旧金山,从意大利到非洲,仿佛在时空隧道里自由穿梭。伊根运用不同的叙事技巧,尤其是其典型的后现代叙事手法,捕捉“每个人心底自我毁灭的暗流与渴望救赎的人性本能,在艺术与音乐里逃避时光的无情流逝”,探索时间、记忆、荣誉、爱、失落、救赎、命运、延续与断裂等诸多主题。
一、碎片式叙事和多重叙事视角
《恶棍来访》是一个开放性文本,伊根在小说中没有像传统小说那样线性展开情节,而是采用碎片式叙事模式打破时空界限,把不同时间、地点组合交织在一起,在现在与过去之间自由穿梭,通过各种断裂、混乱的画面来表现时间的断裂和弥散。这种碎片式叙事手法是后现代派小说的主要特征之一。小说分A、B两部分,共13章,讲述了13个独立又彼此关联的故事,仿佛老唱片的A、B两面,上面有13个曲风不同、风格迥异的曲目。没有一以贯之的叙事线,每一章从故事到结构都相对独立,各章主人公、叙事视角、语气、风格又极为不同。因此很难界定它究竟是一部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集。而这些故事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个发生在当代的故事后面往往跟着一个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故事,再看下一章,可能又回到了现实。很多人物在不同章节多次出现,但某一章的主人公往往在其他章节知识几笔匆匆带过的背景人物,甚至不再出现。尽管所有人物的故事都断断续续,模模糊糊,但所有人物身上都倾注了作者无限的感情与同情,却同时也都是作者奚落与讽刺的对象。这些破碎断裂的画面和情境形象地表现出了时间已及现代社会生活的断裂和散乱。
《恶棍来访》在叙事手法上的另一突出特点是作者采用了多重叙事视角,使不同人物参与故事的叙述,使事件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表现出来,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认为,传统小说多采用全知角度叙事,而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全知角度的,叙事者的声音也不是单一而是多角进行的。因此,他提出放弃全知叙事,而采用多叙事者角度使小说更接近生活真实、更紧凑、更富有戏剧性、更能以各个角度反映叙述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可根据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叙事者,并通过其他人物像镜子一样从各角度反映出叙事者的思想感情,读者则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参与、重构整个故事。小说从常见的第一、三人称叙事,到罕见的第二人称叙事,伊根仿佛都信手拈来,运用极为娴熟。从短篇小说到出自监狱的报纸文章,从科幻小说到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应有尽有。叙事最为奇特的第12章由76张幻灯片组成,背景是21世纪20年代初,萨莎的12岁女儿艾莉森介绍一家四口的情况,特别是迷恋摇滚乐的哥哥。这些幻灯片五光十色,各种几何图形及图表琳琅满目,甚至还有空白页。小说的叙事看似一盘散沙,细看却发现它们都串在音乐、伯尼和萨莎组成的细丝上,形散而神不散。这种叙事方法强调读者参与的重要性,要求读者进行生成式解读,把断续破碎的片段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作者通过人物不同的叙述视角为故事提供了多层面的解读,目的是为了通过不同角色的叙事声音是读者感受到不同人物的生活以及共同的时间对其改变的主题。
二、戏仿
戏仿是基于小说创新的可能性被穷尽以后,后现代作家们选择的一种表达策略。它不是对现代主义某些次要因素和风格的强调,而是对传统小说形式的戏谑性模仿,即通过有意识的模仿一种其可能性已被穷尽的形式,而成为新的可能性。在戏仿中,作家不是模仿生活,而是模仿另一种小说,另一种形式,另一种风格。
戲仿也是伊根在《恶棍来访》中的一个叙事特点。小说的第十一章,我们可以读出一些出自波拉尼奥之手的流浪故事的味道。小说的第九章在形式上则是对八卦杂志访谈文章的戏仿,而在文风上,拗口的长句和频繁出现的注脚,明显可以看出是对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戏仿。小说最后一章描绘了为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充满科技术语和网络语言,读起来近似科幻小说。第九章内容里记者朱尔斯·琼斯在监狱的一次访问中描述自已试图袭击小明星凯蒂·杰克逊的过程,朱尔斯这样写道:“我用一只手捂住凯蒂的嘴,用尽全力不让她那拨浪鼓似的脑瓜乱晃,另一手去摸裤子拉链。可是拉链怎么都拉不开,可能是因为我身体下面的猎物在不断扭动。”凯蒂用喷雾保护了自已,还用一把瑞士军刀刺伤了朱尔斯的小腿,最后逃跑了。朱尔斯评论道:“我想这就是最后的晚餐了。”这段文字风格既是对作家华莱士的诙谐模访,又夹杂着作家纳博科夫的浓郁味道。我从未读过哪个作家把企图强奸的情节描写得那样有趣。
三、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小说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指的是在荒谬、丑恶、阴暗等一切黑色的东西中,看出它们的戏剧性,并且以一种冷漠、逗笑、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来对待它们,通过夸张的幽默、嘲讽的手法映射生存环境的荒谬。黑色幽默是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哀的内容,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让读者笑之余未免深悟其中的悲凉。
在《恶棍来访》中我们也能找到一些黑色幽默的影子。尽管小说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一种失落、挫败和无奈感,但你也会时常发觉书中那些极其精妙的黑色幽默。伊根习惯从讽刺作家的视角去看问题,但在她心中,却住着一位浪漫主义小说家。她对书中的所有人物都倾注了自己的喜爱之情,然而却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于她的奚落与讽刺。对于自己书中的人物,她常常是一边拥抱着,一边又拿起矛刺向对方。例如第二章描述的,从修道院中传来的歌声将班尼深深打动,令他心醉神迷,于是他和修女们签下一纸唱片合约,不曾想却在热血沸腾的时刻,他亲吻了修道院女院长的朱红双唇,于是煮熟的鸭子也被他这一吻打飞了。在书中,班尼时常回忆起自己诸多的“耻辱往事”,这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小说第六章,斯科特在受到污染的纽约东河钓到一条漂亮的大鲈鱼,自己舍不得吃,把它作为礼物去富丽堂皇的办公楼拜访失去联系多年的好友伯尼,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却又不免感到心酸。那些好时光——年轻、幸运、强壮,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但好在尽管“一切都会结束,但还没有结束”,因此书中人物并未对生活失去信心与希望。四、结语
伊根自己说过《恶棍来访》的组织结构是断裂的,这种说法可能正确,但是这部作品获得好评的原因却是因为作品的内涵是连续的:她笔下雾化的人物碰撞、分散、结合,看似混乱实则统一。而作者对于各种后现代叙事技巧的灵活运用,为读者呈现了数字时代生活、时间的断裂和弥散,及其如何影响我们有关时间的体验,以及人的无奈、压抑和失落,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魅力,加深了我们对于作品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2.
\[2\]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薛玉凤.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作品《恶棍来访》:传统的“后后现代”小说\[J\].文艺报,2011,(8).
\[4\]谭敏.迷失在时间里的人生——评詹妮弗·伊根的新作《恶棍来访》\[J\].外国文学动态,2011,(04).
\[5\]边虹霞.评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及叙事话语\[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2).
\[6\]土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时贵仁.时间如何成为一个恶棍——普利策文学奖《恶棍来访》阅读\[J\].中国图书评论,2011,(10).
\[8\]恶棍来访(书评).译言网.
\[9\]时间是一条恶棍.上海壹周网.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