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实时转变教育思想,以全新的人才意识和实践探索精神配合国家人才战略。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素质,广阔的教学知识,准确的科学语言,良好的计算能力,周密的思维习惯,敏锐的数量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和数学技术。因此本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传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然而,在很多的小学中,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对一些公式定理的反复枯燥地对学生加以训练,过分注重学生分数,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缺少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爱好培养,缺乏对小学生数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很多家长的“功利”思想影响下,教师和学生被动地接受题海战术,心不甘情不愿地重复训练数学题型、枯燥地背诵着数学公式和定理,显然这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的。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小学生的身心体智潜能为前提,进一步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拓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只有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才能对事物进行客观理性的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生活实践中数学问题的最佳方法。数学思想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问题的途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数学思想,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数学方法,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的这一优势,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始终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注重良好心理素质和数学兴趣的培养
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科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如果激发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使同学们在人体机能的最佳活跃状态下,有效地接收教学信息,是思维更加活跃。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聚精会神地参与一切数学学习活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恰当提出数学问题,科学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又使小学数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提高教学效率,用尽量少的时间图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余负担,提高自身素质,因而教师要把数学统一学科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知识点同现实生活联系,让学生形象,客观的把握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4.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入手,以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去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小学数学,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表明:数学成绩不佳的儿童中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教好学困生的根本保证。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影响在生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结果必然要反映在他们在学习兴趣、动机、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显然,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上不可能整齐划一。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認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5.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本质特征。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培养,课业负担是否过重,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发展,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他们的成长均有深远的影响。而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做到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教科书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求知欲。
总之,今天要做到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学应由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方式,由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强化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之与教师的思维协调同步发展,应让全体学生都有思考,发言、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和训练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炳根.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45-146.
[2]白建武.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贯彻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168-169.
[3]黄永贵.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实现方法[J].学周刊,2018(05):105-106.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传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然而,在很多的小学中,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对一些公式定理的反复枯燥地对学生加以训练,过分注重学生分数,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缺少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爱好培养,缺乏对小学生数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很多家长的“功利”思想影响下,教师和学生被动地接受题海战术,心不甘情不愿地重复训练数学题型、枯燥地背诵着数学公式和定理,显然这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的。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小学生的身心体智潜能为前提,进一步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拓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只有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才能对事物进行客观理性的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生活实践中数学问题的最佳方法。数学思想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问题的途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数学思想,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数学方法,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的这一优势,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始终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注重良好心理素质和数学兴趣的培养
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科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如果激发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使同学们在人体机能的最佳活跃状态下,有效地接收教学信息,是思维更加活跃。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聚精会神地参与一切数学学习活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通过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恰当提出数学问题,科学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又使小学数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提高教学效率,用尽量少的时间图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余负担,提高自身素质,因而教师要把数学统一学科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知识点同现实生活联系,让学生形象,客观的把握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4.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入手,以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去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小学数学,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表明:数学成绩不佳的儿童中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教好学困生的根本保证。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影响在生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结果必然要反映在他们在学习兴趣、动机、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显然,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上不可能整齐划一。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認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5.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本质特征。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培养,课业负担是否过重,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发展,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他们的成长均有深远的影响。而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做到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教科书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求知欲。
总之,今天要做到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学应由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方式,由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强化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之与教师的思维协调同步发展,应让全体学生都有思考,发言、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和训练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陈炳根.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45-146.
[2]白建武.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贯彻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168-169.
[3]黄永贵.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实现方法[J].学周刊,2018(05):105-106.